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半月刊

1674-9316

chsm@vip.126.com ,wsbz@vip.126.com

010-64476881

100055

宣武区红莲南路30号7层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Journal China health standard management
查看更多>>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协助卫生部宣传报道国家及行业卫生标准,征集社会各界对卫生标准的意见和建议,以内参形式向卫生部及专业机构提出卫生标准的立、改、废建议,让社会了解卫生标准制修订过程,让专家交流学术心得,解读卫生标准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内医疗质量同质化管理的演化博弈分析

    吴琼王天一
    87-92页
    查看更多>>摘要: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作为分级诊疗和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抓手,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积极推进紧密型县域医疗服务一体化改革是解决当前基层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质量不高、服务体系割裂的关键举措。基层医疗质量是人民健康的重要保障和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基石。持续改进医疗质量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战略部署,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基础性、核心性工作。文章在医疗质量同质化视角下,尝试构建一个以政府部门和基层医疗服务机构为相关利益主体的博弈模型,探讨在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背景下,基层医疗服务机构开展医疗质量同质化管理的选择动机及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完善促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内医疗质量同质化管理的策略建议。

    县域医共体医疗质量同质化医院管理演化博弈紧密型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观察

    崔奎高进徐聃
    93-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unstable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 of the femur,UITFF)患者实施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anti-rotation intramedullary nail,PFNA)内固定术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6 年 2 月—2023 年 4 月贵州医科大学附属乌当医院收治的 52 例老年UITFF患者,按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2 组,各 26 例。对照组实施PFNA内固定术,观察组实施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持续随访 3 个月。对比 2 组围手术期指标、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Harris hip score,HHS)及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术后出血量为(175。74±19。62)mL,多于对照组的(110。06±20。68)mL;手术时间为(63。69±7。11)min,长于对照组的(58。56±5。60)min;术后卧床及住院时间分别为(8。33±1。22)d、(7。65±1。04)d,均短于对照组的(10。44±1。75)d、(10。78±1。46)d(P<0。05)。观察组治疗后HHS量表评分为(72。75±5。66)分,高于对照组的(61。45±4。78)分(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7。69%)低于对照组(30。77%)(P<0。05)。结论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在老年UITFF的治疗中具有更好的应用效果,能够加快患者术后恢复速度,改善髋关节功能,且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较低。

    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术PFNA内固定术围手术期指标髋关节功能并发症

    多模态心脏磁共振对肥厚型心肌病的诊断价值研讨

    董智慧刘丽张迪姜珊...
    97-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多模态心脏磁共振对肥厚型心肌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 2020 年 1 月—2023 年 1 月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肥厚型心肌病患者 50 例归入试验组,根据有无左心室流出道梗阻分为研究 1 组(有梗阻,n=21)与研究 2 组(无梗阻,n=29)。选取同一时段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接收的健康体检者 21 例归入对比组。所有纳入者均接受多模式心脏磁共振检查。比较不同组别的左心室心肌过度小梁化的分形维数值、每次心动周期的左心室血流模式、左心室功能相关指标的差异性。结果 经过扫描检查后,对比组的相关统计结果均优于研究 1 组与研究 2 组,其中研究 1 组与研究 2 组的左室FD均值(1。32±0。05)与(1。30±0。04)、心尖部FD最大值(1。41±0。08)与(1。39±0。07)、心远端最大FD值(1。41±0。06)与(1。31±0。05)均高于对比组的(1。22±0。02)、(1。31±0。03)、(1。27±0。02)(P<0。05)。结论 为肥厚型心肌病患者使用多模式心脏磁共振扫描检查的效果较好,可了解左心室血流情况,判断有无心肌过度小梁化,为后期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多模式心脏磁共振肥厚型心肌病左心室血流模式心肌过度小梁化左心室功能相关指标诊断价值

    长途转移措施应用于主动脉夹层的临床效果

    顾迎东王虎
    101-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长途转移措施应用于动脉夹层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连云港市急救中心 2021 年2 月—2022 年 2 月长途转运的 41 例主动脉夹层患者纳入本研究。按照不同的转运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 21 例行常规转运措施,观察组 20 例应用长途转移措施。观察 2 组转运成功率,比较 2 组治疗前后的焦虑自评量表(self rating anxiety scale,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ve scale,SDS)。结果 干预后,2 组患者SAS、SDS评分有所下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的转运成功率为70。00%,观察组的转运成功率为 100%,2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长途转移措施应用于主动脉夹层中的临床效果确切,可以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转运成功率,临床值得推广。

    主动脉夹层长途转运成功率影响因素心理状态处理对策

    成人骨型Ⅲ类矫治前后前牙区变化的临床研究

    何方林蒋立辉宋思吟吴萍...
    106-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成人骨型Ⅲ类患者矫治前后上下前牙区牙槽高度和宽度变化以及前牙区牙根位置变化。方法 选取 2020年 5 月—2022 年 11 月在中山市小榄人民医院口腔科正畸掩饰治疗的成人骨型Ⅲ类患者 50 例,比较正畸治疗前后患者上下颌前牙牙槽骨厚度和高度,其中包括上前牙槽骨厚度(upper anterior alveolar bonethickness,UA)、上后牙槽骨厚度(upper posterior alveolar bone thickness,UP)、上牙槽骨总厚度(upper alveolar bone width,UW)、下前牙槽骨厚度(lower anterior alveolar bone thickness,LA)、下后牙槽骨厚度(lower posterior alveolar bone thickness,LP)、下牙槽骨总厚度(lower alveolar bone width,LW)、根中水平上前牙槽骨厚度(upper anterior alveolar bone thickness at the mid-root level,UA-m)、根中水平上后牙槽骨厚度(upper posterior alveolar bone thickness at the mid-root level,UP-m)、根中水平上牙槽骨总厚度(upper alveolar bone thickness at the mid-root level,UW-m)、根中水平下前牙槽骨厚度(lower anterior alveolar bone thickness at the mid-root level,LA-m)、根中水平下后牙槽骨厚度(lower posterior alveolar bone thickness at the mid-root level,LP-m)、根中水平下牙槽骨总厚度(lower alveolar bone thickness at the mid-root level,LW-m)以及上前牙槽骨高度(upper anterior alveolar bone height,UAH)和下前牙槽骨高度(lower anterior alveolarbone height,LAH)。结果 正畸治疗前后患者UA、UP-m测量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畸治疗前比较,正畸治疗后患者UP、UW、UA-m、UW-m测量值均显著降低(P<0。05)。正畸治疗后患者LP、LA-m测量值与正畸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畸治疗前比较,正畸治疗后患者LA、LW、LP-m、LW-m测量值均降低(P<0。05)。与正畸治疗前比较,正畸治疗后患者UAH、LAH测量值均显著降低(P<0。05)。正畸治疗后,患者上下颌前牙解剖牙根长度分别为(10。62±0。57)mm、(9。65±0。48)mm,正畸治疗前患者上下颌前牙解剖牙根长度分别为(11。01±0。58)mm、(10。37±0。48)mm,与正畸治疗前比较,患者上下颌前牙解剖牙根长度明显减小(P<0。05)。结论 成人骨型Ⅲ类患者进行正畸掩饰治疗后,牙槽形态会发生相应改变,患者上下前牙牙槽骨厚度和高度会一定程度地减少。因此,在矫治过程中应当对患者牙槽形态的变化给予密切关注,尽量避免上下前牙发生代偿性移动,从而降低不良反应情况发生的风险。

    成人骨型Ⅲ类正畸掩饰治疗前牙区牙槽形态牙槽高度牙槽宽度代偿性移动

    血清hs-CRP、NTpro-BNP、cTnT对心房颤动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

    黄胜兴唐丽香邱丽阳
    110-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外周血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肌钙蛋白(cardiacmuscle troponinT,cTnT)在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患者术后复发预测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8月—2022年8月在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人民医院住院并治疗的81例AF患者作为AF组,另外选择同时间在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人民医院健康体检结果为窦性心律者81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以及外周血生化指标(hs-CRP、NTpro-BNP、cTnT)水平。随访AF患者术后 1 年是否复发AF,将患者分为复发组(n=24)与未复发组(n=57)。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AF患者术后复发的相关因素,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估hs-CRP、NTpro-BNP、cTnT对AF复发的预测价值。结果 AF组患者血清hs-CRP、NTpro-BNP、cTn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组和未复发组AF患者左室射血分数、左房内径、术中电复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组AF患者血清hs-CRP、NTpro-BNP、cTnT水平均高于未复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血清hs-CRP(OR=1。697,P=0。015)、NTpro-BNP(OR=2。303,P=0。044)、cTnT水平(OR=3。476,P=0。041)均明显升高,是AF患者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血清hs-CRP、NTpro-BNP、cTnT水平预测患者复发的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分别为0。736、0。757、0。790,敏感度分别为50。00%、70。83%、79。17%,特异度分别为91。23%、73。68%、68。42%。结论 外周血hs-CRP、NTpro-BNP、cTnT水平与AF的发生有关,对AF患者术后复发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超敏C反应蛋白肌钙蛋白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心房颤动术后复发预测价值

    高频rTMS联合任务导向性训练在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中的效果

    金丽丽秦莉芝冯汝恩
    115-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联合任务导向性训练在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佛山市第五人民医院 2020 年 7月—2022 年 1 月的 52 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 2 组,各 26 例。导向训练组采用务导向性训练,联合组在导向训练组基础上联合高频rTMS治疗。比较2 组患者治疗前后上肢运动功能、偏瘫侧肌力以及神经功能情况。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上肢Fugl-Meyer评估法(Fugl-Meyer assessment,FM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治疗后 1、2、4、8、12 个月,联合组的FMA评分分别为(43。86±7。13)分、(48。45±8。38)分、(52。45±7。89)分、(54。48±9。22)分、(58。42±10。43)分,高于导向训练组的(38。13±6。87)分、(41。38±7。94)分、(43。25±8。63)分、(46。12±8。21)分、(50。25±9。12)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医学研究委员会量表(Medical Research Council,MRC)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4、8、12个月,联合组的MRC评分分别为(2。39±0。40)分、(2。76±0。51)分、(3。06±0。52)分、(3。47±0。47)分、(3。94±0。79)分,均高于导向训练组的(2。08±0。34)分、(2。39±0。46)分、(2。67±0。53)分、(3。10±0。49)分、(3。40±0。85)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 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治疗后 1、2、4、8、12 个月,联合组的NIHSS评分分别为(21。06±3。73)分、(19。08±2。41)分、(16。47±2。03)分、(14。24±2。46)分、(13。10±2。34)分,低于导向训练组的(23。45±3。15)分、(21。09±3。56)分、(18。34±2。12)分、(16。84±2。65)分、(15。36±2。05)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频rTMS联合任务导向性训练应用于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中能有效改善患者偏瘫侧上肢肌力及功能,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可为后期高频rTMS联合任务导向性训练在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任务导向性训练脑卒中偏瘫神经功能上肢运动功能肌力

    骨转移性透明细胞性肾细胞癌33例临床病理分析

    马善宝郑巧灵葛志文肖颖...
    119-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骨转移性透明细胞性肾细胞癌(clear cell renal cell carcinoma bone metastasis,CCRCC-BM)患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提高对CCRCC-BM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 年 1 月—2023 年 7 月福州市第二总医院病理科收集的 33例CCRCC-BM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及随访结果,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33 例患者中,男性27例,女性6例,发病年龄42~94岁,中位年龄65岁。影像学均表现为膨胀性、溶骨性骨质破坏,骨转移病灶共43处,常见的骨转移部位为股骨(15处)及肱骨(12处);单发骨转移23例,伴一处或以上其他部位转移占10例。33例均因骨相关事件(skeletal related event,SREs)为首发症状就诊后经病理诊断为CCRCC-BM,18例出现肿瘤性坏死,3例伴有肉瘤样分化。Fuhrman细胞核分级:Ⅰ级16例、Ⅱ级14例,Ⅲ级1例,Ⅳ级2例。免疫表型:肿瘤细胞表达成对盒基因8(paired box protein 8,Pax-8)(32/33)、白细胞分化抗原 10(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10,CD10)(33/33)、波形蛋白(vimentin)、碳酸酐酶Ⅸ(carbonic anhydrase Ⅸ,CA Ⅸ)(30/33)、上皮细胞膜抗原(epithelial membrane antigen,EMA)(32/33)、广谱细胞角蛋白(pan cytokeratin,CKpan)(31/33)。33例均经手术切除病灶,术后随访2~108个月,死亡21例,生存12例。结论 CCRCC-BM好发于中老年男性患者,股骨、肱骨是最常见的转移部位,预后不佳。对于临床上不明原因出现的病理性骨折、脊髓压迫、骨痛等症状的患者,应考虑肾细胞癌骨转移的可能,结合既往史、病理形态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等有助于诊断及鉴别诊断。

    透明细胞性肾细胞癌肾细胞癌骨转移骨相关事件病理性骨折预后

    微创拔牙术拔除下颌低位阻生智齿对疼痛程度的影响

    吴康王国栋
    123-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微创拔牙术拔除下颌低位阻生智齿对患者疼痛程度及炎性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18 年 12 月—2023 年 5 月高密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下颌低位阻生智齿患者62例,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接受锤凿劈冠法治疗,观察组采用微创拔牙术进行治疗。术后观察至拔牙窝完全愈合。比较 2 组各项指标。结果 较之对照组[(38。43±3。17)min、(15。94±3。54)d、(7。96±2。18)mm、(16。54±4。35)mm、29。03%],观察组手术时间[(26。36±2。53)min]、拔牙窝愈合时间[(6。37±2。16)d]更短,术后肿胀程度[(6。24±2。03)mm]更轻,术后开口度[(21。08±4。67)mm]更大,并发症发生率(6。45%)更低(P<0。05)。与术前相比,术后 1~3 d疼痛程度先升高后降低,观察组更低(P<0。05);术后 3 d,2 组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ICAM1)、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均升高,观察组更低(P<0。05)。术后 3 d,2 组重组人穿透素-3(pentraxin-3,PTX3)、皮质醇(cortisol,Cor)水平均降低,观察组更低(P<0。05)。术后 3 d,2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Px)均降低,观察组更高(P<0。05)。术后 3 d,2 组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均升高,观察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创拔牙术拔除下颌低位阻生智齿可有效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减轻患者疼痛程度及机体炎症应激反应。

    下颌低位阻生智齿微创拔牙术疼痛程度炎症应激并发症

    CT灌注成像在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鉴定诊断中的应用

    吴小凯肖开杨君玲
    128-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CT灌注成像在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鉴定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22 年 1 月—2023 年3 月在南安市医院就诊的 68 例孤立性肺结节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经皮肺穿刺病理活检、纤支镜活检、手术病理等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良性结节组(n=43)与恶性结节组(n=25),在病理活检前接受CT灌注成像检查,比较 2 组CT灌注成像相关参数。结果 2 组的平均通过时间(mean transit time,MT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结节组的血流量(blood flow,BF)、血容量(blood volume,BV)、毛细血管表面通透性(capillary permeability surface area product,PS)值明显高于良性结节组(P<0。05)。经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显示,当BF阈值为 72。175 mL/(100 g·min),BV阈值为 4。815 mL/100 g,PS阈值为 8。190 mL/(100 g·min)时,鉴定诊断结节良恶性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 0。910、0。935、0。956,敏感度分别为 84。00%、96。00%、92。00%。结论 CT灌注成像能够直观显示孤立性肺结节的全貌,其中CT灌注成像参数BV值、BF值、PS值对鉴别诊断结节良恶性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孤立性肺结节CT灌注成像鉴别诊断良恶性血容量表面渗透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