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畜牧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畜牧杂志
中国畜牧杂志

李德发

半月刊

0258-7033

zgxmzz@cau.edu.cn

010-62732723

100193

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西路2号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

中国畜牧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Animal Science北大核心CSTPCDCSCD
查看更多>>本刊是1953年创刊的畜牧类综合性科技刊物,全国中文核心期刊,由中国科协主管,中国畜牧医学会主办,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北京博亚和讯农牧技术有限公司联合承办,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2006年改为半月刊,改版后设如下栏目:单期(科技版):专家论坛、业务名家、实验研究、经验交流、专题论坛、调查报告、综述、基层园地等;双期(市场与管理版):政策导读、行业动态、新闻聚焦、名家论坛、市场观察、产业透视、畜产品安全、动物保健、名企探索、国际畜产品市场、世界最新数据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不同ZEA水平对驴肠道微生物、卵巢发育以及粪便移植后小鼠卵巢细胞凋亡的影响研究

    官民凯商昊苟春阳孙玉江...
    323-330页
    查看更多>>摘要:试验旨在研究玉米赤霉烯酮(ZEA)对驴肠道微生态的重塑及肠道微生物结构对其卵泡发育的影响。选取 24 头母驴,随机分成 3 组,对照组和试验组分别灌服 100 µL浓度为 0、500、1 000 µg/(kg·d)的ZEA溶液,连续 40 d。饲喂结束后,分别采集驴盲肠内容物以及驴卵巢用于 16S rRNA测序及Tunel检测。利用小鼠模型进行驴盲肠内容物对卵巢发育的验证试验,选取 30 只昆明母鼠,随机分成 3 组,将饲喂试验中的驴盲肠内容物制成菌液,每天 200 µL灌胃移植给小鼠,连续 40 d,试验结束后采集小鼠卵巢进行卵巢中相关基因和蛋白表达检测及Tunel检测。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500 µg/(kg·d)和 1 000 µg/(kg·d)组驴盲肠中厚壁菌门和拟杆菌门菌群丰度降低(P<0。05),螺旋体门菌群丰度升高(P<0。05),且卵巢细胞凋亡数量增加(P<0。05);在小鼠模型中,与对照组相比,驴盲肠内容物灌胃处理组的小鼠其卵巢中炎症反应相关蛋白和凋亡相关蛋白表达量升高(P<0。05),且卵巢细胞凋亡数量升高(P<0。05),小鼠卵巢中抗氧化酶蛋白、趋化因子蛋白表达量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小鼠日增重下降。由此可见,ZEA可通过改变驴肠道微生物结构的途径损害母驴卵泡发育及粪便移植后小鼠卵巢卵泡的发育。

    玉米赤霉烯酮肠道微生态卵泡发育凋亡

    地衣芽孢杆菌对黄羽肉鸡生长性能、免疫能力、抗氧化功能和肠道菌群的影响

    李奎刘金松雷昕茹张瑞强...
    331-337页
    查看更多>>摘要:试验旨在探究日粮添加地衣芽孢杆菌对黄羽肉鸡生长性能、免疫能力、抗氧化功能和肠道形态及盲肠菌群结构的影响。选用1日龄健康、平均初重为(32。39±0。37)g的雄性岭南黄羽肉仔鸡36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 8 个重复,每重复 15 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对照组),BL500 组、BL1000 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 500、1 000 mg/kg地衣芽孢杆菌(活菌数 1×109 CFU/g),试验期 56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添加500 mg/kg和1 000 mg/kg地衣芽孢杆菌均可增加黄羽肉鸡的末体重(FBW)和平均日增重(ADG)(P<0。05),提高肉鸡血清免疫球蛋白M(IgM)含量和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P<0。05),降低血清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丙二醛(MDA)含量(P<0。05),增加空肠绒毛高度(VH)(P<0。05),提高了肉鸡盲肠中微生物丰富度和多样性(P<0。05),降低了厚壁菌门和另枝菌属的相对丰度(P<0。05);饲粮添加1 000 mg/kg地衣芽孢杆菌组肉鸡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空肠绒毛高度与隐窝深度比值(VH/CD)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白介素 1β(IL-1β)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饲粮添加地衣芽孢杆菌可调节厚壁菌门和另枝菌属的相对丰度,提高血清免疫力和抗氧化能力,改善肠道形态结构,进而提高黄羽肉鸡生长性能,且饲粮添加 1 000 mg/kg较 500 mg/kg地衣芽孢杆菌效果更优。

    地衣芽孢杆菌黄羽肉鸡生长性能免疫力肠道菌群

    植物精油微胶囊对黄羽肉鸡前期生长性能和肠道健康的影响

    赵前潘涵珂朱丽云黄礼文...
    338-34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旨在探究植物精油微胶囊对黄羽肉鸡生长前期的生长性能和肠道健康的影响。选取 1 日龄体重接近、生长状况良好的梅岭草鸡 150 只,随机分为 5 组,每组 3 个重复,每个重复 10 羽鸡。对照组(CN)饲喂基础饲料,抗生素组(AG)添加 50 mg/kg的链霉素,试验组(L-EO、M-EO和H-EO)分别在基础饲料中添加 100、200、300 mg/kg的植物精油微胶囊,试验期 25 d。结果表明:与CN组相比,M-EO组平均日采食量增加(P<0。05),H-EO组耗料增重比降低(P<0。05);试验组免疫器官指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与CN组相比,M-EO组和H-EO组血清总蛋白含量和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增加(P<0。05),AG组、L-EO组和M-EO组总胆固醇含量降低(P<0。05);试验组十二指隐窝深度(CD)较对照组降低(P<0。05),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的V/C值均增加(P<0。05);与CN组相比,M-EO组α-淀粉酶、胰蛋白酶和脂肪酶活力均提高(P<0。05),L-EO组α-淀粉酶和胰蛋白酶活性提高(P<0。05);与CN组相比,L-EO组和H-EO组盲肠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乳酸菌数量降低(P<0。05),M-EO组盲肠大肠杆菌数量降低(P<0。05)。由以上结果可知,饲料中添加植物精油微胶囊能提高肉仔鸡的生长性能和改善肠道健康,其中 200~300 mg/kg的添加水平效果较好。

    植物精油微胶囊黄羽肉鸡饲料添加剂生长性能肠道健康

    异亮氨酸缓解轮状病毒攻毒断奶仔猪十二指肠结构和功能的研究

    袁宇尘丁元翠杨亚南唐军...
    345-34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异亮氨酸(Isoleucine,Ile)对轮状病毒(RV)攻毒的断奶仔猪腹泻评分及十二指肠肠道形态和功能的影响,本试验采用 2×3 双因子交叉设计,第 1 个因素为基础日粮中Ile水平(0、0。5%、1。0%),第2 个因素为RV攻毒与否。选取 21 日龄体重相近的健康断奶仔猪 48 头(杜×长×大),随机分为 6 个处理组,每个处理 8 个重复,每个重复 1 头猪。第 1、2 组饲喂基础日粮,第 3、4 组为基础日粮+0。5%Ile,第 5、6组为基础日粮+1%Ile。在饲喂第14天时,所有仔猪灌服100 mmol/L碳酸氢钠溶液5 mL,20 min后,第2、4、6攻毒组进行灌服RV 5 mL(106 TCID50/mL)攻毒处理,第1、3、5组灌服生理盐水5 mL。攻毒后饲喂日粮不变,在试验第 18 天进行采样。结果显示:攻毒试验前 14 d Ile试验组的腹泻指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在试验 15~18 d时RV攻毒对照组断奶仔猪的粪便评分指数显著高于试验组,通过Ile的治疗断奶仔猪的粪便评分指数有降低的趋势,Ile与RV具有交互作用。在Ile处理下,试验组十二指肠的绒毛高度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绒隐比在RV处理下显著升高,杯状细胞在Ile作用下试验组与对照组显著上升;RV处理下试验组与对照组显著下降,添加Ile显著影响断奶仔猪十二指肠的超氧化物歧化酶,Ile与RV无显著交互作用,试验组的总抗氧化、谷胱甘肽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试验组与对照组的消化酶活性差异不显著。Ile可以缓解RV对断奶仔猪的腹泻,改善十二指肠组织结构以及抗氧化能力。

    异亮氨酸轮状病毒十二指肠

    LPS刺激对断奶仔猪肝脏形态、功能及转化生长因子β1/Smads通路的影响

    尉心田张阳周墨涵秦旭...
    350-35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脂多糖(LPS)刺激后对断奶仔猪肝脏形态、功能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以及Smads通路的影响。选取 18 头 21 日龄、体重(7。09±0。9)kg杜×长×大断奶仔猪,随机分成 3 个处理,每个处理 6 头猪。预饲 14 d后,腹膜注射 100 μg/kg BW的LPS,分别在注射前(0 h)、注射 4 h和 24 h后屠宰仔猪,取血浆和肝脏样品待测。结果表明:HE切片显示,与对照组(0 h)相比,LPS刺激 4 h后肝细胞损伤严重,有明显炎性细胞浸润,出现大量坏死且细胞核溶解固缩。LPS刺激 24 h后肝细胞核溶解固缩,较刺激 4 h后损伤有所缓解。与对照组(0 h)相比,LPS刺激 4 h后血浆中谷草转氨酶(AST)、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比值(AST/ALT)、碱性磷酸酶(AKP)活性升高(P<0。001),LPS刺激 24 h后血浆中AST、AST/ALT活性升高(P<0。001),AKP活性降低(P<0。05),ALT活性均无显著变化。肝脏中TGF-β1基因表达在刺激 4 h和 24 h后均升高(P<0。05);TGF-βR2在LPS刺激 4 h后下降(P<0。001);Smad3在LPS刺激 4 h后下降(P<0。05);Smad4在LPS刺激 4 h后有上升趋势(P<0。10)。由此可见,在LPS刺激后仔猪肝脏受损,TGF-β1/Smads信号通路被迅速激活参与肝脏的损伤修复。

    转化生长因子β1肝脏损伤Smads信号通路断奶仔猪

    基于Meta分析的羊不同消化道部位生长模型及发育规律

    杜美美李笑微杨靖辉常健辉...
    353-35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采用Meta分析方法探究羊不同消化道部位的生长模型,获得其总体生长发育规律。通过中国知网、Web of Science中外文数据平台,检索建库至 2022 年 10 月期间包含羊瘤胃、网胃、瓣胃、真胃、小肠和大肠重量的中英文文献,共获得相关文献 6 589 篇,依据纳入和排除标准进行文献筛选,保留文献 183篇,提取关于羊年龄、体重、瘤胃重、网胃重、瓣胃重、真胃重、小肠重和大肠重的数据分别为 735、635、534、373、460、464、431、262 条,使用Gompertz模型进行生长曲线拟合。Meta分析结果表明:Gompertz模型对羊的瘤胃、网胃、瓣胃、真胃、小肠、大肠的拟合度(R2)分别为 0。64、0。66、0。65、0。56、0。51、0。54(P<0。05);由所获得Gompertz模型可知,羊的瘤胃、网胃、瓣胃、真胃、小肠、大肠生长拐点日龄和拐点体重分别是(60。84 d,259。97 g)、(70。43 d,47。57 g)、(92。25 d,49。67 g)、(62。65 d,76。49 g)、(25。65 d,240。24 g)、(59。01 d,221。41 g);成年时重量分别为 706。60、129。30、135。00、207。90、652。98、601。80 g。依据Meta分析结果可见,出生时小肠的相对成熟度最高,瓣胃的相对成熟度最低;哺乳期发育速度由高到低依次为小肠、瘤胃、瓣胃、大肠、网胃、真胃;小肠最先达到成熟,真胃最后达到成熟。

    Gompertz模型不同部位消化道重量生长曲线

    酵母铬缓解热应激种公兔生化指标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李翔程玉芳
    358-361页
    查看更多>>摘要:试验旨在探讨酵母铬对热应激环境下种公兔生化指标及免疫功能的影响。选用体重约 3。50 kg的 8 月龄健康种公兔 72 只,随机分成 6 组,每组 6 个重复,每个重复 2 只,对照组采食正常饲粮,试验组在饲粮中分别加入 0。2、0。4、0。6、0。8、1。0 mg/kg酵母铬(以铬计),热应激环境(25~30℃)预试 7 d,正式饲养 30 d。结果显示:0。6、0。8、1。0 mg/kg酵母铬组种公兔血清总蛋白、球蛋白和碱性磷酸酶均高于对照组(P<0。05 或P<0。01),其他组略高于对照组(P>0。05);0。4、0。6、0。8、1。0 mg/kg酵母铬组尿素氮、胆固醇、甘油三酯、葡萄糖、肌酸激酶、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均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其他组略低于对照组(P>0。05);除试验 0。2 mg/kg酵母铬组外,其他试验组种公兔全血T淋巴细胞转化率均有升高(P<0。05 或P<0。01)。由此可见,热应激下,饲粮中加入0。6、0。8、1。0 mg/kg酵母铬(以铬计)不但可以调节种公兔血清各项生化指标,还可增强蛋白质合成和提高免疫性能,降低肝细胞膜的通透性,对维护机体健康有一定积极作用。

    热应激生化指标免疫功能种公兔

    不同日龄沙子岭猪与大白猪比目鱼肌肉品质、氨基酸和脂肪酸的比较研究

    张佩文马海明郑昌炳郑界...
    362-36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比较不同日龄沙子岭猪和大白猪比目鱼肌在肉品质性状、氨基酸和脂肪酸组成等方面的差异,分析氨基酸和脂肪酸与肉品质性状的相关性,本实验以 30、60、90、150、210 日龄和 300 日龄的沙子岭猪和大白猪各 36 只作为对象,屠宰后进行相关指标测定。结果表明:沙子岭猪和大白猪比目鱼肌的pH45min、pH24h和加压损失在各个日龄均无显著差异;90 日龄时,沙子岭猪比目鱼肌亮度(L*)和黄度(b*)值低于大白猪(P<0。05),红度(a*)值高于大白猪(P<0。05);210 和 300 日龄时,和大白猪相比,沙子岭猪拥有较低的剪切力和较高的肌内脂肪含量(P<0。05)。在 150 和 210 日龄时,沙子岭猪比目鱼肌谷氨酸、丝氨酸、甘氨酸和鹅肌肽含量高于大白猪(P<0。05),亮氨酸、异亮氨酸、缬氨酸和苯丙氨酸含量低于大白猪(P<0。05)。210 日龄时沙子岭猪的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于大白猪(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肌肉中缬氨酸、鹅肌肽和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与pH24h和肌内脂肪(IMF)均呈正相关,与L*值和b*值均呈负相关(P<0。05)。综合分析,沙子岭猪比目鱼肌优良肉质性状形成的关键窗口期是 150~210 日龄,肌肉中缬氨酸、鹅肌肽和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分别是其优良肉质性状的标志物。

    沙子岭猪大白猪肉品质氨基酸脂肪酸

    猪肉滋味主效物质分析及其用于滋味评价的探讨

    秦凯鹏陶新刘淑杰徐子伟...
    370-37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实验旨在感官品尝评定基础上,对不同品种猪肉进行主要滋味物质含量比较、呈味强度及其多元统计分析,筛选猪肉滋味特征形成相关的主效物质,并探讨验证这些主效物质对 2 种猪肉的区分评价作用。以培育中优质猪"绿嘉黑"(LJH)与瘦肉型商品猪杜×长×大(DLY)为对象,各采集 19 头阉公猪个体的背最长肌冷却肉样品,所有样品-80℃真空保存用于 17 种游离氨酸和 3 种核苷酸(肌苷酸、腺苷酸、鸟苷酸)含量测定,每种随机选择 3 头猪的新鲜肉品立即经 100℃煮制 45 min后进行感官品尝评价。结果显示:LJH猪肉感官品尝的滋味综合评分、鲜味感与回味感(P≤0。05)及甜味感与多汁性(P≤0。01)均优于DLY;LJH猪肉中芳香族(苯丙氨酸、酪氨酸)、苦味(亮氨酸、精氨酸、异亮氨酸、甲硫氨酸、缬氨酸、赖氨酸)、甜味(甘氨酸、丝氨酸、苏氨酸)、鲜味(谷氨酸)及肉香味(组氨酸)氨基酸含量以及腺苷酸含量均高于DLY(P≤0。05);呈味强度(TAV)分析表明,在 2 种猪肉滋味物质中肌苷酸、鸟苷酸、谷氨酸、丙氨酸、半胱氨酸、腺苷酸的TAV均大于 0。1;赖氨酸、谷氨酸、组氨酸、精氨酸在正交偏最小二乘法(OPLS-DA)分析中投影重要性(VIP)大于 1 且具有Kruskal-Wallis检验显著性;利用筛选的 9 种主效物质可以将 2 种猪肉进行聚类区分,也可以采用因子分析进行综合判别区分。上述研究结果丰富了滋味特征的客观评价指标体系,期望能够为猪肉风味遗传改良与营养调控提供更多科学依据。

    猪肉滋味呈味核苷酸游离氨基酸多元统计分析

    品种、月龄、季节因素对猪精液冷冻效果的影响

    张展赵俊金李静张辉华...
    378-38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实验旨在探究品种、月龄、季节等因素对猪精液冷冻效果的影响。采集 3 个品种(杜洛克、长白、大白)4 个月龄阶段(7~12、12~24、24~36 月龄、36 月龄后)、4 个季节(春、夏、秋、冬)的公猪精液,并通过质检、冷冻、解冻等冷冻精液处理,比较解冻前、后精子活力指标。结果表明:①解冻后精子活力为长白>大白>杜洛克(68。62%vs。68。06%vs。61。66%,P<0。01),冷冻造成上述品种公猪的精子活力值降幅分别为 7。15%、7。94%、8。13%(P<0。01)。②长白猪在 12~24 月龄时精子冷冻效果最佳,解冻后精子活力为70。61%;大白猪在 24~36 月龄时精子冷冻效果最佳,解冻后精子活力为 71。94%;在 4 个月龄阶段,长白猪解冻后精子活力值相较于冷冻前降幅分别为 6%、2。49%、0。57%、14。51%,大白猪降幅分别为 7。11%、2。42%、0。43%、-1。58%。③不同季节,长白、大白和杜洛克解冻后活力在冬季最佳,夏季最差;长白、大白和杜洛克解冻后精子活力在夏季的降幅分别为 9。41%、12。34%、21。9%,冬季降幅分别为 3。64%、5%、6。97%。由此可见,长白猪在 12~24 月龄、大白猪在 24~36 月龄的精液冷冻效果最佳;长白、大白、杜洛克均在冬季采精的冷冻效果最佳。

    月龄季节冷冻精液解冻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