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张绍武

月刊

1004-8685

wsjyzz@126.com

010-84030401

100007

北京市100007-9号信箱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Health Laboratory Technology北大核心CSTP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多发性骨髓瘤初治时免疫麻痹的临床特征和预后价值

    陈颖林丽曹俊杰李纪鹏...
    1153-1157,11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估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初治时免疫麻痹的预后价值.方法 以174例含蛋白酶体抑制剂、免疫调节剂等新药为诱导方案的MM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初治时未受累免疫球蛋白(Igs)水平与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151例(86.7%)在初治时出现了一种或多种未受累Igs的抑制.初治时免疫麻痹患者肿瘤负荷较高、血红蛋白偏低,国际分期系统Ⅰ期和修订的国际分期系统Ⅰ期患者免疫麻痹的概率较低.初治时免疫麻痹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和中位总生存期(OS)短于其他患者(PFS:24.7个月vs73.0个月,P=0.001;OS:58.3个月vs未达到,P=0.013).诱导治疗后序贯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SCT)延长了初治时免疫麻痹患者的PFS和OS(P<0.01).多因素分析显示,免疫麻痹和诱导后序贯ASCT是MM患者PFS的独立预后因素(P<0.05).结论 即使在蛋白酶体抑制剂、免疫调节剂等新药治疗的时代,初治时免疫麻痹可能仍是MM患者的独立预后不良因素,这组患者需要尽早接受ASCT等治疗策略来改善预后.

    多发性骨髓瘤免疫麻痹免疫球蛋白预后

    7 182例育龄人群地中海贫血基因检测结果分析

    梁晓玉李东明陆冠武宁贻崇...
    1158-11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崇左市育龄人群地中海贫血基因检测结果,为地中海贫血防控提供资料.方法 对2019年1月—2022年8月在崇左市人民医院就诊的疑似地中海贫血的7 182例育龄人群,采用PCR方法结合反向斑点杂交技术进行中国人常见6种α地中海贫血和17种地中海贫血基因检测.结果 7 182例疑似育龄人群中检出地中海贫血4 166例,检出率为58.01%;其中α地中海贫血2 772例,检出率为38.60%,包括静止型875例(31.56%)、轻型1 723例(62.16%)和中间型174例(6.28%),其主要基因型为--SEA/αα(50.00%),另检出--Thai/αα 5例(0.18%).β地中海贫血1 057例,检出率为14.72%,包括杂合子1 049例(99.24%)、纯合子2例(0.19%)和双重杂合子6例(0.57%),以β41-42/βN(37.66%)和β17/βN(25.36%)为主.α复合β地中海贫血337例,检出率为4.69%,其中检出-α3./αα复合β4 1-42/β41-42、αws α/αα复合β41-42/β17、--SEA/-α3.7复合β-28/βIVS-1-1、--SEA/αα复合β-28/β17和-α3.7/αα复合β71-72/βE各1例.结论 崇左地区育龄人群中地中海贫血基因检出率高,中间型和重型地中海贫血有一定的发生率,应加强高风险人群产前干预,尤其是中间型、重型地中海贫血患者的孕期保健,防止重型地中海贫血患儿的出生和孕期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地中海贫血基因型育龄人群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化疗期间肺部感染临床特点、药敏试验及其对外周血细胞因子的影响

    李红周丽丽叶文燕周燕...
    1162-11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化疗期间肺部感染临床特点、药敏试验及其对外周血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择本院2018年1月—2022年6月诊治的251例M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有无出现肺部感染分为感染组和未感染组,收集患者临床资料,采集病原菌样本进行病原菌培养以及鉴定,并通过药敏试验分析其耐药性.检测患者外周血细胞因子水平[CD3+、CD4+、CD4+/CD8+、白细胞介素-6(IL-6)、转化生长因子(TGF)-β],并分析影响MM患者化疗期间发生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251例MM患者中有139例发生肺部感染,发生率为55.38%;患者感染时间多集中于化疗的第一、二疗程中,临床症状以咳嗽、咯痰、发热、呼吸困难为主;检测出病原菌164株,其中革兰阴性菌96株(58.54%),以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革兰氏阳性菌61株(37.20%),以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噻肟、阿莫西林耐药性较高,均在70%以上;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耐药性较高,均在85%以上;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左氧氟沙星和氨苄西林耐药性较高,均在75%以上;年龄、体质量指数、吸烟史、ISS分期、ECOG评分、粒细胞减少以及外周血细胞因子水平在2组患者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ISS分期、ECOG评分以及外周血细胞因子水平均是MM患者化疗期间发生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MM患者化疗期间肺部感染发生率较高,且ISS分期、ECOG评分、CD3+、CD4+、CD4+/CD8+、IL-6、TGF-β均与肺部感染发生相关;肺部感染多发生于化疗早期,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临床需加强对MM患者临床症状、病原菌等监测,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

    多发性骨髓瘤化疗肺部感染临床特点药敏试验外周血细胞因子

    血清PEDF、IL-10在急性甲型肝炎患儿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郭锐刘宏霞
    1168-1170,11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急性甲型肝炎患儿血清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白细胞介素10(IL-10)表达水平与肝损伤程度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6月于本院住院的74例急性甲型肝炎患儿(甲型肝炎组)为研究对象,并根据结合胆红素(CB)水平将其分为轻度肝损伤组46例和中度肝损伤组28例;同期选取72例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健康对照组.收集健康对照组和甲型肝炎组总胆红素(TBIL)、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等肝功能指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2组血清PEDF、IL-10及免疫因子免疫球蛋白(Ig)G、IgA、IgM水平;采用Pearson法分析急性甲型肝炎患儿血清PEDF、IL-10与肝功能指标及免疫因子的相关性.结果 甲型肝炎组血清IL-10、TBIL、AST、ALT、IgG、IgA、IgM高于健康对照组,PEDF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急性甲型肝炎患儿血清 PEDF 与 IL-10 成负相关关系(r=-0.561,P<0.05);且 TBIL、AST、ALT、IgG、IgA、IgM 与 PEDF 成负相关关系,与IL-10成正相关关系(P<0.05).中度肝损伤组血清IL-10水平高于轻度肝损伤组,PEDF低于轻度肝损伤组(P<0.05).结论 急性甲型肝炎患儿血清IL-10水平明显升高,PEDF水平明显降低,且二者均与患儿肝损伤程度有关.

    急性甲型肝炎色素上皮衍生因子白细胞介素10肝损伤

    1株引起肺部感染的按蚊伊丽莎白菌的鉴定及耐药分析

    王小龙张国栋袁垆夏瑜...
    1171-11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离鉴定1株引起肺炎的按蚊伊丽莎白菌并对其进行耐药分析.方法 利用MALDI Biotyper质谱仪、VITTEK 2 Compact 30全自动细菌鉴定仪、VITEK MS质谱仪、Illumina Miseq测序仪对菌株进行鉴定,利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对菌株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MALDI Biotyper质谱仪和VITEK 2 Compact 30全自动细菌鉴定仪鉴定结果均为脑膜脓毒性伊丽莎白菌,VITEK MS质谱仪和Illumina Miseq全基因组测序鉴定结果均为按蚊伊丽莎白菌.药敏结果显示该菌涉及的耐药类别包括青霉素类、β-内酰胺/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物、头孢类、碳青霉烯类、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氯霉素类等,对上述各类别中的1种或多种抗生素耐药,但对哌拉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米诺环素、替加环素敏感.结论 引起患者肺部感染的病原菌为按蚊伊丽莎白菌.该菌具有多重耐药现象,应加强监测和注意合理用药.

    按蚊伊丽莎白菌肺部感染菌种鉴定多重耐药

    溴衍生-固相萃取-UPLC-MS/MS法检测饼干中的丙烯酰胺

    谢爱萍张学彭立核李佳伟...
    1176-11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饼干中的丙烯酰胺的溴衍生-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法.方法 样品中加入13C3-丙烯酰胺内标,用纯水提取,二氯甲烷除脂,取上清液加入溴化钾溶液、硫酸溶液和溴酸钾溶液混匀后,避光衍生.衍生物经HLB固相萃取柱富集,40%甲醇水淋洗除杂,乙酸乙酯洗脱,洗脱液氮吹至近干,流动相复溶.以0.1%甲酸水溶液-甲醇为流动相,经ACQUITYUPLCTMBEHC18(100mm×2.1 mm,1.7 μm)柱梯度分离.电喷雾正离子模式电离,多反应模式测定(MRM),内标法定量.结果 丙烯酰胺衍生物(2,3-二溴丙酰胺)在5.0 ng/ml~500 ng/ml内,线性相关系数大于0.999;方法 检出限为1.2 μg/kg,定量限为4.0 μg/kg;对饼干样本进行加标回收实验,在40 μg/kg、200 μg/kg、400μg/kg添加水平下加标回收率为91.63%~102.30%,相对标准偏差(RSD)在2.39%~3.38%(n=6).结论 本方法操作简单、快速、灵敏度高、选择性好,适用于饼干中丙烯酰胺的大批量检测.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饼干丙烯酰胺

    一种新型分子印迹试纸快速检测水产品中环丙沙星的应用

    孙腾云胡艺张宜明黄华...
    1180-1183,11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制备一种新型分子印迹试纸,用于快速检测水产品中环丙沙星(CPFX)残留.方法 以氟喹诺酮类抗生素中的CPFX为模板分子,以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氧烷为功能单体,使其非共价联结,然后以正硅酸四乙酯为交联剂,氨水为催化剂,结合纸基微流控技术,以Whatman 1号滤纸为基底材料进行聚合,最后洗脱除去模板分子,制作分子印迹聚合物.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该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分析性能进行考察,并将其作为吸附剂,用于水产品中CPFX的富集与分析测定,并能通过与Fe(NO3)3溶液滴定后的显色效果来快速评估样品中的CPFX含量.结果 CPFX浓度的对数与显色后的灰度值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2 8).结论 该新型分子印迹试纸具有很好的特异性、灵敏度、准确性和稳定性,可以实现水产品中对环丙沙星残留的快速检测.

    分子印迹聚合物环丙沙星试纸法

    儿童感染病原菌分布及大肠埃希菌耐药分析

    乔晓亮贺小红翟晶晶
    1184-11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引起医院内儿童感染病原菌的临床分布特征及大肠埃希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结果.方法 对2017年1月—2021年12月郑州市妇幼保健院儿童感染病原菌的培养结果,经鉴定、药敏,用WHONET 5.6软件分析病原菌的分布特点及大肠埃希菌的体外药敏试验结果.结果 病原菌主要分布于痰液(82.3%),其次为血液(11.7%)、伤口分泌物(3.2%).主要病原菌有大肠埃希菌(33.7%)、金黄色葡萄球菌(17.6%)、肺炎克雷伯菌(15.8%)、阴沟肠杆菌(7.3%).大肠埃希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检出率为45.1%(139/308),耐碳青霉烯大肠埃希菌检出率为0.3%(1/308).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氨苄青霉素为79.8%,氨苄西林/舒巴坦为15.6%,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为0.6%,亚胺培南为0.3%,黏菌素为0.0%.结论 重视儿童感染病原菌的流行及药敏结果,主要病原菌大肠埃希菌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不同程度耐药,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等耐药率较低,加强儿童患者抗菌药物的监测,有利于预防和遏制多重耐药菌传播,提升儿童群体抗感染治疗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儿童病原菌大肠埃希菌

    2018年—2021年陕西某医院儿童血流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分析

    呼蕾杨军兰姚倩杨佩华...
    1188-119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陕西某妇儿医院儿童血流感染病原菌分布及其对常见抗生素的耐药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2018年—2021年西北妇女儿童医院儿童血培养分离的病原菌及其药物敏感性.结果 共分离病原菌1 102株,革兰阳性菌占比52.36%,革兰阴性菌占比46.91%.前5位的病原菌依次为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CNS,41.37%)、木糖氧化无色杆菌(15.43%)、嗜麦芽窄食单胞菌(8.98%)、大肠埃希菌(7.17%)和海水盐单胞菌(6.44%).甲氧西林耐药的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MRCNS)占CNS的84.4%.木糖氧化无色杆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海水盐单胞菌对药敏试验的抗生素敏感度较高.耐碳青霉烯酶肠杆菌(CRE)肺炎克雷伯检出率(4.4%)高于大肠埃希菌(1.3%).结论 西北妇女儿童医院儿童血流感染主要病原菌为CNS和非发酵菌.应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少多重耐药菌的产生.注意操作的规范性,降低定植菌和条件致病菌在院内的传播.

    血流感染病原菌耐药检测耐药率

    重症肺炎患者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张腮莉龚秋艳
    1192-119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重症肺炎患者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感染特征及影响因素.方法 将收治的重症肺炎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患者86例,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分为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和非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2组.比较2组血清PCT、CRP、WBC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86例重症肺炎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患者中,50例为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36例为非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患者;多重耐药组PCT、CRP、WBC水平均高于非多重耐药组(P<0.05);3指标联合诊断多重耐药曲线下面积较高;多因素分析显示,入住ICU、有侵入性操作、合并有脑血管疾病、使用抗生素天数多、使用抗生素种类多是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重症肺炎患者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易产生耐药性,并受多重因素影响,临床应正确使用无菌操作技术,合理有效使用抗生素,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重症肺炎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特征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