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实用医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实用医药
中国实用医药

杜占明

旬刊

1673-7555

zgsyyy2007@yahoo.com.cn

010-64299142;81674222

100013

北京市和平里七区乙16号楼314室

中国实用医药/Journal China Practical Medical
查看更多>>本刊以广大临床医务工作者为读者对象,报道医疗领域内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帮助广大临床医师提高学术水平,解决在临床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办刊宗旨:充分利用广泛的专家资源,技术资源和人力资源,科学化组织和出版医药卫生知识和相关信息,为医药卫生行业和医药卫生工作者提供交流与探索的园地,成为具有现实性和实用性的知识平台。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身痛逐瘀汤加减联合止痛散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分析

    张蕴铮李吉平
    156-1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身痛逐瘀汤加减联合止痛散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 1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 50 例.对照组实施止痛散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身痛逐瘀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以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 1、7 d,研究组患者VAS评分分别为(4.81±0.49)、(2.52±0.47)分,均低于对照组的(5.62±0.65)、(4.65±0.56)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3.21±0.42)分低于对照组的(5.67±1.25)分,JOA评分(23.28±3.17)分高于对照组的(19.31±3.55)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 72.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0.714,P=0.001<0.05).结论 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身痛逐瘀汤加减联合止痛散治疗,有助于降低术后疼痛,缓解临床症状,有助于改善中医证候积分,促进腰椎功能恢复,临床疗效明显,推广应用价值较高.

    腰椎间盘突出症身痛逐瘀汤标准射频臭氧注射

    中药熏洗对指骨骨折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探讨

    刘怀强
    160-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指骨骨折术后应用中药熏洗的临床效果及对其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126例指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抽取的方式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 63 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微型钢板内固定术进行治疗,参照组在手术后配合康复锻炼,研究组在参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熏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手指功能恢复效果、术后各项临床指标及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96.83%)明显优于参照组(85.71%)(P<0.05).研究组骨折愈合时间(8.79±1.76)周、住院时间(4.69±0.54)d、手指功能评分(9.31±0.48)分均优于参照组的(9.72±2.63)周、(7.13±0.72)d、(8.13±0.29)分(P<0.05).研究组满意度(95.24%)明显高于参照组(84.13%)(P<0.05).结论 在指骨骨折患者接受微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后配合中药熏洗,不仅有助于手指功能的康复,还能加快骨折部位的愈合速度,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与临床推广优势.

    中药熏洗指骨骨折手指功能临床效果

    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特发性矮小症的临床价值分析

    李丹丹
    163-1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对特发性矮小症患儿采用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90 例特发性矮小症患儿开展本次研究,将所有患儿根据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 45 例.单独给予西医治疗的为对照组,采用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的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的身高标准差及预测成年身高,消化系统及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情况,生长因子水平.结果 观察组身高标准差(-1.6±0.5)cm、预测成年身高(163.4±6.9)cm均优于对照组的(-1.9±0.7)、(156.7±5.4)cm(P<0.05).观察组消化系统疾病发生率 4.44%、呼吸系统疾病发生率 8.89%均低于对照组的 22.22%、28.89%(P<0.05).观察组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为(195.5±25.8)ng/ml,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 为(4.4±0.8)μg/ml;对照组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为(104.5±16.8)ng/ml,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 为(2.4±0.4)μg/ml.观察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 均高于对照组(t=19.828、15.000,P=0.000、0.000<0.05).结论 对特发性矮小症患儿采用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更为确切,可以使患儿的身高大幅增长,并提高患儿的自身免疫力,有必要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特发性矮小症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身高生长因子

    广西某三甲医院近2年门诊用药咨询的回顾性分析

    黎奕炼杨倩甘育娟冯洁...
    166-1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回顾性分析广西某三甲医 2021 年 7 月~2023 年 6 月门诊用药咨询开展的情况,为用药咨询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参考.方法 分析近2 年该医院门诊用药咨询记录,包括咨询人数、姓别、方式、对应临床科室、内容和解答情况等.结果 1977 条用药咨询记录中,咨询的女性多于男性,女性有1143例(占 57.81%),男性有834例(占42.19%);窗口现场咨询1670例(占84.47%),电话咨询307例(占15.53%),咨询人数在各临床科室分布排序居前 3 位的分别为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365 例,占 18.46%)、儿童诊疗中心(283 例,占 14.31%)及消化内科(241 例,占 12.19%);咨询问题类型排序居前 3 位的分别是用法用量(584 例,占 29.54%)、服药时间(252 例,占 12.75%)及特殊人群用药(232 例,占 11.73%).结论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和医疗水平提高,用药咨询人数上升,开展门诊用药咨询,提升药师专业水平,可有效保障患者用药安全,为患者提供优质的临床药学服务.

    用药咨询咨询药师用药安全药学服务

    基于FTS理念建立围术期疼痛管理模式在四肢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马文祥张静王麒麟吴嫣...
    169-1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快速康复外科(FTS)理念建立围术期疼痛管理模式在四肢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70 例四肢骨折患者,随机分成干预组和未干预组,每组 85 例.干预组患者在围术期开展疼痛教育,并按照中重度疼痛情况给予预防镇痛方案,未干预组患者未开展相应的药学服务和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疼痛数字评分法(NRS)评分,爆发痛处理前评分、爆发痛次数及爆发痛发生率,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结果 术前及术后 1、2、3 d,干预组NRS评分分别为(3.38±0.80)、(2.49±1.74)、(2.04±1.33)、(1.35±1.02)分,未干预组分别为(5.40±0.60)、(3.29±2.03)、(2.69±1.80)、(1.23±1.24)分;两组患者术后3 d NR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组术前及术后1、2 d NRS评分显著低于未干预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组爆发痛发生率 22.35%低于未干预组的 56.47%,有显著性差异(P<0.05).未干预组爆发痛处理前评分(5.00±0.83)分显著低于干预组的(5.71±0.91)分,爆发痛次数(1.21±0.42)次/例显著低于干预组的(1.73±0.96)次/例,有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组住院天数(13.23±4.57)d短于未干预组的(13.60±4.94)d,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组住院费用(27014.31±8713.36)元少于未干预组的(29202.46±8797.56)元,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对四肢骨折患者基于FTS理念建立围术期疼痛管理模式,其围术期疼痛得以有效控制,爆发痛次数及爆发痛发生率显著减少.

    超前镇痛围术期四肢骨折快速康复手术

    高敏心肌肌钙蛋白升高的临床意义

    王童明秀芬
    173-176页
    查看更多>>摘要:心肌肌钙蛋白是急性心肌梗死的经典诊断标志物.随着检测技术的不断发展,心肌肌钙蛋白检测的敏感性显著提升,高敏心肌肌钙蛋白(hs-cTn)已在国内被广泛应用,为急性心血管事件的早期诊断和预后分层提供了良好的实验室依据.在心脏相关疾病以外的某些疾病也可检测到hs-cTn,某些生理因素下也可能导致心肌肌钙蛋白释放入血从而被检出.阐明hs-cTn升高的可能原因及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有助于临床医生的临床决策,使患者得到及时、合理的治疗.

    高敏心肌肌钙蛋白机制心肌损伤鉴别诊断

    阿昔替尼胃漂浮丸剂的制备及药效学研究

    洪益平裘方剑
    177-1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制备阿昔替尼胃漂浮丸剂,延长其在胃肠道滞留时间,提高其口服生物利用度.方法 采用挤出滚圆法,分别以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羟丙基纤维素(HPC)为粘附阻滞材料,以碳酸氢钠(NaHCO3)为起泡剂,制备阿昔替尼胃漂浮丸剂.结果 以主药∶HPMC K100M∶HPC(2.5∶1∶5),主药∶起泡剂(1∶2)设计的处方,2 h释放达 37%,4 h释放达 67%,6 h释放达 80%.大鼠药代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胃漂浮丸剂生物利用度提高 2.39 倍,Cmax提高 80%.结论 阿昔替尼生物粘附漂浮丸剂具有显著的缓释效果,可延长药物在体内的滞留时间,提高阿昔替尼在大鼠体内的口服生物利用度.

    阿昔替尼生物粘附漂浮体外释放药代动力学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稿约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社
    封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