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王炳护

半月刊

1673-9523

zgxdywyy@yahoo.com.cn

010-84254812,87081080(主编室)

100013

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七区18号楼南门207室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Modern Drug Applica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术后患者习得性无助感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杨雪珍戚星倪芹寇芳芳...
    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介入术后患者习得性无助感、心理弹性及社会支持现状,分析三者间的相关性及习得性无助感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80例AMI介入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基本信息问卷、习得性无助感、心理弹性、社会支持量表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统计患者一般资料及习得性无助感、心理弹性及社会支持得分情况;分析患者习得性无助感、心理弹性、社会支持现状的相关性及习得性无助感的影响因素.结果 80例AMI介入术后患者中男性53例、占比为66.25%,女性27例、占比为33.75%;年龄最小41岁,最大83岁,平均(55.36±16.58)岁.80例患者习得性无助感得分为(52.67±6.62)分、心理弹性得分为(49.35±6.35)分、社会支持得分为(31.27±5.62)分.相关关系结果:AMI患者习得性无助感与心理弹性(r=-0.455,P=0.003<0.05)、与社会支持均呈负性相关(r=-0.414,P=0.011<0.05);心理弹性与社会支持正性相关(r=0.405,P=0.012<0.05).<60岁、≥60岁患者习得性无助感得分分别为(50.42±6.68)、(54.05±6.83)分;单身(未婚、离异、丧偶)、已婚患者习得性无助感得分分别为(57.83±6.26)、(52.47±6.34)分;家庭人均收入<3000元、3000~6000元、>6000元患者习得性无助感得分分别为(54.07±7.26)、(52.59±6.47)、(51.33±6.38)分;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高中、高职、中专,大专及以上患者习得性无助感得分分别为(55.73±6.51)、(52.66±6.16)、(50.59±5.70)分;单因素分析显示AMI患者在年龄、婚姻状况、家庭人均收入及学历水平方面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 习得性无助感在AMI患者中水平较高,提示临床工作人员及时的进行心理评估和心理疏导,针对习得性无助感水平的高危人群进行干预,有利于缓解患者存在的不良情绪、改善其身心健康,对其预后有积极作用.

    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术后习得性无助感现状调查相关性影响因素

    血尿酸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意义

    郭春花林勇邱泱王福珍...
    6-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血尿酸(SUA)与全因死亡及心血管(CV)死亡情况的关系,探讨SUA在MHD患者中的意义.方法 收集284例MHD患者的基本资料,SUA为稳定透析3个月透析前SUA水平,根据SUA水平分为组1(57例),<379.6μmol/L,即<20百分位数;组2(170例),379.6~560.2μmol/L,即20~80百分位数;组3(57例),>560.2μmol/L,即>80百分位数.比较三组患者的基本资料、临床及实验指标、死亡率(全因死亡及心血管死亡率),分析MHD患者死亡事件的多因素.结果 三组患者的年龄、体质量指数(BMI)、透析龄及女性、高血压、吸烟占比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三组患者的糖尿病和使用非布司他占比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组1相比,组2及组3患者的血红蛋白、白蛋白、肌酐、尿素氮、血磷、SUA、甘油三酯、C反应蛋白、铁蛋白均较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的白细胞、血钾、血钙、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尿素清除指数(Kt/V)、心脏射血分数(EF)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组1全因死亡16例(28.1%)、心血管死亡5例(8.8%),组2全因死亡54例(31.8%)、心血管死亡22例(12.9%),组3全因死亡21例(36.8%)、心血管死亡11例(19.3%),三组患者的全因死亡率及心血管死亡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SUA每增加100μmol/L与全因死亡率及心血管死亡率的关系,发现矫正年龄、性别、种族、BMI、透析龄、降尿酸药物、肿瘤、高血压及糖尿病及EF值后,SUA每增加100μmol/L,全因死亡风险增加,死亡风险比为1.246[95%CI=(1.028,1.511),P=0.025<0.05];但SUA与全因死亡率呈非线性关系,SUA波动于约470~650μmol/L时全因死亡率低.SUA每增加100μmol/L,心血管死亡风险增加,死亡风险比为1.509[95%CI=(1.077,2.113),P=0.017<0.05];但SUA与心血管死亡率亦呈非线性关系,SUA波动于约470~650μmol/L时心血管死亡率低.结论 MHD患者SUA与全因死亡率及心血管死亡率呈非线性关系,SUA在相对较高水平时死亡率较低.

    血尿酸维持性血液透析全因死亡心血管死亡

    雷火灸联合盆底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疗效分析

    范真真孙鲁琨彭霈尚明富...
    1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采用雷火灸联合盆底肌电生物反馈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60例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综合治疗+盆底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雷火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排尿相关指标、尿流动力学指标、膀胱功能评分及生活质量量表(QOL)评分.结果 治疗后,两组24 h排尿次数、24 h尿失禁次数少于本组治疗前,排尿量多于本组治疗前,且试验组24 h排尿次数(6.53±0.68)次、24 h尿失禁次数(3.80±0.89)次少于对照组的(8.07±0.74)、(5.07±0.87)次,排尿量(216.27±31.13)ml/次多于对照组的(199.47±27.85)ml/次(P<0.05).治疗后,两组残余尿量少于本组治疗前,充盈期膀胱内压低于本组治疗前,最大膀胱容积大于本组治疗前,且试验组残余尿量(83.37±7.01)ml少于对照组的(131.77±18.03)ml,充盈期膀胱内压(61.10±6.40)cm H2O(1 cm H2O=0.098 kPa)低于对照组的(64.43±4.94)cm H2O,最大膀胱容积(335.73±27.16)ml大于对照组的(314.73±36.28)ml(P<0.05).治疗后,两组膀胱功能评分低于本组治疗前,QOL评分高于本组治疗前,且试验组膀胱功能评分(1.63±0.49)分低于对照组的(2.13±0.51)分,QOL评分(82.23±2.80)分高于对照组的(73.53±2.64)分(P<0.05).结论 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在盆底肌电生物反馈治疗的基础上联用雷火灸效果确切,有助于促进膀胱储尿和排尿功能的恢复,提升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雷火灸盆底肌电生物反馈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

    不同分割放射治疗模式对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黄明英莫月媚邝碧茹余健...
    15-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分割放射治疗(放疗)模式对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110例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使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分割的放疗模式,观察组患者接受短程大分割的放疗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危及器官(OAR)所受剂量、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的比值)、急性放疗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患侧肺接受5 Gy剂量照射的肺体积占全肺总体积的百分比(V5)、接受10 Gy剂量照射的肺体积占全肺总体积的百分比(V10)、接受20 Gy剂量照射的肺体积占全肺总体积的百分比(V20)、平均剂量以及健侧肺V5、V10、平均剂量分别为(54.25±10.54)%、(28.04±9.65)%、(15.04±4.65)%、(1008.65±165.57)cGy、(3.88±1.02)%、(0.15±0.02)%、(196.35±31.49)cGy,均低于对照组的(70.68±12.32)%、(35.68±9.61)%、(17.51±3.58)%、(1305.47±188.34)cGy、(7.65±2.02)%、(0.99±0.14)%、(239.65±85.47)cGy,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观察组患者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的比值为(3.11±1.02),对照组为(3.36±1.20);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的比值为(1.92±0.34),对照组为(1.90±0.28).治疗前,两组患者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的比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的比值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的比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急性放疗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进行短程大分割的放疗模式干预,不仅可以有效减少部分危及器官所受剂量水平,效果确切,还不会增加免疫抑制及放疗后不良反应风险,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推广应用.

    放射治疗乳腺癌早期保乳术免疫功能

    宫腔镜下电切术和刮宫术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疗效对比

    郑冰心
    19-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比异常子宫出血应用宫腔镜下电切术和刮宫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80例异常子宫出血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比组和试验组,每组40例.参比组患者采用宫腔镜下刮宫术治疗,试验组患者采用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临床疗效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试验组术中出血量(82.41±8.59)ml少于参比组的(99.89±9.88)ml,手术时间(24.51±2.33)min、住院时间(3.12±0.12)d短于参比组的(31.25±2.41)min、(4.23±0.34)d,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总有效率97.50% 高于参比组的82.50%,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不良事件发生率2.50% 低于参比组的20.00%,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对异常子宫出血采用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能够提升临床疗效,其术中出血量及不良事件比宫腔镜下刮宫术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宫腔镜下电切术宫腔镜下刮宫术异常子宫出血

    多穴位贴敷联合耳穴针刺在剖宫产术后的干预效果观察

    王美玉刘兰芳邱刚花
    23-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剖宫产术后采用多穴位贴敷联合耳穴针刺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取剖宫产产妇62例,依据干预方法的不同分为联合干预组和常规干预组,各31例.常规干预组产妇术后采用常规干预,联合干预组产妇术后在常规干预基础上给予多穴位贴敷联合耳穴针刺干预.比较两组产妇中医证候积分、宫底高度、恶露消失时间、血清胃泌素水平、疼痛发作次数、疼痛持续时间、疼痛程度、舒适度、术后切口瘢痕程度、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产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胃肠功能恢复情况、住院时间.结果 干预后,联合干预组产妇的嗳气积分、纳差积分、肠鸣积分、腹胀积分、宫底高度、静息痛评分、动态痛评分、宫缩痛评分、温哥华瘢痕评定量表(VSS)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均低于常规干预组,疼痛发作次数少于常规干预组,血清胃泌素水平、Kolcaba的舒适状况量表(GCQ)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MBI)评分均高于常规干预组,恶露消失时间、疼痛持续时间短于常规干预组(P<0.05).联合干预组产妇的产后并发症发生率3.23%低于常规干预组的25.81%(P<0.05).联合干预组产妇的肠鸣音恢复时间(13.86±2.35)h、首次肛门排气时间(15.02±2.31)h、首次排便时间(33.75±5.46)h、住院时间(5.27±1.54)d均短于常规干预组的(19.35±3.40)h、(22.75±3.44)h、(42.84±7.5)h、(6.58±1.06)d(P<0.05).结论 产妇剖宫产术后采用多穴位贴敷联合耳穴针刺干预的效果好.

    剖宫产多穴位贴敷耳穴针刺宫底高度恶露消失时间胃泌素产后并发症

    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膝关节表面置换术后的康复治疗分析

    陈红阙晓文
    27-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膝关节表面置换术后的康复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 选取80例接受膝关节表面置换术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双色球法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及试验组,每组40例.对照组应用传统康复治疗,试验组应用快速康复治疗.对比两组膝关节功能及膝关节曲度,生活质量及疼痛评分,不良情绪及睡眠质量.结果 试验组治疗后膝关节功能评分量表(Lysholm)评分(82.25±7.28)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31±7.40)分、膝关节弯曲度(117.45±4.90)°显著大于对照组的(110.72±6.30)°(P<0.05).试验组治疗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89.22±4.48)分高于对照组的(76.29±4.60)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3.40±0.94)分低于对照组的(4.65±1.08)分(P<0.05).试验组治疗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42.95±4.77)分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4.32±1.15)分均低于对照组的(53.28±4.79)、(7.72±1.40)分(P<0.05).结论 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后应用快速康复治疗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膝骨性关节炎膝关节表面置换术快速康复治疗膝关节功能

    天疱疮在中医处方配伍要旨指导下结合微观辨证运用中药治疗的效果分析

    孟青青韩首章
    3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总结在中医处方配伍要旨指导下结合微观辨证运用中药治疗天疱疮(包括类天疱疮)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30例天疱疮患者,按就诊时间及病历号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15例.对照组给予口服醋酸泼尼松片治疗;在对照组基础上,治疗组在中医处方配伍要旨指导下结合微观辨证运用中药汤剂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激素剂量、皮损面积、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4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100.00%高于对照组的73.33%(P<0.05).治疗后,治疗组激素剂量(5.21±1.92)mg/d少于对照组的(7.19±2.01)mg/d(P<0.05).两组治疗后皮损面积小于治疗前,且治疗组皮损面积(8.01±3.28)cm2小于对照组的(11.03±3.89)cm2(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0.00%低于对照组的60.00%(P<0.05).结论 天疱疮在中医处方配伍要旨指导下结合微观辨证运用中药治疗可以缓解病情,疗效显著,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天疱疮辨证论证配伍要旨微观辨证中医处方

    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与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输尿管中上段结石的疗效比较

    仲委
    35-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UHLL)和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RLU)治疗输尿管中上段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70例输尿管中上段结石患者,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UHLL组(n=35,UHLL治疗)和RLU组(n=35,RLU治疗).对比两组围术期指标、炎症指标、并发症发生率、清石效果.结果 UHLL组术中出血量(5.31±0.59)ml少于RLU组的(12.35±2.12)ml,手术时间(54.25±14.13)min、住院时间(4.22±0.75)d短于RLU组的(72.52±15.26)min、(6.21±0.86)d(P<0.05).术前1 d,RLU组和UHLL组白细胞介素-6(IL-6)、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水平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 d,UHLL组IL-6、PCT、CRP水平较RLU组略有升高,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UHLL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57%,较RLU组的2.86% 略高,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随访6~12个月,RLU组和UHLL组清石率分别为100.00%、97.14%,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UHLL与RLU治疗输尿管中段结石均具有较为可靠的效果和安全性,但UHLL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如果输尿管上段结石存在上移肾盂可能,宜选择RLU治疗.

    输尿管结石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清石效果

    新型AI温控射频治疗盆底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应用研究

    洪秀样邓清玉
    38-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新型AI温控射频治疗盆底肌筋膜疼痛综合征(MPPS)的应用性.方法 70例MPP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实施手法治疗,观察组实施新型AI温控射频治疗.对比两组疼痛数字评分法(NRS)评分、表面肌电(sEMG)、治疗效果、生活质量与复发率.结果 治疗后,相比于对照组的(4.31±1.66)分,观察组NRS评分(3.14±1.00)分明显更低,存在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前静息阶段、后静息阶段的sEMG低于对照组,快速收缩阶段、紧张收缩阶段、耐力收缩阶段的sEMG高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4.3%明显比对照组的71.4%更高,存在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121.21±17.33)分明显比对照组的(76.34±11.54)分更高,存在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复发率5.7%明显比对照组的25.7%更低,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 对于MPPS患者而言,新型AI温控射频治疗效果显著,利于改善盆底肌筋膜疼痛情况,缓解过度的肌肉活动状态,提升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复发率,值得推广应用.

    新型AI温控射频手法治疗盆底肌筋膜疼痛综合征肌肉活动状态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