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半月刊

1674-9316

chsm@vip.126.com ,wsbz@vip.126.com

010-64476881

100055

宣武区红莲南路30号7层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Journal China health standard management
查看更多>>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协助卫生部宣传报道国家及行业卫生标准,征集社会各界对卫生标准的意见和建议,以内参形式向卫生部及专业机构提出卫生标准的立、改、废建议,让社会了解卫生标准制修订过程,让专家交流学术心得,解读卫生标准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艾司氯胺酮用于剖宫产术中镇静对新生儿的影响

    林常森王承海赵鲁夕唐晓莉...
    131-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艾司氯胺酮用于剖宫产术中镇静对新生儿的影响。方法 选择 2022 年 1 月—2023 年 12 月于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和烟台市烟台山医院就诊的 60 例行择期子宫下段剖宫产术产妇,随机分为艾司氯胺酮组(K组,30 例)和对照组(C组,30 例)。蛛网膜下腔麻醉平面固定后,K组静脉注射艾司氯胺酮 0。2 mg/kg,C组静脉注射等容积生理盐水。比较 2 组产妇牵拉不适感和桡动脉血气分析;胎儿剖出时采血,查脐动脉、脐静脉血气分析。结果 K组T2、T3、T4、T5、T6时HR和MAP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组与C组切皮开始至胎儿剖出时间分别为(10。10±1。37)min和(15。40±1。77)min(P<0。05)。出胎时C组产妇牵拉不适感发生率高于K组(P<0。05)。K组脐动脉和脐静脉氧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PO2)高于C组(P<0。05),乳酸(blood lactic acid,Lac)低于C组(P<0。05),血红蛋白饱和度(oxygen saturation of hemoglobin,SO2)高于C组(P<0。05)。所有产妇及新生儿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艾司氯胺酮可安全用于剖宫产术中镇静,对新生儿Apgar评分及产妇和新生儿血气分析无明显不良影响。

    艾司氯胺酮镇静产科血气分析不良反应Ramsay镇静评分

    罗哌卡因复合利多卡因在锁骨上臂丛神经麻醉中的应用

    陈银玲苏晓娜甘梅喜谭国龙...
    136-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罗哌卡因复合利多卡因用于手部创伤手术于锁骨上臂丛神经麻醉中的效果。方法 对东莞市茶山医院 2021年 11 月—2022 年 11 月收治的 52 例手部创伤患者开展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根据麻醉药物使用方案的不同实施分组。将 26 例单独应用罗哌卡因进行锁骨上臂丛神经麻醉的患者纳入常规组,26 例采用罗哌卡因复合利多卡因进行锁骨上臂丛神经麻醉的患者则归入复合组。麻醉后,对其感觉、运动阻滞起效时间与持续时间实施记录;比较 2 组麻醉前(T1)、麻醉后 10 min(T2)、麻醉后 30 min(T3)以及手术结束时(T4)的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心率(heart rate,HR)、血氧饱和度(saturation of blood oxygen,SpO2)指标;同时对 2 组麻醉优良率实施评估。结果 麻醉后,复合组感觉、运动神经阻滞起效时间均较常规组早,且与常规组比较,复合组感觉、运动神经阻滞持续时间更长(P<0。05);2 组各时间段的MAP、HR及SpO2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常规组T2、T3 的MAP、HR及SpO2 水平与其T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复合组MAP、HR、SpO2 的T2、T3、T4 与其同组T1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合组麻醉优良率为 100%,高于常规组的 84。62%(P<0。05)。结论 为手部创伤患者提供罗哌卡因复合利多卡因的麻醉方案能有效对其感觉、运动神经进行早期阻滞,且阻滞持续时间较长;同时,该方案未对患者生命体征的平稳性造成明显影响,麻醉效果值得肯定,可作为臂丛神经麻醉的优选方案。

    罗哌卡因利多卡因手部创伤臂丛神经麻醉体征波动麻醉质量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基于CYP2C19基因检测行抗血小板治疗的临床效果

    郭秀梅林小娟吴静林昭敏...
    140-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基因检测必要性,通过行CYP2C19 基因检测进一步规范精准实施抗血小板治疗。方法 回顾性调查 2022年 1 月—2023 年 2 月就诊于福建省老年医院神经内科的 102 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均使用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疗,按照是否行CYP2C19 基因检测,分为对照组 63 例,观察组 39 例;其中观察组行基因检测,并根据基因结果调整抗血小板药物。观察 2 组进展性脑卒中发生率。结果 2 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氯吡格雷CYP2C19 基因有 6 种代谢类型,主要突变主体为CYP2C19*2、CYP2C19*3;观察组进展性脑卒中发生率为 10。26%,低于对照组的 26。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YP2C19 基因检测一定程度预测氯吡格雷抵抗,其中CYP2C19*2、CYP2C19*3 易出现氯吡格雷抵抗现象。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氯吡格雷抵抗CYP2C19基因抗血小板进行性脑卒中代谢类型

    降钙素介导CD36、IL-17的表达对创伤性骨关节炎的影响

    曾锦威黄浩何元平
    144-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降钙素对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诱导的软骨细胞的保护作用并进一步研究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2022 年 7 月 21 日—11 月 10 日以人软骨细胞为研究对象,使用不同浓度降钙素处理后,采用CCK-8 试剂盒(cell counting kit CCK 8,CCK-8)实验筛选出降钙素最佳作用浓度进行后续实验。将人软骨细胞分为对照组、疾病组、治疗组,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性,流式细胞术分析CD36表达和活性氧簇(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产生情况,酶标法检测各组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水平,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uantitative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RT-PCR)检测降钙素、白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基质金属蛋白酶13(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13,MMP13)、Ⅱ型胶原(type Ⅱ collagen,Col Ⅱ)的mRNA相对表达量,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 3(NOD-like receptor heat protein domain associated protein 3,NLRP3)、消皮素D(gasdermin-D,GSDMD)、GSDMD-N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人软骨细胞的活力对降钙素呈浓度依赖性,后选择50 nM浓度的降钙素进行细胞实验。疾病组细胞伴随Col Ⅱ的mRNA相对表达量为(0。47±0。06)、CD36 阳性率为(0。17±0。02)%、SOD为(151。14±12。26)U/mL,低于对照组的(1。00±0。09)、(1。50±0。16)%、(242。33±21。17)U/mL(P<0。05);与对照组比较,疾病组细胞中MMP13 和IL-17 mRNA相对表达量、ROS的平均荧光强度(mean fluorescence intensity,MFI)及MDA含量升高;同时,NLRP3 和GSDMD的蛋白表达水平上升,而GSDMD-N蛋白表达水平下降。然而,降钙素的使用能够逆转IL-1β诱导软骨细胞引起的上述一系列指标变化。Pearson分析显示,降钙素与CD36 表达呈正相关(r= 0。922,P= 0。001),与IL-17 呈负相关(r=-0。881,P= 0。002),CD36 与IL-17 的表达水平呈负相关(r=-0。650,P= 0。023)。结论 降钙素对IL-1β诱导的软骨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与介导CD36、IL-17 的表达,缓解软骨细胞的应激炎症反应有关。

    创伤性骨关节炎降钙素CD36IL-17软骨细胞炎症反应

    佛山地区固定献血屋与流动献血车献血工作成效分析

    林俊填吴伟珊钱结霞伍伟健...
    150-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固定献血屋与流动献血车在佛山地区无偿献血工作中的成效。方法 随机抽选佛山市街头流动献血车与献血屋各 4 个,对其 2022 年 8 月—2023 年 8 月各类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固定献血屋单点日均采血量为(59。63±5。54)U,固定献血者比例为(22。45±1。31)%,均高于流动献血车的(50。17±5。13)U、(18。03±1。25)%(P<0。05);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21±0。05)%,低于流动献血车的(0。95±0。12)%(P<0。05);工作人员对固定献血屋总满意度为 100%,高于流动献血车的 85。71%(P<0。05);献血者对固定献血屋总满意度为97。88%,高于流动献血车的 89。64%(P<0。05)。结论 佛山地区无偿献血工作中固定献血屋与流动献血车相比单点日均采血量与固定献血者比例均更高,且工作人员与献血者满意度也更高,因此日后需要对献血屋和献血车进行改进,提高固定献血率。

    固定献血屋流动献血车无偿献血成效分析固定献血满意度单点日均采血量

    心理疏导及认知干预对提升400mL献血率的影响

    顾文琴常学兰逄晓燕
    154-1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心理疏导和认知干预对提升400 mL献血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21 年 1 月—2023 年 8 月青岛市中心血站西海岸第一献血服务部的 24 700 名志愿者参与研究,按献血时间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其中 2021 年 1 月—2022 年 4 月接受常规健康教育的 12 350 名志愿者为对照组,2022 年 5 月—2023年 8 月接受心理疏导和认知干预的 12 350 名志愿者为试验组。比较 2 组志愿者的献血知识知晓率、400 mL献血率、焦虑和抗拒情绪评分、献血满意度。结果 试验组献血知识知晓率为99。24%,400 mL献血率为 85。11%,均高于对照组的 98。61%、81。85%(P<0。05);试验组干预后的焦虑和抗拒情绪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献血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疏导和认知干预在提升 400 mL献血率、减轻焦虑和抗拒情绪方面具有显著效果;这些干预方法不仅在促进献血行为方面有潜在应用,还能提升献血体验的满意度。

    心理疏导认知干预400mL献血率焦虑情绪满意度献血意愿

    检验医学实验室血液样本质量管理的研究

    黄鹏燕段淼慧
    158-161页
    查看更多>>摘要:检验医学实验室检测的标本通常以血液样本为主,血液样本的质量决定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检验医学中的绝大多数错误通常发生在整个检测过程的分析外阶段,特别是分析前阶段。其中,采集不合格检测的标本(由于体积或质量不合格)是迄今为止所有实验室错误的最常见来源,因此需要采取紧急策略,以提高血液样本质量并管理不合格标本检测产生的数据。关于血液样本的不合格原因通常有以下几点原因,溶血样品是临床实验室标本不合格的最常见原因,其次是样本量不足或不适当,生物样品收集在错误的容器中和不适当的凝血。较为不常见的导致样品质量受损的原因包括输液(即最常见的生理盐水或葡萄糖溶液)的污染,采血管添加剂的交叉污染,不适当的样品储存条件或反复冻融。因此,文章旨在总结目前关于最常见的不合格血液样本类型,以及如何预防和管理这些分析前不合格血液样本的初步建议。

    检验医学实验室血液样本检测过程实验室错误标本不合格质量管理

    五年制卫生高职学生医院感染防控认知调查及对策研究

    沈艳刘洋季兆东陈晓君...
    162-1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江苏省南通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进行医院感染防控认知调查,制定针对性干预措施。方法 2022 年10-11 月随机对江苏省南通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365 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作统计学分析,问卷分为基本信息、院感防控认知题目和认知态度、院感防控知识获取渠道和课程设置建议 3 部分。结果 实习生院感防控知识得分为(31。67±13。71)分,已就业学生院感防控知识得分为(33。45±13。30)分,优于在校生的(26。34±12。88)分。不同学习阶段的学生对院感防控知识掌握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专业院感防控知识得分为(34。37±12。67)分,康复治疗技术专业院感防控知识得分为(37。35±13。04)分,优于药学专业的(24。19±11。45)分和中药学专业的(26。58±10。3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学检验技术专业院感防控知识得分为(32。41±13。37)分,助产专业院感防控知识得分为(34。13±14。89)分,优于药学专业(24。19±11。4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专业学生对院感防控知识掌握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被调查学生对医院感染防控工作重要性的认知态度赋值为(4。87±0。57)分,高于中立态度(3 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学生通过学校课程教学(23。6%)、医院培训(21。6%)、带教老师教学(21。3%)等渠道获取院感防控知识最多。不同学习阶段学生院感防控知识获取渠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专业学生院感防控知识获取渠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实践经历有助于提高学生院感防控知识,学校可以创新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增加学生临床实践机会。院校合作,开展"全员、全程、全面"院感防控教育,从而降低医疗机构医院感染发生率,杜绝医院感染暴发事件的发生。

    五年制卫生高职学生医院感染防控认知调查研究对策

    日间病房护理模式在乳腺良性肿瘤真空辅助旋切术患者中的应用

    顾洋洋鲁玲林静朱迎...
    167-1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日间病房护理模式在乳腺良性肿瘤真空辅助旋切术患者中开展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乳腺外科 2019 年 1 月—2021 年 6 月收治的 186 例乳腺良性肿瘤真空辅助旋切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护理模式不同分为对照组 90 例和观察组 96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住院护理模式,观察组给予日间病房护理模式。比较 2 组患者住院时长、医疗费用、术后不良反应及护理满意度等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长短于对照组,医疗费用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 2。08%,低于对照组的 1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乳腺良性肿瘤真空辅助旋切术患者应用日间病房护理模式疗效显著。

    临床护理乳腺良性肿瘤乳腺微创手术日间病房护理模式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

    反示教法对血液病化疗口腔黏膜炎的预防价值

    林珠豆李志峰林莽市
    172-1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反示教法对血液病化疗口腔黏膜炎的预防价值。方法 选取 2022 年 3 月—2023 年 3 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 100 例血液病患者,将 2022 年 3-8 月收治的 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22 年 9 月—2023 年 3 月收治的 50 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而观察组接受反示教法,比较 2 组患者对口腔健康知信行情况,口腔黏膜炎症严重程度以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 干预后,2 组口腔健康知信行问卷知识层面、信念层面、行为层面评分均上升(P<0。05);观察组口腔健康知信行问卷知识层面、信念层面、行为层面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口腔黏膜炎总发生率为18。00%(9/50),低于对照组的52。00%(26/50)(P<0。05);干预后,观察组中国医院住院患者体验和满意监测量表(Chinese hospital patient experience and satisfaction monitor,CHPESMS)可及入院、投诉与意见管理以及环境与后勤管理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一般住院服务、治疗服务以及出院指导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反示教法相较于常规护理,不仅能增长血液病化疗患者口腔相关卫生知识,强化信念,提升口腔相关卫生健康行为,还能降低口腔黏膜炎症发生率,提升患者对一般住院服务、治疗服务以及出院指导服务的满意度。

    血液病口腔黏膜炎反示教法口腔健康有效预防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