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畜牧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畜牧杂志
中国畜牧杂志

李德发

半月刊

0258-7033

zgxmzz@cau.edu.cn

010-62732723

100193

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西路2号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

中国畜牧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Animal Science北大核心CSTPCDCSCD
查看更多>>本刊是1953年创刊的畜牧类综合性科技刊物,全国中文核心期刊,由中国科协主管,中国畜牧医学会主办,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北京博亚和讯农牧技术有限公司联合承办,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2006年改为半月刊,改版后设如下栏目:单期(科技版):专家论坛、业务名家、实验研究、经验交流、专题论坛、调查报告、综述、基层园地等;双期(市场与管理版):政策导读、行业动态、新闻聚焦、名家论坛、市场观察、产业透视、畜产品安全、动物保健、名企探索、国际畜产品市场、世界最新数据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日粮能量和蛋白质水平对生长期牦牛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及血液指标的影响

    姜南贡觉郎珍孙光明洛桑顿珠...
    298-303页
    查看更多>>摘要:试验旨在研究日粮能量和蛋白质水平对生长期牦牛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及血液指标的影响。选取体重(132。86±1。85)kg、体况相近且健康无病的 1。5 周岁牦牛 48 头,采用 3×2 双因素试验设计,按日粮综合净能[低:7。63 MJ/kg(LE);中:8。25 MJ/kg(ME);高:8。88 MJ/kg(HE)]和蛋白质[低:10。84%(LP);高:12。82%(HP))]水平随机分为 6 组,每组 8 个重复,每个重复 1 头牛。预试期 15 d,正试期 60 d。结果表明:LPHE组和HPME组平均日增重高于HPLE组和HPHE组;HPHE组干物质采食量高于LPME组和HPLE组(P<0。05);HPHE组耗料增重比最高,HPME组最低(P<0。05);中能量水平组平均日增重高于低、高能量水平组,耗料增重比最低(P<0。05);高蛋白质水平组耗料增重比高于低蛋白质水平组(P<0。05);日粮能量与蛋白质水平对牦牛干物质采食量、平均日增重和耗料增重比有交互作用(P<0。05);LPME组和HPME组干物质表观消化率高于LPLE组、HPLE组和HPHE组(P<0。05);中能量水平组干物质和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高于低、高能量水平组(P<0。05),日粮能量与蛋白质水平对牦牛干物质表观消化率有交互作用(P<0。05);LPHE组、HPLE组和HPME组血浆白细胞含量高于HPHE组和LPLE组(P<0。05);高蛋白质水平组血浆碱性磷酸酶活性高于低蛋白质水平组(P<0。05),日粮能量与蛋白质水平对牦牛血浆白蛋白含量有交互作用(P<0。05);LPLE组、HPME组和HPHE组免疫球蛋白G含量高于LPME组(P<0。05),LPLE组和HPHE组总抗氧化能力高于HPLE、LPME组(P<0。05),HPHE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最高,HPLE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最低(P<0。05),LPME组、LPHE组和HPLE组丙二醛含量高于LPLE组和HPHE组(P<0。05);中能量水平组总抗氧化能力低于低、高能量水平组(P<0。05),高能量水平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高于低、中能量水平组(P<0。05);日粮能量与蛋白质水平对牦牛血浆免疫和抗氧化指标有交互作用(P<0。05)。研究表明,中能量水平日粮有助于促进牦牛生长,提升养分表观消化率,高蛋白质水平可改善部分血清生化指标;生长期牦牛的适宜日粮综合净能和蛋白质水平分别为 8。25 MJ/kg和 12。82%。

    能量蛋白质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血液指标牦牛

    生物钟核受体NR1D1在奶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炎性反应中的作用

    郭怡莹王雪容杨王浩曹梦丹...
    304-31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旨在构建并筛选干扰效率高的奶牛NR1D1基因慢病毒干扰载体,以探究生物钟核受体NR1D1在大肠杆菌脂多糖(LPS)诱导的奶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BEND)炎性反应中的作用。使用 1 μg/mL LPS处理BEND 12 h建立炎性反应模型,qPCR检测炎症因子与生物钟基因的表达变化;设计 2 对靶向奶牛NR1D1基因的特异性短发夹RNA(shRNA)序列和 1 对无义序列,退火后分别连接至pCD513B-U6 载体构建 3 个重组质粒,随后进行酶切和测序鉴定。将酶切测序鉴定均无误的重组质粒与辅助质粒共转染至HEK293T细胞包装慢病毒,获得病毒颗粒后用其感染BEND,2 μg/mL嘌呤霉素筛选获得稳定表达细胞系并使用qPCR和WB鉴定干扰效率。LPS处理NR1D1敲低组与对照组BEND细胞,采用qPCR技术检测炎症因子IL-6、IL-8、IL-1β 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表明:LPS处理BEND后,IL-6、IL-8、IL-1β等炎症因子显著升高,表明BEND炎性反应模型构建成功。同时,LPS处理后,生物钟核受体NR1D1 mRNA表达量显著升高,提示其可能参与BEND炎性反应的调控;成功构建 2 个NR1D1基因慢病毒干扰载体sh1 和sh2,WB结果显示,sh1 和sh2 均能有效降低NR1D1的表达,其中sh2 的干扰效果最好,使用嘌呤霉素筛选成功获得sh2 的敲低细胞系;LPS处理后,炎症因子在sh2 细胞系中的表达显著高于shn组。本研究成功构建了奶牛NR1D1基因的慢病毒干扰载体,通过转染BEND细胞,筛选并成功获得了NR1D1敲低的稳定细胞系,发现NR1D1在LPS诱导的BEND炎性反应中可能发挥抑制促炎因子表达的作用,为后续深入探究NR1D1 在奶牛子宫内膜炎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提供前期基础。

    奶牛NR1D1基因子宫内膜炎慢病毒RNA干扰

    复合中草药制剂对肉兔生产性能和肠道屏障的影响

    陈佳力叶姝祺时文君武如娟...
    311-315页
    查看更多>>摘要: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复合中草药制剂对肉兔生产性能和肠道屏障的影响。试验选取体重(958。72±6。18)g的健康断奶肉兔 288 只(公母各半),随机分为 3 个处理,每个处理 4 个重复,每个重复24只肉兔。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饲喂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750、1 500 mg/kg复合中草药制剂的饲粮,预试期 3 d,正试期 31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复合中草药制剂可提高肉兔平均日采食量(P<0。05);饲粮添加750 mg/kg复合中草药制剂可提高肉兔回肠紧密连接蛋白2(ZO-2)、白介素2(IL-2)、SIgA和谷胱甘肽过氧化酶 1(GPX1)的基因表达水平(P<0。05)。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 750 mg/kg复合中草药制剂可提高肉兔采食量,降低肉兔小肠炎症反应,提高抗氧化能力,维护肠道屏障结构完整性。

    复合中草药制剂生产性能肠道健康肉兔

    碱高压氧化处理对玉米秸秆可溶性膳食纤维提取率及功能特性的影响

    秦怡婕付湘高雅刘超齐...
    316-32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碱高压氧化处理对玉米秸秆中可溶性膳食纤维(Soluble Dietary Fiber,SDF)提取率及功能特性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设计试验对SDF提取过程中NaOH添加量(质量比为0%、3%、4%、5%、6%、7%)、高压时间(0、10、20、30、40、50 min)、液固比(2:1、4:1、6:1、8:1、10:1)和H2O2 添加量(体积比为 0%、2%、4%、6%、8%)进行优化。结果表明:NaOH添加量为 8%、高压时间为 40 min、液固比为2:1 和H2O2 添加量为 6%,SDF的提取率高达 11。32%;未处理玉米秸秆中SDF提取率为 2。64%,处理后玉米秸秆中SDF的提取率提高了 328。79%(P<0。05);处理后SDF的持水力、持油力、溶解度、DPPH和胆固醇吸附能力均优于处理前(P<0。05);处理前后SDF溶胀力差异不显著。由此可见,碱高压氧化处理可有效地提高玉米秸秆中SDF的提取率,并改善SDF的功能特性。

    玉米秸秆可溶性膳食纤维碱高压氧化改性功能特性

    分散固相萃取-UPLC/MS-MS测定鸡蛋中18种农药残留

    魏紫嫣孙志文
    323-329页
    查看更多>>摘要:试验旨在建立分散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准确测定鸡蛋中氟虫腈砜、氟虫腈、氟虫腈硫醚、氟甲腈、甲氨基阿维菌素、苯醚甲环唑、三唑酮、噻虫嗪、杀螟硫磷、吡虫啉、水胺硫磷、异丙威、灭蝇胺、虫酰肼、对硫磷、二甲戊灵、啶虫脒、氧乐果 18 种农药残留量的分析方法。鸡蛋样品经水稀释后以酸化乙腈作为提取溶剂,采用分散固相萃取净化的方式进行样品前处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测定,并对该方法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鸡蛋中 18 种农药在 2。5~500 μg/kg有较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0。99;18 种农药的检出限为 0。5~2。0 μg/kg,定量限为 2。5~5。0 μg/kg;18 种农药在 10、50、100 μg/kg添加浓度下,回收率为 70。1%~102。9%,相对标准偏差在 0。7%~9。7%。本研究建立的方法前处理操作简单,灵敏度高,稳定性好,回收率高,定量准确,可满足鸡蛋中多种农药残留的高通量快速检测。

    鸡蛋农药残留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食品安全

    放置时间对宠物犬血液样本生化指标检测结果的影响

    曹授俊艾君涛代嘉怡王丹丹...
    330-333页
    查看更多>>摘要:实验旨在观察放置时间对比格犬不同血液样本生化指标检测结果的影响。本实验选择体检健康的比格犬 20 只,清晨空腹头静脉分别采集血液样本,EDTA抗凝制备全血、血浆样本,常温凝血后制备血清样本,保存在 4℃冰箱,分别在采血后 1、6、12、24 h测定血液总蛋白(TP)、白蛋白(ALB)、球蛋白(GLO)、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碱性磷酸酶(ALP)、肌酐(CRE)、葡萄糖(GLU)、总胆红素(TBIL)、总胆固醇(CHOL)等指标。结果显示:放置 6 h,全血样本GLU水平显著下降,而血清或血浆各项指标差异不显著;放置 12 h,3 种血液样本TBIL水平匀显著下降,全血样本ALT、ALP显著升高,GLU水平极显著下降,血浆和血清GLU显著下降;放置 24 h时,全血样本生化指标呈现显著或极显著变化,血浆和血清样本ALT、ALP、CRE水平显著或极显著升高,GLU、TBIL水平极显著下降,其他指标差异不显著。由此可见,血液标本放置时间会对生化检测结果造成比较大的影响,应在采集宠物犬血液样本后 1 h内完成临床生化指标检测;如不能在 1 h内完成检测,则需要制备为血清或血浆样本保存在 4℃环境,并在 6 h内完成检测。

    放置时间血液样本生化指标

    攸县麻鸭DMA细管精液简易冷冻技术优化研究

    刘启红刘伯承刘涛蒋桂韬...
    334-34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改进攸县麻鸭N,N-二甲基乙酰胺(N,N-Dimethylacetamide,DMA)细管精液简易冷冻技术,本实验采用不同日龄(140~160 日龄、360 日龄)公鸭,以精子活力、受精率与孵化率为检测指标,优化采精方法、稀释液[FEB、B(Beltsville Poultry Semen Extender)、L(Lake)、LR(Lake and Ravie)]、冷冻速率[熏蒸高度(0。5~3 cm),熏蒸时间(1~7 min)]、DMA浓度(3%、6%、9%),以及模拟远距离运输精液制作冻精。结果显示:① 在优化采精方法上,不捆绑母鸭双脚时采精时间(1。52 min)短于捆绑母鸭双脚(2。98 min)(P<0。05),二者单次采精量和精子活力无显著差异;140~160 日龄组精液量(0。46 mL)与精子密度(7。29×109 个/mL)均高于 360 日龄组(P<0。05),但精子活力差异不显著。②在稀释液筛选方面,B稀释液组的精子体外存活时间优于其他 3 种(P<0。05),LR稀释液组的冻精活力优于其他 3 种(P<0。05)。③在冷冻速率优化方面,熏蒸高度 0。5 cm组优于 1。5 cm组(P<0。05),与 1。0 cm组无显著差异;优化后的熏蒸高度为 0。5 cm,在此高度下熏蒸在 1~7 min的冻精活力无显著差异,且 2 min组最高。④在DMA浓度优化方面,各组冻精活力差异显著,6%浓度组最佳(P<0。05)。⑤精液稀释冷藏后模拟远距离运输制作冻精,采用优化参数制作的冻精组与原精组的受精率(81。36%vs。91。15%)、孵化率(83。83%vs。85。45%)无显著差异,冷藏时间 0 h组与 2、4 h组也无显著差异,但均优于 8 h组(受精率 45。52%、孵化率 74。42%);每4 d输精 1 轮,4 轮受精率总体呈现依次升高的趋势。因此,攸县麻鸭采用不捆绑母鸭双脚的诱情采精方式、LR稀释液、终浓度 6%DMA冷冻保护剂,距离液氮面 0。5 cm熏蒸 2 min,且 4 h内冷藏运输制作冻精可行。

    攸县麻鸭DMA细管精液稀释液

    围产牛步态评分对母牛和犊牛健康状况及生产性能的影响

    王山山邵凯贾浩滨徐明...
    340-34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选择 3 个高产牧场 1 643 头荷斯坦母牛,跟踪其步态评分(LS)、分娩状况、产后疾病情况、高峰产奶量以及所产犊牛在哺乳期内疾病情况和日增重,研究围产牛步态评分对母牛和犊牛健康及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围产牛LS的提高,头胎母牛和经产母牛分娩评分趋于呈二次曲线提高(P<0。10),头胎母牛(P<0。05)和经产母牛(P<0。10)高峰奶产量线性下降;产后疾病评分不受LS的影响(P>0。05);随着围产牛LS的提高,犊牛初生重呈二次曲线降低趋势(P<0。10),头胎牛所产犊牛的哺乳期疾病评分线性提高(P<0。05),经产牛所产犊牛的哺乳期疾病评分呈二次曲线提高趋势(P<0。10),经产牛所产犊牛的哺乳期日增重趋于线性降低(P<0。10),头胎牛所产犊牛的哺乳期日增重不受LS影响。综上所述,围产牛LS过高(4~5 分)对母牛和哺乳期犊牛健康状况和生长性能均有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

    步态评分荷斯坦牛犊牛生产性能健康状况

    叠层笼养肉鸡舍冬夏温热环境评价

    王俊唐璐婵石志芳李绚阳...
    345-351,356页
    查看更多>>摘要:试验旨在研究冬季和夏季叠层笼养肉鸡舍内不同位置温热环境变化规律,在冬季和夏季对叠层笼养肉鸡舍内不同位置的温热环境参数进行监测,并记录肉鸡死淘数量和体重。以豫北某叠层笼养不同批次 4。2 万只 0~42 日龄的科宝白羽公母混养肉鸡舍为对象,分别在 2022 年 11 月—2022 年 12 月、2023 年 7 月—2023年 9 月,在舍内水平方向,前、中、后位置;垂直方向,上、中、下位置,设立监测点。每周对舍内肉鸡进行称重并记录肉鸡死淘数量,每 5 d对舍内温热环境参数温度、湿度和风速进行测量。结果显示:在冬季和夏季,肉鸡舍内温度随着肉鸡日龄的增加而降低,夏季舍内的温度、湿度和风速均高于冬季。冬季舍内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的温度和湿度存在显著性差异。冬季和夏季舍内温度和湿度与风速均存在负相关。夏季肉鸡生长性能优于冬季。本试验结果表明,叠层笼养肉鸡舍不同位置的温热环境不同,应调整温热环境调控策略,提高肉鸡生产性能和舍内不同位置温热环境分布的均匀性。

    叠层笼养冬季夏季肉鸡温度湿度

    不同采样时间对牛奶成分测定结果的影响

    蒋惠结王凯文吴相毅佘远航...
    352-356页
    查看更多>>摘要:试验旨在探究不同采样时间对牛奶成分测定结果的影响,为更精准测定乳成分指标提供依据。采集30 头荷斯坦奶牛一天内早晨、中午和晚上的奶样,测定乳蛋白率、乳脂率、乳尿素氮含量等指标,分析全天混合样与早、中、晚奶样乳成分之间的差异性和相关性。结果表明:全天混合样与中午奶样的乳脂率有显著差异,全天混合样与早、晚奶样的乳蛋白率有显著差异,全天混合样与早、中、晚奶样的尿素氮和丙酮含量有极显著差异,而全天混合样与早、中、晚奶样的乳糖率和体细胞含量差异不显著;全天混合样与早、中、晚奶样的各指标的相关系数(R)值范围分别为 0。481~0。974、0。386~0。947、0。395~0。928,早上奶样的R值范围高于中午和晚上;在所测的 15 个指标中,早样与午样有 4 个指标与全天混合样呈弱相关,晚样有 6 个指标与全天混合样呈弱相关。因此,牛场在进行奶牛生产性能测定检测取样时,选择全天混合样更具有代表性和指导意义;若只选择一个时间点,选择早晨奶样优于中午和晚上奶样。

    采样时间乳成分奶牛生产性能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