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于欣

月刊

1000-6729

cmhj@bjmu.edu.cn

010-62010890

100191

北京市海淀区花园北路51号2号楼506室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Journal Chinese Mental Health JournalCHSSCDCSSCI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中国心理卫生杂志(Chinese Mental Health Journal)》以促进心理(精神)卫生各相关学科的交流和发展、促进心理(精神)卫生领域学术理论的创新和心理健康促进应用性新方法的研究和推广、促进全民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为办刊宗旨,主要刊登反映我国心理(精神)卫生相关领域最新研究成果的各种形式的论文,报道世界前沿信息,传播心理(精神)卫生新知识等。主要服务对象是从事临床、科研、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的专业人员。心理(精神)卫生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学术领域,本刊的一个重要特色是涉及的学科范围广,包括临床医学(主要是精神病学)、公共卫生学、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等学科,在选稿时特别欢迎临床医学与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方法相结合的应用性研究论文。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共患对立违抗障碍儿童大脑皮质形态学特点

    司飞飞刘璐李海梅董敏...
    97-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共患对立违抗障碍(ODD)儿童的大脑皮质形态学特点。方法:选取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诊断标准的ADHD共患ODD儿童16例,不共患ODD的ADHD儿童20例,及性别、年龄匹配的36例正常对照儿童。采用中国修订韦氏儿童智力量表(C-WISC)评估智商。所有被试进行脑磁共振成像扫描及数据采集,采用FreeSurfer软件分析大脑皮质形态学指标。结果:ADHD伴ODD组[(6 528。1±857。5)mm3vs。(7 591。2±657。3)mm3]、ADHD不伴ODD组[(6 867。2±841。3)mm3vs。(7 591。2±657。3)mm3]左外侧颞上回脑区皮质体积均小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ADHD伴ODD与ADHD不伴ODD两组间体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DHD组左外侧颞上回脑区皮质体积与ODD症状的相关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皮质厚度、表面积和曲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左外侧颞上回皮质体积减小可能是ADHD儿童的重要脑结构异常指征,共患ODD未改变这一特点。

    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对立违抗障碍大脑皮质形态学

    初中生校园欺凌与心理亚健康的关系

    卢丹丹李芳王慧豪官越...
    104-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初中生校园欺凌与心理亚健康的关系及心理韧性在其中的调节作用。方法:以武汉市2所初中10~14岁792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中文版Olweus欺凌问卷、青少年亚健康多维评定问卷及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来测量学生的校园欺凌、心理亚健康和心理韧性水平。结果:受欺凌得分与心理亚健康得分正向关联(β=1。88);心理韧性得分在受欺凌得分与心理亚健康得分之间的调节作用有统计学意义(β=-0。07)。结论:初中生心理亚健康问题可能与受欺凌经历有关,心理韧性在受欺凌与心理亚健康的关系间可能有调节作用。

    青少年校园欺凌心理亚健康心理韧性调节作用

    中学生同伴忽视与网络欺负行为的关系

    李森张双喜
    109-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中学生同伴忽视与网络欺负行为之间关系。方法:以河北省2所学校1 549名中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青少年社会排斥问卷中同伴忽视分问卷和网络欺负行为问卷对中学生受到的同伴忽视和网络欺负行为进行间隔7个月两次数据采集(分别为T1、T2),使用AMOS23。0进行交叉滞后模型分析。结果:T1同伴忽视得分为(1。9±0。8),T2同伴忽视得分为(2。1±0。8);T1网络欺负行为得分为(1。3±0。3),T2网络欺负行为得分为(1。3±0。4)。同伴忽视和网络欺负行为得分在T1和T2均呈正相关(r=0。12、0。14,均P<0。01);T1网络欺负行为得分与T2同伴忽视水平得分正向关联(β=0。15,P<0。01),但是T1同伴忽视得分与T2网络欺负行为得分无关联(β=0。01,P>0。05)。结论:本研究提示中学生受到的网络欺负行为可正向预测同伴忽视。

    中学生同伴忽视网络欺负行为交叉滞后分析

    青少年内化问题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

    赵晶晶王坤李叶白荣...
    114-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12~18岁青少年内化问题的危险因素,为青少年内化问题的科学预防和有效控制提供依据。方法:系统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万方、PubMed、Web of Science、Psychology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Collection、PsycInfo、PsycArticles和ERIC等中英文数据库,收集国内外近22年关于青少年内化问题危险因素的文献,纳入使用CBCL、YSR以及TRF量表测量相关内化问题的非临床研究,采用CMA3。0进行meta分析,以r作为效应量指标,使用随机效应模型合并危险因素效应量。结果:最终纳入77篇文献,18种危险因素,个体自身和家庭危险因素各7种,学校/社会危险因素4种,其中家庭危险因素与青少年内化问题的平均相关性最高,在家庭危险因素中,亲子依恋的相关性最高。结论:青少年内化问题与个体自身危险因素、家庭危险因素和学校/社会危险因素均呈正相关,家庭危险因素(尤其是亲子依恋质量)与青少年内化问题的相关性最高。

    青少年内化问题危险因素meta分析

    儿童青少年执行功能与单次运动剂量-效应关系的meta分析

    宋庆尧于瀛樊晓飞孙平...
    122-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检验儿童青少年执行功能与单次运动之间的剂量-效应关系。方法:检索中国知网、维普、PubMed、Scopus、Web of Science、EBSCO数据库中关于单次运动对儿童青少年执行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运用Review Manager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4篇文献,包含691名被试;单次运动对改善抑制功能反应时[SMD=-0。78(-1。35,-0。25),P=0。004]和正确率[SMD=0。91(0。27,1。55),P=0。005]、刷新功能反应时[SMD=-1。04(-2。01,-0。07),P=0。030]和正确率[SMD=1。16(0。39,1。93),P=0。003]有效果;单次运动以静止运动、30 min、中等强度对改善儿童青少年抑制功能反应时效应量(-5。86、-1。41、-0。76)、抑制功能正确率效应量(2。98、5。64、1。62)和刷新功能正确率效应量(6。27、7。39、2。57)最大(均P<0。05)。结论:单次运动可改善儿童青少年执行功能中的抑制功能和刷新功能。

    单次运动执行功能剂量-效应儿童青少年

    入睡前觉醒量表测评短暂失眠障碍患者的效度和信度

    吴艾柯溥弋棋赵昱翰方乐琴...
    131-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评价中文版入睡前觉醒量表(PSAS)测评短暂失眠障碍(BID)患者的效度和信度。方法:选取170例BID患者和150例正常睡眠者(NS),完成PSAS、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失眠严重程度指数(ISI)。其中,72例BID患者在3个月后接受PSAS、HADS、ISI重测。结果:BID组的PSAS分值呈现正态分布,PSAS分值与HADS、ISI分值均呈正相关(r=0。55、0。40,均P<0。01)。探索性因子分析和平行分析结果显示PSAS趋向于双因子结构(躯体觉醒和认知觉醒),方差解释值为55。84%,条目负荷为0。46~0。89。BID组的PSAS及其分量表分值均高于NS组(均P<0。001)。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显示PSAS的最佳划界分为32/33(灵敏度0。72,特异度0。81)。Chronbach α和Spearman Brown分半信度分别为0。91和0。76,条目与总分的相关系数为0。41~0。85(均P<0。01),重测信度为0。37(P<0。01)。此外,PSAS分值变化率与ISI、HADS分值变化率均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中文版PSAS测评BID患者的睡前觉醒程度具有良好的效度和信度。

    入睡前觉醒量表短暂失眠障碍效度信度

    青少年首发抑郁症患者家庭照顾者照护体验的定性研究

    陈婷婷王润超朱树贞孙超...
    138-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索青少年首发抑郁症患者家庭照顾者的照护体验。方法:选取青少年首发抑郁症患者家庭照顾者9名,使用自制的访谈提纲对照顾者的情绪状态、疾病认知、照护体验与困境、应对方式、支持需求进行个人深度访谈。采用Colaizzi现象学7步分析法分析、归纳、提炼资料。结果:提取照护体验的4个一级主题(照护体验复杂、照顾负担沉重、亟需资源支持、实现创伤后成长),分为震惊与怀疑、悲观与无助、内疚与病耻感、低效应对状态、心身健康受损、经济负担沉重、家庭关系紧张、个人角色转变、医疗资源支持不足、渴望正常接纳10个二级主题。结论:研究提示青少年首发抑郁症患者家庭照顾者负性体验明显,面临健康受损、经济生活负担等困境,亟需专业资源和社会支持。

    首发抑郁症青少年照护体验定性研究

    新疆失能老年人家庭照护者生活满意度与老年人失能程度的关系

    刘柯汝武雅莉王玉环张梦梦...
    144-1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新疆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失能老年人家庭照护者生活满意度与老年人失能程度的关系及家庭成员参与照护在其关系之间的作用。方法:选取431名新疆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居家失能老年人及其家庭照护者(其中无家庭成员参与照护247名,有家庭成员参与照护184名),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生活满意度指数B量表(LSIB)进行调查。结果:家庭照护者LSIB得分与失能老年人ADL得分呈负相关(r=-0。19,P<0。01),家庭成员参与照护与家庭照护者LSIB得分呈正相关(r=0。52,P<0。01);家庭成员参与照护能调节失能老年人ADL得分对家庭照护者LSIB得分的负向作用(β=0。08,P<0。05)。结论:家庭成员参与照护在新疆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家庭照护者生活满意度与失能老年人失能程度之间有调节作用。

    老年人失能家庭照护者生活满意度调节效应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失眠症状与神经质人格及焦虑症状和心理资本的关系

    郑文凯衡春妮谭云龙杜娟...
    151-1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失眠症状与神经质人格的关系,以及焦虑症状和心理资本在二者关系之间的作用。方法:选取上海方舱医院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687名,采用阿森斯失眠量表(AIS)、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神经质分量表(EPQ-RSC-N)、焦虑自评量表(SAS)、心理资本量表(PCQ)进行测量。采用偏差校正的百分位Bootstrap法进行中介效应检验,运用PROCESS程序进行有调节效应检验。结果:失眠症状患病率49。93%,男患者的AIS得分低于女患者(P<0。01)。SAS得分在神经质人格得分和AIS得分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效应值0。03,占总效应18。29%;随着PCQ得分水平的提升,SAS得分对AIS得分的预测作用呈逐渐降低趋势(β=-0。01,t=-4。41,P<0。001)。结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的焦虑症状在失眠症状与神经质人格的正相关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心理资本可以调节失眠症状和焦虑症状的关系。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失眠神经质焦虑心理资本

    大学生焦点解决思维与抑郁症状关系的追踪研究

    国锐杨宏飞梁社红
    158-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检验大学生焦点解决思维与抑郁症状的纵向预测关系。方法:选取261名大学生,使用焦点解决问卷(SFI)与抑郁自评量表(SDS)间隔3个月进行2次测量,使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和交叉滞后结构方程模型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2次测量的抑郁症状检出率分别为39。46%和47。89%,SFI跳脱因子得分3月后有所降低(P<0。01)。交叉滞后模型分析显示,基线SFI得分负向预测3个月后的SDS得分(β=-0。19,P<0。05),基线SDS得分对3个月后SFI得分的预测无统计学意义(β=-0。05,P>0。05)。结论:研究提示大学生的焦点解决思维可能有助于减轻抑郁症状。

    焦点解决思维抑郁症状追踪研究交叉滞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