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半月刊

1674-9316

chsm@vip.126.com ,wsbz@vip.126.com

010-64476881

100055

宣武区红莲南路30号7层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Journal China health standard management
查看更多>>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协助卫生部宣传报道国家及行业卫生标准,征集社会各界对卫生标准的意见和建议,以内参形式向卫生部及专业机构提出卫生标准的立、改、废建议,让社会了解卫生标准制修订过程,让专家交流学术心得,解读卫生标准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达格列净对脱氧皮质酮盐敏感高血压大鼠血压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罗娆吕晋琳杜茜茹胡乃青...
    176-1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达格列净对脱氧皮质酮(desoxycorticosterone,DOCA)盐敏感高血压大鼠血压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2023年 3-7 月选取无特定病原体(specific pathogen free,SPF)级Wistar大鼠 50 只,取 10 只大鼠为空白组(n=10,给予蒸馏水灌胃)。其余 40 只大鼠建立盐敏感高血压模型,然后将其随机分为模型组(n=10,给予蒸馏水灌胃)、依那普利组(n=10,给予依那普利干预)、达格列净组(n=10,给予达格列净干预)、达格列净+依那普利组(n=10,给予达格列净+依那普利干预)。观察 5 组病理组织,比较 5 组血压、心率、血浆肾素活性(plasma renin activity,PRA)、血浆醛固酮(aldosterone,ALD)、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 Ⅱ,AngⅡ)、内皮素(endothelin,ET)及心肌组织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mRNA表达水平。结果 空白组心肌组织排列整齐,无炎症细胞浸润;模型组心肌纤维排列紊乱,炎症细胞浸润严重;依那普利组、达格列净组、达格列净+依那普利组心肌纤维的排列改善、炎症细胞浸润改善,且达格列净+依那普利组最为明显。模型组、依那普利组、达格列净组、达格列净+依那普利组的血压、心率水平高于空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依那普利组、达格列净组、达格列净+依那普利组的血压[(130。12±20。45)mm Hg、(129。41±20。36)mm Hg、(113。49±11。34)mmHg]、心率[(145。35±16。89)次/min、(146。01±16。60)次/min、(130。01±14。89)次/min]水平低于模型组[(156。49±24。34)mmHg、(163。89±20。01)次/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达格列净+依那普利组的血压、心率水平低于依那普利组、达格列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依那普利组、达格列净组血压、心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依那普利组、达格列净组、达格列净+依那普利组的PRA[(6。23±0。72)μg/L、(5。30±0。65)μg/L、(5。28±0。64)μg/L、(4。46±0。51)μg/L]、ALD[(1。12±0。14)μg/L、(0。90±0。10)μg/L、(0。89±0。11)μg/L、(0。56±0。07)μg/L]、Ang Ⅱ[(23。89±2。83)ng/L、(20。89±2。01)ng/L、(20。76±2。02)ng/L、(17。25±1。60)ng/L]、ET[(6。12±0。72)%、(5。10±0。61)%、(5。05±0。62)%、(4。27±0。35)%]水 平 高 于 空 白 组[(3。95±0。21)μg/L、(0。39±0。04)μg/L、(15。75±1。46)ng/L、(3。25±0。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依那普利组、达格列净组、达格列净+依那普利组的RA、ALD、Ang Ⅱ、ET水平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达格列净+依那普利组的PRA、ALD、Ang Ⅱ、ET水平低于依那普利组、达格列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依那普利组、达格列净组PRA、ALD、Ang Ⅱ、E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达格列净可有效降低DOCA盐敏感高血压大鼠的血压、心率、PRA、ALD、Ang Ⅱ、ET,调节IL-10、TNF-α、IL-6 mRNA表达,抑制炎症反应,改善心肌纤维化。

    高血压大鼠达格列净盐敏感血压心肌纤维化炎症反应

    认知行为护理在诱导期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赵兰兰林锦霞陈雅玲
    182-1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认知行为护理在诱导期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 2022 年 7 月—2023 年 2 月在福建省泉州市第一医院进行治疗的 90 例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 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而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认知行为护理。比较 2 组护理前后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SDS、SAS评分分别为(32。44±5。31)分、(34。21±3。42)分,低于对照组的(44。51±4。21)分、(47。31±4。6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及物质生活状态评分分别为(87。17±0。58)分、(86。01±0。98)分、(86。47±0。53)分、(66。32±1。51)分,高于对照组的(79。22±1。11)分、(80。81±0。81)分、(78。84±0。81)分、(60。11±2。3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认知行为护理干预用于诱导期血液透析患者中能缓解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认知行为护理诱导期血液透析抑郁焦虑生活质量

    正强化理论护理对颈椎病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侯晓娟谢英杰方圣杰
    187-190,1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正强化理论护理对颈椎病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21 年 1 月—2023 年 12 月在聊城市中医医院脊柱骨科进行手术治疗的 100 例颈椎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基于入院顺序的差异性,分别将先后入院的各 50 例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正强化理论护理干预。比较 2 组治疗总配合度及干预前后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 scale,VAS)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评分、生活质量简表-74(quality of life-74,QOL-74)评分。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配合度为 96。00%,高于对照组的 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NDI评分、VAS评分、HAMD评分、HAMA评分分别为(9。05±1。13)分、(2。07±0。25)分、(6。31±0。68)分、(6。44±0。54)分,低于对照组的(17。48±3。01)分、(4。11±0。58)分、(10。48±1。57)分、(9。62±1。3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社会功能、心理状态、躯体疼痛、生理状态评分分别为(83。27±5。36)分、(83。63±5。51)分、(83。18±5。60)分、(83。79±5。35)分,高于对照组的(72。53±3。41)分、(72。77±3。24)分、(72。63±3。24)分、(72。31±3。8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颈椎病患者术后康复治疗中采用正强化理论护理干预可以给患者的治疗配合度、颈椎病功能及疼痛程度、负性心理状态、生活质量均带来积极影响。

    正强化理论护理干预颈椎病术后康复治疗负性心理生活质量应用效果

    PDCA应用于提高术后各类管道标识正确率的效果观察

    洪如诗吴鸟青
    191-1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计划-执行-检查-实施(plan-do-check-act,PDCA)循环管理在提高术后管道标识正确率中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23 年 3-4 月晋江市医院手术室需要标识的管道数 500 例为管理前,将 2023 年 5-9 月实施PDCA循环管理的手术室需要标识的管道数 480 例为管理后。比较管理前后的管道标识正确率。结果 管理后管道标识正确率为 91。46%,高于管理前的 6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DCA循环管理的应用显著提高了术后管道标识正确率。PDCA循环管理通过计划、执行、检查和实施的不断循环,确保了术后管道标识的准确性和一致性,从而有效减少了因标识错误引发的医疗事故。

    PDCA循环管理循环管理术后各类管道标识正确率效果

    ISBAR标准化沟通模式在护理交接中的应用进展

    姚静雯赵明月龙晓倩张丽芬...
    195-198页
    查看更多>>摘要:保证患者安全一直是医疗护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是医疗行业中的永恒话题,提高患者安全一直是我国医疗质量改进目标的重中之重。国外对于标准化沟通模式的研究较早,在情况-背景-评估-建议(situation-background-assessment-recommendation,SBAR)沟通模式得到推广与普及后进行了补充和加强,演变为身份-情况-背景-评估-建议(identity-situation-background-assessment-recommendation,ISBAR)模式。文章旨在探讨该模式在护理交接中的应用进展,通过文献综述和实证研究,发现ISBAR标准化沟通模式在护理交接中具有诸多优势,包括提高沟通效率、患者满意度、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率等。然而,实施ISBAR标准化沟通模式也面临一些挑战,如培训和教育的需求以及文化和语言差异。因此,文章还讨论了解决这些挑战的策略和方法,并探讨ISBAR标准化沟通模式在护理交接中的未来研究方向。

    ISBAR标准化沟通模式护理沟通护理交接手术交接应用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