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畜牧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畜牧杂志
中国畜牧杂志

李德发

半月刊

0258-7033

zgxmzz@cau.edu.cn

010-62732723

100193

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西路2号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

中国畜牧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Animal Science北大核心CSTPCDCSCD
查看更多>>本刊是1953年创刊的畜牧类综合性科技刊物,全国中文核心期刊,由中国科协主管,中国畜牧医学会主办,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北京博亚和讯农牧技术有限公司联合承办,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2006年改为半月刊,改版后设如下栏目:单期(科技版):专家论坛、业务名家、实验研究、经验交流、专题论坛、调查报告、综述、基层园地等;双期(市场与管理版):政策导读、行业动态、新闻聚焦、名家论坛、市场观察、产业透视、畜产品安全、动物保健、名企探索、国际畜产品市场、世界最新数据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动物骨骼肌结缔组织及其调控肉质性状的研究进展

    费俊男郭思琪徐子伟门小明...
    67-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结缔组织是一种广泛分布于动物机体的基本组织,主要由间质细胞及间质细胞分泌形成的胶原蛋白等细胞外基质(ECM)构成,发挥着连接、缓冲、支撑、修复和调控等多种生物学功能。在骨骼肌中,结缔组织不仅为肌纤维发育形成、损伤修复、收缩运动、物质代谢和脂肪沉积等提供了重要的空间环境,同时对畜禽宰后的肌肉嫩度等品质性状形成有着重要影响。本文综述了骨骼肌结缔组织的细胞分化起源、存在形式以及骨骼肌结缔组织ECM的合成表达调控与影响因素相关研究进展,探讨了骨骼肌结缔组织与畜禽肉质性状的关系,以期为畜禽肉质性状的遗传选择和营养调控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结缔组织骨骼肌肉质性状肌纤维肌内脂肪

    鸡肌纤维生长发育及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

    李泽昊文超良李俊英
    74-81页
    查看更多>>摘要:骨骼肌是动物体内的重要组成部分。鸡肌纤维的生长发育与生产效率和肌肉品质密切相关。鸡肌纤维的研究对提高鸡肉产量和品质,了解肌肉生长发育、修复再生机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综述了肌纤维类型及影响鸡肌纤维发育的重要因素、关键基因在肌纤维发育和成肌细胞分化中的作用,旨在为鸡肌纤维生长发育规律和调控机制的研究及家禽生产提供参考。

    肌纤维生长发育调控基因计数染色

    家禽及家禽产品产地溯源技术研究与应用

    付瑶金银姬齐志国程柏丛...
    82-89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区域特色家禽产品满足了消费者对多元化家禽产品的需求,但市场上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等现象屡见不鲜,使得地域特色家禽资源及其产品的保护利用迫在眉睫。传统的感官评价方法大多为描述性指标,准确性相对较差。近年来,稳定同位素、矿物元素指纹分析、可见/近红外光谱溯源等现代分析技术在保证家禽及其产品身份的真实性和可判别性方面显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本文综述了稳定同位素、矿物元素指纹分析、可见/近红外光谱溯源等技术的基本原理,以及这些技术在家禽及其产品产地溯源上的研究与应用,为家禽及其产品产地溯源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提供支撑。

    家禽家禽产品产地溯源溯源技术

    LncRNA对牛脂肪细胞成脂分化的作用

    周海洋孙乐凡冉祥淼齐煜...
    90-94页
    查看更多>>摘要:脂肪是牛的重要储能物质,也是畜牧生产中重要的经济性状。脂肪生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各种转录因子的调控。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是一类转录本长度大于 200 nt且很少有编码蛋白质能力的RNA,其在脂肪细胞的生成与分化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脂肪分化相关机制以及lncRNA对牛脂肪细胞成脂分化的调控作用,为研究lncRNA在脂肪生理中的作用提供参考。

    lncRNA功能脂肪细胞

    挤奶间隔对牛奶乳脂率和乳蛋白率的影响及校正方法研究

    赵孝凤陈绍祜苏鑫王雅春...
    95-99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产性能测定(DHI)是奶牛育种的基础工作,其标准的采样方法是早中晚3班次取样,但在大规模牛场的实施难度较大,亟需研究利用单班次采样测定值预测全天值的方法。本研究利用国内 25 个牛场的 17 272头荷斯坦牛测定日早中晚 3 班次的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测定数据,探析单班次测定值与全天值的相关性及挤奶间隔对乳脂率和乳蛋白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构建 6 种统计模型进行单班次采样测定值对全天乳脂率和乳蛋白率的预测。结果发现,乳蛋白率受挤奶间隔的影响较小,故可以直接用一次采样值代替全天值(准确性 0。90~0。93);乳脂率的单班次测定值与全天值相关程度较低(0。75~0。82),且与挤奶间隔呈负相关,优化统计模型可明显提高全天乳脂率的预测准确性(最高达 0。88)。本研究为建立科学准确的中国荷斯坦牛DHI测定乳成分校正方法提供了技术依据,有助于完善我国奶牛生产性能测定技术体系。

    DHI中国荷斯坦牛一次采样线性拟合校正系数

    基于全基因组重测序的罗坑鸡遗传结构分析及特征位点挖掘

    严霞莫玙孔少芬罗威...
    100-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旨在研究新资源罗坑鸡与其他著名广东地方品种鸡的遗传关系和挖掘罗坑鸡的特征性位点。对20个罗坑鸡血样进行DNA提取和30×全基因组重测序。同时,将这些数据与本课题组已有的5个广东鸡种(共77 只)样本的数据相结合,采用系统进化树、主成分分析和祖先血缘成分分析等方法分析群体结构,采用群体分化指数分析方法挖掘罗坑鸡的特征位点。结果表明:系统进化树显示所有罗坑鸡在进化上明显聚为一类,与其他广东鸡种有明显分群;主成分分析发现罗坑鸡的遗传成分与其他广东鸡种有明显区分,但群体内的均一性较差;祖先血缘成分分析揭示罗坑鸡存在血缘混杂现象,纯血个体占比较少;群体分化指数分析发现罗坑鸡具有特异性的分化位点,可用于品种鉴定和提纯。本研究结果表明,罗坑鸡与其他 5 个品种在核基因组水平上有明显差异;存在血缘混杂现象;有独特的特异性位点。本研究结果将填补目前对于罗坑鸡研究的空白,并为未来罗坑鸡种质资源创新利用做了理论支撑。

    罗坑鸡全基因组重测序系统进化树主成分分析血缘成分分析群体分化指数

    猪FAM71A基因在各组织和不同发育阶段睾丸中的表达研究

    雷润雨孙华刘贵生赵海忠...
    106-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实验旨在探究FAM71A基因在猪不同组织及不同发育阶段睾丸中的表达,从而为深入研究FAM71A基因在猪睾丸发育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提供参考依据。采集健康猪的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腰肌及 3 个不同发育阶段(60 日龄、120 日龄、180 日龄)的睾丸组织,Trizol法提取各组织总RNA,通过PCR技术扩增FAM71A基因并利用相关生物信息学软件进行分析,采用RT-qPCR检测猪各组织及 3 个不同发育阶段睾丸中FAM71A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系统进化树分析发现,猪FAM71A基因与牛和绵羊亲缘关系最近;猪FAM71A蛋白包含 20 种氨基酸,其中出现频率较高的为丙氨酸Ala(A)12。6%、丝氨酸Ser(S)10。6%和精氨酸Arg(R)8。9%;蛋白质二级结构预测显示,无规则卷曲为FAM71A蛋白二级结构的主要组成元件;此外,RT-qPCR检测结果显示,FAM71A基因在猪睾丸组织中特异性高表达。随着年龄增长,FAM71A基因的表达量在猪睾丸组织中呈现逐步上升的趋势,在 180 日龄猪睾丸组织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120日龄与60日龄。本研究结果为深入探究FAM71A基因在猪睾丸发育过程中的调控提供了一定的基础数据。

    FAM71A基因睾丸组织表达谱

    秦川牛体尺和体重性状通径分析以及多元回归方程的建立

    赵黄青杜蕾赵家豪马伟东...
    110-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秦川牛体尺性状与体重之间的关联,本研究选取了 7 个家系中的 176 头年龄在 2~4 岁的成年秦川牛母牛作为研究对象,系统地测量了它们的主要体尺性状和体重数据,通过开展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通径分析以及多元回归分析等统计方法,揭示了这些性状之间的潜在关系。结果表明,秦川牛体重和腹围相关性最大;在主成分分析中,第 1 主成分为外貌因子,第 2 主成分为后肢因子;在通径分析中,秦川牛腹围对体重的直接影响最大,胸围对体重间接影响最大。在多元回归分析中,得到最优回归方程为X9=-646。587+2。034X5+1。518X4+1。263X2+1。2263X7+2。316X3。对于秦川牛母牛体重的选育可以侧重考虑腹围、胸围等指标。本研究揭示了秦川牛的体型特征,为秦川牛的保种和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支持。

    秦川牛体尺体重相关分析通径分析主成分分析多元回归分析

    三洲黑鹅遗传多样性及其与广东地方鹅品种的遗传关系研究

    魏吉祥苟均玮仇桂玲向海...
    114-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准确了解三洲黑鹅的遗传多样性及其与广东其他地方鹅品种的遗传分化情况,本研究基于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 DNA,mtDNA)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I(Cytochrome C Oxidase Subunit I,COI)基因和控制区(Displacement Loop,D-loop)序列信息,从线粒体DNA水平上分析三洲黑鹅的母系遗传多样性及其与广东其他地方鹅种之间的遗传分化,为三洲黑鹅遗传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本研究对 3 个三洲黑鹅群体及 4 个广东省地方鹅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及遗传分化等研究。结果显示:狮头鹅遗传多样性最低,三洲黑鹅群体遗传多样性普遍高于其他地方品种,广东省所有鹅品种都曾经历"瓶颈效应"之后短时期内的快速扩张;三洲黑鹅拥有独特的遗传结构和遗传背景,与马冈鹅、阳春白鹅、乌鬃鹅和狮头鹅明显不同,且与马冈鹅和狮头鹅存在一定程度的遗传分化,提示其为较独特的遗传资源,最适合作为保种群体的为三洲黑鹅M2 和GY群体。

    三洲黑鹅地方品种线粒体DNA遗传多样性遗传分化

    牛miR-17~92基因簇在牛睾丸中的表达及其生物学功能分析

    丁强丁修虎夏淑雯仲跻峰...
    120-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牛miR-17~92 基因簇由 6 个不同的功能miRNAs组成,参与牛睾丸发育与精子发生。本研究从牛基因组中获得miR-17~92 基因簇序列信息进行物种保守性分析,再采用半定量PCR的方法检测miR-17~92 基因簇前体miRNA在睾丸、附睾头、附睾体、附睾尾及不同活力精子中的表达水平,利用miWalk、TargetScan 7。2及miRTarBase 8。0 等在线网站预测成熟miRNA的靶基因,并利用KOBAS3。0 对预测靶基因进行GO和KEGG通路分析。结果表明,牛miR-17~92 基因簇在哺乳动物进化中具有保守性,该基因簇的 6 个miRNA前体在睾丸组织中呈现高表达,均显著高于附睾组织;而这 6 个miRNA前体在附睾的不同位置也具有表达差异,其中pre-miR-19a在附睾尾中表达显著高于附睾体和附睾头,pre-miR17 和pre-miR20a在附睾中未检测到表达;在不同活力精子中,高活力精子的bta-miR-17-5p、bta-miR-18、bta-miR-20a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低活力精子;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6 个miRNA一共预测到 2 940 个靶基因,这些靶基因主要通过MAPK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FoxO信号通路等参与调控牛睾丸功能。本研究分析了miR-17~92 基因簇在牛睾丸中的表达分布,为miR-17~92 基因簇对牛睾丸发育和调控精子活力的作用机制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睾丸附睾miR-17~92基因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