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卫生工程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卫生工程学
中国卫生工程学

邵强

双月刊

1671-4199

jlpma@163.com

0431-87980203

130062

吉林省长春市景阳大路3145号

中国卫生工程学/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 Engineering
查看更多>>本刊1992年创刊,2002年国内外公开发行。全面、客观、系统地展示全国卫生工程学科的理论研究新成果和卫生工程学实践的新技术、新方法、新经验;应用工程技术及有关的理论与实践,控制人们生活环境中存在的不良因素,以减少污染,创造适宜的环境质量,控制疾病发生,提高人群健康水平。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酚妥拉明结合呋塞米改善急性左心衰患者心功能的效果及安全性

    宋园园张建涛
    247-2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酚妥拉明结合呋塞米改善急性左心衰患者心功能的效果及用药安全性.方法 纳入本院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107例急性左心衰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患者分为对照组53例和联合组54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救治+呋塞米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酚妥拉明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管内皮功能、血流动力学、心功能变化情况;统计两组患者在院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析两组用药安全性.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均较同组治疗前有改善,同时联合组患者6-酮-PGF1α(6-kelo-PGF1α)水平高于对照组患者,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水平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均较同组治疗前有改善,同时联合组患者血浆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均较同组治疗前有改善,同时联合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输出量(SV)、心脏指数(CI)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期间,联合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26%(5/54),略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55%(4/5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酚妥拉明结合呋塞米能显著改善急性左心衰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对促进患者心脏血流动力学及功能恢复均有积极作用,二者联合应用未明显增加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安全性较高.

    急性左心衰酚妥拉明呋塞米心功能用药安全性

    Livin抑制肝癌细胞增殖活性及放射敏感性的研究

    陈鹏侯贺斌朱曙光李曙晖...
    251-255,2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凋亡抑制蛋白Livin基因对肝癌Huh7细胞增值活性和放射敏感性的影响,分析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法检测不同剂量(0、2、4、6、8 Gy)照射后肝癌Huh7细胞中Livin mRNA表达水平,通过慢病毒感染构建沉默Livin的肝癌Huh7细胞株,将对数期的肝癌Huh7细胞分为空白对照(Blank)组、阴性对照(si-NC)组和Livin沉默(si-Livin)组,采用qPCR和Western blot验证Livin沉默效果.将接受剂量为4 Gy照射的si-NC组和si-Livin组肝癌Huh7细胞分别记为si-NC+4Gy组及si-Livin+4Gy组,CCK-8法和集落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存活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分析Livin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经不同X射线照射剂量(0、2、4、6、8 Gy)照射后肝癌Huh7细胞中Livin mRNA表达水平分别为1.00± 0.10、1.18±0.11、1.76±0.15、2.51±0.24、3.94±0.35,与 0 Gy 比较,照射剂量为 4、6、8 Gy 时 Livin mRNA 表达水平显著上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0.80、1.20、2.30,均P<0.05).Blank组Livin mRNA和蛋白表达量分别为1.00±0.10、0.56±0.06,si-NC 组 Livin mRNA 和蛋白表达量分别为 0.95±0.11、0.55±0.05,si-Livin 组 Livin mRNA 和蛋白表达量分别为0.24±0.02、0.20±0.02.Blank组和si-NC组Livin mRNA和蛋白表达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si-Livin组Livin mRNA和蛋白表达量均明显低于si-N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25、4.17,均P<0.05).si-NC 组、si-Livin 组、si-NC+4 Gy 组、si-Livin+4 Gy 组集落形成率分别为(95.22±3.12)%、(70.28± 4.06)%、(59.04±4.33)%、(37.81±3.80)%.与 si-NC 组比较,si-Livin 组集落形成率明显降低;与 si-NC+4 Gy 组比较,si-Livin+4 Gy组集落形成率也明显降低,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6.01、25.02,均P<0.05).si-NC组、si-Livin组、si-NC+4 Gy 组、si-Livin+4 Gy 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4.58±1.06)%、(19.39±2.24)%、(20.18±2.11)%、(34.69±4.52)%.与si-NC组比较,si-Livin组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与si-NC+4 Gy组比较,si-Livin+4 Gy组细胞凋亡率也明显升高,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2.28、15.15,均P<0.05).si-NC组、si-Livin组、si-NC+4 Gy组、si-Livin+4 Gy 组相对划痕宽度分别为(62.05±1.42)%、(47.31±1.54)%、(40.84±1.61)%、(17.06±1.29)%,穿膜细胞数分别为112.46±10.02、79.62±8.55、63.48±7.20、30.05±3.40.si-Livin组细胞相对划痕宽度和穿膜细胞数均明显低于si-N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4.73、39.23,均P<0.05);si-Livin+4 Gy组细胞相对划痕宽度和穿膜细胞数均明显低于si-NC+4 Gy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7.58、31.24,均P<0.05).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si-Livin组肝癌Huh7细胞中PI3K和p-AKT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si-NC组,si-Livin+4 Gy组肝癌Huh7细胞中PI3K和p-AKT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si-NC+4 Gy组,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Livin siRNA抑制肝癌Huh7细胞Livin mRNA和蛋白表达,Livin可能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影响肝癌细胞的放射敏感性.

    Livin基因肝癌细胞放射敏感性

    长春地辛对比长春新碱联合化疗治疗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研究

    王雪梅高鹏付堃封韬...
    256-2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长春地辛对比长春新碱联合化疗治疗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21年10月本院收治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9例和观察组37例,对照组给予含长春新碱的化疗方案,观察组给予含长春地辛的化疗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乳酸脱氢酶、β-2微球蛋白水平,观察两组化疗期间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乳酸脱氢酶、β-2微球蛋白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乳酸脱氢酶、β-2微球蛋白水平均降低,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两组间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化疗期间血液学不良反应、肝肾功能障碍及消化系统症状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神经系统毒性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长春地辛替代长春新碱的化疗方案治疗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总有效率未见降低,但可减少患者神经系统毒性不良反应,明显提高患者化疗耐受性.

    长春地辛长春新碱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疗效比较

    血清活化蛋白C表达水平与重症肺炎患者炎症反应及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常方圆徐东
    259-2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血清活化蛋白C(APC)与重症肺炎患者炎症反应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20年6月至2023年3月收治的113例重症肺炎患者,参考患者肺炎CURB-65评分,将评分结果在0~1分的患者纳入低危组(33例),2~3分的患者纳入中危组(40例),4~5分的患者纳入高危组(40例).比较3组患者血清APC和炎症因子水平,采用Spearman相关性系数分析APC与患者炎症反应的相关性;入选患者出院后均随访6个月,根据患者生存情况分为生存组、死亡组,比较两组患者APC、各炎症因子水平以及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E Ⅱ)差异,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验证APC及APACHE Ⅱ评分对重症肺炎患者预后情况的预测价值.结果 3组APC和炎症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高危组APC低于中危组、低危组,炎症指标均高于中危组、低危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Spearman相关性系数检验,APC水平与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等炎症反应指标均呈负相关(均P<0.05).随访结果显示,113组重症肺炎中死亡25例(死亡组)、生存88例(生存组),患者死亡率为22.12%(25/113).死亡组APC低于生存组,各炎症因子指标及APACHE Ⅱ评分均高于生存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ROC曲线分析,APC水平及APACHE Ⅱ评分与重症肺炎患者的预后情况密切相关(均AUC>0.85),但APC水平对患者不良预后的预测灵敏度、特异度均高于APACHE Ⅱ评分.结论 APC与重症肺炎患者的炎症指标呈负相关,APC表达水平越低,重症肺炎患者的预后越差、病死风险越高.

    重症肺炎血清活化蛋白C炎症反应预后情况相关性分析

    血清Lp-PLA2、ox-LDL水平变化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病情相关性及对预后的评估价值

    庄中胜曹晓涵
    262-264,2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水平变化,分析其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及对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8月本院收治的126例AMI患者为AMI组,选取同期体检健康志愿者52例为健康组.比较两组血清Lp-PLA2、ox-LDL水平,分析上述指标与临床病理参数及疾病相关标志物[肌钙蛋白(cTn)、肌酸激酶(CK-MB)]的相关性.AMI组均予以常规治疗,依据30 d内是否发生不良预后情况将患者分为发生组和未发生组;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7 d后血清Lp-PLA2、ox-LDL水平,分析治疗7 d后上述指标对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 AMI组治疗前血清Lp-PLA2、ox-LDL、cTn、CK-MB水平均高于健康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冠脉病变数量、Gensini评分、心电图QRS积分、Killip心功能分级AMI患者治疗前血清Lp-PLA2、ox-LDL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相关性分析显示,AMI患者治疗前血清Lp-PLA2、ox-LDL与cTn、CK-MB、Gensini评分、冠脉病变数量、心电图QRS积分、Killip心功能分级均呈正相关(均P<0.05).根据统计结果,AMI组患者30d内有34例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组),另有92例未发生不良反应(未发生组);治疗前,两组血清Lp-PLA2、ox-LDL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7 d后,两组血清Lp-PLA2、ox-LDL水平均低于同组治疗前,同时发生组上述指标水平高于未发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显示,治疗7 d后血清Lp-PLA2、ox-LDL联合预测对AMI患者预后的AUC大于各单项指标检测,预测价值最高.结论 AMI患者血清Lp-PLA2、ox-LDL水平与Gensini评分、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联合检测对评估不良预后具有一定价值.

    急性心肌梗死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氧化低密度脂蛋白Gensini评分预后

    消化性溃疡患者血清IL-6、NF-Bp65和胃泌素水平及治疗后临床疗效分析

    莫如聪赖广顺黄国定
    265-2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消化性溃疡患者血清白介素-6(IL-6)、核转录因子-Bp65(NF-Bp65)和胃泌素水平及治疗后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本院行胃镜检查的85例幽门螺杆菌(Hp)阳性中重度消化性溃疡患者纳入观察组,另选择同期于本院健康体检的80例志愿者纳入对照组.检测两组患者血清IL-6、NF-Bp65及胃泌素水平.观察组患者采用益生菌联合标准三联疗法治疗,连续治疗3 w后检测血清IL-6、NF-Bp65及胃泌素水平,同时记录观察组Hp转阴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前血清IL-6、NF-Bp65及胃泌素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IL-6、NF-Bp65及胃泌素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85例患者治疗后Hp转阴80例,转阴率为94.12%(80/85).结论 消化性溃疡患者血清IL-6、NF-Bp65及胃泌素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人群,益生菌联合标准三联疗法可明显提高消化性溃疡患者Hp转阴率.

    消化性溃疡白介素-6核转录因子-Bp65胃泌素三联疗法幽门螺杆菌

    阿哌沙班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疗效及对心血管不良事件的防治效果分析

    姚慧慧蒋建青
    268-270,2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阿哌沙班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临床疗效及对心血管不良事件的防治效果.方法 纳入本院2021年1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120例ACS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常规组和试验组,每组60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抗凝治疗辅助经皮冠脉介入术(PCI),试验组采用阿哌沙班替换肝素钠注射液辅助PCI,比较两组凝血功能、血小板活性改善情况;所有患者均接受6个月短期随访,统计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分析用药安全性.结果 治疗前,两组凝血功能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凝血功能均明显改善,其中试验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均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前,两组血小板活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血小板活性均明显改善,其中试验组β-血小板球蛋白(β-TG)及颗粒膜蛋白CD62P、CD63均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访期间,试验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为8.33%(5/60),低于常规组的20.00%(12/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试验组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4/60),低于常规组的18.33%(11/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哌沙班辅助PCI治疗ACS能有效改善患者凝血功能并抑制血小板活性,对防治心血管不良事件、提升用药安全性均有积极意义.

    急性冠脉综合征阿哌沙班凝血功能血小板活性心血管不良事件

    半夏泻心汤与香砂养胃丸联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效果及对血清学指标的影响

    马亚飞
    271-2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半夏泻心汤与香砂养胃丸联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效果及对血清学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10月本院收治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包括口服维酶素片、多潘立酮片,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联合四联根除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半夏泻心汤与香砂养胃丸治疗.两组治疗前后进行中医证候积分和胃镜病理积分评价;治疗前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胃泌素、内皮素-1、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记录治疗后幽门螺杆菌根除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和胃镜病理积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胃镜病理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其中观察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胃镜病理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48例转阴,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为96.00%(48/50);对照组患者治疗后39例转阴,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为81.25%(39/48).观察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胃泌素、内皮素-1、IL-6、IL-1β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血清胃泌素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血清内皮素-1、IL-6、IL-1β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其中观察组患者血清胃泌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血清内皮素-1、IL-6、IL-1β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半夏泻心汤与香砂养胃丸联合治疗能够明显改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临床症状和胃黏膜病理学指标,调节胃泌素分泌,其机制可能与下调内皮素-1、IL-6、IL-1β水平有关.

    慢性萎缩性胃炎半夏泻心汤香砂养胃丸白细胞介素内皮素-1胃泌素

    诺欣妥与洛汀新在HFrEF心衰易损期患者治疗中的效果比较

    刘智华王丹马雅静
    274-276,2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诺欣妥)与盐酸贝那普利片(洛汀新)在射血分数减低型心力衰竭(HFrEF)易损期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6月至2022年5月本院收治的72例HFrEF易损期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所有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洛汀新,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诺欣妥.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3个月后心率、血清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及心功能相关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舒张期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统计心力衰竭再入院率、心血管事件死亡率.结果 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44%(34/36),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7.78%(28/36),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心率和心肌标志物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心率和心肌标志物水平均明显降低,同时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心功能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LVEF水平均明显升高,LVPWT水平均明显降低,同时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因心力衰竭再入院2例(5.56%),对照组因心力衰竭再入院8例(22.22%),观察组心力衰竭再入院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未出现心血管事件导致的死亡病例,对照组出现2例(5.56%)心血管事件导致的死亡病例,但两组心血管事件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诺欣妥治疗HFrEF易损期患者的疗效优于洛汀新,可进一步改善患者心功能,降低心力衰竭再入院率,用药安全性较高.

    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盐酸贝那普利片射血分数减低型心力衰竭心力衰竭易损期

    糖尿病肾病新型生物标记物应用价值的研究进展

    褚为王莉谷永建
    277-279,282页

    糖尿病肾病肾微血管并发症终末期肾病炎症生物标志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