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李连达

月刊

1007-7693

xdyd@chinajournal.net.cn

0571-87297398

310003

杭州市中河中路250号改革月报大楼10楼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Modern Applied Pharmac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杂志是一份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全国性、综合性药学科技期刊创,创刊于1984年,原名《浙江药学》、《现代应用药学》。现由中国药学会主办,浙江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浙江省药学会承办。协办单位先后有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浙江海正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民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康恩贝集团、海南亚洲制药有限公司、浙江康来特药业有限公司、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新昌制药厂、浙江大德制药有限公司等,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辟有论著、药化、中药与天然物、药剂、药品检验与分析、 医院药学、儿童用药、不良反应、综述和综合报导 等栏目,在医院、药检所、制药企业、高校、科研单位和各级管理部门拥有读者和作者,尤其注重为国家重点科技项目和边疆、基层和部队的药学科技人员服务。 杂志连续十年来与中国药学会、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品专业委员会联合举办多次全国医院药学学术研讨会和医院药学质量监督管理学术研讨会,是近年来药学界学术活动最为活跃的杂志之 一。杂志已纳入“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在万方数据资源系统(Chinainfo〉及其镜像系统向国内外用户提供网络信息服务,另外还被纳入了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是一份深受医药学科技人员喜爱的科技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复幼颗粒剂对大鼠的单次给药毒性及幼龄动物重复给药毒性试验研究

    张萌魏曼莉赵文文柳静...
    289-2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价复幼颗粒对SD大鼠的非临床安全性.方法 单次给药毒性试验:20只SD大鼠(6~7周龄),随机分为溶媒对照组(去离子水)和复幼颗粒组(18 g·kg-1),按每次30 mL·kg-1灌胃给药,24h给药2次(上、下午),给药后观察14 d;检查项目包括临床观察、体质量、大体解剖等.重复给药毒性试验:将192只幼龄SD大鼠(出生后4 d)按体质量随机分为溶媒对照组(去离子水),低、中、高剂量复幼颗粒组(1.2,2.5,5g·kg-1),按每次10mL·kg-1灌胃给药,每天2次,连续给药13周,恢复期4周;检查项目包括一般生理指标、眼科检查、发育指标、血液生化指标、免疫学指标、激素指标、生殖功能指标、组织病理学观察等.结果 单次给药毒性试验:SD大鼠灌胃给予复幼颗粒按18 g·kg-1(生药:82 g·kg-1),无明显急性毒性.重复给药毒性试验:幼龄SD大鼠灌胃给予2.5g·kg-1(生药:11.33g·kg-1)复幼颗粒连续给药13周,未见明显毒性反应.恢复期高剂量组雌鼠孕酮水平显著降低.结论 复幼颗粒对受试动物在临床拟用剂量范围内未见明显的单次给药毒性和重复给药毒性反应.

    复幼颗粒医院制剂单次给药毒性重复给药毒性幼龄动物

    基于网络药理学结合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细胞探讨地黄抗阿尔茨海默病的作用机制

    王同丽丁纯洁孙银玲郑宏宇...
    295-30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并结合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细胞(rat pheochromocytoma cell,PC12)分析地黄抗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主要活性成分及作用机制.方法 查阅文献收集地黄的化学成分,经TCMSP筛选其主要活性成分,并构建"地黄-活性成分-潜在靶点"相互作用网络图和PPI图,通过DAVID数据库进行GO生物学过程富集和KEGG代谢通路富集分析,最后采用MTT法验证活性成分对PC12细胞的保护作用.结果 网络药理学分析预测出地黄主要活性成分15个,作用于AD的相关靶点343个,涉及MAPK信号通路、代谢通路、胰岛素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等.PC12细胞实验结果表明,通过网络药理学筛选得到的地黄9个活性成分均能不同程度提高PC12细胞的存活率,其中胡萝卜苷、木犀草素、京尼平1-β-D龙胆双糖苷、芹菜素、蔗糖、棉子糖处理的PC12细胞存活率更高(P<0.05).结论 地黄对AD的作用呈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调节机制,为地黄用于AD的干预和治疗提供参考.

    地黄阿尔茨海默病网络药理学PC12细胞作用机制

    敦煌医方大泻脾汤治疗胃癌的体外活性及化学生物信息学研究

    张敏靳晓杰李程豪后叶虎...
    302-3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利用化学生物信息学探究敦煌大泻脾汤治疗胃癌的潜在作用机制及物质基础.方法 CCK-8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和周期情况.TCMSP数据库下载大泻脾汤中药化合物,Swiss Target Prediction预测化合物潜在靶点.Drugbank、Genecards、TTD及DisGeNET数据库检索胃癌靶点.STRING数据库分析蛋白互作并利用Clusters模块进行靶点聚类.CytoHubba插件筛选大泻脾汤治疗胃癌的核心靶点,ClueGO插件进行核心靶点KEGG富集分析.分子对接评估靶点-化合物亲和力,分子动力学模拟探究动态分子机制.结果 细胞实验结果显示,大泻脾汤冻干粉能够促进胃癌细胞凋亡,可使其细胞周期被阻滞在G0-G1期(P<0.05),抑制其增殖(P<0.05).网络药理学分析得到大泻脾汤与胃癌的共有靶点188个,通过Clusters模块聚类得到参与炎症反应、血管生成及细胞生长分化的3类靶点,主要涉及TNF signaling pathway、PD-L1 expression and PD-1 checkpoint pathway in cancer 及 p53 signaling pathway 等信号通路.分子对接结果显示,TNF、EGFR及AKT1与核心成分的亲和力最好;粗毛甘草素B、甘草异黄烷酮、5-异戊二烯基紫铆花素等与各潜在关键靶点的亲和力均较好.通过50ns的分子动力学模拟发现潜在活性分子与其靶蛋白形成了稳定的分子间作用.结论 本研究对敦煌医方大泻脾汤潜在起效的物质基础和分子机制进行了挖掘,为其通过"寒热并用、调和阴阳"治疗胃癌的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化学生物信息学参考.

    敦煌医方大泻脾汤胃癌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网络药理学分子机制物质基础

    均匀设计法结合药效学优化真武汤组方配伍

    王晓虎刘言浩沈朝壮梁大虎...
    315-3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优化真武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组方配伍.方法 采用均匀设计对真武汤进行4因素6水平的实验设计,以6种生物碱含量为指标,进行含量测定.分别以正常大鼠、慢性心衰大鼠为模型,进行药动学、药效学实验验证.结果 真武汤按照附子:茯苓∶白芍∶生姜∶白术为15 ∶45 ∶9 ∶9 ∶45组方时,在大鼠体内具有最佳效果,Cmax、AUC0-∞、脑钠肽等指标均优于古方(P<0.05).结论 该组方配比疗效优于古方,可为真武汤临床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真武汤慢性心力衰竭均匀设计法组方配伍

    AHP-CRITIC结合正交设计优选壮药骆芡愈方挥发油提取工艺

    郭勇秀黄艾艾谢孟姣赖信宏...
    321-3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优选壮药骆芡愈方含挥发油药材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 以挥发油得率、挥发油中主要成分柠檬烯、桉油精、α-松油醇、水杨酸甲酯、正癸酸为指标成分,分别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对挥发油成分鉴别及测定,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药材中挥发油,通过AHP-CRITIC法结合正交试验优选壮药骆芡愈方含挥发油药材的提取工艺.结果 壮药骆芡愈方中挥发油的最佳提取工艺为加12倍的水提取8 h,提取1次.结论 建立壮药骆芡愈方挥发油提取工艺,可为壮药骆芡愈方新剂型—壮药骆芡愈凝胶膏剂的制备提供参考.

    壮药骆芡愈方AHP-CRITICGC-MS正交设计提取工艺

    UPLC-Q-TOF-MS分析罗汉果叶醇提物中化学成分

    王金凤马改霞陈俊红胡金忠...
    328-3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串联飞行时间质谱(ultra performance liquidchromatography-quadrupole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UPLC-Q-TOF-MS)对罗汉果叶醇提取物溶液进行快速定性的方法.方法 色谱条件:色谱柱为 ACQUITYUPLCBEHC18(2.1mm×100mm,1.8 μm);进样体积为 5 μL;流速为 0.3 mL·min-1,流动相为 0.1%甲酸水溶液(A)-乙腈溶液(B)进行梯度洗脱;质谱条件:电喷雾离子源(ESI),检测范围m/z 50~1 000,分别采用正、负离子进行MSE模式采集,基于高分辨分子量和质谱碎片信息,结合数据库匹配对质谱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从罗汉果叶醇提取物中共表征出64个化合物,其中黄酮类7个,酸类14个,酯类12个,三萜类10个,酮类4个,醇类4个以及其他类13个.结论 UPLC-Q-TOF-MS技术为罗汉果叶中化学成分的分析提供了简便、高效、精确的参考方法.

    UPLC-Q-TOF-MS罗汉果叶醇提物化学成分

    一测多评法同时测定小承气汤颗粒中9种成分的含量

    刘燎原施文婷方朝缵徐东婷...
    335-3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一测多评(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multi-components by single-marker,QAMS)法同时测定小承气汤颗粒中柚皮苷、新橙皮苷、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和厚朴酚、厚朴酚的含量.方法 采用HPLC,Waters Xbridge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 pm),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280 nm(柚皮苷、新橙皮苷)、254 nm(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和厚朴酚、厚朴酚、大黄酚、大黄素甲醚);以乙腈-0.1%磷酸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1.0mL·min-1;进样量为10 μL.以新橙皮苷为内参物,计算该成分与其他8种成分的相对校正因子,并计算各成分含量.将QAMS计算结果与外标法实测结果进行对比,验证所建立方法的可行性.结果 9种成分在各自规定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87.06%~98.08%,RSD为1.21%~2.83%,QAMS法与外标法测定结果无显著差异.结论 建立的方法准确可靠,QAMS法可用于小承气汤颗粒中9种成分含量的同时测定及质量控制.

    一测多评法小承气汤颗粒含量测定相对校正因子

    LC-MS测定大鼠脑脊液与血浆中西达本胺浓度及其药动学研究

    闫珍顾利强徐晓珍舒艳...
    342-3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快速检测SD大鼠脑脊液和血浆中西达本胺浓度的LC-MS测定方法,并应用于大鼠静脉注射西达本胺后的脑脊液和血浆中药动学研究.方法 对建立的检测大鼠脑脊液和血浆中西达本胺浓度的LC-MS分析方法进行专属性、精密度、准确性、基质效应及稳定性等考察验证.6SD大鼠12只,分为2组,每组6只,分别静脉注射给予西达本胺3,6mg·kg-1 剂量,于给药后0.083,0.25,0.5,1,1.5,2,3 h采集脑脊液和血浆,采用LC-MS测定大鼠脑脊液和血浆中西达本胺的浓度变化,并利用DAS药动学软件拟合脑脊液和血浆中AUC、Cmax、Tmax、t1/2等主要药动学参数,计算血脑屏障透过率.结果 方法学研究显示,大鼠脑脊液中西达本胺线性范围为0.2~64 ng·mL-1(r=0.999 0,定量下限为0.2ng·mL-1),血浆中西达本胺的线性范围为2~1 000ng·mL-1(r=0.999 1,定量下限为2ng·mL-1),脑脊液和血浆中西达本胺的日内精密度、日间精密度、准确度均符合方法学验证要求.大鼠药动学研究显示,大鼠静脉注射给予西达本胺3,6mg·kg-1剂量后,脑脊液中的AUC0-t分别为16.01,32.09 ng-1·mL-1·h,Cmax分别为17.58,28.37 ng·mL-1,t1/2分别为1.14,1.23 h;血浆的 AUC0-t分别为 2 570.11,4 537.63 ng-1·mL-1·h,Cmax分别为 4 366.54,9 103.97 ng·mL-1,t1/2分别为0.83,0.77h.2组西达本胺的平均血脑屏障透过率分别为0.62%和0.72%.结论 本研究建立了简便、迅速、灵敏的检测大鼠脑脊液和血浆中西达本胺浓度的分析方法,并成功应用于大鼠药动学研究,静脉注射西达本胺能够有效地透过血脑屏障,可以实现直接作用于脑部肿瘤的目的.

    西达本胺LC-MS血浆脑脊液药动学

    全柱成像毛细管等电聚焦电泳分析重组蛋白质药物电荷异质性

    陈莹莹张瀚文李宛宸彭媛媛...
    351-3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德谷胰岛素、苏金单抗、阿柏西普和重组人生长激素4种重组蛋白质药物的电荷异质性,为其质量检控提供可靠且快速的分析方法.方法 利用iCE3全柱成像毛细管等电聚焦电泳(imaged capillary isoelectric focusing,iCIEF)分析仪对待测重组蛋白质药物进行检测,将待测样品与载体两性电解质按一定比例混合,在1 500-3 000 V聚焦条件下进行检测.结果 德谷胰岛素等电聚焦电泳图为单峰,等电点平均值为5.25.苏金单抗共检测到4个等电点,其中等电点8.66为主峰,占总峰面积的67.78%.阿柏西普共检测到12个等电点,有6个等电点的峰面积占总峰面积>10%,RSD均<0.10%.重组人生长激素共有3个等电点,其中等电点5.45为主峰占总峰面积的87.60%.结论 利用iCIEF技术能够有效检测德谷胰岛素、苏金单抗、阿柏西普和重组人生长激素的电荷异质性.该方法对4种蛋白质药物的质量检控具有重要意义.

    全柱成像毛细管等电聚焦电泳电荷异质性重组蛋白质药物单抗融合蛋白德谷胰岛素

    铁离子和氧气对硫酸特布他林雾化液稳定性的影响

    金鑫陈丽萍秦娜唐瑶兴...
    356-3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铁离子和氧气对硫酸特布他林雾化液稳定性影响,探索铁离子和顶空残氧控制限度,为工业化生产提供工艺控制参数.方法 以有关物质含量和药液颜色为考察指标,通过ICP-MS和HPLC检测手段,明确铁离子和氧气含量与样品稳定性之间的联系.结果 铁离子和氧气浓度越高,样品稳定性越差,需进行严格控制.结论 将药液中铁离子浓度控制在<45ng·mL-1,顶空残氧控制在<2.0%,制备的样品稳定性良好.该限度可以作为生产过程关键工艺参数进行控制.

    硫酸特布他林雾化液铁离子氧气生产工艺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