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消毒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消毒学杂志
中国消毒学杂志

张文福

月刊

1001-7658

xd948537@126.com

010-66948537

100071

北京丰台东大街20号

中国消毒学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Disinfection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国家级消毒学理论与应用性刊物。注重科学性、实用性,旨在推广科研成果,交流工作经验,促进技术改革,发展消毒事业。以多种方式介绍国内外有关消毒与灭菌的科研成果、工作经验和理论知识。适合于广大卫生防疫人员和高、中级医护人员阅读,亦可作为从事科研、教学、食品、制药、兽医等工作人员的参考读物。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一种铜基纳米材料的抗菌性能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李家豪江永忠芦露华唐非...
    241-2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一种铜基纳米材料的抗菌性能及其抗菌效果的影响因素,探讨其实际应用的可能性.方法 采用贴膜法测试该铜基纳米材料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的抗菌性能,研究有机干扰物、温湿度和化学中和等条件对该材料抗菌性能的影响.结果 在温度37℃、相对湿度90%的条件下作用1 h,该铜基纳米材料表面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的杀灭对数值分别>6.71和>6.37.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作为指示菌,加入3%牛血清白蛋白,对其杀灭对数值下降至5.87;在降低温度(20℃、90%)和湿度(37℃、30%)的条件下,对其杀灭对数值分别下降至2.78和3.59;使用D/E中和剂后,对其杀灭对数值下降至4.15.结论 该铜基纳米材料具有较好的抗菌性能,但有机物和环境温湿度变化均会影响其抗菌效果,评价时使用中和剂也会直接影响检测结果.

    铜基纳米材料抗菌性能影响因素

    一种次溴酸发生装置的消毒性能初步研究

    房琼琼肖潇高迪王劲...
    245-2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一种次溴酸发生装置产生的消毒液的杀菌效果,探索其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理化分析方法和悬液定量杀菌试验,对该含溴消毒液的理化性能和杀菌效果进行实验室观察.结果 在设定条件下,发生装置可生产出含有效溴约1 300 mg/L的消毒液.用含有效溴100 mg/L的该消毒液作用5 min,对悬液内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杀灭对数值均>5.00;用含有效溴200 mg/L该消毒液作用2 min,对铜绿假单胞菌的平均杀灭对数值>5.00,对白念珠菌的平均杀灭对数值>4.00;用含有效溴500 mg/L该消毒液作用15 min,对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的平均杀灭对数值>5.00;用含有效溴500 mg/L该消毒液作用10 min,对脊髓灰质炎病毒的平均杀灭对数值>4.00.有效溴含量500 mg/L该消毒液浸泡金属片72 h后,对不锈钢、铜、铝轻度腐蚀,对碳钢中度腐蚀.结论 该消毒液对细菌繁殖体、真菌、细菌芽孢和脊髓灰质炎病毒有良好的杀灭效果.

    含溴消毒液细菌真菌脊髓灰质炎病毒杀菌效果

    以噬菌体为指示病毒进行空气消毒效果评价的初步研究

    麻翠翠张宝莹孙惠惠段弘扬...
    249-2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以噬菌体Phi-X174为指示病毒,探索其用于空气病毒消毒效果评价的可行性.方法 将噬菌体Phi-X174雾化到空气消毒舱,通过研究采样液、噬菌体悬液滴度、雾化时间、雾化量等关键参数,确定噬菌体气溶胶发生方式和采样方法,同时分析噬菌体气溶胶在不同时间点的自然沉降率,并使用初步建立的方法评价一种光触媒消毒技术对空气中噬菌体的杀灭效果.结果 SM缓冲液对噬菌体Phi-X174的采集效率高于PBS;以滴度为3×108 pfu/mL的噬菌体悬液雾化1.5 mL,空气消毒舱内平均噬菌体浓度为4.25×106 pfu/m3,且重复性较好;噬菌体气溶胶在15、30、45和60 min的平均自然沉降率分别为28.40%、51.79%、68.61%和79.58%;该光触媒空气消毒技术高风量作用45 min或低风量作用60 min时,对噬菌体的平均杀灭率可达99.9%.结论 用SM缓冲液进行气溶胶采样,以滴度为3×108 pfu/mL的噬菌体悬液1.5 mL作为雾化发生液,空气中噬菌体气溶胶在一定时间内浓度相对稳定,试验可重复性较好,采样效率较高,基本符合空气指示微生物的要求.

    噬菌体指示病毒空气消毒消毒效果评价

    人冠状病毒HCoV-229E在无生命物体表面存活时间比较研究

    刘冷邓惠陈惠珍郑小凌...
    253-2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人冠状病毒HCoV-229E在不同的无生命载体上的存活时间,为做好冠状病毒消毒提供依据.方法 试验环境温度为(25±1)℃,相对湿度为55%±10%,采用细胞接种法检测病毒存活,病毒悬液滴度达到国家标准要求,进行不同物体表面上HCoV-229E的存活试验.结果 纸片、布片载体上病毒滴度下降较快,滴染纸片、布片72 h后,病毒滴度接近0;塑料片载体上病毒滴度下降较慢,放置5 d病毒滴度为0.75 logTCID50/0.1 mL;不锈钢载体、玻璃片载体上病毒滴度下降较慢,放置4 d后,病毒滴度分别为1.0和0.75 logTCID50/0.1 mL.5 d以后所有载体上均未检测到活病毒.结论 HCoV-229E在不同无生命物体表面上存活时间不同,在实际消毒工作中应有针对性地开展物体表面和环境消毒,提高消毒工作效能.

    人冠状病毒载体物体表面存活时间

    聚六亚甲基双胍盐酸盐消毒剂长效消毒效果评价的试验研究

    张琪李涛王妍彦张流波...
    256-2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价聚六亚甲基双胍盐酸盐消毒剂的长效消毒效果,为我国消毒剂长效消毒效果评价方法的建立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参考英国标准PAS 2424的评价方法,观察不同浓度消毒剂样品对细菌繁殖体及致病性酵母菌的杀灭效果.结果 此消毒剂样品对于大肠埃希菌的长效消毒效果最好,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长效消毒效果次之,对于白念珠菌的长效消毒效果最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聚六亚甲基双胍盐酸盐消毒剂样品对于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24 h长效消毒效果.

    聚六亚甲基双胍盐酸盐长效消毒物体表面效果评价

    等离子体空气消毒机对幼儿园室内空气动静态消毒效果研究

    李晔谢中艺蔡冉潘协商...
    259-260,2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一种等离子体空气消毒机对动态有人和静态无人室内空气消毒效果.方法 选择一间幼儿园教室,用等离子体空气消毒机分别在教室有人和无人时消毒,比较消毒前后空气中浮游菌、沉降菌、颗粒物和微生物负荷,综合评估等离子体空气消毒效果.结果 在无人室内,消毒60 min时室内空气自然菌消亡率>90%;在有人室内,尽管人员活动持续污染空气,空气消毒仍达到50%以上的自然菌消亡率.无论室内是否有人活动,消毒后空气中沉降菌、颗粒物和微生物负荷均下降.结论 该等离子体空气消毒机可以有效消除空气中细菌和颗粒物,能够在有人时使用,为预防经空气传播疾病在室内传播提供有效消毒方法.

    等离子体空气消毒机室内空气消毒效果法

    154株枸橼酸杆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屠友权陈群英韩清
    261-2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枸橼酸杆菌在医院感染中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方法 采用VITEK 2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和配套的GNI、GNS-13,对2013年1月—2022年12月分离的枸橼酸杆菌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药敏结果使用Whonet 5.6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共分离到154株枸橼酸杆菌,主要来自尿液标本(53.25%),其次是脓液/切口(16.88%).其中,弗氏枸橼酸杆菌最多,占49.35%;其次是克氏枸橼酸杆菌,占33.12%.枸橼酸杆菌对头孢唑啉耐药率在97.8%~100.0%,对碳青霉烯类的耐药率均为0.0%,对三代或四代头孢菌素、头孢替坦、氨曲南、庆大霉素、妥布霉素和哇诺酮类的耐药率均小于15.8%,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呋喃妥因耐药率均小于1.7%,对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在11.8%~40.8%.结论 枸橼酸杆菌耐药机制复杂,临床应以药敏结果为指导,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呋喃妥因可作为首选药物.

    医院感染枸橼酸杆菌耐药性

    荧光标记法和微生物法在重症监护室环境清洁消毒监测中的应用

    李蓓焦阳茅一萍
    264-2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索荧光标记法和微生物法在评价重症监护室(ICU)多重耐药菌感染及定植患者周围环境清洁消毒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针对某医院12个ICU所有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定植患者的周围环境,采用荧光标记法和微生物法比较环境清洁干预措施实施前后各ICU的荧光标记清除率、微生物标本合格率和鲍曼不动杆菌检出率.结果 干预后荧光标记清除率由35.85%上升至66.94%,微生物标本合格率由80.57%上升至93.13%,鲍曼不动杆菌检出率由27.43%下降到8.7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荧光标记法和微生物法可用于多重耐药菌感染/定植患者的物体表面清洁消毒效果评价.

    荧光标记法微生物法重症监护室清洁消毒效果评价

    医院住院患者感染耐碳青霉烯肠杆菌的预后危险因素分析

    江冬萍李艳霞李虹左素清...
    268-270,2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医院住院患者感染耐碳青霉烯肠杆菌(CRE)的预后危险因素.方法 通过病原学标本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方法,对某医院住院患者医院获得性CRE感染预后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调查分析CRE感染患者135例,CRE主要分离自下呼吸道分泌物,构成比为57.04%.临床分离的CRE菌株对头孢类抗菌药物耐药率超过70%,对氨苄西林舒巴坦和妥布霉素耐药率达到50%~80%.多因素分析显示,血小板计数、胆红素水平、合并心脑血管疾病、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胃管插管等因素构成CRE感染患者预后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该医院CRE感染部位主要为下呼吸道,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明确,应制订针对性的防控措施.

    耐碳青霉烯肠杆菌医院感染预后危险因素

    2种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方法调查结果分析

    何倩赵红张士杰徐玉菲...
    271-2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传统人工调查和信息化调查2种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方法的调查结果,为进一步改进现患率调查方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某院2018年11月28日所有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2种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方法的调查结果,确定更佳的现患率调查方法.结果 此次调查住院患者2 239例,所得医院感染现患率分别为3.22%和2.90%.传统人工调查和信息化调查所得结果基本一致.信息化调查的特异度、总符合率、阳性预测值和阳性似然比均高于传统人工调查.结论 现患率调查以信息化调查为主,通过人工调查进行质控,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医院感染监测水平.

    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人工调查信息化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