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卫生统计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卫生统计
中国卫生统计

陈育德

双月刊

1002-3674

zgwstj@126.com

024-23256666-5170

110001

沈阳市和平区北二马路92号

中国卫生统计/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Health Statistic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创刊于1984年9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卫生信息学会(原中国卫生统计学会)和中国医科大学主办的全国性卫生统计专业学术性双月刊,是国内卫生统计专业的唯一学术性期刊和中国医学类中文核心期刊及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本刊的任务是及时报道我国卫生统计学科的科研成果和卫生统计工作改革与卫生事业发展的信息。主要读者对象为各级卫生机构的卫生统计人员、卫生技术人员和高等医学院校卫生统计专业的教学和科研人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结合环论的粒子群优化算法进行冠心病合并慢性心衰预后分析

    张瑜田晶杨弘韩港飞...
    53-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采用结合环论的粒子群优化算法(hybridization of ring theory-based evolutionary algorithm and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RTPSO)对数据进行均衡化处理,以构建高性能冠心病合并慢性心衰预后模型.方法 分别用SMOTE算法、RTPSO算法对数据进行均衡化处理,在均衡化数据集上构建 logistic回归、随机森林、支持向量机模型.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 2229 例冠心病合并慢性心衰患者,依据筛选出的BMI、射血分数、N端前脑钠肽等 22 个变量构建模型.用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F-measure 和 AUC 值评价模型性能,其中 RF、SVM、logistic 回归、RF-RTPSO、SVM-RTPSO、Logistic-RTPSO灵敏度的中位数分别为0.0172、0.0773、0.0776、0.7568、0.7640、0.7838;F-measure的中位数分别为0.0338、0.1143、0.1283、0.3412、0.3505、0.4545;AUC 的中位数分别为 0.5086、0.5264、0.5313、0.8016、0.7785、0.7985.结论 RTPSO算法可以从多数类样本中选择有代表性的少数样本,从而达到数据均衡化,使分类模型具备更高的预测性能,指导临床医生发现高危患者,尽早预防不良事件的发生.

    慢性心衰类不平衡粒子群优化随机森林支持向量机

    基于Copula函数的广州市大气污染物与气象因素的相关性研究

    简杰锋李丹玲
    58-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广州市大气污染物与气象因素的非线性相关关系.方法 收集 2016 年 1 月 1 日-2020 年 12月 31 日广州市大气污染物(PM2.5、PM10、SO2、CO、NO2、O3)及气象监测资料(气压、气温、降雨量、相对湿度、风速),采用基于时间序列的Copula函数,探究大气污染物与气象因素间潜在的非线性关系.结果 除去无统计差异性的因素,结果表明污染物与气象因素具有明显的非线性相关性.气压、风速和降雨量与各大气污染物呈负向相关;气温与各大气污染物呈正向相关;相对湿度与SO2、PM10、PM2.5和O3 呈负相关关系,与CO、NO2 呈正相关.尾部相关分析中,气温与各大气污染物均呈不同程度的下尾相关关系.结论 广州市大气污染物与气象因素具有明显的非线性相关特性,气压高、降水多、风速大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气温高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

    Copula函数大气污染物气象因素非线性相关性

    多元纵向测量的潜在过程模型在轻度认知障碍逆转研究中的应用

    秦瑶韩红娟刘龙陈杜荣...
    64-67,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将多元纵向测量的潜在过程模型应用于轻度认知障碍向认知正常逆转的研究,为慢性病纵向研究提供方法学借鉴.方法 基于多个纵向认知标记物共同代表同一个潜在认知过程的假设,构建多元纵向测量的潜在过程模型,捕捉潜在认知过程随时间的变化轨迹,量化不同纵向认知标记物解释潜在认知过程的贡献,讨论不同认知标记物用以衡量认知功能的敏感性,及其协变量效应.参数估计采用极大似然法,采用残差分析和不同纵向认知标记物解释潜在认知过程所占百分比进行拟合优度评价.结果 性别(P=0.004),受教育年限(P=0.002),随访时间(P<0.001)和随访时间的二次方(P<0.001)与潜在认知过程显著相关.性别(P=0.048)与受教育年限(P=0.013)的不同纵向认知标记物之间有统计学差异.残差分析和潜在过程解释纵向测量变异的比例说明模型拟合良好.结论 多元纵向数据潜在过程模型在痴呆等慢性病研究中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潜在过程纵向数据轻度认知障碍逆转

    上海市35岁以上居民慢性病相关行为危险因素关联情况的挖掘

    刘晓侠杨群娣刘丹妮苏秋云...
    68-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使用关联规则挖掘上海市≥35 岁常住居民慢性病相关行为危险因素的关联性及关联强度.方法 利用上海市 2017 年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数据,描述≥35 岁常住居民现在吸烟、危险或有害饮酒、蔬菜和水果摄入不足、红肉摄入过量、身体活动不足和每天睡眠时长不合格 6 项行为危险因素共存情况,采用R 4.1.2 软件arules包Apriori算法对 6 项行为危险因素在不同性别和年龄组人群的关联情况进行关联规则分析.结果 19578 名居民中至少存在 2 项行为危险因素的占比为 39.4%.支持度超过 5%、置信度超过 50%且提升度最高的关联规则为:男性 35~59 岁组{危险或有害饮酒}→{现在吸烟}(C=82.38%)、男性≥60 岁组{危险或有害饮酒}→{现在吸烟}(C=63.78%)、女性≥60岁组{蔬菜和水果摄入不足}→{睡眠时长不合格}(C=51.35%).结论 上海市≥35 岁常住居民慢性病行为危险因素共存现象常见且相互间存在关联,不同特征人群的共存关联特点不一,提示在今后的行为危险因素干预项目中,需提高行为危险因素综合干预的意识,根据不同特征人群特点实施有针对性的多项行为危险因素综合干预措施.

    慢性病行为危险因素关联规则Apriori算法

    伤残调整寿命年结合人力资本法估计江苏省缺血性心脏病间接经济负担

    付蓉陈磊
    72-75,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缺血性心脏病患者及家庭的间接经济负担.方法 基于江苏省调研数据,利用伤残调整寿命年测算江苏省缺血性心脏病患者人群的间接经济负担,使用人力资本法测算患者家庭的间接经济负担.结果 江苏省缺血性心脏病各年龄段不同性别患者人群间接经济负担合计为 4048528 万元(社会角度);调研样本中缺血性心脏病患者家庭经济负担为 22526902.53 元,平均每户家庭间接经济负担为 101017.5 元(家庭角度).结论 青壮年患者群体和农村低收入低劳动力患者群体缺血性心脏病间接经济负担较重,需引起重视.在降低患病率的同时,有针对性地提高医保报销比例,以减轻患者经济压力.

    缺血性心脏病间接经济负担伤残调整寿命年人力资本法

    儿科护理人员对儿童肿瘤术后疼痛管理认知的影响因素分析

    王园园王文华贾英萍韩晓梅...
    76-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调查儿童肿瘤术后护理人员对患儿疼痛管理认知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提高患儿的疼痛管理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便利抽样 268 名河南省 6 所医院工作 1 年以上从事儿童肿瘤术后疼痛管理的儿科护理人员,采用一般资料、疼痛知识与态度调查问卷对其进行儿童肿瘤术后疼痛知识与态度调查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结果 儿科护理人员疼痛知识与态度调查量表总分为(18.62±7.10)分,各维度得分情况分别是疼痛概念得分为(5.00±1.81)分,疼痛评估得分为(3.63±1.524)分,药物镇痛得分为(6.99±2.90)分,镇痛措施得分为(3.00±1.31)分;儿科护理人员疼痛管理认知情况主要与不同年龄、职称、接受培训的频次、对评估工具的了解情况 4 个因素有关(P<0.05).结论 儿科护理人员对儿童肿瘤术后疼痛管理知识普遍缺乏,应对其加强疼痛管理教育,提高其对疼痛控制的认知水平和临床实践能力.

    儿童肿瘤术后疼痛管理认知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广东省人均卫生费用影响因素研究

    金琦吴双赢代婷婷庄严...
    80-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索广东省人均卫生费用的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 2006-2020 年广东省人均卫生费用相关数据,基于因子分析筛选主要影响因素,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变量对广东省人均卫生费用影响.结果 探索性因子分析得到三个影响层面:卫生资源、医疗服务及经济因素.结构方程模型结果显示,卫生资源对广东省人均卫生费用呈显著负向影响(b=-2.151,t=-9.653,P<0.001);医疗服务对广东省人均卫生费用呈显著正向影响(b=1.697,t=9.158,P<0.001);经济因素对广东省人均卫生费用呈显著正向影响(b=1.280,t=6.422,P<0.001).三个影响因素之间卫生资源和医疗服务之间相关程度最高(r=0.883,t=9.120,P<0.001);其次为卫生资源和经济因素之间的相关程度(r=0.821,t= 10.292,P<0.001);经济因素和医疗因素之间的相关程度最低(r=0.649,t=6.863,P<0.001).结论 经济方面,城市化率、人均GDP、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居民医疗保健消费价格等变量与广东省人均卫生费为正向相关;卫生资源方面,人口数量、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GDP、财政卫生支出、医疗机构数等变量与广东省人均卫生费为负向相关;医疗服务方面,每千人口床位数、每千人卫生技术人员数量、60 岁以上老年人口数等变量与广东省人均卫生费为正向相关.60 岁老年人口数和医疗机构数的影响存在特异性,政府应调整卫生产业结构,完善老年卫生服务体系,使广东省人均卫生费用健康发展.

    人均卫生费用影响因素结构方程模型

    饮食习惯对幽门螺杆菌感染状况的影响分析

    杨楠杨倩倩王小英徐晓霞...
    84-86,9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个人饮食习惯对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状况的影响,为降低Hp感染率、改善人群饮食习惯、促进健康宣教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于 2016 年 8 月-2017 年 7 月,在西安市某体检中心选取 3015 例健康人群进行Hp检测和问卷调查,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探究饮食习惯与Hp感染状况的关联性.结果 所有调查对象中,Hp检测阴性组1773 人,Hp检测阳性组1242 人.两组在婚姻、职业、吸烟或被动吸烟、慢性胃炎史、胃息肉史、消化性溃疡史等方面分布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经常吃热烫食物、经常喝纯牛奶或羊奶、经常喝咖啡等饮食习惯与Hp感染有关联.调整上述混杂因素后,经常吃热烫食物人群感染Hp的风险是不具有该习惯人群的 1.240(95%CI:1.032,1.489)倍,而经常喝纯牛奶或羊奶、喝咖啡人群感染Hp的风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经常吃热烫食物人群感染Hp的风险是不具有该饮食习惯人群的 1.2 倍,提倡避免进食热烫食物,从而减少Hp感染的风险及相关疾病发生的可能性.

    幽门螺杆菌感染饮食习惯单因素logistic回归多因素logistic回归

    急诊跨院区危重病人转运不良事件的风险预测模型构建及预测效能评估

    黄海群叶挺陈晓燕高岭燕...
    87-9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急诊跨院区危重病人转运不良事件发生的危险因素,以此构建相关风险预测模型并分析其预测效能.方法 回顾分析 2021 年 5 月至 2021 年 9 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急诊科进行跨院区转运的 150 例危重病人的临床资料.以单因素及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筛选急诊跨院区危重病人转运不良事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并构建风险预测模型,同时以列线图可视化呈现风险评分,并以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估模型的区分度,绘制校准曲线评估模型的校准度及进行模型验证.结果 本单位急诊危重病人跨院区转运不良事件发生率为 34.67%.转运耗时、NEWS评分、携带输液泵数量、留置医源性导管数量是病人发生转运不良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护送护理人员更长的工作年限(>3 年)则是发生转运不良事件的保护因素.据此构建风险预测模型的AUC为 0.894,灵敏度为94.23%,特异度为 68.37%.同时模型在验证组AUC为 0.911,预测准确率为 87.50%.结论 急诊跨院区危重病人转运不良事件发生率较高,其与转运耗时、NEWS评分、携带输液泵数量、留置医源性导管数量以及护理人员工作年限独立相关.据此构建的风险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效能.

    急诊跨院区转运危险因素预测模型列线图

    心理危机干预在急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潘菲菲高婷婷孙玲玲席从林...
    92-94,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的心理危机干预对急性脑卒中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18 年 5 月-2020 年5 月我院113 例急性脑卒中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建档顺序分为对照组(n=56)和实验组(n=57),分别给予常规心理护理、常规心理护理+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的心理危机干预,连续干预 4 周.观察并对比护理前后患者的心理状态(type D personality scale-14,DS-14)、创伤后成长、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 self-rating scale,PTSD-SS)评分、神经功能(stroke neurological deficit score,CSS)、日常生活能力(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情况.结果 干预4 周后,实验组社交抑制、消极情感等维度DS-14 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主观评定、回避症状、社会功能、反复重现体验和警觉性增高各维度PTSD-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新的可能性、与他人关系、精神改变、个人力量和欣赏生活等维度PTG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 4 周后,两组神经功能CSS评分低于干预前,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高于干预前(P<0.05),但两组CSS评分、ADL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的心理危机干预能明显改善急性脑卒中患者心理状态,减轻创伤后应激障碍,促进创伤后成长.

    积极心理学理论心理危机干预急性脑卒中心理状态创伤后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