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性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性科学
中国性科学

胡佩诚

月刊

1672-1993

jcs@bjmu.edu.cn,tougao@zgxkx.org

010-82805043

100191

北京海淀区学院路38号北京大学医学部

中国性科学/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Human Sexuality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办刊宗旨为:发展性科学、普及性教育、提倡性文明、促进性健康。以性医学为基础,以性教育为重点,促进我国性科学领域的学术研讨与交流,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主要读者对象为医务工作者、高等院校人文社会学科教师学生、各科研单位有关专家学者以及社会各界关注性科学发展,渴望了解性健康知识的人士。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国性学会性心理咨询/性心理治疗专业伦理守则(第一版)

    中国性学会官锐园
    1-5页

    GPR120激动剂通过β-Arrestin2途径改善高糖诱导的海绵体内皮细胞功能障碍

    郑仲杰程建星唐文豪洪锴...
    5-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激活G蛋白偶联受体(GPR)120对高糖诱导的人类阴茎海绵体内皮损伤修复的影响,以期为寻找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碍(DMED)新的药物开发靶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收集海绵体植入手术患者术中废弃海绵体组织提取海绵体内皮细胞进行原代培养,用高浓度葡萄糖诱导内皮细胞损伤,再以GPR120激动剂治疗,观察对比不同处理的细胞一氧化氮(NO)释放量、细胞迁移、血管生成等功能。结果 成功提取人类海绵体内皮细胞进行原代培养并鉴定;发现GPR120在人类海绵体内皮细胞中稳定表达,且与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存在共定位;与高糖损伤组相比,GPR120激动剂治疗组NO释放量、划痕愈合率和血管生成率均显著增加(P<0。05);沉默β-Arrestin2后GPR120激动剂失去原有的治疗效果。结论 高糖培养可诱导海绵体内皮细胞功能障碍,GPR120激动剂能够治疗海绵体内皮功能障碍,沉默β-Arrestin2后GPR120激动剂无法改善内皮功能。

    勃起功能障碍糖尿病海绵体内皮细胞G蛋白偶联受体120β-Arrestin2

    阴茎假体植入术后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李哲扬陈敏慧赵寅黄晓军...
    1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男性勃起功能障碍是男性常见的疾病,无论病因如何,阴茎假体植入术都是药物难治性ED的推荐手术治疗方法。随着阴茎假体植入术在国内的开展,必须认识到,手术并发症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满意度产生影响。本文就阴茎假体植入术后并发症及其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以为医生深入理解和处理相关并发症提供参考。

    阴茎假体植入勃起功能障碍并发症

    术前附睾穿刺对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生殖管道显微重建的影响

    刘计海阚懿戴玉田赵晓智...
    15-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术前附睾穿刺是否影响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生殖管道显微外科重建的手术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在南京鼓楼医院成功行显微镜下附睾输精管吻合术的8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前是否行附睾穿刺活检将其分为穿刺组(n=37)和未穿刺组(n=49),比较分析两组的手术情况、术后精道复通情况及配偶受孕情况。结果 穿刺组37例中术后22例复通(59。46%),未穿刺组49例中术后39例复通(79。59%),穿刺组术后复通率低于未穿刺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年龄、体重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穿刺组平均手术时间长于未穿刺组,穿刺组双侧吻合率低于未穿刺组,穿刺组头部吻合率高于未穿刺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穿刺组22例复通患者中有5例配偶自然受孕(22。73%),未穿刺组39例复通患者中有11例配偶自然受孕(28。21%),两组术后配偶自然受孕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显微重建手术可以为部分梗阻性无精子患者提供更好的生育选择,而术前附睾穿刺可能降低术后生殖管道复通率,需慎重考虑。

    附睾穿刺梗阻性无精子症显微重建

    阴茎假体治疗男性勃起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

    桂士良刘熙君王宝田
    19-22页
    查看更多>>摘要:阴茎假体植入术是难治性勃起功能障碍最有效的手术治疗方法之一。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阴茎假体的机械可靠性、患者满意度、安全性和功能性勃起修复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本文就近几十年来阴茎假体的发展情况与假体术后感染的管理作一综述。

    阴茎假体阴茎假体植入术勃起功能障碍

    不同年龄段勃起功能障碍患者血清总睾酮值及心理测评结果分析

    陆陈聪姜永生徐琰项子良...
    23-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男性勃起功能障碍(ED)患者进行心理量表评估及血清总睾酮值(TT)检测,分析心理因素及内分泌因素对不同年龄段ED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9月至2021年9月江苏省中医院男科诊治的1 411例E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心理测评,以及状态特质焦虑量表、国际勃起功能指数问卷表(IIEF)调查,并抽血检测血清TT。根据患者年龄将其分为三组(A组:20~30岁;B组:>30~40岁;C组:>40~50岁),另外根据IIEF结果将各年龄组患者分为轻度(12~21分)、中度(8~11分)、重度(≤7分),对各组间TT、心理测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B组、C组TT较A组显著下降(P<0。05);B组与C组T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内不同严重程度ED患者T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内轻度ED患者TT显著高于重度患者(P<0。05);C组内轻度、中度ED患者TT显著高于重度患者(P<0。05)。与A组、B组相比,C组抑郁、强迫、恐怖、精神病性、人际关系、SCL-90和状态特质焦虑量表评分显著降低(P<0。05)。A组内不同严重程度ED患者SCL-90、状态特质焦虑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内,中度、重度ED患者间SCL-90、状态特质焦虑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ED患者的敌对、焦虑、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强迫症状、抑郁因子分、SCL-90总分和状态特质焦虑量表评分显著低于中度、重度ED患者(P<0。05);C组内,轻度、中度ED患者间SCL-90、状态特质焦虑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ED患者的焦虑、其他和状态焦虑等评分显著低于重度ED患者(P<0。05),中度ED患者的人际关系、抑郁、SCL-90总分显著低于重度患者(P<0。05)。结论 TT及心理因素对不同年龄段ED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相较于年轻ED患者,TT对高龄ED患者有着更显著的影响。相较于高龄ED患者,心理因素对年轻ED患者有着更显著的影响,年轻ED患者表现出更严重的焦虑、抑郁情绪。

    勃起功能障碍年龄心理因素睾酮

    男性免疫性不育患者精子参数与DNA完整性的交互作用及支原体感染对其的影响

    张利娟郑渠
    28-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男性免疫性不育患者精子参数与DNA完整性的交互作用及支原体感染对其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取四川锦欣西囡妇女儿童医院2022年1月至12月诊断的120例男性免疫性不育患者作为研究组,根据是否有支原体感染分为感染组(n=33)和未感染组(n=87)。另选取同期同一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120例正常男性作为对照组。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感染组和未感染组的精液质量、DNA完整情况,研究精子DNA完整情况与精液质量的相关性。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精液液化时间长于对照组,精子活率、精子浓度、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及正常形态率低于对照组;感染组患者的精液液化时间长于非感染组,精子活率、精子浓度、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及正常形态精子百分率低于非感染组。研究组患者的无光晕、小光晕、中光晕、大光晕、DNA碎片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感染组患者的无光晕、小光晕、中光晕、大光晕、DNA碎片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相关性分析显示,精液液化时间与大光晕、DNA碎片率呈负相关,与精子活率、精子浓度、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正常形态精子百分率呈正相关。结论 男性免疫性不育患者精子参数、支原体感染与DNA完整性呈显著相关性,支原体感染可能会造成DNA完整性下降,进而影响精子质量。

    生殖支原体男性不育精液质量精子DNA完整性

    男性性激素与抗米勒管激素水平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胚胎发育的影响

    石绒寇卉马勤利马琳枝...
    32-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男性性激素与抗米勒管激素(AMH)水平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胚胎发育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至2021年8月于西北妇女儿童医院接受体外受精(IVF)/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CSI)助孕的189例男性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受精卵受精72 h后是否有优质胚胎将其分为优质胚胎组和无优胚胎组。对比两组临床资料,通过LASSO和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影响优质胚胎形成的相关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及性激素水平对胚胎发育情况的预测价值,构建列线图模型并进行评价。结果 无优胚胎组的睾酮(T)、雌二醇(E2)、AMH、精子密度、精子活动率、精子速度试验结果、生育力指数、活动力指数低于优质胚胎组(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E2、T、AMH水平及精子速度试验结果、生育力指数均为患者胚胎发育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与E2、T及AMH单独预测相比,三者联合的预测效能明显较高。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具有较高的区分度、准确性和临床适用性。结论 血清E2、T、AMH水平异常变化与男性不育症患者无优胚胎形成密切相关,三者联合对IVF-ET胚胎发育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可作为临床筛选高危人群的敏感指标。

    抗米勒管激素性激素体外受精胚胎移植胚胎发育

    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全身骨显像早期诊断前列腺癌患者发生骨转移的临床价值研究

    宋雷张龙奎李伟
    36-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ECT)全身骨显像早期诊断前列腺癌患者发生骨转移的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5月至2023年7月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收治的51例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经手术病理和骨活检确诊为前列腺癌骨转移,所有患者开展ECT全身骨显像,分析检查结果。结果 骨活检结果显示,51例骨转移患者中43例脊柱转移、40例肋骨转移、32例胸部转移、30例骨盆转移、5例颅骨转移、29例四肢转移。ECT骨转移检出率为96。08%(49/51),和骨活检检查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前列腺癌患者有无骨转移检测中应用ECT全身骨显像的结果与骨活检结果相近,ECT全身骨显像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

    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前列腺癌骨转移

    连翘脂素调节JAK2/STAT3信号通路对前列腺癌增殖、凋亡和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

    王亮李强刘晶张国民...
    40-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连翘脂素(PHI)对前列腺癌(PCa)增殖、凋亡和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DU-145和LNCap-FGC细胞,将细胞分为对照组(Control组)、连翘脂素组(PHI组)、Janus激酶2(JAK2)抑制剂组(Ag490组)、连翘脂素+激活剂组(PHI+Colivelin组),分别检测细胞活力、细胞克隆能力、划痕愈合率及细胞侵袭;免疫组化法分析E-钙黏蛋白(E-cadherin)、N-钙黏蛋白(N-cadherin)和波形蛋白(Vimentin)表达;Western blot检测JAK2、p-JAK2、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p-STAT3蛋白表达。结果 与Control组比较,PHI组与Ag490组DU-145和LNCap-FGC胞存活率、细胞克隆数、划痕愈合率、细胞侵袭数、N-cadherin、Vimentin及p-JAK2、p-STAT3表达显著降低,细胞凋亡率和E-cadherin表达显著升高(P<0。05);PHI组与Ag490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PHI组比较,PHI+Colivelin组细胞存活率、细胞克隆数、细胞划痕愈合、细胞侵袭数、N-cadherin、Vimentin及p-JAK2、p-STAT3表达显著增加,细胞凋亡率和E-cadherin显著降低(P<0。05)。结论 PHI可抑制JAK2/STAT3信号通路抑制PCa细胞增殖并诱导细胞凋亡,逆转DU-145和LNCap-FGC上皮间质转化进程。

    连翘脂素Janus激酶2/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前列腺癌上皮间质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