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学校卫生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学校卫生
中国学校卫生

执行总编:陶芳标

月刊

1000-9817

xwbjb@cjsh.org.cn

0552-2054276,2074779

233000

安徽省蚌埠市胜利中路51号

中国学校卫生/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School Health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属国家级学术类科技期刊,是一本指导我国学校卫生工作的专业性杂志。主要内容为普及学生卫生保健科学知识,交流与推广国内外有关促进儿童、青少年身心发育、智力开发的科研成果及工作经验,介绍学校卫生医师、校医、保健教师的业务知识与操作技术,刊登有关儿童少年生长发育规律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报告,学校健康教育、营养指导,卫生监督监测、常见疾病防治措施经验与综述等。本刊于1992年、1996年、2000年和2004年连续4次被国家权威机构确定为全国预防医学、卫生学类中文核心期刊,2001年被评为国家期刊方阵“双效期刊”,2002年被评为华东地区优秀期刊,2003年被确定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多次被评为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优秀期刊一等奖,2004年被评为卫生部优秀期刊二等奖,2005年获安徽省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关爱残疾儿童 护航生命健康成长

    杨杰文
    1217-1220页
    查看更多>>摘要:残疾儿童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需要全面的康复护理和关爱来帮助其健康成长。研究从综合康复服务的角度出发,阐明残疾儿童综合康复服务的重要性,梳理残疾儿童综合康复服务的研究现状和面临的挑战,旨在探究如何为残疾儿童提供全方位的康复支持,以期为残疾儿童的康复服务提供参考,促进残疾儿童的健康成长。

    残疾人儿童健康促进康复

    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防范机制的国外实践及启示

    马清泽陈瑶魏淑华
    1221-1226页
    查看更多>>摘要: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是世界各国比较普遍和典型的公共卫生问题。美国、英国和德国在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防范方面均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如加强政府监管、完善立法、推动行业自律、创建防治网络沉迷的组织和机构、规范网络游戏市场秩序、丰富青少年的课余生活等。文章总结并借鉴美国、英国和德国的实践经验,并结合中国实际情况,提出制定适合中国国情的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防范措施。

    电子游戏行为,成瘾防御机制美国德国英国青少年

    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青少年情绪面孔眼动特征的系统评价

    李鑫雨熊文娟崔庭凯曲之毅...
    1227-12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应用眼动技术测量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儿童青少年对情绪面孔的注视时间,为ASD的诊断及干预提供潜在的客观指标。方法 以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为检索数据库,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4年4月1日,根据检索策略,检索3~18岁儿童青少年ASD的情绪面孔相关病例-对照研究,采用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NOS)评估文献质量,使用State 17。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8篇文献,研究样本包括ASD组361例,对照组413例,NOS评分均≥6分,研究质量较高。与对照组相比,ASD组对某些情绪面孔的注视时间更短(P值均<0。01),包括自制情绪面孔及同人种情绪面孔范式下高兴面孔的注视时间(SMD 值分别为-1。05,-1。16),国内文献条件下中性面孔的注视时间(SMD=-1。00),临床诊断标准下生气面孔(SMD=-1。73)和悲伤面孔的注视时间(SMD=-1。29)及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Ⅲ)标准下恐惧面孔的注视时间(SMD=-1。51)。结论 ASD儿童青少年对某些情绪面孔的眼动指标存在异常,提示这些眼动指标可能是ASD诊断的预警指标。

    孤独性障碍情绪面部精神卫生Meta分析儿童青少年

    济南市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24 h活动与基本动作技能的关系

    丁佳宁原雅青邢亚萍张照朋...
    1233-12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使用成分数据分析法探究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儿童24 h活动与基本动作技能(FMS)的相关性,以及各活动等时替代后FMS的预期变化,为提高ASD儿童FMS水平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23年10月至2024年4月,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济南市7所特殊教育学校301名6~10岁ASD儿童,使用加速度计和粗大肌肉动作发展测试调查其24 h活动和FMS水平,使用R软件对成分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多元线性回归和等时替代效益分析。结果 ASD儿童中高强度体力活动(MVPA)时间占比与FMS总分、移动技能和物体控制技能得分均呈正相关(β值分别为12。42,6。32,6。10,P值均<0。01)。将15 min MVPA替代睡眠(SLP),ASD儿童的FMS总分、移动技能和物体控制技能得分分别增加3。66,1。91,1。75分;将15 min MVPA替代久坐行为(SB),ASD儿童的FMS总分、移动技能和物体控制技能得分分别增加3。72,1。88,1。83分;将15 min MVPA替代低强度体力活动(LPA),ASD儿童的FMS总分、移动技能和物体控制技能得分分别增加3。32,1。57,1。74分(P值均<0。05)。此外,将15 min LPA替代SB,ASD儿童的移动技能得分增加0。28分(P<0。05)。"剂量-效应"分析显示,MVPA替代SLP、SB、LPA均可提升ASD儿童的FMS水平,且MVPA与SLP、SB、LPA的相互替代效应具有不对称性;LPA替代SB可提升ASD儿童的移动技能水平。结论 24 h活动中,MVPA、LPA时间对ASD儿童基本动作技能增加有积极作用。学校和家庭应优化ASD儿童24 h活动时间分配,以促进ASD儿童FMS水平的提升。

    运动活动孤独性障碍运动技能儿童

    广州市福利机构学龄脑性瘫痪儿童营养状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陈静仪肖嘉琪郭峰梁荃佺...
    1238-12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学龄脑性瘫痪(简称"脑瘫")儿童营养不良发生状况及相关因素分析,为相关机构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23年7-8月,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广州市市级福利机构内333名6~18岁学龄脑瘫儿童和960名其他疾病儿童为研究对象,测量身高和体重并分析其营养状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学龄脑瘫儿童营养不良的相关因素。结果 广州市福利机构学龄脑瘫儿童生长迟缓占比为74。5%,消瘦为17。7%,营养正常为7。2%,超重或肥胖为0。6%;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性别、粗大运动功能分级系统(GMFCS)分级、是否存在吞咽障碍学龄脑瘫儿童营养不良的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6。02,15。23,32。16,P值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OR=0。37,95%CI=0。15~0。91)、吞咽障碍(OR=4。10,95%CI=1。39~12。12)、GMFCS 分级(OR=1。45,95%CI=1。04~3。01)均是学龄脑瘫儿童营养不良的影响因素(P值均<0。05)。结论 广州市福利机构学龄脑瘫儿童营养不良检出率较高,受多种因素影响。应根据学龄脑瘫儿童营养不良的风险因素,制定并实施相应的营养干预措施,以改善其营养状况。

    儿童福利慈善机构脑性瘫痪营养状况回归分析儿童

    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与情绪社会功能的关系

    许占斌王飞英秦宏超陶小冬...
    1242-12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儿童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和情绪社会功能的关系,为ASD儿童综合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24年1-6月,选取南通市定点康复机构康复训练的124名1~3岁ASD儿童纳入病例组,同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的124名性别、年龄相匹配的健康儿童纳入对照组。采用液质联用法测定两组儿童血清25(OH)D水平,采用中国幼儿情绪及社会性发展量表(CITSEA)评估ASD儿童情绪社会化功能,并探讨血清25(OH)D水平与情绪社会功能的关系。结果 病例组儿童的血清25(OH)D水平[(59。22±19。96)nmol/L]低于对照组[(85。50±21。59)nmol/L],25(OH)D不足或缺乏率(21。77%)高于对照组(7。2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x2值分别为-7。75,8。91,P值均<0。01)。CITSEA评估结果显示,ASD儿童外显行为域、内隐行为域、失调域和能力域得分分别为(63。37±10。44,56。29±9。36,57。04±10。65,38。92±17。91)分,各维度异常检出率分别为 50。81%,35。48%,41。13%,45。16%。其中男童外显行为域、能力域异常检出率(57。14%,51。02%)均高于女童(34。62%,23。0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4。18,6。48,P值均<0。05)。血清25(OH)D不足或缺乏组ASD儿童外显行为域、失调域异常检出率(77。78%,59。26%)均高于血清25(OH)D正常组(37。11%,18。5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4。06,17。58,P值均<0。01)。结论 ASD儿童血清25(OH)D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儿童,且普遍存在情绪社会功能发育异常。

    孤独性障碍维生素D情绪精神卫生儿童

    脑性瘫痪伴生长发育迟缓儿童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表达和肠道菌群特征及相关性

    黄敏余小塘周平卢振盛...
    1246-1250,12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脑性瘫痪(简称"脑瘫")伴生长发育迟缓儿童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表达、肠道菌群特征及相关性,为促进脑瘫伴生长发育迟缓儿童身心健康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22年6月—2023年6月随机选取广州市某福利院的3-14岁112名脑瘫儿童,按照WHO标准是否生长发育迟缓分为脑瘫伴生长发育迟缓组(80名)和脑瘫伴生长发育正常组(32名),并选取同院生活的健康儿童32名为对照组;对3组儿童进行血清IGF-1测定,并用16S rDNA测序技术测定肠道菌群,探究3组儿童IGF-1表达特点、肠道菌群群落组成和差异特征及相关性。结果 对3组儿童血清IGF-1水平进行比较,脑瘫伴生长发育迟缓组[97。70(66。35,139。50)ng/mL]、脑瘫伴生长发育正常组[149。00(68。30,233。00)ng/mL]均低于健康对照组[169。90(118。75,293。80)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20。13,P<0。05)。脑瘫伴生长发育迟缓组和脑瘫伴生长发育正常组肠道菌群Alpha多样性均高于健康对照组[Chao指数(482。50,489。90,396。10)、Shan-non 指数(6。29,6。44,5。89)和 Simpson 指数(0。97,0。97,0。96)](H 值分别为 17。20,7。01,6。41,P值均<0。05)。IGF-1 与 Eu-bacterium coprostanoligenes group、罕见小球菌属相对丰度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38,0。33,P值均<0。05)。结论 脑瘫伴生长发育迟缓儿童血清IGF-1水平低下,同时肠道菌群群落多样、菌种差异。选择适合的肠道菌群作为脑瘫伴生长发育迟缓的潜在预测标志物,可为开展干预治疗提供新策略。

    脑性瘫痪发育障碍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胃肠道细菌儿童

    江西省初中女生免费接种二价人乳头瘤病毒疫苗安全性评价

    赵红平刘莉红郑敏伍凤云...
    1251-12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价江西省初中女生免费接种二价人乳头瘤病毒(HPV)疫苗的安全性,为HPV疫苗接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通过江西省免疫规划信息系统收集2023年8月1日至2024年5月31日江西省初中女生二价HPV疫苗免费接种剂次数,并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监测模块收集AEFI个案数据。采用描述性分析初中女生免费接种二价HPV疫苗后AEFI发生情况。结果 江西省初中女生共免费接种二价HPV疫苗1 061 023剂次,报告AEFI 67例;其中一般反应50例,异常反应7例,心因性反应8例,偶合症2例。AEFI、不良反应和心因性反应报告率分别为6。31/10万、5。37/10万、0。75/10万;不良反应以一般反应为主(87。72%),异常反应占12。28%。所有AEFI病例均治愈或好转,无死亡和伤残病例报告。结论 江西省初中女生免费接种二价HPV疫苗安全性好,不良反应报告率低,且以一般反应为主,但应关注青少年心因性反应的预防。

    乳头状瘤病毒疫苗接种学生女(雌)性

    浙江省2008-2021年中小学生营养不良状况

    杨颖郑卫军顾昉孟佳...
    1255-12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2008-2021年浙江省中小学生营养不良的流行特征及趋势变化,为开展针对儿童青少年营养不良的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基于学生常见病和健康影响因素监测与干预项目,于2008,2014,2021年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从浙江省抽取9~17岁中小学生共81 228名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采用《学龄儿童青少年营养不良筛查》判定营养不良。非正态性数据采用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分类数据采用x2检验进行差异性分析,不同年份营养不良的检出率趋势分析采用趋势x2检验。结果 2008,2014和2021年中小学生营养不良、生长迟缓、轻度消瘦、中重度消瘦检出率分别 为 12。0%,6。6%,6。0%;1。2%,0。5%,0。3%;6。0%,3。9%,3。6%;4。7%,2。2%,2。2%,总体均呈下降趋势(x2趋势值分别为532。73,181。43,161。24,240。38,P值均<0。01)。各年份男生营养不良和轻度消瘦检出率(13。7%,7。6%;7。5%,5。0%;7。1%,4。5%)均高于女生(10。3%,4。4%;5。5%,2。7%;4。8%,2。5%)(x2 值分别为 54。45,88。67;47。04,81。07;85。28,98。81;P 值均<0。01);城区和郊县中小学生营养不良检出率差距逐渐缩小(12。5%,11。6%;6。9%,6。3%;6。0%,6。0%),在2021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1,P>0。05)。浙江省中小学生营养不良以轻度消瘦为主(56。0%);与2008年相比,2014和2021年营养不良检出率随年龄的增长呈平稳上升趋势(x2趋势值分别为44。52,11。78,P值均<0。01)。结论 2008-2021年间浙江省中小学生营养不良检出率呈逐年下降趋势,且随着年龄增加呈平稳上升趋势,其中男生营养不良检出率更高。应根据不同年龄、性别和生长发育阶段的饮食模式制定相关政策,减少中小学生营养不良的发生。

    营养不良消瘦生长迟缓儿童青少年

    浙江省中小学生早餐现状及相关因素分析

    赵栋苏丹婷邹艳黄李春...
    1260-12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浙江省中小学生早餐现状及相关因素,为改善中小学生早餐习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23年5-11月,在浙江省90个县市区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小学四至六年级和初中一至二年级学生33 326名,采用问卷收集学生的基本信息和早餐行为。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小学生早餐的相关因素。结果 81。29%的中小学生每天吃早餐,上学日高于休息日(92。23%,85。17%),小学生高于初中生(85。83%,74。7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827。42,655。03,P值均<0。01)。49。19%的中小学生10 min内吃完早餐。83。30%的中小学生早餐吃3~5种食物,早餐每天吃谷薯类、奶及奶制品、蛋类的中小学生分别占18。76%,28。85%,14。63%,早餐不吃肉类、豆制品、蔬菜、水果的中小学生较多,分别占22。84%,28。00%,32。60%,32。2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生、乡村、初中、住宿地(学校宿舍,其他)、父母在外打工情况(一方在外,均在外)、休息日睡觉时间(22:00-22:59,23:00及以后)、休息日起床时间(9:00及以后)与不是每天早餐均呈正相关(OR值分别为1。22,1。40,1。46,1。20,1。20,1。34,1。36,1。41,3。51,2。32,P值均<0。05)。白天活动时间(30~<60,60~<90,90~120,>120 min/d)、上学日睡觉时间(21:00-21:59,22:00-22:59)、上学日起床时间(6:00-6:59,7:00-7:59)与不是每天早餐均呈负相关(OR值分别为 0。75,0。64,0。67,0。64,0。77,0。82,0。75,0。67,P 值均<0。05)。结论 浙江省中小学生不是每天吃早餐的比例较高,早餐行为与多种因素相关。应加强早餐相关营养教育,改善中小学生早餐饮食行为。

    饮食习惯进食回归分析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