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血液净化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血液净化
中国血液净化

王梅

月刊

1671-4091

cjbppc jbp@163.com

010-66189482;66583655

100034

北京市西城区阜城门内大街133号

中国血液净化/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Blood PurificationCSCDCSTP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卫生部主管、中华医院管理学会主办的国家级重点学术期刊,血液净化学专业学术核心期刊(月刊),以国内外血液净化学者、医师、护士以及血液净化产品工程技术、管理人员为主要读者对象,报道血液净化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办刊宗旨是:求真务实,开拓创新,面向临床应用及其相关领域的基础研究,力求及时,准确地反应我国血液净化水平,介绍新技术,新方法,新成果,促进学术交流,提高血液净化专业理论及技术水平。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血液透析患者相关并发症和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关系的研究进展

    李甜伍杨何喜梅万立平...
    290-293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已被公认为一种新型预测生物标志物,由于其创伤小、经济、简便、敏感性和特异性高等优点,在心血管疾病、肾脏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预后指标中广泛应用.血液透析(haemodialysis,HD)作为危重症或晚期肾病患者延长寿命的治疗手段,不可避免会导致很多并发症,因此及时识别和治疗HD相关并发症至关重要.有研究发现在HD相关并发症中NLR似乎具有一定的识别和预测能力,故本综述通过总结当前HD患者相关并发症中NLR研究进展,为临床医生评估HD患者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和预后提供依据.

    血液透析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并发症研究进展

    人工智能在血液透析监测和并发症预测中的研究进展

    任之健罗群蔡珂丹
    294-2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终末期肾病的患病率逐年上升,血液透析是最常见的治疗方法.近年来,各种人工智能模型包括机器学习及深度学习模型在血液透析领域的研究日趋成熟,与普通线性模型相比,它们具有显著的优势和准确性,在运用血液透析患者数据来预测透析并发症、评估血管通路、管理液体容量和预测预后等方面进展迅速.在改进患者血液透析方案,提供个体化血液透析,防治并发症等方面具有很强的应用价值和广阔的前景.本综述总结了近年来人工智能模型在血液透析监测和并发症预测中的研究进展,希望为临床医生及护理工作者带来帮助,改善血液透析患者生存质量并延长生存期.

    人工智能血液透析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2024年《中国血液净化》杂志征订启事

    《中国血液净化》杂志社
    297页

    基于血管重构的纤细动脉自体动静脉内瘘成熟影响因素分析

    杨艳丽徐元恺户培华李文...
    298-301,3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纤细动脉建立自体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ous fistula,AVF)后成熟率及通畅率,并基于血管重构理论分析影响AVF成熟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择手术前桡动脉内径≤1.5mm的AVF患者,超声测量手术前桡动脉及头静脉血管内径,手术后1月测量头静脉内径、肱动脉内径及血流量,评估成熟并随访12个月,分析纤细血管建立AVF的预后.结果 56例患者纳入研究,手术前平均桡动脉内径(1.26±0.28)mm,束臂后平均头静脉内径(2.72±0.53)mm,最细桡动脉内径0.5 mm.40例(71.43%)患者AVF未经干预自然发育成熟,其余16例患者中,13例(23.21%)经腔内手术或外科重建干预后成熟.回归模型显示:手术前桡动脉内径是AVF成熟预测的独立相关因素,预测AVF成熟的最佳临界值为桡动脉内径>1.35mm.56例患者平均随访(11.39±5.81)月,手术后3月,6月,12月初级通畅率分别为73.08%,68.75%,65.71%;3月,6月,12月次级通畅率分别为100%,97.92%,100%.结论 手术前桡动脉内径≤1.5 mm的纤细桡动脉构建的AVF可具有较高的成熟率及远期通畅率,桡动脉内径1.35 mm以上有较大概率自然发育成熟.

    血管通路动静脉内瘘纤细动脉血管重构内瘘成熟

    基于CT图像的肌肉质量与维持性透析患者便秘的相关性研究

    张留平谢庆磊王越李梦婷...
    302-30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便秘是一种常见的胃肠道症状,在透析患者中发病率很高.众所周知,影响透析患者便秘的因素很多,但肌肉质量是否影响便秘尚不清楚.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透析患者肌肉质量与便秘之间的关系.方法 纳入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3个院区的透析中心,428名透析患者参加横断面研究.便秘通过便秘评估量表(constipation assessment scale,CAS)进行评估;肌肉质量使用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测定L1椎体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肌肉质量对便秘的影响.结果 共有428名透析患者参加本研究.透析患者平均年龄(56.09±15.17)岁,便秘患病率为62.38%.在CAS评分结果中,多元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透析龄(OR=0.942,95%CI:0.910~0.976,P<0.001)和低肌肉脂肪浸润(low attenuation muscle,LAM)密度(OR=0.825,95%CI:0.771~0.961,P=0.008)是影响便秘的保护因素,糖尿病史(OR=2.331,95%CI:1.290~4.212,P<0.001)是便秘的危险因素.在性别亚组分析中,男性透析患者,较短的透析龄(OR=0.946,95%CI:0.903~0.990,P=0.017)和较低的LAM密度(OR=0.868,95%CI:0.777~0.970,P=0.014)是便秘的危险因素;女性透析患者,较短的透析龄(OR=0.934,95%CI:0.884~0.987,P=0.015)和较低的 LAM 密度(OR=0.784,95%CI:0.675~0.911,P=0.002)是便秘的危险因素.结论 本研究表明透析患者便秘的发生率较高,LAM密度是透析患者便秘的独立危险因素,本研究为了解透析患者便秘易感性的原因提供了新的视角.

    便秘血液透析腹膜透析计算机断层扫描低肌肉脂肪浸润密度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肌少症影响因素及预后研究

    钟志聪吴一帆魏琳
    307-3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肌少症患病率、影响因素及生存预后.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透析科2021年12月-2023年8月177例MH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肌少症发生情况,并进行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独立影响因素,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MHD肌少症与非肌少症患者12个月生存预后.结果 177例MHD患者中,65例发生肌少症(36.72%),112例未发生肌少症(63.2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OR=1.078,95%CI:1.030~1.143,P=0.002)、透析龄(OR=1.019,95%CI:1.008~1.030,P=0.001)、合并糖尿病(OR=4.802,95%CI:1.484~15.603,P=0.009)、低体力活动水平(OR=4.222,95%CI:1.013~17.653,P=0.048)是肌少症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随访12个月后MHD肌少症患者生存率为69.23%(45/65),非肌少症患者生存率为89.29%(100/112),Kaplan-Meier生存分析发现非肌少症组患者的总体生存率高于肌少症组(Log-rank x2=11.272,P<0.001);四肢骨骼肌质量指数(appendicular skeletal mu-scle mass index,ASMI)达标组与不达标组患者总体生存率比较不存在显著差异(Log-rank x2=2.374,P=0.123);握力达标组患者总体生存率高于不达标组(Log-rank x2=10.086,P=0.001);5次起坐测试达标组患者总体生存率高于不达标组(Log-rank x2=19.668,P<0.001).结论 MHD患者肌少症患病率高,12个月生存率低,医护人员应尽早对此类人群进行肌少症筛查,及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改善其预后.

    血液透析肌少症影响因素生存率

    血浆置换在小儿肾脏风湿疾病治疗的应用及护理

    周佳张慧周清赵蕊...
    313-3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治疗性血浆置换术(therapeutic plasma exchange,TPE)在小儿肾脏风湿疾病中的应用及并发症的观察,探讨相关护理对策.方法 回顾2021年1月-2022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肾脏和风湿科收治并接受血浆置换治疗的患儿,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经颈内静脉建立血管通路,对9例患儿进行28例次血浆置换治疗.并对患儿的原发病、治疗前后指标、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 9例患儿28例次TPE治疗期间患儿出现过敏反应9例次(32.1%)、低钙血症9例次(32.1%)、低血压4例次(14.2%)、体外循环凝血1例次(3.6%)、导管功能不良1例次(3.6%),28例次通过相应的护理干预后,均顺利完成血浆置换治疗.无其他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出现.结论 在血浆置换过程中,应对不同疾病儿童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并对出现的常见并发症进行分析,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最大限度的降低并发症带来的副作用,提高临床疗效,确保血浆置换临床运用的安全性.

    血浆置换小儿并发症护理

    血液透析废物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及改进措施探讨

    刘阳毕军郭冬华
    317-320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终末期肾脏病的主要治疗方法,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过程不仅消耗了大量的水资源,也产生了大量的医疗废物.现有研究仅关注HD废水对环境的负面影响,而对于其他HD废物(医疗垃圾和碳排放)对环境负面影响的讨论较为有限.本文旨在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探讨相应的改进措施,以推动绿色HD方案的实施,促进HD领域的可持续发展.

    血液透析医疗垃圾碳排放负面影响改进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