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瓜菜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瓜菜
中国瓜菜

王坚

双月刊

1673-2871

zggc@163.com

0371-65330927

450009

河南省郑州市航海东路南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

中国瓜菜/Journal China Cucurbits and Vegetables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报道西瓜甜瓜科研、生产、市场新动态,交流科研成果和生产经验,介绍先进技术,推广优良品种,传递西、甜瓜行业信息。面向科研,面向基层,面向西瓜甜瓜种子及产品市场。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食药用菌的基因组学研究进展

    王凤利韩闯焦枥禾岳欣...
    1-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食药用菌为研究对象,概述了食药用菌的基因组测序现状及基于基因组测序的基因挖掘和改造等方面的应用.据NCBI数据,担子菌基因组测序数据有980条记录;子囊菌基因组测序数据有3850条记录,目前有130余种食药用菌已经完成基因组测序工作.比较基因组学在灵芝、香菇、樟芝等部分真菌中的应用,为研究该物种的遗传多样性、进化和次生代谢物的生物合成奠定了基础.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可以快速高效地实现食药用菌基因的精准编辑,包括基因敲除、点突变和基因插入等操作.基因组学的研究将有助于改善食药用菌的品质、提高其营养价值,甚至开发新品种,并促进食药用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食药用菌核基因组线粒体基因组基因挖掘CRISPR/Cas9

    甜瓜KASP标记开发及指纹图谱构建

    肖玉珍张瑞青张跃星代雪...
    9-1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丰富甜瓜分子标记类型,并为后续甜瓜种质、品种及种子纯度鉴定提供简便、高效的检测方法,分别在甜瓜每条染色体上挑选6个核心SNP位点,共72个标记,通过KASP技术对11份甜瓜种质进行基因分型,确定了 45对具有较好分型效果的标记,标记设计成功率为62.5%.从45对分型较好的标记中挑选25个基因型分簇集中的最优标记,对31份甜瓜种质进行基因分型,明确了各种质在25个SNP位点的多态性,通过聚类分析,分成了 3组,并构建了 31份甜瓜种质的指纹图谱,为甜瓜种质资源利用和种子纯度鉴定提供了参考.

    甜瓜KASPSNP指纹图谱

    甜瓜新镰刀菌果腐病病原菌Fusarium asiaticum药剂敏感性测定及田间土壤处理方法的筛选

    董文杰郝芳敏臧全宇马二磊...
    18-2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讨不同药剂对甜瓜新镰刀菌果腐病病原菌Fusarium asiaticum的抑菌效果,明确不同化学药剂和微生物菌剂协同施用对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F.asiaticum对不同药剂的敏感性,并利用宏基因组测序分析不同化学药剂和微生物菌剂对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50%咪鲜胺锰盐WP对F.asiaticum菌丝生长具有明显抑制效果,其EC50值为0.03 mg L-1.基于宏基因组测序分析,不同化学药剂和微生物菌剂协同处理使根际土壤微生物的多样性差异显著;同时显著提高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ota、枝孢菌属Cladosporium等有益菌群丰度.土壤熏蒸剂"棉隆"+聚谷氨酸有机肥+谷乐丰88亿菌微生物菌剂协同处理的根际土壤微生物的丰富度和多样性均有所提高,且在处理组中对病原镰刀菌的田间防治效果最佳.研究结果揭示了不同化学药剂和微生物菌剂协同施用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可为甜瓜田间防治镰刀菌提供参考.

    甜瓜果腐病药剂敏感性化学药剂微生物菌剂土壤微生物

    番茄异胡豆苷合成酶基因的全基因组鉴定和表达分析

    范冰丽唐光彩马星云贾芝琪...
    27-36页
    查看更多>>摘要:异胡豆苷合成酶(strictosidine synthetase,STR)作为单萜吲哚类生物碱合成过程的关键酶,对吲哚类生物碱的合成起决定性作用.目前茶树、拟南芥等植物中已有相关研究证明STR基因在逆境胁迫中发挥重要功能,但在番茄中仍未有研究.为研究番茄中STR基因的功能,笔者从番茄基因组中鉴定出14个异胡豆苷合成酶基因(SlSTR1~14),并对其理化性质、基因结构、系统进化及表达模式进行分析.理化分析结果表明,除S1STR8、9、11、12和14为疏水性蛋白外,其余S1STR均为亲水性蛋白,亚细胞定位预测显示所有S1STR均位于液泡中.亲缘关系分析结果表明,番茄、拟南芥、水稻和茶树中的STR家族基因不均匀地分布在6个类群中.顺式作用元件分析表明,SlSTR启动子区含有胁迫和激素响应有关的多种调控元件.基因表达分析结果表明,SlSTR基因主要在番茄茎、叶和花组织中表达.对番茄苗分别进行干旱与高温处理,结果表明,相较于处理前大部分基因在处理后表达量均显著升高,少数基因如SlSTR1、2、8在干旱处理后表达量显著降低,SlSTR8、11和12在高温处理后表达量显著降低,这表明STR基因家族在面对不同逆境胁迫时,其表达模式是不同的.

    番茄异胡豆苷合成酶鉴定表达分析

    117份高抗晚疫病马铃薯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

    孙邦升宋继玲杨梦平邢金月...
    37-4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117份高抗晚疫病马铃薯种质资源为试验材料,通过遗传多样性指数、变异系数及聚类分析等方法,对117份试验材料的26个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个质量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指数变化范围为0.35~1.61,6个数量性状变异系数大小排序依次为:主茎数>块茎产量>株高>干物质含量>茎粗>淀粉含量,遗传多样性指数变化范围为0.99~1.50.通过聚类分析,117份试验材料被划分为4类,第Ⅰ类材料多样性丰富,整体性状表现优良,比较符合现有栽培品种的性状特点;第Ⅱ类材料平均产量较高,聚合了我国主栽的4个高抗晚疫病马铃薯品种,可作为晚疫病抗性育种亲本;第Ⅲ类材料主茎数较多,植株整体表现为短日照类型,可作为抗性育种的抗原材料;第Ⅳ类材料包含4份资源,产量最高,可直接用于生产和育种亲本.对117份材料进行R8分子标记检测,其中104份资源含有R8基因,可作为晚疫病抗性基因聚合育种的基础材料.

    马铃薯晚疫病遗传多样性抗性基因

    275份辣椒种质资源表型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吴迪付文婷吴康云王楠艺...
    47-5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明确贵州辣椒研究所收集的辣椒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探究不同地区的种质资源多样性水平,对来自国内外不同地区的275份辣椒种质资源的18个表型性状,开展了遗传多样性、相关性、主成分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275份材料整体变异系数在17.06%~84.02%;相关性分析表明,有40对表型性状之间的相关系数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前7个主成分共同承载了 76.41%的变异度;通过聚类分析可将275份种质资源分为5个类群,除少数辣椒种质资源外,5个类群的种质资源多个性状均表现出比较明显的差异性和互补性,同时不同类群间存在比较明显的地域性特征或独特的表型特征.研究结果可为贵州辣椒新品种选育和改良的优异亲本材料的选择提供有效支撑.

    辣椒表型性状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

    当阳鱼腥草花叶病病原分子鉴定

    周洁吴方华燕飞齐传东...
    54-58页
    查看更多>>摘要:明确当阳鱼腥草花叶病致病菌种类,为当阳鱼腥草花叶病的田间防治提供依据.采集鱼腥草花叶叶片提取当阳鱼腥草典型病样的总RNA,利用sRNA深度测序,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初步确定病原菌,利用该病毒外壳蛋白(CP)特异性引物进行RT-PCR检测,所得序列进行BLAST比对和系统进化树构建,以进一步确定病原菌种类.利用sRNA深度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初步确定鱼腥草花叶病致病菌为黄瓜花叶病毒(CMV),特异性引物扩增得到878 bp特异性条带,经BLAST比对发现其与已发表的CMV序列高度同源,相似性最高达97.84%.通过CMV病毒CP基因的核苷酸序列构建系统进化树可得鱼腥草花叶病病毒属于CMV亚组Ⅱ.引起鱼腥草花叶病的病原属于黄瓜花叶病毒Ⅱ亚组,研究结果为鱼腥草花叶病防治提供了理论基础.

    鱼腥草黄瓜花叶病毒sRNA深度测序RT-PCR

    基于隶属函数法的设施甜瓜复配基质综合评价

    许丽婷朱雪荣田永利孟延...
    59-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筛选出以农业废弃物为主要原料的设施甜瓜栽培基质配方,为优化设施甜瓜基质栽培技术提供参考.将牛粪、羊粪、菇渣、菜籽油渣、珍珠岩为原料按不同体积比设置6个处理,研究不同基质配方对甜瓜生育期植株株高、茎粗、叶片数、叶绿素含量、果实的形态指标、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T3处理(V牛粪∶V菇渣∶V油渣∶V珍珠岩=4∶3∶0.5∶2)的甜瓜全生育期植株长势和叶片SPAD优于其他各处理,苗期增加幅度最大,且甜瓜产量、果实中维生素C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及固酸比、糖酸比均显著高于土壤栽培(TR)和商品基质栽培(CK),且可滴定酸和有机酸含量均显著低于TR和CK,隶属函数平均值为0.920,高于其他处理.综上所述,甜瓜在T3配方下的生长状况最好,更适宜作为设施甜瓜的栽培基质.

    甜瓜复配基质品质隶属函数

    马铃薯褐化种质资源表型性状综合评价

    王海艳田国奎王立春李凤云...
    66-73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遗传多样性分析、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对马铃薯褐化群体中60份种质资源表型性状进行综合评价,为选育抗褐变马铃薯新品种及生产利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4个描述性指标的遗传多样性指数在0.085~1.157,茎色的遗传多样性指数最大,8个数值型指标变异系数在9.46%~69.22%,褐化指数、褐化强度变化值变异系数较大.相关性分析表明,单株产量与生育期、单株块茎数呈极显著正相关,与主茎数呈显著正相关,褐化指数与褐化强度、褐化强度变化值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煮后变褐值呈极显著负相关.采用主成分分析确定了 8个主成分因子,累积贡献率为69.785%.聚类分析将60份种质资源划分为5大类,其中第Ⅰ、第Ⅱ类属于高抗、抗褐变种质,可以用于抗褐变材料选育的亲本材料;第Ⅳ、第Ⅴ类属于易褐变、严重褐变种质,可以作为褐变机制的研究材料.研究结果可为马铃薯抗褐变新品种选育和遗传改良提供一定参考.

    马铃薯褐化种质表型性状综合评价

    中国南瓜幼苗低氮耐受性指标筛选及综合评价

    廖青桂卢秋晨刘英董佳美...
    74-80页
    查看更多>>摘要:氮肥过量施用是导致土壤退化及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选育低氮耐受性较强的品种对中国南瓜的减肥增效生产具有重要意义.以8个中国南瓜种质为试验材料,采用水培法并设置适氮(7.0 mmol·L-1)和低氮(0.7 mmol·L-1)2个处理,测定苗期18个性状的低氮耐受系数,采用主成分、隶属函数和回归分析等方法建立中国南瓜低氮耐受性综合评价体系.结果表明,不同种质各指标的低氮耐受系数存在显著差异;主成分分析表明,一些表征植株生物量和叶片光合作用能力的指标与低氮耐受能力密切相关,其中根部干质量、根部鲜质量、根体积、壮苗指数等4个指标可作为低氮耐受性鉴定指标.利用回归分析建立中国南瓜幼苗低氮耐受性预测方程D'=0.9509-0.1212X1-0.207 7X2+0.134 1X3-0.078 2X4(平均估算精度 96.5%,R2=0.957),筛选获得 1 份苗期低氮耐受性较强的种质Cmo19(柿饼南瓜),初步实现中国南瓜幼苗期低氮耐受性种质资源的快速筛选鉴定,为中国南瓜氮高效利用品种选育及相关机制研究提供了依据.

    中国南瓜低氮胁迫筛选综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