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畜牧兽医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畜牧兽医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
中国畜牧兽医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

李琍

月刊

1671-7236

zgxmsy@caas.cn

010-62811226,62810371,62816020

100193

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西路2号

中国畜牧兽医/Journal China Animal Husbandry & Veterinary Medicine北大核心CSTPCDCSCD
查看更多>>《中国畜牧兽医》于1974年2月创刊,是国家新闻出版行政主管部门2014年第一批资质认定的学术期刊,前身为《国外畜牧科技》,2002年更名为《中国畜牧兽医》,是“中国精品科技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北大《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农林核心期刊”和“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A)”收录期刊。本刊设有营养与饲料、生理生化、生物技术、遗传繁育、基础兽医、预防兽医、临床兽医、质量安全、环境安全等栏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鲤鱼MAVS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免疫功能分析

    左明忠张美娜刘雨晴陈孟娟...
    4653-46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获取鲤鱼线粒体抗病毒信号蛋白(mitochondrial antiviral signaling protein,MAVS)基因CDS区,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探讨MAVS基因在免疫反应中的功能。[方法]参考NCBI中公布的鲤鱼MAVS基因预测序列(GenBank登录号:XM_019072216。2)设计引物对MAVS基因进行克隆和测序,使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鲤鱼MAVS蛋白的性质和功能。对鲤鱼进行嗜水气单胞菌攻毒试验,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MAVS基因在攻毒前后鲤鱼各组织中的表达水平。通过免疫荧光检测试验进行MAVS和线粒体的亚细胞定位;使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检测MAVS基因调控下游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克隆得到鲤鱼MAVS基因CDS区序列全长1 749 bp,共编码582个氨基酸。鲤鱼MAVS基因核苷酸序列与鲫鱼、多磷白甲鱼、虎皮鱼、野鲮、草鱼、团头鲂、拉氏鱥、金线鲃、胖头鱥的相似性分别为92。3%、89。5%、85。1%、79。1%、73。6%、73。1%、72。0%、70。1%和69。8%。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鲤鱼与鲫鱼、野鲮、多磷白甲鱼等聚为一支。鲤鱼MAVS蛋白为酸性、不稳定蛋白质,具有较强的亲水性,含有133个磷酸化位点及1个跨膜螺旋,属于跨膜蛋白;不含有信号肽,不属于分泌蛋白。蛋白保守性分析显示,MAVS蛋白的N-端CARD结构域、中间富含脯氨酸结构域(PRR)和C-端跨膜结构域(TM)在不同物种之间高度保守。鲤鱼MAVS蛋白的二级结构和三级结构显示,该蛋白主要由无规则卷曲(58。93%)和a-螺旋(23。37%)构成,延伸链(13。92%)和β-转角(3。78%)含量较低,表明其为一种混合性蛋白。蛋白互作结果显示,MAVS蛋白与NLRP3、TRAF6、ATG5、DDX58、TBK1等免疫蛋白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攻毒后鲤鱼MAVS基因在心脏、脑、脾脏、肝脏、肠道、肌肉、鳃组织中表达量显著或极显著升高(P<0。05;P<0。01),在肾脏中表达量极显著降低(P<0。01),在眼组织中表达量无显著差异(P>0。05)。细胞免疫荧光结果显示,MAVS蛋白表达位置与线粒体一致。双荧光素酶基因检测报告结果显示,MAVS基因能够极显著激活IFN和ISRE启动子(P<0。01)。[结论]MA VS基因在不同物种及在遗传进化过程中高度保守,在鲤鱼不同组织中广泛表达。本试验结果为进一步研究MAVS基因在鲤鱼先天免疫反应中的功能及分子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鲤鱼MAVS基因克隆嗜水气单胞菌免疫

    牛骨骼肌卫星细胞发育过程中的转录组和翻译组联合分析

    马苏芳杨雯晴张冰冰郭若楠...
    4665-46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利用转录组测序(transcriptome sequencing,RNA-Seq)和全长翻译组测序(ribosome-nascent-chain-complex sequencing,RNC-Seq)分析比对转录和翻译两个不同水平上牛骨骼肌的生长发育过程,解析其发育特征和规律,并筛选出可能在转录组和翻译组共同参与牛肌肉生长发育过程的关键基因,为后续功能基因的筛选和利用提供目标靶点。[方法]采集4月龄牛胚胎的骨骼肌卫星细胞的增殖期(proliferative period,GM)和分化期第2天(the second day of differentiation,DM2)的样品进行RNA-Seq和RNC-Seq分析,对其差异表达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从翻译调控的角度分析与骨骼肌发育相关的差异基因。[结果]BSMSCs的DM2期相较于GM期差异基因筛选表明,转录组共筛选获得2 808个差异基因(上调基因1 749个,下调基因1 059个),翻译组共筛选获得3 740个差异基因(上调基因1 769个,下调基因1 971个),转录组和翻译组共有的差异表达基因725个,其中表达趋势相同的基因618个,表达趋势相反的基因107个。功能富集分析获得103个与骨骼肌发育相关的基因。进一步深入分析发现,转录水平的调控和翻译水平的调控具有相对独立性,且翻译调控对转录调控具有一定的回调作用,筛选获得了22个与牛肌肉的生长发育密切相关的标靶基因(CDK1、SERPINE1、THBS1、IGFBP3、CNB1、GADD45A、CYCS、CDK2、CCND1、CCNE2、ZMAT3、ACTB、ACTA1、TNNT1、MYH7、ACTG1、TUBA1C、TNNC1、KIF20A、TUBB4B、MYL3、TUBB3)及 13 个存在翻译回调现象的关键基因(GREM1、EGR1、SFRP4、NKD2、DKK3、IGFBP3、CTSK、ITGAV、CTSV、CDKN1A、SESN3、GADD45A、ZMAT3)。[结论]本研究筛选获得了22个可能与牛肌肉的生长发育密切相关的关键基因和13个存在翻译回调的关键基因,为进一步利用分子手段调节牛肌肉生长发育过程及进行新品种培育提供了重要的靶点。

    牛骨骼肌卫星细胞转录组测序全长翻译组测序生物信息学

    PS-MPs和DEHP联合暴露通过NO/iNOS/NF-κB通路诱导小鼠结肠上皮细胞自噬的作用机制研究

    艾婧竹徐世文
    4678-46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聚苯乙烯微塑料(PS-MPs)和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联合暴露通过NO/iNOS/NF-κB通路诱导小鼠结肠上皮细胞(MCEC)自噬的作用机制。[方法]依据CCK-8法测定的PS-MPs和DEHP对MCEC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将MCEC分为5组:对照组、PS-MPs组、DEHP组、联合组和抑制组,各组 MCEC 分别用培养基及含有 200 μg/L PS-MPs、100 μmol/L DEHP、200 μg/L PS-MPs+100 μmol/L DEHP、200 μg/L PS-MPs+100 μmol/L DEHP+5 nmol/L硼替佐米(PS-341)的培养基处理24 h后,采用生化试剂盒检测NO含量及iNOS活性,通过MDC法检测自噬小体,利用免疫荧光染色、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自噬,以及NO/iNOS/NF-κB通路相关基因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PS-MPs和DEHP均可抑制MCEC的活力,且IC50分别为2 315 μg/L和1 477 μmol/L。与对照组相比,PS-MPs、DEHP、联合组细胞中NO含量、iNOS活性及NO/iNOS/NF-κB通路相关基因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MDC法与免疫荧光染色的荧光强度均显著增强(P<0。05),MCEC的自噬相关基因(Beclin1、ATG5、LC3-B)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5);PS-341可显著缓解PS-MPs和DEHP对MCEC暴露引起的上述检测指标的变化。[结论]联合暴露于PS-MPs和DEHP可激活iNOS,使NO含量激增,上调NO/iNOS/NF-κB通路,从而诱导小鼠结肠上皮细胞自噬。

    聚苯乙烯微塑料(PS-MPs)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NO/iNOS/NF-κB通路小鼠结肠上皮细胞(MCEC)自噬

    乙酰化修饰调控细胞自噬的研究进展

    秦克宁陈丹丹徐鹏王小敏...
    4690-4701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噬是细胞通过溶酶体的功能实现降解自身内容物的过程,自噬相关过程中的突变会导致严重的人类疾病,如癌症、心血管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代谢疾病、肺部疾病和肾脏疾病等。自噬能够联合机体的一些生化反应组建成动态循环系统,起到消除有害物质的作用,且可以为细胞更新和维持体内平衡提供新的能量。因此,自噬在机体的生理和病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有医学和动物生理病理学研究指出乙酰化修饰在调控细胞自噬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乙酰化修饰作为蛋白质翻译后修饰中的一类修饰方法,是由乙酰转移酶和去乙酰化酶介导的可逆的翻译后修饰。其中,乙酰转移酶将乙酰辅酶A的乙酰基团转移至底物蛋白的氨基酸残基上,而乙酰基团的去除由去乙酰化酶完成。乙酰化修饰常发生于组蛋白赖氨酸ε-氨基和非组蛋白的N-端α-氨基上。作者从组蛋白及非组蛋白乙酰化修饰水平方面阐述乙酰化修饰对细胞自噬的影响,以期为深入研究乙酰化修饰在细胞自噬中扮演的角色及其在各类疾病上的治疗作用提供参考和方向。

    自噬乙酰化组蛋白非组蛋白组蛋白乙酰转移酶

    m6A甲基化修饰调控产热脂肪组织的研究进展

    樊艳艳杜佳巍孙天昊付绍印...
    4702-4710页
    查看更多>>摘要:脂肪组织过度沉积会导致人体肥胖,并引发相关的代谢性疾病,同时也会直接影响畜禽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因此,如何调控脂肪组织沉积对于保障人类身体健康、提高动物生产性能及改善动物产品品质都具有重要意义。而脂肪组织的产热功能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领域,其可通过消耗葡萄糖、脂肪酸等能量物质对机体进行产热调节,从而达到维持机体能量平衡的目的。N6-甲基腺嘌呤(N6-methyladenosine,m6 A)修饰作为RNA分子上的主要表观遗传标记,在棕色脂肪组织激活、脂肪组织棕色化及产热中发挥重要功能。作者概述了脂肪组织的产热机制及mRNA m6 A相关修饰蛋白,重点论述了mRNA m6A甲基化修饰对产热脂肪组织能量代谢的调控机制,深入解析了其在能量平衡、产热脂肪激活及代谢性疾病等方面的关键作用,以期为研究产热脂肪的具体产热机制奠定基础,并为精准靶向调控动物脂肪产热机制进而调控动物生产性能和产品品质提供新的思路。

    N6-甲基腺嘌呤(m6A)棕色脂肪组织米色脂肪组织能量平衡

    孕酮调控奶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容受性基因表达的研究

    唐颖李琦王红战李博...
    4711-47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孕酮对奶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容受性标志基因表达的影响,为研究孕酮与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关系及其调控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0、10、100 μg/L孕酮处理奶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利用CCK8试验检测细胞增殖水平,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同源盒结构基因10(HOXa10)的mRNA表达水平,筛选孕酮最佳作用浓度。用孕酮、转录激活因子3(STAT3)抑制剂(1。5 μmol/L)、孕酮+STAT3抑制剂分别处理奶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和 Western blotting分别检测VEGF和HOXa10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使用Lipofectamine 3000 将 VEGF 的靶向 miRNA(miR-497 mimic、miR-497 inhibitor)、HOXa10 的靶向 miRNA(miR-27a-3p mimic、miR-27a-3p inhibitor)以及阴性对照(mimic-NC、inhibitor-NC)分别转染奶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细胞中miR-497、miR-27a-3p以及VEGF和HOXa10的表达情况。[结果]与0 μg/L组相比,10和100 μg/L孕酮处理组细胞增殖水平、PI3K和Akt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没有显著差异(P>0。05),VEGF和HOXa10基因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后续选用10 μg/L孕酮进行试验。与10 μg/L孕酮处理组相比,STAT3抑制剂处理组和孕酮+STAT3抑制剂联合处理组细胞中VEGF和HOXa10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但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与mimic-NC组相比,转染miR-497 mimic、miR-27a-3p mimic后细胞中VEGF、HOXa10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与inhibitor-NC 组相比,转染 miR-497 inhibitor、miR-27a-3p inhibitor 后细胞中 VEGF、HOXa10 的 mRNA 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结论]孕酮通过激活STAT3信号通路调节奶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中VEGF和HOXa 10基因的表达,miR-497负调控VEGF基因的表达,miR-27a-3p负调控HOXa10基因的表达。

    孕酮奶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容受性基因

    内质网应激对睾丸间质细胞中睾酮合成影响的研究进展

    李敬轩龙城齐晓龙
    4722-4731页
    查看更多>>摘要:内质网是具有多种功能的细胞器,参与物质运输,在蛋白质修饰加工、脂质与甾体类激素的合成、细胞应激以及维持钙稳态等生物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当内质网上错误折叠或未折叠蛋白过度堆积会引起内质网应激反应,无法调节时则会启动细胞凋亡程序。睾丸间质细胞是睾酮合成的主要场所,通过一系列合成酶将胆固醇转化为睾酮,对于维持动物繁殖性能至关重要。近年来有研究显示,在雄性动物睾丸间质细胞合成睾酮过程中,常包含内质网应激和未折叠蛋白反应,通过调控不同的信号通路导致细胞凋亡,影响睾酮合成。而目前对于内质网应激对睾酮合成影响的具体机制尚不明确。作者综述了在雄性动物睾丸间质细胞中,内质网应激介导不同细胞凋亡途径、氧化损伤以及钙离子途径对睾酮合成的影响及可能的分子机制,以期为通过调节内质网应激从而提高睾酮合成提供新思路。

    内质网应激睾丸间质细胞睾酮细胞凋亡

    饲粮锌对高温应激雪山草鸡生长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孙鹏飞王晓涵胡云吴慧光...
    4732-47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评估不同形态和剂量的锌对高温应激环境中雪山草鸡生长性能、表观消化率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以期为高温环境下雪山草鸡的锌营养提供参考。[方法]试验采用2(锌源)×2(锌添加水平)两因子完全随机设计,2种锌源分别为无机硫酸锌和中等螯合强度蛋白锌,2种锌添加水平分别为30和60 mg/kg,共4个试验组;另设1个满足肉鸡锌需要量的对照组。选取320只61日龄雪山草鸡,随机分配到5个组中,每个处理8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鸡。预试期7 d,正试期28 d,均在高温应激条件下进行。分别在试验第14(75日龄)和28(89 日龄)天时采集饲料样、粪样和血样,用于测定肉鸡的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和血清生化指标。[结果]①锌源、锌添加水平及两因子互作对高温应激肉鸡的生长性能均无显著影响(P>0。05)。②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锌显著提高了肉鸡粗蛋白质和粗脂肪的表观消化率(P<0。05)。锌源对干物质的消化率有显著影响,在锌源主效应上,与饲粮中添加无机硫酸锌相比,添加中等螯合强度蛋白锌显著降低了高温应激肉鸡的干物质表观消化率(P<0。05)。③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锌显著提高了试验第14天时肉鸡血清中总蛋白、白蛋白和球蛋白含量(P<0。05),以及显著提高了试验第28天时肉鸡血清中总蛋白和白蛋白含量(P<0。05)。锌源对试验第14天时肉鸡血清中总蛋白和白蛋白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锌水平对试验第14天时肉鸡血清中总蛋白、白蛋白和球蛋白含量,以及试验第28天时肉鸡血清中总蛋白和白蛋白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锌源×锌水平交互对试验第14天时肉鸡血清中总蛋白含量和试验第28天时肉鸡血清中白蛋白含量均有显著影响(P<0。05),其中饲粮中添加60 mg/kg中等螯合强度蛋白锌作用效果最佳。④在锌源、锌水平和锌源×锌水平互作效应上,饲粮中添加锌对高温应激肉鸡血清中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活性均无显著影响(P>0。05)。⑤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锌显著提高了试验第14天时肉鸡血清中总胆固醇和高密度胆固醇含量,显著降低了试验第28天时肉鸡血清中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胆固醇含量(P<0。05)。锌水平对肉鸡血清中总胆固醇、高密度胆固醇和低密度胆固醇含量均有显著影响(P<0。05)。[结论]在高温应激条件下,饲粮中添加锌虽然没有显著改善肉鸡的生长性能,但对肉鸡粗蛋白质和粗脂肪的表观消化率产生了显著影响,并对高温应激肉鸡血清蛋白质和脂代谢指标产生有益影响,有助于维持肉鸡生理功能的稳定性。

    高温应激雪山草鸡生长性能表观消化率血清生化指标

    中草药水提物复合制剂对幼龄滩羊瘤胃发酵和细菌组成的影响

    周颖王弘浩刘维平徐誉彰...
    4743-47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黄芪、甘草、苦豆子3种中草药水提物复合制剂对幼龄滩羊瘤胃发酵参数及细菌组成的影响。[方法]试验采用单因素设计,选择40只3月龄、体重相近且健康的幼龄滩羊,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k0)、试验1组(s1)、试验2组(s2)和试验3组(s3),分别饲喂含有0、0。50%、1。00%和1。50%的中草药水提物复合制剂的基础饲粮,每组10只,试验预试期10 d,正试期60 d。经口腔采集瘤胃液,测定pH、氨态氮(NH3-N)、挥发性脂肪酸等相关瘤胃发酵参数,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测定瘤胃细菌的多样性,并借助测序平台分析瘤胃主要差异细菌属与瘤胃发酵参数的相关性。[结果]各组间瘤胃液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异丁酸、异戊酸、戊酸、NH3-N及pH均无显著变化(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1、2组的乙酸、丁酸比例无明显变化(P>0。05),试验3组瘤胃液乙酸比例明显提高(P<0。05)、丁酸比例明显降低(P<0。05),试验1、2、3组瘤胃液中丙酸比例明显降低(P<0。05),乙丙比明显提高(P<0。05)。从瘤胃细菌多样性分析可以看出,在门水平,与对照组相比,试验2、3组的厚壁菌门(Firmicutes)相对丰度明显降低(P<0。05),试验2组的螺旋体(Spirochaetota)相对丰度明显降低(P<0。05),试验1、2、3组的髌骨菌门(Patescibacteria)相对丰度明显降低(P<0。05);在属水平,与对照组相比,试验1组的新月形单胞菌属(Selenomonas)相对丰度明显提高(P<0。05),试验1和2组的密螺旋体属相对丰度明显降低(P<0。05)。相关性分析发现,瘤胃液纤维杆菌属(Fibrobacter)与乙酸比例、乙丙比呈显著正相关,与丙酸比例呈显著负相关,理研菌属(Rikenellaceae_RC9_gut_group)与戊酸比例呈显著正相关,密螺旋体属与pH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在饲粮中添加浓度为0。50%中草药水提物复合制剂,可调整幼龄滩羊瘤胃挥发性脂肪酸的比例,改善瘤胃细菌菌群多样性,一定程度提高瘤胃纤维降解菌(如纤维杆菌属)的相对丰度,明显提高乳酸抑制菌(如新月形单胞菌属)的相对丰度,明显降低半纤维降解菌(如密螺旋体属)的相对丰度,更适于幼龄滩羊机体生长需要。

    中草药水提物幼龄滩羊瘤胃发酵细菌组成

    断奶仔猪肠道古菌菌群结构功能与腹泻的相关性研究

    潘成麟宋彤星章啸君楼芳芳...
    4755-47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断奶仔猪肠道古菌菌群结构功能,分析古菌与断奶仔猪腹泻的相关性,为防治断奶仔猪腹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同批次24日龄健康断奶仔猪(H组)和腹泻断奶仔猪(D组)各32头,采集粪便后通过16S rRNA基因测序分析两组粪便样本古菌菌群结构,使用PICRUSt2软件预测肠道古菌功能,分析差异古菌与断奶仔猪腹泻的相关性。[结果]健康和腹泻断奶仔猪腹泻评分差异显著(P<0。05)。广古菌门(Euryarchaeota)、泉古菌门(Crenarchaeota)和奇古菌门(Thaumarchaeota)为健康和腹泻仔猪优势古菌菌门;健康仔猪优势菌属为甲烷八叠球菌属(Methanosarcina)、Euryarchaeota_norank和甲烷短杆菌属(Methanobrevibacter)。腹泻仔猪优势菌属为Euryarchaeota_norank、甲烷八叠球菌属和甲烷短杆菌属。腹泻仔猪菌群多样性和丰富度高于健康仔猪,且健康和腹泻断奶仔猪的古菌菌群结构和功能差异显著(P<0。05),古菌菌群结构差异主要体现在甲烷八叠球菌属、Euryarchaeota_norank、恐硫球菌属(Sulfophobococcus)、Nitrosarchaeum、热网菌属(Pyrodictium)等菌属上;古菌菌群功能差异主要体现在脂多糖的生物合成、氨基酸生物合成、抗原处理和表达等通路上。相关性分析发现,甲烷八叠球菌属、恐硫球菌属、Euryarchaeota_norank、甲烷暖球菌属(Methanocaldococcus)、火球菌属、甲烷卵圆形菌属(Methanocalculus)和Nitrosarchaeum的相对丰度与断奶仔猪腹泻均显著相关(P<0。05)。[结论]健康和腹泻断奶仔猪肠道古菌菌群结构和功能存在显著差异,腹泻断奶仔猪Euryarchaeota_norank相对丰度较高,而甲烷八叠球菌属相对丰度较低,Euryarchaeota_norank、甲烷八叠球菌属和恐硫球菌属与断奶仔猪腹泻存在相关性。

    断奶仔猪腹泻16SrRNA古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