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市政工程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市政工程
中国市政工程

黄兴安

双月刊

1004-4655

zgsz@chinajournal.net.cn

021-50899653

200125

上海市东方路3447号

中国市政工程/Journal China Municipal Engineering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报道市政工程建设方面的科学研究、设计、施工、材料等方面的实践成果和理论探讨,重点突出市政工程领域的新技术、新工艺等最新科研成果。我们竭诚欢迎从事市政工程及其相关行业的广大科技人员踊跃投稿。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城市道路盾构隧道建设期碳排放核算及估算指标研究

    姚坚
    94-98,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结合漕宝路快速路等上海市城市道路盾构隧道工程,基于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提出盾构隧道建设期碳排放核算方法、分部分项工程划分原则.对盾构隧道碳排放主要来源及占比进行分析,得到盾构隧道建设中人工、材料和机械碳排放的占比.采用相同分析方法,对多项工程案例进行碳排放核算,得到不同直径盾构隧道的每延米碳排放量估算指标.分析结论表明,盾构隧道建设过程中,建材、机械和人工各部分的碳排放占比分别约为82.7%,16.8%和 0.5%.管片和内部结构所采用的钢筋、混凝土,始发接收加固的水泥,是盾构隧道碳排放构成的主要来源.随着隧道外径增大,每延米盾构隧道碳排放量也逐步增加.管片外径为 11~15 m的盾构隧道,每延米碳排放量指标约为 61 213~89 566 kg CO2e.

    盾构隧道建设期碳排放核算估算指标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公路高边坡力学参数反演与位移预测

    黄凯
    99-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以某公路高边坡为对象,并针对该地区的地质情况选取Duncan-Chang模型建立数值模拟.通过设计正交试验,结合BP神经网络算法对边坡位移监测数据的反分析,求得 4 个重要的边坡力学参数.数值模拟计算所得的结果与实测变形监测数据接近.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几种方法的综合运用,能够在较小误差范围内对边坡的位移进行预测,该结论对边坡的防护和预警技术的运用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变形监测神经网络数值模拟反分析边坡

    现代有轨电车信号系统控制方案的研究

    傅明华
    104-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分析既有有轨电车信号系统控制方案的优缺点,以张家口崇礼奥运赛区冰雪小镇有轨电车信号系统工程为研究对象,提出 1 种"集中联锁、分布式控制"的有轨电车信号系统控制方案.该方案既简化整体系统架构,降低系统构成的复杂度,还能有效保障有轨电车各岔区区间的行车安全,控制人因安全风险.

    现代有轨电车信号系统分布式联锁

    国内某越江隧道采用空气净化设备系统方案的比选研究

    管逸超姚坚
    108-110,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城市道路长大隧道采用集中高空排放系统,其高风塔的设置面临众多问题,如:对城市景观影响大、规划阶段选址困难、周边居民反对新建隧道高风塔、维稳压力大、建设阶段协调困难.目前,运用于隧道的空气净化设备技术已成熟,成本也已降低.研究结合国内某城市的新建越江隧道工程,对 2 种通风系统进行建设运营方案比选,最终采用空气净化设备系统方案.

    隧道空气净化高风塔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顶推中不同临时墩间距对某无横撑拱桥的影响

    叶浪
    111-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讨顶推中不同临时墩间距对无横撑拱桥的影响,以某钢桁架拱桥整体顶推施工工程为背景,建立有限元模型,分析不同临时墩间距布置时钢桁架拱桥在顶推过程中的最值应力和挠度分布情况,拱桥及构件敏感位置的稳定性,以及第 2 种临时墩布置时主墩和临时墩在顶推过程中的反力变化情况.研究表明:拱桥的下弦杆PL01临时墩处主梁(跨中杆件)和拱肋端部受力最不利,且临时墩间距越大,产生的应力越大;导梁端部出现最不利挠度,且临时墩间距越大,变形越大;临时墩间距越大,上弦杆的稳定性越差;第 2 种临时墩布置时,主墩和临时墩在顶推至最大悬臂和顶推就位 2 个状态下达到最不利反力情况,且临时墩起关键作用.

    临时墩拱桥顶推施工导梁应力挠度

    基于PDF图纸文件的智能审查技术路径研究

    张晓松杨海涛郦振中倪奕...
    116-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明挖隧道工程图纸为例,研究针对PDF格式图纸进行智能审查的技术路径.基于当前CAD文件的AI审图的技术基础,提出2种智能审查的技术路径,一为基于PDF转换为CAD图纸审查,二为直接基于PDF图纸审查.解析PDF图纸的各类图元信息特征,对 2 种技术路径进行可行性和有效性研究,最终选择后者作为实施路径,搭建明挖隧道智能审查平台,并进行技术验证.

    工程设计图纸CADPDF智能审图

    盾构隧道深基坑开挖对邻近超高压燃气管道的影响研究

    任辉毕金锋郭保和李雁...
    121-124,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珠海隧道始发井及车架段深基坑开挖工程为背景,利用数值模拟,研究基坑开挖引起的地表沉降对邻近既有燃气管道内力的影响.利用有限元方法,将监测得到的燃气管道沉降数据作为数值模型的边界条件,反算燃气管道的内力变化.根据数值模拟结果,选取管道局部内力突变与内力较高的部位,进行现场监测.模拟结果表明,地层沉降引起的燃气管道内力增加有限.现场监测结果也证明,管道整体内力水平处于安全范围内,暂不需要对燃气管道采取防护措施.

    盾构隧道基坑开挖燃气管道数值模拟现场监测珠海隧道

    基于多目标规划和混合遗传算法的上海临空可变车道集群控制优化研究

    陈希邹婕
    125-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上海临空早晚高峰时段区域交通问题,分别构建广顺北路、协和路、福泉路和金钟路单条道路优化模型及基于多目标规划和混合遗传算法的临空区域路网可变车道集群控制及信号配时优化模型.从通行效率和环境排放效益 2 个维度进行量化对比.结果表明,可变车道集群控制及信号配时优化后早高峰改善比例大于晚高峰,路网通行效率及环境排放效益优化幅度分别达17.46%和20.53%.可变车道集群优化效果较单车道显著且稳定性高,更有利于路网通行效率的整体提升.研究结论可为城市可变车道集群的智能化管控提供理论支撑与借鉴.

    可变车道集群控制信号配时优化多目标规划混合遗传算法通行效率环境排放效益

    盾构隧道富余空间综合利用分析及应用

    朱洁
    131-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盾构隧道下部富余空间用作市政管线的通道,提高了盾构空间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同时也解决了市政管线建设需求,低碳环保,经济效益好.珠海大道隧道内设置有DN1 200 给水管,预留有高压电力管、通信管通道,结合珠海大道隧道项目,研究市政管线随隧道建设的合规性.重点分析市政管线的工艺布置、进出隧道路由、吊装运输路径、建设时序,提出DN1 200 给水管随盾构主体同步施工,电力电缆后期建设的施工步骤.同时对市政管线随隧道建设的安全性进行分析,给水管采用设置检修阀、排气阀、泄水阀等措施,利用隧道废水排水系统排除管道泄水.最后研究高压电力电缆舱的消防安全保障措施,确保隧道与市政管线的运营安全.

    盾构隧道富余空间综合利用工艺布置吊装施工管道泄水

    新型冻结法连接通道冻结孔钻孔密封及封孔施工技术研究

    陈培新
    136-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冻结孔钻孔及封孔是冻结法连接通道施工的关键环节,其每个环节的质量控制不当均可能引起施工风险.结合以往冻结法连接通道冻结孔施工过程中的风险案例,分析常规冻结孔钻孔密封及封孔工艺存在的不足,研究 1 种新型预埋孔口管的冻结法连接通道冻结孔钻孔密封及封孔施工技术,同时通过试验验证工艺的可行性,为以后冻结法连接通道安全施工提供支撑.

    冻结法连接通道冻结孔钻孔预埋孔口管封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