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李连达

月刊

1007-7693

xdyd@chinajournal.net.cn

0571-87297398

310003

杭州市中河中路250号改革月报大楼10楼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Modern Applied Pharmac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杂志是一份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全国性、综合性药学科技期刊创,创刊于1984年,原名《浙江药学》、《现代应用药学》。现由中国药学会主办,浙江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浙江省药学会承办。协办单位先后有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浙江海正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民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康恩贝集团、海南亚洲制药有限公司、浙江康来特药业有限公司、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新昌制药厂、浙江大德制药有限公司等,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辟有论著、药化、中药与天然物、药剂、药品检验与分析、 医院药学、儿童用药、不良反应、综述和综合报导 等栏目,在医院、药检所、制药企业、高校、科研单位和各级管理部门拥有读者和作者,尤其注重为国家重点科技项目和边疆、基层和部队的药学科技人员服务。 杂志连续十年来与中国药学会、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品专业委员会联合举办多次全国医院药学学术研讨会和医院药学质量监督管理学术研讨会,是近年来药学界学术活动最为活跃的杂志之 一。杂志已纳入“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在万方数据资源系统(Chinainfo〉及其镜像系统向国内外用户提供网络信息服务,另外还被纳入了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是一份深受医药学科技人员喜爱的科技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替代基质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健儿清解液中游离氢氰酸的含量

    张元杰周兰李哲媛郝文梅...
    1520-15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顶空进样气相色谱法测定健儿清解液中游离氢氰酸的含量.方法 采用Agilent PLOT-Q毛细管柱(30 m× 0.32 mm,40 μm),进样口温度200 ℃,分流比为5∶1,柱温箱程序升温,FID检测器温度为300 ℃;使用HPLC评估顶空加热过程中样品内氢氰酸前体化合物杏仁腈的稳定性,优化顶空平衡温度为50 ℃,平衡时间30min;为降低基质效应的影响,以0.10g·mL-1的氯化钠溶液为替代基质,配制替代基质标准曲线.结果 氢氰酸在0.519~20.775 μg·mL-1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1.000 0);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6.7%,RSD为2.6%(n=9);替代基质标准曲线法与标准加入法的测定结果相对偏差<7%;5家企业生产的10批次样品中游离氢氰酸的含量为0.653~16.540μg·mL-1.结论 该方法简单、准确,可以用于健儿清解液的质量控制及安全性评价.

    健儿清解液顶空气相色谱游离氢氰酸替代基质

    不同品种滴眼液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建立与风险分析

    耿雪肖英周倩祝清芬...
    1526-15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建立各品种滴眼液中内毒素定量检测方法,监测内毒素污染,发现风险品种.方法 收集17家企业生产的26个滴眼液品种,采用中国药典2020年版细菌内毒素检查光度法(动态浊度法)对供试品细菌内毒素含量进行定量检测.滴眼剂pH一般为6.0~8.0,符合细菌内毒素检查供试液pH要求标准,不干扰凝胶反应,无需调节可直接取供试品用BET水稀释.试验时一般选择1∶2稀释倍数进行检测,若存在干扰,则选择供试品从原液2倍比稀释,参照中国药典2020年版四部通则1143进行试验,找到供试品最小不干扰稀释倍数,并在此或更大稀释倍数下对其余批次供试品进行细菌内毒素检查.结果 建立了 26种滴眼剂动态浊度法细菌内毒素检测方法,根据临床用途和USP对眼用制剂的内毒素限值规定为依据筛选出2个风险品种;发现2个品种细菌内毒素含量存在不同厂家间的显著差异.结论 对于风险品种和同品种不同厂家产品细菌内毒素含量存在显著差异时,应对该品种或生产厂家予以关注.

    滴眼液细菌内毒素风险监测

    高脂饮食对双嘧达莫在中国健康人体内药动学的影响

    许玉芳宋浩静胡义亭毕璐莎...
    1531-15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中国健康受试者空腹和高脂高热量饮食情况下口服双嘧达莫片的药动学特征.方法 75名健康受试者分别在空腹或高脂饮食条件下单剂量口服双嘧达莫片25 mg,分别在不同时间点采集静脉血样.采用LC-MS/MS测定人血浆中双嘧达莫的浓度,用PhoenixWinNonlin 8.0软件按非房室模型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 空腹和高脂饮食后双嘧达莫片的主要药动学参数如下:Cmax分别为(594.69±172.14),(333.64±167.18)ng·mL-1,餐后较空腹Cmax降低了43.9%(P<0.01);t1/2分别为(9.87±4.21),(10.57±3.75)h;AUC0-t分别为(1 733.22±715.49),(1 268.61±571.07)ng·mL-1·h,AUC0-∞分别为(1 801.69±707.61),(1 353.64±602.29)ng·mL-1·h,餐后较空腹 AUC0-t 及 AUC0-∞分别降低 26.8%,24.9%(P<0.01);Tmax中位数(范围)分别为0.75[0.50,5.00]h和1.50[0.49,4.52]h,餐后服药的Tmax明显延迟(P<0.01).结论 高脂饮食后服药较空腹条件下服药,Cmax、AUC0-t及AUC0-∞均明显降低,Tmax明显延迟,说明食物对双嘧达莫片的吸收速度、吸收程度均有显著影响.

    双嘧达莫高脂饮食药动学食物效应

    基于Openvigil药物警戒数据分析网站的间质性肺疾病相关药物风险信号研究

    芦小燕董昭兴陈维盛洁...
    1536-15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Openvigil药物警戒数据分析网站检测和评价引起间质性肺疾病(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ILD)的药物不良事件的信号,以期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在Openvigil药物警戒数据分析网站使用 OpenVigil 2.1-MedDRA-v24(data 2004Q1-2022Q3)在线分析系统,对美国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2004年第1季度—2022第3季度的数据进行分析:提取PT为"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的数据,查询RxNav网站进行商品名和药品通用名查询,合并相同通用名药物,重新计算合并后药品不良事件的相关数据及比例报告比(proportional reporting ratios,PRR)值、Chi_squared值,筛选DE≥30,PRR>2,Chi_squared>4的条目,药品比对ATC码进行分类,形成旭日图,对比SIDER、药品说明书、国内外文献等分析药物不良事件信号真伪.结果 设定时段内,美国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来源首要引起ILD不良事件的药品共计报告113 854例,前5位引发ILD信号最强的系统依次是抗肿瘤及免疫调节剂(L)、消化系统及影响代谢药物(A)、全身用抗感染药(J)、心血管系统药物(C)、肌肉-骨骼肌系统药(M),结合药品说明书、国际不良反应网站及国内外文献报道,吉非替尼、比卡鲁胺、紫杉醇、阿法替尼、奥沙利铂、多西他赛、依维莫司、决奈达隆、他克莫司、伊马替尼、德喜曲妥珠单抗、复方磺胺甲恶唑、柳氮磺吡啶、地诺单抗、替吉奥、瑞巴派特为最可能引发ILD不良反应的药品.结论 通过Openvigil药物警戒数据分析网站进行药物不良事件信号挖掘,通过严谨医学评价得出最有可能引发ILD不良反应的16个药品,可为临床做好预警工作,早期发现ILD并及时停药,积极予以对症治疗,以降低药源性不良反应的危害.

    间质性肺疾病药物风险药物不良事件信号数据挖掘

    夏枯草片致面部红斑1例

    窦丹旎钱韦丹
    1542-1543页

    夏枯草片面部红斑药物不良反应

    新法规背景下境内药品再注册的技术审查标准研究

    袁建龙林翼旻黄榕珍张晓敏...
    1544-15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构建新药品注册法规背景下境内药品再注册的技术审查标准.方法 通过分析药品法规和审查案例,初步确立境内药品再注册的审查要素,并采用改进德尔菲专家函询法,对33名药品注册审查专家进行2轮函询,统计分析函询结果.结果 制定了一套境内药品再注册的技术审查标准,包括8个一级要素、41个二级要素.结论 本研究构建的技术审查标准有望促进药品再注册技术审查工作的规范化,提升药品再注册技术审查质量.

    再注册审查标准新法规

    基于六级电子病历建设构建医院麻精药品流转全流程闭环管理体系

    祖筠筠洪倩叶见青程敏毓...
    1549-15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依托六级电子病历的建设,构建医院麻精药品流转全流程闭环管理体系.方法 依据六级电子病历建设要求,从麻精药品医嘱开具前端、医嘱开具、医嘱执行后端3个环节入手,设计并增加医院信息系统功能模块,以及完善与其他系统对接.结果 信息化改造后极大节约了医药护医嘱执行各阶段耗时,同时用药合理性日益提高.结论 基于六级电子病历构建对医院信息系统进行改造,实现了院内麻精药品全流程闭环式可追溯管理,具有安全、准确、规范、高效和闭环可追溯的优势,减少了麻精药品流弊风险,可推广性强.

    六级电子病历信息系统麻精药品全流程闭环管理

    骨质疏松症中HIF-1α诱导的骨细胞铁死亡机制研究进展

    柳颖安方玉颜春鲁王霞霞...
    1556-15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作为缺氧反应的主要调节因子,可通过调控成骨-血管耦合、雌激素分泌、糖酵解等过程来调节机体成骨细胞-破骨细胞代谢之间的平衡,在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有研究表明,HIF-1α与铁死亡密切相关.铁死亡作为一种铁依赖性脂质过氧化驱动下诱发细胞死亡的特殊形式,与肿瘤及退行性疾病的发生发展也密切相关.近年来的研究也发现,HIF-1α诱导的骨细胞铁死亡也参与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基于此,本文综述近年来有关HIF-1α对成骨细胞、破骨细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及铁死亡分子调控机制,为临床诊疗提供更多的参考.

    骨质疏松症缺氧诱导因子-1α铁死亡成骨细胞破骨细胞

    发酵中药改善肠道屏障和肠道菌群的研究进展

    彭杨月常满牛盼迪夏汝婷...
    1563-1570页
    查看更多>>摘要:发酵中药是通过体外微生物发酵工艺形成的具有新成分和功能的中药,发酵赋予中药独特的药理药效特征,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复杂性慢性疾病与肠道屏障和肠道菌群密切相关,肠道微生物广泛参与中药的代谢过程和药理作用,探究发酵中药如何调节肠道微环境成为新的趋势.本文从发酵中药改善肠道屏障功能包括机械屏障、免疫屏障、化学屏障和生物屏障及调节肠道菌群的机制2个方面进行综述,并比较发酵中药与传统中药的作用差异,为进一步深入探究发酵中药和肠道之间的关系提供参考,以期更好地揭示发酵中药治疗疾病的核心内涵,促进中医药现代化.

    发酵中药肠道屏障肠道菌群机制代谢

    中医药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研究进展

    赵云张苗苗金杰
    1571-1577页
    查看更多>>摘要:慢性疲劳综合征(chronic fatigue syndrome,CFS)是一种常见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的衰弱性疾病,目前西医治疗仅以对症治疗为主,尚无令人满意的治疗方案.中医药在辨证论治原则的指导下,从整体调节出发,治疗方法包括中药复方、针灸推拿、拔罐、刮痧等,均显示出对CFS良好的临床疗效.本文对中医药治疗CFS的方法以及其作用机制进行综述,为临床治疗CFS及进一步探明中医药治疗CFS的作用机制提供参考.

    慢性疲劳综合征中医药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