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行政管理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行政管理
中国行政管理

鲍静

月刊

1006-0863

cpa@mail.gov.cn

010-63099125

100017

北京西安门大街22号(北京中南海1745信箱)

中国行政管理/Journal Chinese Public Administration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中国行政管理》杂志是新中国成立后创办的第一本研究行政管理的专业刊物,是反映政府行政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也是目前我国行政(公共)管理学科大型综合性期刊,被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列为“政治学类”第一位、“管理学类”第一位。本刊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国权威学术期刊(RCCSE)、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收录刊,在学术界和实践界享有盛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召开八届三次理事会会议(通讯)

    92页

    中国乡村治理试验的双轨逻辑及链接机理——2019-2024年全国乡村治理典型案例的经验证据

    陈荣卓金静
    93-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与改革开放初期"摸着石头过河"试错探索不同,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在"全面战略部署规划"下开展的治理试验,呈现出中国改革延续和现代转向的治理形态.基于 2019-2024 年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发布的全国乡村治理实践案例研究发现,中国乡村治理试验既具有"国家性"的施政谱系,也具有"基层性"的实践特质,"两轨"力量共同存在于"中国之治"实践当中."国家"一轨代表顶层战略,中国共产党以超强"引领性"制度优势,通过部委主导设定项目规则、科学方法搭建流程制式、组合工具配置资源体系,实现了治国理政的使命目标."乡村"一轨代表基层场域,存在着承接国家宏观政策、开发有效性治理策略的重任,通过寻求治理体制、治理方式、治理体系、治理格局的现代化建设路径,助推试验任务与时代任务的协调并进、产生合力.国家顶层战略与乡村治理策略存在着承接性与递进性在内的耦合关系,符合"高位势能—试验动能"链接机理逻辑,既包含国家意志进入乡村社会、建构国家现代性的优势,也包括乡村能动回应国家政策、开发内生性治理策略的规律.

    国家战略乡村治理国家试点典型试验

    从脱贫攻坚到共同富裕: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治理模式创新研究

    宁德鹏何玲玲
    109-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共同富裕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夙愿,易地扶贫搬迁为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夯实了物质基础、社会基础等.本文以广西崇左市B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H社区为个案,基于共同富裕背景和目标构建"共同富裕——空间变动——社会适应"的分析框架,明确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演变规律及边疆地区区位特点,探究边疆地区易地扶贫搬迁后场域变化导致的过渡性困境,并提出应对策略.通过调查发现,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社区移民因为实践场域变化,原有的物理空间、社会关系、精神归属感等被解构,并在新场域再生产中形成连锁效应.整合迁入地治理资源,提升治理能力,解决搬迁适应难题,激发移民的发展内生动力,事关保障移民的权益和脱贫攻坚成效的巩固.通过构建政治信任,重塑物理场域、精神交往关系等,加强理论对话,激活脱贫群众的融入和发展潜在动力,消解对社区共同体的认同障碍,赋予脱贫群众新身份,能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稳步走向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边疆地区易地扶贫搬迁脱贫群众

    论数字协商民主的概念与特质——基于"情境—结构—行动者"的分析维度

    宋雄伟廖令剑
    118-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信息、平台、数据和算法在技术政治领域的深度应用创造了协商民主新的繁荣,也改写了协商民主的实践逻辑.本文试图从建构主义的视角入手,为数字协商民主这一复合概念及其主要特质提供一个综合性的"情境—结构—行动者"分析维度,研究数字协商民主的正当性价值与潜在风险.推入数字协商民主处于信息及其意义符号叠加的社会历史情境之中,塑造了公共领域的算法推动机制、社会交往的算法沟通机制、资源流动的算法控制机制、意愿测量的算法分类机制.正式与非正式关系结构的整合则强化了数字协商空间的包容性、协同性、回应性和自主性.数字协商民主行动者的数据赋能效应带来"数字人"的能动性、精准的大样本民意、去精英化的生成式议题,以及大数据的全场景图谱.

    数字协商民主"情境—结构—行动者"概念特质

    社交媒体平台公共危机传播治理:理论进路与实践探索

    高慧军黄华津吴竞妍
    129-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危机传播治理既是人类社会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必要方式,也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本文从危机常态化、社会平台化、治理现代化的时代特征论述了公共危机传播治理的重要意义.从建构主义和治理理论合流的分析视角论证了社交媒体平台危机传播治理是危机传播公共产品的多元供给和监管,即"用传播治理公共危机"和"对危机传播进行治理".最后从以上两个理论视角,对社交媒体平台的公共危机信息供给、危机传播内容监管、平台公众注意力和秩序监管进行了探讨.

    公共危机社交媒体平台传播治理

    乡村新闻官何以实现数字乡村信息服务可及性?——基于M市案例的研究

    胡志平袁凤欣
    139-150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振兴与数字时代大背景下,数字信息服务是当前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的新兴命题,而数字信息服务可及性又亟待探索与解释.本文结合整体性治理理论,构建数字乡村信息服务整体性供给模式的分析框架,基于M市乡村新闻官模式的实践观察,发现乡村新闻官集数字信息服务加工者、监管者、传递者与赋能者于一身,有效实现了数字乡村信息服务的适配性、真实性、可接近性和可负担性,为实现数字乡村信息服务可及性提供了新的路径.研究认为,乡村新闻官能够有效实现数字乡村信息服务可及性在于其遵循服务认同、服务内容、服务效率与服务成本四大逻辑.从乡村新闻官视角审视数字乡村信息服务可及性路径,为推进公共服务可及性提供了地方性知识与探索.

    数字乡村信息服务可及性乡村新闻官

    政务新媒体组织场域的合法性重构及其软治理机制——以J市环保政务新媒体为例

    朱江丽汤洁
    151-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由于政务新媒体兼具新闻与社交属性,管理政务新媒体的组织场域面临着传统政府运行逻辑与新闻生产以及民意需求的不相适应,对此采取传统管理手段难以取得理想效果,推动组织场域的合法性重构及其软治理成为提升政务新媒体传播效能的关键.本研究以场域理论与新制度主义组织理论为基础,运用开放的组织场域分析框架,以J市环保政务新媒体为例,深入探讨通过制度企业家活动促进政务新媒体组织场域制度要素合法性重构的软治理机制.软治理机制是对国家行政管理手段的必要补充,其目的在于实现组织场域规制性、规范性和文化认知性等三大制度要素的协调统一.为实现这一目标,制度企业家需恰当引入规制合法性与共创规范合法性,并在此基础上构建独特的文化认知合法性,从而确保内部合法性建构的协调发展.同时,内部合法性与外部合法性的有效配合是组织场域软治理成功的关键所在.此次研究为应对数字政府建设中的挑战,提升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能力提供有益参考.

    政务新媒体组织场域制度企业家合法性软治理

    2024年公共服务论坛在新疆召开

    纪哲
    封2,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