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学校卫生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学校卫生
中国学校卫生

执行总编:陶芳标

月刊

1000-9817

xwbjb@cjsh.org.cn

0552-2054276,2074779

233000

安徽省蚌埠市胜利中路51号

中国学校卫生/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School Health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属国家级学术类科技期刊,是一本指导我国学校卫生工作的专业性杂志。主要内容为普及学生卫生保健科学知识,交流与推广国内外有关促进儿童、青少年身心发育、智力开发的科研成果及工作经验,介绍学校卫生医师、校医、保健教师的业务知识与操作技术,刊登有关儿童少年生长发育规律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报告,学校健康教育、营养指导,卫生监督监测、常见疾病防治措施经验与综述等。本刊于1992年、1996年、2000年和2004年连续4次被国家权威机构确定为全国预防医学、卫生学类中文核心期刊,2001年被评为国家期刊方阵“双效期刊”,2002年被评为华东地区优秀期刊,2003年被确定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多次被评为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优秀期刊一等奖,2004年被评为卫生部优秀期刊二等奖,2005年获安徽省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常州市7~8岁儿童柔韧性扁平足筛查结果及相关因素分析

    戴小宇冯科曙许晨阳张益舸...
    1471-14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常州市7~8岁儿童柔韧性扁平足(PFF)的检出率及相关因素,为防治PFF提供可行依据。方法 2023年12月至2024年2月,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常州市10所小学共1 685名7~8岁儿童,使用足部光学评估记录装置进行PFF筛查,并记录性别、体质量指数(BMI)、饮食情况、运动情况、穿鞋习惯等资料。站立位时使用骨科测量尺在体表测量后足外翻角,同时对合并平足症的儿童进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疼痛程度。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FF的相关因素。结果 调查对象中PFF整体检出率为27。4%,男、女生PFF检出率分别为30。3%和2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96,P<0。01)。PFF以轻度平足(60。8%)和双侧发病(60。4%)为主,其中13。2%的PFF合并平足症,VAS平均为(2。86±0。73)分。56。1%的儿童合并PFF时具有正常的后足外翻角。性别(男生)、高BMI和偏好鞋楦前翘鞋型与PFF检出均呈正相关(OR值分别为1。74,1。54,1。13,P值均<0。05)。按性别分层比较后,男童经常运动、女童年龄与PFF检出均呈负相关(OR值分别为0。40,0。64,P值均<0。05)。结论 7~8岁儿童PFF检出率较高,PFF合并平足症或后足外翻的检出率相对较低、隐匿性较高,对PFF应做到早发现、早干预。

    扁平足发病率回归分析儿童

    上海市2015-2019年学校和托幼机构呕吐腹泻疫情流行特征及空间分布

    宫霄欢肖文佳郑雅旭林声...
    1476-1480,14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回顾性分析2015-2019年上海市学校和托幼机构呕吐腹泻疫情的流行特征和空间分布,为优化学校和托幼机构呕吐腹泻疫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分析比较2015-2019年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报呕吐腹泻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计算学校和托幼机构疫情发生率、发病率,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采用Moran's Ⅰ指数分析全局和局部空间自相关性。结果 接报的344起呕吐腹泻疫情中,98。26%发生在幼儿园、中小学等各类教育机构,单起疫情涉及病例中位数为15例。疑似暴发疫情数和涉及病例数构成比在2015年最高(60。00%,84。35%),随后逐年下降至2019年的16。00%和38。80%。86。98%的疫情传播途径为人-人接触传播;在采集的329起疫情病例和/或环境样本中,检出的最主要病原为诺如病毒(280起),2016年首次在疫情中检出札如病毒。疫情有明显的季节性,包括2个高峰(11,3月)和1个低谷(7月);主要发生在小学(44。38%)和幼儿园(32。84%),与幼儿园相比,小学、一贯制学校、中学和其他机构发生疑似暴发疫情的概率更高(调整OR值分别为6。40,9。16,12。64,5。58,P值均<0。01)。未发现各区教育机构疫情发生率、发病率存在高-高聚集区域。结论 小学和幼儿园是呕吐腹泻疫情的防控重点场所,每学期开学及每年流行高峰前,应针对性加强防控措施;疑似病例出现症状后及时报告、暂缓入校,规范机构内呕吐物处置,以减少人际传播、控制疫情规模。

    呕吐腹泻疾病暴发流行发病率流行病学研究

    童年期不良经历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关联的网络分析

    刘爱楼翟如月张李斌
    1481-14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大学生童年期不良经历(ACEs)与心理健康状况之间的关系,为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方案提供实证依据。方法 2023年10-11月,采用ACEs问卷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整群随机抽取的湖北省3所高校1 974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采用网状分析法构建网络结构分析大学生ACEs与SCL-90症状因子的关联。结果 大学生SCL-90症状因子和ACEs网络结构稳定,各自形成较为紧密的集群;ACEs与SCL-90症状因子之间存在89条非零边。"情感忽视—抑郁"在连接ACEs和SCL-90症状因子网络中具有重要的通路作用。SCL-90症状因子的"抑郁、焦虑和人际关系敏感"在ACEs和SCL-90症状因子网络中的中心性最高。ACEs中的"情感忽视和身体忽视"和SCL-90症状因子中的"抑郁和精神病性"具有较高的节点桥预期影响,作为"接触点"激活整个网络。结论 尽早识别和干预情感忽视和身体忽视,并重点关注童年期受忽视者的抑郁、焦虑情绪和人际关系敏感症状,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整体心理健康水平。

    精神卫生虐待儿童生活变动事件学生

    江西省初中生力量素质与抑郁焦虑共患及其亚型的关联

    于良翟占魁蒋竞沙冕...
    1486-1491,14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初中生力量素质与抑郁焦虑共患(CDA)及其亚型的关联,为改善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方法,于2023年9-11月选取江西省4座城市(南昌市、赣州市、九江市、上饶市)10 007名13~16岁初中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和身体素质测试收集初中生基本信息并评估学生抑郁焦虑状况及力量素质。运用x2检验比较初中生CDA及其亚型在不同人口学特征、睡眠、体力活动和超重肥胖情况检出率的组间分布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推断初中生力量素质与CDA及其亚型的关联强度。结果 初中生CDA总体检出率为11。04%,其中CDA亚型中轻抑郁-轻焦虑型、焦虑为主型、抑郁为主型、重抑郁-重焦虑型检出率分别为3。67%,3。35%,0。39%,3。64%。相比握力及立定跳远成绩>P75组别,其他组别CDA发生风险均增加(握力:P25~P75组,OR=1。20,<P25组,OR=1。28;立定跳远:P25~P75组,OR=1。31,<P25组,OR=1。51;P值均<0。05)。在不同类型CDA亚型分层中,相比握力成绩>P75组别,P25~P75和<P25组别轻抑郁-轻焦虑型发生风险均增加(OR值分别为1。32,1。44,P值均<0。05)。相比立定跳远成绩>P75组别,其他组别焦虑为主型、重抑郁-重焦虑型发生风险均增加(焦虑为主型,P25~P75组,OR=1。32;重抑郁-重焦虑型,<P25组,OR=1。87,P值均<0。05)。结论 初中生较低水平的握力及立定跳远成绩与CDA及其亚型呈正相关,较低水平的下肢力量可能是重抑郁-重焦虑CDA的重要预测因素。

    身体素质抑郁焦虑精神卫生共病现象学生

    陕西省中小学校教室环境与学生筛查性近视的关联

    李敏敏赵静珺王妍昕米白冰...
    1492-14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陕西省中小学教室环境与学生近视的关联,为制定有效的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发展策略提供参考。方法 2022年11月至2023年3月,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从陕西省10个地市所有区县抽取中小学校,以整班为单位对386间教室进行环境卫生学检测,对3 760名学生采用对数视力表和非散瞳电脑验光进行视力检查,同时进行问卷调查。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中小学校教室环境与学生筛查性近视的关联。结果 有2 299名中小学生筛查出近视,检出率为61。14%。调整性别、学段、睡眠时间、户外活动时间、电子移动设备使用时间和放学后作业时间等因素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黑板面平均照度、黑板面照度均匀度不合格教室中小学生发生筛查性近视的风险分别是合格教室的 1。24(OR=1。24,95%CI=1。08~1。43)和 1。31 倍(OR=1。31,95%CI=1。06~1。60)(P 值均<0。05)。亚组分析结果显示,黑板面平均照度不合格教室男生检出筛查性近视的风险是合格教室的1。26倍(OR=1。26,95%CI=1。04~1。54),黑板尺寸不合格教室女生检出筛查性近视风险是合格教室的1。55倍(OR=1。55,95%CI=1。19~2。02),黑板面照度均匀度不合格教室女生筛查性近视的检出风险是合格教室的1。38倍(OR=1。38,95%CI=1。01~1。89)(P值均<0。05)。结论 陕西省中小学教室环境卫生合格率有待提高,黑板尺寸、黑板面平均照度和照度均匀度不合格与学生筛查性近视发生风险的增加有关。

    环境近视回归分析学生

    天津市学校猩红热聚集疫情中A组链球菌检出情况

    董晓春李琳张颖
    1497-149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学校猩红热聚集性疫情中病例同班级人员A组链球菌(GAS)的感染情况,并对影响GAS检出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为开展猩红热防控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2023年天津市报告猩红热聚集性疫情的学校中有猩红热病例出现的班级,采集班级中除病例(共97例)外其他同学的咽拭子标本(共528份)开展GAS的分离和鉴定。应用条件Lo-gistic回归对影响GAS检出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12起猩红热聚集疫情涉及的15个班级中,学生检出GAS总阳性率为21。02%;班级GAS阳性检出率与班级内猩红热病例数呈正相关(r=0。82,P<0。01)。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被采样学生有咽痛(OR=2。53,95%CI=1。61~3。99)、扁桃体肿大(OR=1。90,95%CI=1。15~3。14)者检出GAS阳性可能性更大(P值均<0。05)。结论 学校猩红热聚集性疫情中与病例同班的临床咽痛、扁桃体肿大的学生检出GAS的可能性更大。应关注学校猩红热聚集性疫情中咽痛、扁桃体肿大的学生,采取与病例同样的管理方式,同时对病例班级中的密切接触者判定不应局限于病例周围的学生。

    猩红热链球菌感染疾病暴发流行回归分析儿童,学龄前

    医教融合型学校卫生保健教师核心能力调查

    侯晓静冯诗颖
    1500-1504,15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医教融合型学校卫生保健教师核心能力视角对中国首个卫生教育专业本科毕业生进行调研,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学校卫生保健教师核心能力标准设计问卷,于2023年1-5月选取92名就职于中小幼学校的上海杉达学院卫生教育本科毕业生进行问卷调研,了解对毕业时核心能力达成度、目前核心能力表现度和核心能力条目重要性的评价。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开放性问题采用词云图分析。结果 在九大核心能力维度中,毕业生对师德修养、意外事件应急处置、学校公共卫生事件防控3个能力维度的达成度(4。52±0。59,4。38±0。61,4。32±0。70)和表现度评分(4。58±0。55,4。49±0。62,4。50±0。61)均位居前三。相比于毕业时的达成度,核心能力目前表现度的评分均值除健康教育基本素养外,其他各维度的目前表现度均上升(t=2。28~4。69,P值均<0。05);其中"健康教育基本素养"的顺位较毕业时下降(从第5顺位下降到第8顺位),"学校卫生管理与改进"顺位上升(从第8顺位上升到第5顺位)。不同届毕业生在核心能力毕业时达成度(F=0。56~1。45)、目前表现度方面的评价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0。73~1。23)(P值均>0。05)。毕业生认为最为重要的核心能力主要集中于意外事件的应急处置、传染病防控、常见疾病症状的识别和健康管理、师德修养方面。结论 医教融合型学校卫生保健教师的核心能力发展尚不均衡,不同届卫生教育本科毕业生的核心能力表现度具有相对同质性。医学相关能力和师德修养是毕业生认为最为重要的核心能力。

    公共卫生卫生人员专业能力方差分析

    中学生健康危险行为与肥胖和抑郁症状的关联

    孙志颖张献伟袁雯董彦会...
    1505-15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天津市中学生肥胖和抑郁症状共患的趋势,为探索健康危险行为的聚集模式及其对肥胖和抑郁症状的影响提供依据。方法 于2019-2023年在天津市16个区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共抽取93 435名中学生调查肥胖、抑郁症状和健康危险行为情况。采用潜类别分析对健康危险行为进行分类,通过x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健康危险行为不同分类对肥胖和抑郁症状的影响。结果 天津市中学生2019-2023年的肥胖检出率为先升高(2019,2020年:20。90%,23。35%)后降低再逐渐平稳(2021-2023年:22。20%~22。69%),抑郁症状检出率呈降低趋势(21。65%下降至14。92%)。肥胖和抑郁症状共患检出率先升高(2019,2020年:4。62%,4。66%)后逐渐降低至2023年的3。43%,其中男生高于女生,城区高于郊区。潜类别分析将健康危险行为分为缺乏运动组、睡眠不足等不良行为组、不良饮食组和健康组4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调整人口学特征后,前3组中学生肥胖和抑郁症状共患检出风险分别是健康组的1。35(OR=1。35,95%CI=1。15~1。59)、4。20(OR=4。20,95%CI=3。50~5。04)、1。84(OR=1。84,95%CI=1。40~2。38)倍(P 值均<0。05)。结论 天津市中学生2019-2023年肥胖和抑郁症状共患率先上升后逐渐降低,应从运动、饮食、睡眠等多种行为方面对肥胖和抑郁进行综合干预。

    危险行为肥胖症抑郁回归分析学生

    复杂运动情境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进展

    夏树花殷世震彭玉林
    1511-1515页
    查看更多>>摘要: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受到广泛关注,复杂运动情境对促进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梳理分析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探讨复杂运动情境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尤其是抑郁、焦虑、睡眠、认知及社交能力的影响,探寻复杂运动情境促进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科学依据,为教育工作者设计和实施有效的健康教育提供依据。

    运动活动精神卫生健康促进学生

    儿童青少年心血管健康的评价方法与应用

    胡佳乐王希吕慧玲胡佳...
    1516-1520页
    查看更多>>摘要:心血管疾病是中国和全球死亡和疾病负担的主要原因。儿童青少年时期的心血管健康状态已被证明是成年期心血管健康的有力预测指标。研究总结了儿童青少年心血管健康的主要评价方法,包括简单生活方式7、生命八要素和心血管危险因素聚集等,相关指标包括饮食、身体活动、尼古丁暴露、睡眠健康、体质量指数、血脂、血压、血糖等以及评价方法的应用,旨在为制定适用于中国儿童青少年心血管健康评价方法提供更多思路。

    心血管系统评价研究儿童青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