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半月刊

1674-9316

chsm@vip.126.com ,wsbz@vip.126.com

010-64476881

100055

宣武区红莲南路30号7层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Journal China health standard management
查看更多>>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协助卫生部宣传报道国家及行业卫生标准,征集社会各界对卫生标准的意见和建议,以内参形式向卫生部及专业机构提出卫生标准的立、改、废建议,让社会了解卫生标准制修订过程,让专家交流学术心得,解读卫生标准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化疗结束后输液港维护时间对导管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

    林丽萍赵海军林珠豆
    178-1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化疗结束后输液港维护时间对导管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择 2022 年 2 月—2023 年 2 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门诊维护输液港的 120 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抽签法将其分为A组(1 个月)、B组(2 个月)、C组(3个月),各 40 例。在化疗疗程结束后对应 1、2、3 个月返院维护输液港,维护时间达 6 个月后评价导管功能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A组患者输液港导管通畅率为 97。50%(39/40),B组患者液港导管通畅率为 95。00%(38/40),C组患者液港导管通畅率为 97。50%(39/40),3 组肿瘤患者输液港导管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83,P>0。05)。A组患者输液港导管血栓率为 25。00%(10/40),B组患者输液港导管血栓率为 20。00%(8/40),C组患者输液港导管血栓率为 25。00%(10/40),3 组肿瘤患者输液港导管血栓形成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 组均未出现导管相关感染、囊袋感染等并发症。结论 规范导管维护的基础上,化疗结束后间隔3 个月维护输液港对于肿瘤患者而言是最为优质的选择,值得进一步推广。

    化疗肿瘤患者输液港维护时间导管功能并发症

    PDCA循环方法在介入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实施效果

    陆海霞赵景慧
    182-1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介入手术室护理采用策划-实施-检查-措施(planning-implementation-inspection-measures,PDCA)循环方法做安全管理的实施效果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2 年 1-12 月聊城市人民医院采取介入手术做疾病治疗患者 80 例,采用奇偶数形式随机分为 2 组,各 40 例。参比组做常规介入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观察组以PDCA循环方法行介入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对比 2 组的手术室护理缺陷事件发生率、手术室护理管理质量、护理满意度及术中应激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手术室护理缺陷事件发生率为5。00%,低于参比组的 22。50%(χ2=5。165,P<0。05)。观察组手术室护理管理质量使用自制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各项均高于参比组(P<0。05)。观察组术中应激反应发生率低于参比组(P<0。05)。结论 介入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采用PDCA循环方法,能够有效管控手术室护理缺陷事件发生率,手术室护理管理质量良好,有较高管理干预有效性。

    PDCA循环介入手术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实施效果应用价值

    血液科护理管理中运用精细化管理的效果分析

    宿润霞杨慧玲史雪梅唐玉立...
    186-1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并评价在血液科护理管理中运用精细化管理的效果,为后续血液科患者护理提供有力的参考依据。方法 选择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血液科 2020 年 5 月—2023 年 7 月收治的患者 80 例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将患者统一编号后,随机数字表法分为 2 组,各 40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管理措施,观察组在以上基础上给予精细化管理措施,采用自制依从性调查表评价 2 组患者依从性,采用满意度调查表评价 2 组患者满意度,采用健康调查简表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 95。00%,高于对照组的 80。00%(P<0。05)。观察组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 2。50%,低于对照组的 15。00%(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血液科护理管理中运用精细化管理的效果显著,可以有效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方面更加明显。

    血液科护理管理精细化管理生活质量健康状态精神状态

    基于认知-行为的多层次护理对卒中后抑郁的效果影响

    吴华丽彭君
    190-1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认知-行为的多层次护理干预对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的效果影响。方法 选择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神经内科 2019 年 1 月—2023年 1 月住院的 110 例PS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上述患者入院的前后顺序进行标号,随机分为 2 组,对照组(n=55)予以常规护理措施干预,在此基础上观察组(n=55)予以基于认知-行为的多层次护理干预。2 组患者干预前和干预后 1 个月,分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Barthel 指 数(barthel index,BI)、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74(generic quality of life inventory 74,GQOLI-74)评估患者的精神症状、认知状况、日常生活能力、生活质量。结果 与观察组护理干预前和对照组干预后比较,观察组护理干预后HAMD(16。01±1。97)分、HAMA(14。37±1。48)分均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护理干预后MMSE(28。74±3。16 分)、BI(83。09±7。81 分)及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升高(P<0。05)。结论 基于认知-行为的多层次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PSD患者的精神症状、认知状况及日常生活能力,同时生活质量也得到明显地提高。

    卒中后抑郁认知行为多层次护理生活质量康复精神症状

    阿尔茨海默病的诊治进展

    谢渭根陶涛郭剑锋
    195-198页
    查看更多>>摘要: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在神经系统中非常普遍的退化病症,因其较高的病例数、病情恶化的比例、死亡的可能性及对身体的巨大压力,已然成为对人类健康构成巨大威胁的主要疾病。尽管AD的目前治疗方式只能缓解其症状,而不可能完全扭转其发展过程;但在过去的 5 年里,不管是对AD的初步识别,或者是药物的应用,都已经有了显著地突破。这也使其成为中国的脑科学规划以及全球相关领域的主要研究课题。在中国的老龄化步伐日益快速的背景下,老年群体的数量不断上升,AD的患病率也在每年都在持续上升。AD无疑将对许多国家、社区和家庭造成巨大的健康压力。文章将综述药物、认知训练、物理治疗、中医药以及饮食疗法对阿尔茨海默病的防治研究进展,为临床及科研选择适当方法延缓或控制AD病情进展提供参考。

    阿尔茨海默病生物标志物药物治疗认知训练物理治疗中医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