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市政工程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市政工程
中国市政工程

黄兴安

双月刊

1004-4655

zgsz@chinajournal.net.cn

021-50899653

200125

上海市东方路3447号

中国市政工程/Journal China Municipal Engineering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报道市政工程建设方面的科学研究、设计、施工、材料等方面的实践成果和理论探讨,重点突出市政工程领域的新技术、新工艺等最新科研成果。我们竭诚欢迎从事市政工程及其相关行业的广大科技人员踊跃投稿。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盾构虚拟掘进的管片排版技术研究及应用

    包鹤立
    100-103,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管片的选型排版影响着盾构掘进和隧道的成型质量,是盾构隧道设计中需着重考虑的因素.传统方法仅从管片拟合设计曲线的角度出发考虑,不考虑盾构掘进和管片选型拼装间的相互影响和限制.该文提出一种基于盾构虚拟掘进的管片排版方法.该方法除了考虑管片结构尺寸、设计轴线等因素外,将盾构机械和施工参数纳入管片选型过程,使得管片选型更符合实际.采用该方法在 400 m小转弯半径工程中进行全程盾构虚拟掘进和管片选型拼装,能够更准确地判断设计的合理性以及工程的可行性.

    盾构隧道虚拟掘进管片排版曲线拟合

    面向全生命周期的城市越江隧道大修工程数字化应用

    李倩文蒋海里
    104-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隧道大修工程的不断增多,技术要求及管理目标的提升,传统项目管理方式难以适应日益增长的项目管理需求.引入数字化技术,提出面向全生命周期的城市越江隧道大修工程数字化应用路线,形成以组织保障、技术支撑、奖惩激励三位一体的项目保障机制.文章依托上海市延安东路隧道大修工程展开实践:基于数字技术开展设计施工专项应用,开发以项目各参与方数据协同及共享应用为核心的施工数据集成管理系统及大修网站,探索基于BIM的运维管理新模式并开展综合监控及预警、隧道养护管理等试点应用,为后续类似工程提供借鉴和参考.

    全生命周期城市越江隧道大修数字化技术智能运维上海市延安东路隧道

    喷射混凝土的力学性能经时变化试验研究

    高庆水马凯凯赵峰范永杰...
    109-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不同龄期喷射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文章进行了单轴抗压强度试验、劈裂抗拉强度试验和杨氏模量试验,分析了喷射混凝土的力学性能经时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喷射混凝土早期强度发展迅速,1 d龄期的单轴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均达到 28 d龄期各自强度的 50%,杨氏模量达到 28 d龄期的 60%;单轴抗压强度分别与劈裂抗拉强度、杨氏模量在试验龄期内存在线性关系.

    喷射混凝土单轴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龄期经时变化

    交叉渡线类矩形管节断面结构性能分析与验证

    杨武
    114-118,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杭州四季青站折返线交叉渡线段为研究对象,该工程受高架、管线等影响无法采用常规明挖法施工,结合交叉渡线建筑限界需求采取无立柱类矩形顶管法施工.通过理论分析、有限元数值模拟、现场实验等手段,分析无立柱类矩形管节在运营、施工工况下的结构变形及内力分布规律,并通过现场监测数据与数值模拟、管节实验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无立柱类矩形管节断面满足交叉渡线复杂空间及结构受力需求,解决了复杂工况条件下折返线交叉渡线明挖法不适用难题,值得类似工程参考借鉴.

    类矩形顶管无立柱类矩形管节结构有限元数值模拟

    地域性综合公园中一些造园要素的表达与应用

    乔雪松
    119-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以江苏省南通市中央创新区中央森林公园工程为研究背景,以"山、水、林、石"等不同类造园要素被赋予的特殊建造形式作为探讨的出发点,通过对实际工程中不同造园要素的多层次剖析,尝试去探索地域性城市综合公园中的一些基本造园要素的恰当设计表达形式.同时通过对工程设计的实践性总结,设法寻找出贴合地域性风景园林文化意境的、适合现代社会生活需求的、理想的地域性公园的风景园林造园要素的实践性应用探索.

    风景园林地域性综合公园营建园素

    城市缆线管沟建设的实践和思考

    李静徐率先黄钰婷
    123-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缆线管沟与综合管廊、直埋管线、架空线,共同构成了城市市政管网建设体系.与综合管廊相比,缆线管沟具有断面尺寸小、投资低的特点,但目前我国尚未有缆线管沟建设的国家标准,各地对缆线管沟的建设仍处在探索之中.文章依托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某片区缆线管廊工程,总结缆线管沟断面设计、平纵设计和节点设计的经验,提出推进该领域发展建设的几点思考.

    缆线管沟综合管廊断面设计平纵设计节点设计

    大跨度暗挖拱盖车站施工技术研究与应用

    王银坤
    127-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依托山东省青岛市轨道交通L6 海港路站和石山路站 2 座暗挖拱盖车站为工程背景,详细阐述和分析了基于新型预应力锚杆的主动支护技术、受力支护体系转换技术和"半包防水+限量排水"技术在大跨度暗挖拱盖车站施工中的应用.研究表明:这 3 项技术在施工过程中切实达到了既安全优质、又高效施工的目的;其成功经验值得在后续施工中进行推广应用,并为其他同类工程提供借鉴和参考.

    大跨度暗挖拱盖车站主动支护变形控制新型预应力锚杆受力支护体系转换

    多条既有轨道交通区间隧道上方近距离深大基坑围护方案设计及研究

    李汛张海银张声宇
    132-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依托杭州市余杭区某地块项目配套工程,对水乡北路过现状河流箱涵及驳岸结构建设涉及到的深大基坑进行围护方案设计研究,其重难点主要在于基坑位于杭州市轨道交通L3、L5、L16 区间隧道正上方,且基坑底距离区间隧道最近处仅 5.0 m.研究采用MJS工法桩结合IMS工法桩进行组合式坑底加固及基坑围护措施.同时结合现状地形条件进行精细化网格划分开挖区域并提出合理开挖步序,旨在控制轨道交通区间隧道上方土体卸荷比并最大程度降低对隧道的扰动,有效控制区间变形.再通过建立等比例基坑和轨道交通隧道的 3D数值模型进行设计验证,根据数值模拟结果,基坑开挖对轨道交通隧道的影响可控.

    区间隧道近距离深大基坑组合加固分仓开挖

    城市中心区长大隧道总体设计研究

    付志斌
    136-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分离过境交通、承担部分到发交通的长大隧道是缓解城市中心城区交通拥堵、提高路网承载力、改善城市交通与环境的有效手段.文章首先分析了当前国内城市中心城区的交通特征和存在问题,并对国内外中心城区地下道路规划和设计案例进行研究;其次结合上海市几个长大隧道规划和总体方案设计,概括一般长大隧道的车道规模、净空、车道宽度、施工工法选择、出入口匝道布置方案和出入口匝道的组织形式.研究系统地阐述了长大隧道的主要技术标准、建设规模和工法选择,并分析了长大隧道出入口匝道设计方案,旨在为城市中心区长大隧道的总体方案设计提供参考思路.

    中心城区长大隧道功能定位施工工法出入口匝道

    提升软土条件下桥梁旋挖扩底桩成桩质量的施工工艺研究

    王凯业
    141-144,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软土地区桥梁基础施工中旋挖扩底桩技术的应用,基于普通地质条件的施工先例及规范难以直接提供有效的技术指导,文章以吴淞江工程(上海段)新川沙河段桥梁 2 标沪太路飞云桥为例,对软土地区进行的旋挖扩底桩施工的施工工艺,从泥浆配比、泥浆循环系统、钻孔技术、扩底技术 4 个方面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施工工艺能够保证较高的成桩质量,同时节省了成本,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对于后续类似工程在软土条件下进行桥梁旋挖扩底桩施工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泥浆配比泥浆循环系统钻孔扩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