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血液净化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血液净化
中国血液净化

王梅

月刊

1671-4091

cjbppc jbp@163.com

010-66189482;66583655

100034

北京市西城区阜城门内大街133号

中国血液净化/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Blood PurificationCSCDCSTP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卫生部主管、中华医院管理学会主办的国家级重点学术期刊,血液净化学专业学术核心期刊(月刊),以国内外血液净化学者、医师、护士以及血液净化产品工程技术、管理人员为主要读者对象,报道血液净化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办刊宗旨是:求真务实,开拓创新,面向临床应用及其相关领域的基础研究,力求及时,准确地反应我国血液净化水平,介绍新技术,新方法,新成果,促进学术交流,提高血液净化专业理论及技术水平。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脓毒症相关急性肾损伤:第28届ADQI共识报告》解读

    唐友丽张凌
    401-405页
    查看更多>>摘要:《脓毒症相关急性肾损伤(sepsis-associated acute kidney injury,SA-AKI):第28届急性疾病质量倡议工作组(Acute Disease Quality Initiative workgroup,ADQI)的共识报告》(以下简称共识)于2023年2月发布,该共识涵盖了临床定义和流行病学、病理生理学、液体管理策略的影响、生物标志物在风险分层和诊断治疗指导中的作用、体外血液净化及创新疗法和儿童患者的SA-AKI等6部分内容,共计34条共识.该共识为全球第一个关于SA-AKI的ADQI专家共识,为SA-AKI的诊疗提供了较准确的方向和框架.本文对该共识前5部分关于成人SA-AKI的要点予以解读,同时结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在SA-AKI血液净化方面的应用经验进行分享,为医务工作者对SA-AKI的诊疗实践提供参考与借鉴.

    脓毒症急性肾损伤血液净化急性疾病质量倡议工作组专家共识

    中性pH、低GDPs腹膜透析液对腹膜透析患者腹膜透析液CA125的影响

    贾玉霞孙永贺魏小飞牛永勤...
    406-40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中性pH-低葡萄糖降解产物(glucose degradation products,GDPs)腹膜透析液对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患者糖类抗原125(cancer antigen 125,CA125)的影响,以评估其效果.方法 以持续非卧床PD患者为研究对象,初始使用标准钙腹膜透析液透析,后使用中性pH、低GDPs腹膜透析液持续透析6个月.将使用标准钙腹膜透析液时设为A组,使用中性pH、低GDPs腹膜透析液6个月后设为B组,观察患者透出液CA125及血清CA125浓度,超滤量及是否具有透析痛.结果 共纳入44例PD患者,其中男性24例,女性20例.与A组相比,B组患者透出液CA125(t=2.266,P=0.029)、血清CA125(t=2.575,P=0.014)、腹膜透析超滤量(Z=5.052,P<0.001)较高,血红蛋白(t=2.208,P=0.033)、钙离子(t=2.843,P=0.007)、磷离子(t=2.094,P=0.042)较低.结论 腹膜透析患者使用中性pH、低GDPs腹膜透析液可以增加患者透出液CA125水平,间接提示腹膜间皮细胞损伤减少.

    中性pH-低葡萄糖降解产物腹膜透析液腹膜透析糖类抗原125间质细胞

    不同血液灌流治疗频率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蛋白质能量消耗的影响

    尹怡芳牟娇杨影唐建英...
    410-4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不同血液灌流(hemoperfusion,HP)频率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蛋白质能量消耗(protein-energy wasting,PEW)的影响.方法 共纳入80例患者,根据HP治疗频率分为无HP(A)组、每月1次HP组(B)组、每半月1次HP(C)组、每周1次HP(D)组,每组20例患者,随访半年.比较4组患者治疗前后PEW患病率、营养不良炎症评分(malnutrition-inflammation score,MIS)及相关生化指标.结果 治疗前,4组患者MIS评分(F=2.194,P=0.096)、PEW患病率(x2=0.579,P=0.901)、前白蛋白(PA)(F=0.258,P=0.855)、白蛋白(Alb)(F=0.187,P=0.905)、甲状旁腺激素(PTH)(F=0.780,P=0.509)、血红蛋白(Hb)(F=1.823,P=0.150)、β 2-微球蛋白(β 2-MG)(F=l.833,P=0.148)、C反应蛋白(CRP)(F=0.432,P=0.731)水平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D组有15例患者退出试验,C组MIS评分(C-A:t=4.391,P≤0.001;C-B:t=-2.871,P=0.006)、PTH(C-A:t=4.098,P=0.001;C-B:t=-2.551,P=0.047)、β2-MG(C-A:t=5.688,P<0.001;C-B:t=-3.207,P=0.002)、CRP(C-A:t=4.293,P<0.001;C-B:t=-2.843,P=0.006)水平低于 A、B组;C组 PA(C-A:t=-3.177,P=0.002;C-B:t=2.196,P=0.032)、Alb(C-A:t=-5.540,P<0.001;C-B:t=2.196,P=0.010)水平高于A、B组;C组Hb(t=-3.733,P<0.001)水平高于A组,与B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t=l.451,P=0.152);C组PEW患病率(x2=6.465,P=0.011)低于A组,A、B 2组间PEW患病率无统计学差异(x2=2.506,P=0.113).结论 半月1次的HP治疗可以明显改善MHD患者的营养状况,降低PEW的患病率.

    维持性血液透析蛋白质能量消耗血液灌流尿毒症毒素

    2024年《中国血液净化》杂志征订启事

    《中国血液净化》杂志社
    415页

    透析充分性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压变异性和血管钙化的影响

    游奴佳熊于勤刘瑶马秋...
    416-4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透析充分性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血管结构功能指标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收集四川大学华西第四医院门诊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连续12次透析治疗的血压(blood pressure,BP).将血清尿素下降率(urea reduction rate,URR)≥65%及单室尿素清除率(single-pool urea clearance,spKt/V)≥ 1.2定义为充分透析.计算最大和最小BP差值(ΔBP)、平均实际变异(aver-age real variation,ARV)等指标.采用多变量逐步线性回归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索透析充分性对血压变异性、冠状动脉钙化等心血管并发症的影响.结果 共纳入90例患者,年龄(59.8±17.4)岁,中位透析龄28.3(12.3,46.8)月.透析不充分者(45例)较充分者(45例)的透析期收缩压ΔBP(t=-2.035,P=0.045)、收缩压 ARV(t=-2.228,P=0.028)及冠状动脉钙化积分(t=-2.045,P=0.041)更高.年龄(β=0.305,P=0.003)、冠心病(P=-0.255,P=0.014)、spKt/V(β=-0.290,P=0.006)与透析期收缩压ARV水平相关.糖尿病(OR=6.048,95%CI:1.168~31.330,P=0.032)、低白蛋白水平(OR=0.817,95%CI:0.681~0.982,P=0.031)、低 spKt/V(OR=0.886,95%CI:0.786~0.998,P=0.047)是钙化积分≥400 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透析不充分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期收缩压变异性增高密切相关,并且是严重冠状动脉钙化的独立危险因素.

    血液透析透析充分性血压变异性冠状动脉钙化左心室肥厚

    血尿素氮与肌酐比值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衰弱的预测价值

    马彩虹高欢玲尚春娥李红梅...
    421-4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血尿素氮与肌酐比值(blood urea nitrogen/serum creatinine ratio,BUN/Cr)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衰弱的预测价值.方法 本研究为单中心横断面研究,纳入2022年5月—2023年11月在山西省汾阳医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根据衰弱量表(fatigue、resistance、ambula-tion、illness、loss of weight,FRAIL)评分,将患者分为衰弱组(FRAIL评分≥3分)、非衰弱组(FRAIL评分≤2分).收集相关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衰弱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BUN/Cr对衰弱的诊断价值.结果 共纳入247例患者,衰弱组101例,非衰弱组146例.衰弱组患者年龄、透析龄、C反应蛋白、血尿素氮和BUN/Cr均高于非衰弱组(t/x2/Z=9.042、-4.612、-2.649、3.096、14.724,P分别为<0.001、<0.001、0.008、0.002、<0.001),衰弱组体质量指数、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血肌酐和尿素清除指数水平均低于非衰弱组(t/x2/Z=-2.294、-2.769、-8.936、-13.126、-5.097,P分别为0.022、0.006、<0.001、<0.001、<0.001).二元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060,95%CI:1.015~1.107,P=0.009)、透析龄(OR=1.283,95%CI:1.022~1.612,P=0.032)、血清白蛋白(OR=0.841,95%CI:0.748~0.945,P=0.004)、C 反应蛋白(OR=1.641,95%CI:1.039~2.591,P=0.033)、尿素清除指数(OR==0.013,95%CI:0.001~0.251,P=0.004)及BUN/Cr(OR=3.478,95%CI:1.455~8.310,P=0.005)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衰弱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提示BUN/Cr诊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衰弱的最佳临界值为9.42,曲线下面积为0.929(95%CI:0.896~0.962,P<0.001).结论 BUN/Cr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衰弱的发生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可为临床医护人员识别衰弱提供新视角.

    维持性血液透析血尿素氮与肌酐比值衰弱预测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腹主动脉钙化进展情况及危险因素分析

    陈天怡张东亮
    426-4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腹主动脉钙化(abdomi-nal aortic calcification,AAC)进展情况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纳入2019年12月—2022年4月在北京积水潭医院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47例患者,回顾性收集他们随访期内进行的2次腰椎定量CT图像,依次提取8个层面,采用Image J软件进行AAC评分.根据年平均AAC评分增长量将患者分为AAC缓慢进展组(n=23)和快速进展组(n=24),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 中位随访时间2.15(2.14,2.20)年,95.74%的患者出现AAC进展,初次AAC评分中位数59.55(20.03,122.46),复查AAC评分中位数进展至78.25(31.93,141.92).与AAC缓慢进展组相比,AAC快速进展组患者吸烟比例(x2=6.715,P=0.010)、初次AAC评分(Z=-3.629,P<0.001)、时间平均血磷(t=-3.538,P=0.001)、时间平均钙磷乘积(t=-3.173,P=0.003)、时间平均全段甲状旁腺激素(t=-3.060,P=0.004)均升高,口服碳酸司维拉姆(Z=-2.122,P=0.034)和盐酸西那卡塞(Z=-2.880,P=0.004)的时间延长.多因素Logistic回归提示初次AAC评分(OR=1.020,95%CI:1.006~1.035,P=0.005)和时间平均血磷(OR=115.585,95%CI:3.412~3915.747,P=0.008)是MHD患者AAC快速进展的危险因素.结论 MHD患者AAC进展速度快,高的初始AAC评分和高磷血症是MHD患者AAC快速进展的危险因素.

    维持性血液透析腹主动脉钙化进展危险因素

    下腔静脉内径呼吸变异率在脓毒症患者早期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容量管理中的临床意义

    孙立杨玉芳赵群
    431-4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超声监测下腔静脉内径呼吸变异率指导容量管理在脓毒性患者早期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中的意义.方法 选择因脓毒症在嘉兴市第二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住院治疗并拟实施CRRT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超声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方法进行CRRT液体管理,超声组通过超声监测下腔静脉内径呼吸变异率指导CRRT液体管理.收集患者一般资料,比较2组患者CRRT上机前及治疗24、48及72小时的血流动力学和血气分析指标,分析2组患者临床预后指标.结果 共纳入60例患者,对照组及超声组各30例,与对照组相比较,CRRT治疗早期,超声组血管活性药物使用剂量更少(F=1.255,P<0.001)、中心静脉压更低(F=18.618,P<0.001).预后指标表明:超声组CRRT治疗时间更少(t=3.103,P==0.004)、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时间更短(t=4.775,P<0.001),28天肾脏替代治疗脱离率更高(x2=4.593,P=0.032).结论 使用超声监测下腔静脉内径呼吸变异率指导脓毒症患者CRRT早期容量管理,可以改善患者早期血流动力学指标及临床预后.

    超声下腔静脉脓毒症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容量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与握力和捏力的相关性分析

    杨亚奇刘琳林绮婷刘云...
    436-4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与握力(handgrip strength,HGS)和捏力(pinch strength,PS)的关系.方法 采用单中心横断面研究,纳入2021年3月暨南大学附属广州红十字会医院血液净化中心行规律MHD的患者,收集受试者的一般资料,透析前测定血常规、血清生化指标和25(OH)D水平(电化学发光免疫法),使用测力计测量HGS和PS水平.根据25(OH)D水平将受试者分为25(OH)D正常组[25(OH)D>30 ng/ml]、25(OH)D不足组[20 ng/ml≤25(OH)D≤ 30 ng/ml]、25(OH)D缺乏组[25(OH)D<20 ng/ml],比较 3 组间各指标的差异.应用Spearman相关分析和线性回归评价25(OH)D水平与HGS和PS的相关性.结果 共纳入126例MHD患者,25(OH)D正常组28例(22.22%)、不足组42例(33.33%)、缺乏组56例(44.44%).Spearman相关性分析提示血清25(OH)D水平与HGS(r=0.289,P=0.001)、PS(r=0.289,P=0.001)呈正相关.在调整相关混杂因素后,多元线性回归显示血清25(OH)D水平降低与较低的HGS(β=0.199,95%CI:0.058~0.341,P=0.006)和PS(β=0.052,95%CI:0.017~0.087,P=0.004)独立相关.结论 MHD患者血清25(OH)D水平降低是HGS和PS降低的独立相关因素.

    25羟维生素D握力捏力肌肉健康维持性血液透析

    达依泊汀α治疗血液透析贫血对血红蛋白变异情况的观察

    熊健季冬云刘平平陈雷...
    441-4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达依泊汀α用于治疗血液透析贫血的疗效以及对血红蛋白变异幅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合肥金楠肾病专科医院2022年8月—2023年9月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38人,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给予达依泊汀α治疗,对照组给予短效红细胞生成素治疗.研究分为治疗矫正期和治疗维持期,每月定期检测血红蛋白、生化及第0、第5个月的铁代谢情况等指标.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红蛋白水平,分析血红蛋白水平变化趋势,并统计不良事件.结果 观察组(n=17)和对照组(n=19)患者治疗前血红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74,P=0.863),治疗结束后2组血红蛋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09,P=0.425).2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心力衰竭事件、内瘘闭塞均P=1.000).治疗矫正期观察组的血红蛋白上升更明显且更稳定(F=3.624,P=0.034).结论 达依泊汀α具有和短效红细胞生成素相当的安全性和治疗效果,并且能够维持血红蛋白水平的稳定增长,降低血红蛋白的变异幅度.

    达依泊汀α贫血血红蛋白红细胞生成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