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实用医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实用医药
中国实用医药

杜占明

旬刊

1673-7555

zgsyyy2007@yahoo.com.cn

010-64299142;81674222

100013

北京市和平里七区乙16号楼314室

中国实用医药/Journal China Practical Medical
查看更多>>本刊以广大临床医务工作者为读者对象,报道医疗领域内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帮助广大临床医师提高学术水平,解决在临床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办刊宗旨:充分利用广泛的专家资源,技术资源和人力资源,科学化组织和出版医药卫生知识和相关信息,为医药卫生行业和医药卫生工作者提供交流与探索的园地,成为具有现实性和实用性的知识平台。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对脑梗死患者脑血管功能的影响分析

    陈瑀
    116-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脑梗死患者应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对脑血管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90 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住院ID号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45 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颅内动力学指标(动脉峰流速、平均速度、脉动指数),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巴塞尔(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颅内动脉峰流速、平均速度、脉动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颅内动脉峰流速、平均速度显著高于治疗前,脉动指数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动脉峰流速(68.23±4.62)cm/s及平均速度(35.45±2.78)cm/s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27±4.56)、(30.67±2.35)cm/s,脉动指数(0.56±0.1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0.78±0.1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Barthel指数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观察组NIHSS评分(6.18±1.83)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9.14±2.05)分,Barthel指数评分(61.78±13.23)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5.67±12.12)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梗死患者应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可显著改善其脑血管功能,降低脑神经受损程度,使得预后质量得以提高.

    脑梗死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脑血管功能

    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肾性高血压患者的疗效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探讨

    刘静
    119-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肾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 90 例肾性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与B组,各 45 例.A组给予常规疗法(口服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B组在A组的基础上加用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 治疗 12 周后,A组总有效率为 73.33%,B组总有效率为 95.56%;B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A组(P<0.05).治疗前,两组躯体功能评分、心理功能评分、社会功能评分、物质生活状态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 12 周后,B组躯体功能评分(91.29±5.55)分、心理功能评分(90.82±5.66)分、社会功能评分(91.98±4.74)分、物质生活状态评分(92.96±4.12)分均高于A组的(88.67±6.05)、(87.04±5.94)、(89.33±5.38)、(90.00±4.48)分(t=2.141、3.090、2.479、3.262,P=0.035、0.003、0.015、0.002<0.05).治疗期间两组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 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肾性高血压有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肾性高血压沙库巴曲缬沙坦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不良反应生活质量

    恩替卡韦联合糖皮质激素降阶梯治疗对早期重症乙型肝炎的阻断作用研究

    秦晓波
    122-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恩替卡韦联合糖皮质激素降阶梯疗法对早期重症乙型肝炎的阻断效果.方法 86 例早期重症乙型肝炎患者,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43 例.对照组给予恩替卡韦,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糖皮质激素降阶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炎性因子水平、免疫功能指标、实验室指标,体征与症状改善时间,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8(IL-18)分别为(12.41±2.05)fmol/ml、(63.31±4.19)pg/ml、(27.02±2.13)pg/ml,均低于对照组的(17.16±2.32)fmol/ml、(71.18±5.14)pg/ml、(31.15±2.14)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腹部体征改善时间、消化道症状改善时间、腹水明显减少时间分别为(7.96±2.23)、(6.45±1.13)、(6.41±1.79)d,均短于对照组的(10.34±2.09)、(9.51±1.57)、(9.88±1.3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D3+、CD4+/CD8+、NK细胞分别为(67.48±9.66)%、(1.67±0.26)、(23.53±6.73)%,均高于对照组的(49.51±9.45)%、(1.36±0.39)、(17.83±6.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 97.7%,高于对照组的 6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总胆红素(TBiL)(166.59±22.79)μmol/L、丙氨酸转氨酶(ALT)(76.53±10.65)U/L低于对照组的(206.46±26.89)μmol/L、(102.48±9.43)U/L,凝血酶原活动度(PTA)(52.67±5.62)%高于对照组的(41.65±6.5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重症乙型肝炎患者通过恩替卡韦联合糖皮质激素降阶梯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肠道黏膜屏障功能、炎症因子水平、免疫功能,值得推广.

    恩替卡韦糖皮质激素重症乙型肝炎阻断效果早期

    注射用鹿瓜多肽与骨肽注射液治疗四肢骨干骨折的效果比较

    陈志壮
    125-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注射用鹿瓜多肽与骨肽注射液应用于四肢骨干骨折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84例四肢骨干骨折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和试验组,每组 42 例.参照组患者予以骨肽注射液治疗,试验组患者予以注射用鹿瓜多肽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用药前后骨密度、骨代谢指标[Ⅰ型前胶原N末端前肽(PⅠNP)、Ⅰ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骨保护素(OPG)、核因子-κB受体激活因子配体(RANKL)],用药后不同时间点疼痛评分、肿胀程度评分.结果 试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 97.62%明显高于参照组的 80.9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前,两组骨密度、PⅠNP、β-CTX、OPG、RANKL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两组骨密度、OPG水平均高于用药前,PⅠNP、β-CTX、RANKL均低于用药前,试验组骨密度(0.77±0.11)g/cm2、OPG(339.85±26.01)pg/ml均高于参照组的(0.70±0.13)g/cm2、(320.36±25.81)pg/ml,PⅠNP(62.80±18.43)ng/ml、β-CTX(0.37±0.10)ng/ml、RANKL(8.76±1.32)均低于参照组的(90.48±14.30)ng/ml、(0.52±0.15)ng/ml、(10.52±2.6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用药后 3、7、14 d的疼痛评分分别为(4.81±0.74)、(2.90±0.27)、(2.15±0.14)分,肿胀程度评分分别为(2.28±0.16)、(1.63±0.27)、(0.76±0.10)分;参照组试验组用药后 3、7、14 d的疼痛评分分别为(5.60±1.13)、(3.68±0.34)、(3.07±0.20)分,肿胀程度评分分别为(2.51±0.22)、(1.97±0.37)、(1.34±0.23)分.两组用药后 7、14 d的疼痛评分、肿胀程度评分均低于本组用药后 3 d,用药后 14 d的疼痛评分、肿胀程度评分均低于本组用药后7 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 3、7、14 d,试验组疼痛评分、肿胀程度评分均低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四肢骨干骨折治疗中选用注射用鹿瓜多肽、骨肽注射液均具有显著效果,但是与后者相比,前者在减轻患肢疼痛、肿胀程度方面作用更为突出,还可改善骨代谢指标,提高患者预后.

    四肢骨干骨折注射用鹿瓜多肽骨肽注射液骨密度骨代谢指标

    美沙拉嗪结合白头翁汤灌肠用于溃疡性结肠炎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探讨

    庄绪军
    129-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美沙拉嗪结合白头翁汤灌肠用于溃疡性结肠炎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 120 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为试验对象,根据单双号随机化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 60 例.对照组选择美沙拉嗪治疗,观察组选择美沙拉嗪结合白头翁汤灌肠治疗.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积分,肠黏膜征象评分,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7(IL-17)、白介素-1β(IL-1β)]水平,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及肛门坠胀中医证候积分分别为(0.56±0.24)、(0.81±0.29)、(1.14±0.19)、(0.94±0.13)、(0.71±0.23)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27±0.54)、(2.04±0.39)、(2.89±0.42)、(2.57±0.40)、(2.85±0.50)分,数据比较有意义(P<0.05).观察组黏膜充血、黏膜水肿、黏膜溃烂、黏膜溃疡、炎性增生肠黏膜征象评分分别为(1.44±0.36)、(1.51±0.43)、(1.24±0.33)、(1.22±0.29)、(1.12±0.19)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51±1.13)、(3.92±0.61)、(3.79±0.51)、(3.04±0.59)、(3.25±0.76)分,数据比较有意义(P<0.05).观察组TNF-α、IL-17、IL-1β水平分别为(25.19±3.53)pg/ml、(7.35±1.19)ng/L、(2.08±0.20)pg/m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4.28±4.64)pg/ml、(12.28±1.54)ng/L、(4.68±0.41)pg/ml,数据比较有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 57 例、占比 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50 例,占比 83.33%),数据比较有意义(χ2=4.227,P=0.040<0.05).结论 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实施美沙拉嗪结合白头翁汤灌肠治疗效果显著.

    美沙拉嗪白头翁汤溃疡性结肠炎灌肠

    益气温阳补肾汤在肾病综合征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黄健
    132-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肾病综合征患者使用益气温阳补肾汤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 70 例肾病综合征患者,采用随机抽样法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各 35 例.常规组使用泼尼松、环磷酰胺治疗,研究组在使用泼尼松、环磷酰胺的同时使用益气温阳补肾汤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中医证候积分,炎性因子水平,肾功能指标.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 97.14%,高于常规组的 77.14%(P<0.05).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5.71%低于常规组的 25.71%(P<0.05).治疗后,研究组面浮肢肿积分(1.78±0.92)分、小便不利积分(0.85±0.56)分、气短乏力积分(1.79±0.85)分、神萎纳差积分(1.35±1.01)分低于常规组的(2.95±1.34)、(1.97±0.96)、(3.75±1.21)、(3.52±1.34)分(P<0.05).治疗后,研究组白介素-6(37.14±7.23)ng/L、白介素-13(20.01±4.65)ng/L、超敏C反应蛋白(2.25±0.78)mg/L均低于常规组的(50.44±7.19)ng/L、(31.16±5.12)ng/L、(4.19±1.13)mg/L(P<0.05).研究组治疗后 24 h尿蛋白定量(0.51±0.43)g、血清白蛋白(40.39±3.82)g/L、总蛋白(59.99±4.38)g/L、尿素氮(5.07±1.36)mmol/L、血肌酐(100.51±20.22)μmol/L均优于常规组的(1.38±0.83)g、(34.99±3.22)g/L、(51.24±3.75)g/L、(7.18±1.64)mmol/L、(123.72±21.96)μmol/L(P<0.05).结论 肾病综合征患者使用中西药联合方式进行治疗,中药选择益气温阳补肾汤,能够优化患者肾功能水平,减少其炎性因子水平,患者不良反应少,疗效显著,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益气温阳补肾汤肾病综合征疗效

    用药教育对雾化吸入治疗儿童喘息性疾病疗效和安全性的影响研究

    张怡李美月刘俊
    135-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用药教育对雾化吸入治疗儿童喘息性疾病患儿临床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的影响.方法 186例儿童喘息性疾病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93例.两组患儿均给予综合对症治疗,对照组不单独给予指导,观察组给予用药教育.比较两组患儿咳嗽症状改善效果、夜间睡眠恢复效果、依从性、家长满意度、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肺功能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儿咳嗽症状改善总有效率 97.85%高于对照组的 90.32%(P<0.05).观察组患儿夜间睡眠恢复总有效率 98.92%高于对照组的 92.47%(P<0.05).观察组患儿依从率 94.62%高于对照组的 86.02%(P<0.05).观察组患儿家长总满意度 98.92%高于对照组的 92.47%(P<0.05).观察组患儿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 6.45%低于对照组的 16.13%(P<0.05).观察组患儿咳嗽、肺部湿啰音、喘憋、肺部哮鸣音消失时间分别为(6.01±0.45)、(4.07±0.34)、(4.32±0.45)、(4.34±0.24)d,短于对照组的(6.58±0.56)、(4.62±0.44)、(5.22±0.51)、(4.97±0.36)d(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第 1 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1.94±0.22)L、呼气峰值流速(PEF)(2.74±0.23)L/s、第 1 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的比值(FEV1/FVC)(60.44±2.55)%高于对照组的(1.73±0.23)L、(2.56±0.21)L/s、(55.52±3.65)%(P<0.05).结论 在儿童喘息性疾病患儿接受雾化吸入治疗中实施用药教育措施,患儿的咳嗽症状得到了明显的缓解,睡眠质量提升,并可减轻患儿在雾化给药后出现的不适,缩短了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肺功能明显改善,获得患儿家属的认可.

    儿童喘息性疾病雾化吸入用药教育咳嗽症状夜间睡眠满意度

    中药饮片处方的临床不合理用药情况分析

    甄中锋张小卫张慧
    140-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中药处方的临床不合理应用情况,并进行中药处方点评,以探讨中药处方点评对中药饮片使用合理性的影响.方法 将开展中药处方点评前(2019 年 1~12 月)的 650 张处方作为对照组,开展中药处方点评后(2020 年 1~12 月)的 710 张处方作为研究组.对照组未开展中药处方点评,研究组开展中药处方点评.比较两组不合理处方发生情况及医患纠纷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的不规范处方、不适宜处方、大处方发生率分别为 21.97%、30.42%、0.99%,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 73.69%、69.08%、5.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医患纠纷发生率为 1.27%(9/710),低于对照组的6.77%(44/6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饮片临床应用存在较多不合理用药情况,通过中药处方点评可有效的促进中药饮片的合理应用水平,并能监测中药饮片的用药质量,加强中药饮片处方的监管,从而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改善医患关系.

    中药饮片临床合理用药不合理用药中药处方

    术中体温保护对高血压患者体温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朱朦朦金莲锦李罡
    143-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体温保护对高血压患者术中体温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60 例行髋关节置换手术且手术前有明确高血压病史的患者纳入本次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D组(静脉输注液体时用液体加温器加温至 37℃,术中使用循环水暖加温毯加温至 37℃)和C组(常规手术室环境下进行手术),每组 30 例.比较两组患者各时间点[入室(T0)、麻醉诱导(T1)、插管(T2)、手术开始(T3)、手术开始后 0.5 h(T4)、手术开始后 1 h(T5)、手术结束(T6)、拔管(T7)、拔管后 5 min(T8)]的体温及血流动力学指标[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水平,术后 24 h血压变异系数.结果 D组T4、T5、T6、T8 时的体温分别为(36.4±0.2)、(36.3±0.2)、(36.4±0.3)、(36.4±0.3)℃,高于C组的(36.2±0.2)、(36.1±0.2)、(36.1±0.1)、(36.2±0.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0、T1、T2、T3、T7 时的体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T3、T4、T5、T6 时的SBP、DBP、MAP高于C组,T7 时的SBP、DBP、MAP小于C组,T8 时的DBP、MAP低于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0、T1、T2 时的SBP、DBP、MAP及T8 时的SB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24 h,D组的SBP、DBP、MAP变异系数分别为(4.7±0.4)%、(8.8±2.1)%、(6.1±0.9)%,均低于C组的(10.1±2.9)%、(14.0±3.3)%、(11.8±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中体温保护有助于高血压患者术中体温和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患者术后血压波动更小.

    体温保护高血压体温血流动力学

    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术后早期营养策略探讨

    张牡霞闵锐刘晴江丽...
    147-1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营养支持方式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术后营养状况、并发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72 例入院当日完成手术治疗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根据院区的不同分为试验组(东湖院区)与对照组(象湖院区),每组 36 例.试验组实施肠内序贯喂养+肠外营养方案,对照组实施全肠内营养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的营养指标[血清总蛋白(TP)、血清白蛋白(ALB)和血红蛋白(Hb)]、三头肌皮褶厚度(TSF)、并发症(腹泻、呕吐)发生情况及预后指标[简化急性生理学评分系统Ⅱ(SAPSⅡ)评分].结果 试验组Hb水平为(97.33±7.91)g/L,高于对照组的(89.94±6.17)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ALB、TP、TSF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腹泻发生率 80.56%高于对照组的38.89%,腹内压(26.13±4.38)cm H2O(1 cm H2O=0.098 kPa)、SAPSⅡ评分(45.28±3.54)分低于对照组的(30.13±3.91)cm H2O、(55.78±10.1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呕吐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虽然两种营养方案在营养指标上无明显差别,但是肠内序贯喂养结合肠外营养可以改善患者预后.因此,在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术后管理上,肠内序贯喂养结合肠外营养治疗优于单一的全肠内营养治疗.

    重症颅脑损伤肠内营养肠外营养并发症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