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李连达

月刊

1007-7693

xdyd@chinajournal.net.cn

0571-87297398

310003

杭州市中河中路250号改革月报大楼10楼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Modern Applied Pharmac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杂志是一份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全国性、综合性药学科技期刊创,创刊于1984年,原名《浙江药学》、《现代应用药学》。现由中国药学会主办,浙江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浙江省药学会承办。协办单位先后有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浙江海正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民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康恩贝集团、海南亚洲制药有限公司、浙江康来特药业有限公司、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新昌制药厂、浙江大德制药有限公司等,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辟有论著、药化、中药与天然物、药剂、药品检验与分析、 医院药学、儿童用药、不良反应、综述和综合报导 等栏目,在医院、药检所、制药企业、高校、科研单位和各级管理部门拥有读者和作者,尤其注重为国家重点科技项目和边疆、基层和部队的药学科技人员服务。 杂志连续十年来与中国药学会、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品专业委员会联合举办多次全国医院药学学术研讨会和医院药学质量监督管理学术研讨会,是近年来药学界学术活动最为活跃的杂志之 一。杂志已纳入“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在万方数据资源系统(Chinainfo〉及其镜像系统向国内外用户提供网络信息服务,另外还被纳入了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是一份深受医药学科技人员喜爱的科技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盐酸小檗碱透过羧甲基壳聚糖-海藻酸钠聚电解质水凝胶的规律研究

    吴宇键郑芳昊刘东文李怀国...
    664-6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伤科黄水中黄连和黄柏的主要有效成分盐酸小檗碱(berberine hydrochloride,BBH)在羧甲基壳聚糖(carboxymethyl chitosan,CMCS)-海藻酸钠(sodium alginate,SA)体系中的传递与扩散规律。方法 CMCS和SA按照一定比例搅拌,加入D-葡萄糖酸内酯(D-gluconolactone,GDL)后形成聚电解质水凝胶。采用流变仪研究CMCS-SA的水凝胶的流变学性能,包括弹性模量G'和黏性模量G"。设计针对CMCS-SA水凝胶的BBH扩散模型并通过UV观察BBH透过CMCS-SA聚电解质水凝胶的相关规律。结果 测定CMCS与SA配比为3∶1,2∶1,1∶1,1∶2,1∶3时的水凝胶弹性模量G',当CMCS∶SA=1∶1时,G'最高,此时水凝胶交联强度最高。通过BBH传递模型测定其累积传递量,经Peppas方程拟合BBH在CMCS-SA水凝胶中的扩散为骨架溶蚀作用,表明随着CMCS的氨基减少或SA的羧基增加,BBH解离,传递效率增加。CMCS-SA水凝胶的弹性模量G'随着GDL含量增加而增加,是因为pH的降低导致CMCS和SA分子间的结合力逐渐增加,水凝胶交联度增强。固定CMCS与SA比例1∶1,GDL含量0。15 g·mL-1,CMCS-SA水凝胶成型性良好。此外BBH在不同浓度GDL的水凝胶中传递时,随着GDL含量增加,传递效率上升。BBH在不同厚度水凝胶中传递时,随着厚度减小,CMCS-SA水凝胶的传递效率增加。结论CMCS-SA水凝胶体系作为潜在的BBH等中药提取物的药物载体有望作为经皮给药的凝胶载体。

    盐酸小檗碱羧甲基壳聚糖海藻酸钠聚电解质水凝胶

    基于AHP-CRITIC赋权法优化明目益睛丸成型工艺

    杨春红李姝赵琪石倩...
    672-6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明确权重指标,优选复方明目益睛成丸工艺。方法 以水分、溶散时限、成丸合格率为评价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基 于指标客观性的权重赋权法(criteria importance through inter-criteria correlation,CRITIC)、AHP-CRITIC混合加权法,计算各指标的相对系数进行权重分配并综合评分,结合Box-Behnken响应面试验优化成型工艺,并加以验证。结果 AHP-CRITIC混合加权法的合理及稳定性优于单一赋权法,该方法最终优选出明目益睛丸的成型工艺条件:加水量为0。8倍量,软材浸润0。5h,干燥温度60℃,干燥时间8h。重复验证实验综合评分均值88。21,RSD为0。29%。结论 AHP-CRITIC法科学确定多指标权重,经验证试验证实了优选出的成型工艺稳定可行,可用于实际规模化生产。

    明目益睛丸成型工艺AHP法CRITIC法AHP-CRITIC混合加权法Box-Behnken响应面

    替格瑞洛对比氯吡格雷治疗携带CYP2C19功能缺失等位基因的轻度缺血性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系统评价

    李宇王怀森冯晓俊樊晖晖...
    678-6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系统评价替格瑞洛对比氯吡格雷治疗携带细胞色素P450 2C19(cytochrome P450 2C19,CYP2C19)功能缺失等位基因的轻度缺血性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系统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CNKI)、万方等数据库,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22年6月。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使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2篇研究,7087例患者。与氯吡格雷比较,替格瑞洛降低携带CYP2C19功能缺失等位基因的轻度缺血性卒中或TIA患者卒中[RR=0。78,95%CI(0。66~0。93),I2=0%,P=0。007]和血管事件[RR=0。78,95%CI(0。66~0。91),I2=0%,P=0。002]发生率。替格瑞洛-阿司匹林组任何出血[HR=2。18,95%CI(1。66~2。85)]和小出血[HR=2。41,95%CI(1。81~3。20)]发生率高于氯吡格雷-阿司匹林组,且替格瑞洛-阿司匹林组呼吸困难(1。2%vs 0。2%,P<0。001)和心律失常(1。7%vs0。8%,P=0。001)比氯吡格雷-阿司匹林组更常见;2组严重出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与氯吡格雷比较,替格瑞洛降低携带CYP2C19功能缺失等位基因的轻度缺血性卒中或TIA患者卒中和血管事件发生率,且不增加严重出血风险;但替格瑞洛组小出血、呼吸困难和心律失常发生率高。

    CYP2C19功能缺失等位基因轻度缺血性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替格瑞洛氯吡格雷有效性安全性

    瑞马唑仑在内镜检查中镇静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侯文龙江宇路建周红梅...
    684-69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系统性评价瑞马唑仑在内镜检查中镇静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并与丙泊酚和咪达唑仑进行比较。方法 在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等数据库进行检索,收集内镜检查中瑞马唑仑用于镇静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检索时间从2018年瑞马唑仑获批准于临床试验开始到2022年4月。搜索策略包括以下变量关键词:瑞马唑仑、胃镜检查、支气管镜检查和结肠镜检查。通过RevMan 5。4软件对纳入文献质量进行评估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有10项瑞马唑仑与丙泊酚和咪达唑仑的随机对照研究,共有2 076例患者纳入分析。结果表明,瑞马唑仑镇静效应优于咪达唑仑[OR=0。03,95%CI(0。02,0。05),I2=0%,P<0。000 01];逊于丙泊酚[OR=11。32,95%CI(2。12,60。56),I2=0%,P=0。005]。瑞马唑仑起效时间较丙泊酚慢,较咪达唑仑快;但苏醒时间快于丙泊酚和咪达唑仑。与咪达唑仑相比,其不良反应发生风险无明显差异。与丙泊酚相比,瑞马唑仑的低血压、心率减慢、低氧血症和注射痛发生风险更低,但恶心发生风险升高,二者呕吐发生风险无差异。结论 瑞马唑仑用于内镜检查时,其镇静效应和起效时间优于咪达唑仑,但不及丙泊酚。苏醒时间快于丙泊酚和咪达唑仑。瑞马唑仑对呼吸、循环抑制发生率低于丙泊酚,不良反应与咪达唑仑相比无统计学差异。

    瑞马唑仑丙泊酚咪达唑仑内镜检查meta分析

    360例严重药品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的分析

    林艳花吕小群任伟芳刘玉娟...
    696-70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对真实世界中严重药品不良反应(serious adverse drug reaction,SADR)和药物-药物相互作用(drug-drug interactions,DDIs)的分析与评价,获得DDIs相关SADR的临床证据,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11年1月-2020年12月上报至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SADR报告,采用UpToDate中的Lexi-Interaction®软件对SADR中≥2种药物进行分析,评判是否存在潜在DDIs,并对可能由其导致的药品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60例SADR中男性稍多于女性(50。83%vs 49。17%),平均年龄(65。27±14。71)岁,≥65岁患者占56。39%。构成比最高的药物为心血管系统用药,累及器官以胃肠系统损害为主,而阿司匹林是导致SADR例次最多的药物。在含≥2种可疑药物的150例SADR中,存在潜在DDIs的有64例,占42。67%;而发生实际DDIs有42例,占28%,其中2例属于X级,16例属于D级,且多数(71。43%)报告是由相加的药效学相互作用所致。阿司匹林是潜在DDIs和实际DDIs中最常见的药物,而实际DDIs中最常涉及的药物组合为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其中胃肠道出血是最常见的SADR。结论 应关注药物相互作用对SADR的影响,优化处方用药,特别是老年人群,依据潜在DDIs的结果,合理选用治疗药物,同时加强心血管系统药物和重点人群的监测,保障用药安全。

    真实世界严重药品不良反应药物相互作用老年患者合理用药

    中国药品专利无效宣告案件实证研究

    方泽琼李奕瑾曹丽荣
    702-7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在对中国近年药品专利无效宣告相关案件检索分析的基础上,对中国制药企业运营及管理提出了相关建议。方法 统计了 2005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复审委员会受理的药品专利无效宣告请求案件共503件,分别从药品专利无效宣告案件数量、请求人、专利权人、法律依据和关联诉讼等维度进行分析。结果 药品无效宣告请求案件数量逐年快速上升;对无效宣告决定不服而进入行政诉讼的平均审结周期为31。1个月;从判决结果来看,药品专利无效的成功率>50%。结论 制药企业在药品研发、上市的全流程中需注意专利评估、分析与管理,提升自主研发能力与专利管理质量。

    药品专利无效宣告创造性许可引进专利研发

    外泌体介导的细胞间通讯在炎症性肠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赵悦名于桐李文婧王佳雯...
    709-715页
    查看更多>>摘要:外泌体是细胞分泌/衍生的囊泡状纳米颗粒,其介导了一种新型的细胞间通讯方式。细胞分泌型mRNA和microRNAs(miRNAs)可随着外泌体在细胞间进行功能转移,并被送入受体细胞作为内源性miRNAs发挥作用,同时调节多个目标基因或信号。外泌体等外囊泡介导的细胞间通讯以及肠道微生物群-宿主细胞通讯参与了炎症性肠病发生、发展相关的状况。本文回顾外泌体在细胞间通讯的方式作用,从细胞间通讯的角度讨论外泌体在炎症性肠病的发病机制、病情进展、治疗诊断中的作用及其临床应用前景。

    外泌体炎症性肠病细胞间通讯miRNAs

    夏枯草抗肿瘤活性成分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李梦琦石玉杨诗宇李杰雨...
    716-726页
    查看更多>>摘要:夏枯草作为一味临床常用中药,具有清肝泻火、明目、散结消肿的功效,对甲状腺癌、乳腺癌、肝癌等多种肿瘤表现出较强的抗肿瘤作用。夏枯草提取物及其有效成分可通过多种途径发挥抗肿瘤作用,其主要途径包括诱导细胞凋亡、抑制细胞侵袭及转移、抑制细胞增殖、诱导自噬、抗肿瘤血管生成、逆转肿瘤多药耐药性和调节免疫功能等,并通过调控miRNA 和 Wnt/β-catenin、PI3/Akt、AMPK/mTOR/ULK1、RANKL/RANK/OPG 等信号通路发挥作用。本文对夏枯草提取物抗肿瘤的作用机制等进行总结,以期为其进一步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夏枯草抗肿瘤提取物活性成分作用机制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