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药房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药房
中国药房

张幸国

周刊

1001-0408

info@china-pharmacy.com

023-68586827;68585211

400042

重庆市渝中区大坪正街129号四环大厦8层

中国药房/Journal China Pharmac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中国药房》杂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医院协会、中国药房杂志社主办的国家级、国内外公开发行的药学技术类刊物。本刊以构建药品研制、生产、经营、临床应用及监督管理间的桥梁为己任。读者对象主要为从事医院药房(药剂科)、社会药房(店)工作的各级各类人员以及药品研制、生产、经营、临床应用和监督管理人员。本刊每月上、中、下旬出版。上旬刊为“药房与药事版”,主要栏目包括:药业专论、医药热点、药物研究、市场经纬、药房管理、制剂技术、医院制剂、新药和辅料、药品检验、药品监督、综述讲座、药师之友、社会药房等;中旬刊为“药房与临床版”,主要栏目包括:药物经济学、用药分析、临床药学、药物配伍、药物与临床、临床荟萃、药物警戒、不良反应监测、综述讲座等;下旬刊为“药房与中药版”,主要栏目包括:中药论坛、中药研究、中药房管理、中药应用、民族医药、中药检定、中药制剂、中药视窗、中药企业、综述讲座等。稿约内容主要有:业界普遍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对医药行业有指导意义的理论研究;原始实验研究;医药市场动态分析与预测以及与市场有关的“大政小事”;医院药房(药剂科)管理经验交流;药物经济学方法学研究和应用实践;大样本的医院用药情况分析;新药、进口药品临床药理;合理用药资料总结;药品的监督、检验、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探讨;新药或药学新进展综述;海外药房事务;中药房业务;医药工、商企业及品种介绍;药店管理、经营经验介绍;继续医学教育,等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药品质量抽查检验管理办法》与《药品质量抽查检验管理规定》中检验和复验内容的对比分析

    刘文朱炯胡骏王翀...
    1665-16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为药品抽检工作相关人员理解并执行《药品质量抽查检验管理办法》中的新要求提供参考.方法:对比《药品质量抽查检验管理办法》和《药品质量抽查检验管理规定》中对检验和复验工作的要求,分析修订或新增内容并提出实施建议.结果与结论:针对药品监管需要,在《药品质量抽查检验管理规定》的基础上,《药品质量抽查检验管理办法》对检验和复验工作的相关要求进行了修订和补充.在对检验工作的要求中,该办法修订了检验项目要求,明确了检验时限要求,新增了检验报告、原始记录、质量管理体系要求以及"严重风险"的定义及报告要求,对检验机构提出了开展探索性研究的要求,并新增了检验机构和检验人员行为要求.在对复验工作的要求中,该办法修订了申请复验应提交的资料,增加了经办人身份证明、时限证明,修订了不得复验的情况,增加了检出为明显可见异物时的处理方式,并新增了复验报告传递要求.建议药品检验工作的相关人员关注上述变更内容,加强检验能力建设,加强检验时间和检验质量管理,重视严重质量风险,积极开展探索性研究,并加强对自身检验行为的规范;严格审核复验资料,重视新修订的不得复验的情形,并应按要求和实际情况全面传递复验报告,积极执行并落实《药品质量抽验管理办法》.

    药品质量抽检管理检验复验对比分析

    基于1998-2018年年度数据的我国对外经济贸易与医药制造业互动关系实证研究

    曹允春林浩楠
    1670-16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我国对外经济贸易与医药制造业之间的互动关系,为我国对外经济贸易活动及医药制造业发展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国家统计局、《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和《中国科技统计年鉴》等公布的1998-2018年我国对外经济贸易与医药制造业的相关统计数据,参考相关文献方法,构建包含对外经济贸易系统和医药制造业系统的数据指标体系,采用准则重要性法对数据指标赋权,采用线性加权法计算综合评价指标结果,采用向量自回归模型对我国对外经济贸易与医药制造业的关系进行研究分析,并提出相应建议.结果与结论:从协整检验结果来看,我国对外经济贸易的发展对于医药制造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和带动作用(相关系数为0.432918);从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来看,对外经济贸易发展是医药制造业发展的格兰杰原因(置信概率小于0.001),而医药制造业发展不是对外经济贸易的格兰杰原因(置信概率为0.358);从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结果来看,我国对外经济贸易与医药制造业的发展间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但对外经济贸易对医药制造业发展影响的贡献较小.建议我国医药制造企业应及时把握市场需求和贸易机会,通过提供高质量的医药品进一步扩大经营规模;充分利用新型贸易方式,加快医药品在对外经济贸易活动中的流通速度和效率,以进一步拓宽其国内外市场;国家应尽快制定和完善对医药制造产业的优惠及扶持政策,为医药制造企业减轻负担.无论是从国家层面还是企业层面,均应适当增加医药制造业科研投入,加大产业培育力度,以推动医药制造业快速发展,实现对外经济贸易和医药制造业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对外经济贸易医药制造业互动关系实证研究向量自回归模型

    不同品种及采收期党参药材中5种有效成分含量的比较研究

    刘付松陈翠莎孙佩刘莎...
    1677-16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党参药材中党参炔苷、丁香苷、苍术内酯Ⅰ、苍术内酯Ⅱ和苍术内酯Ⅲ含量的方法,并比较不同品种及采收期党参药材中上述5种成分的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色谱柱为Inertsil ODS-3,流动相为乙腈-水(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10 nm(党参炔苷)、220 nm(苍术内酯Ⅱ、苍术内酯Ⅲ、丁香苷)、276 nm(苍术内酯Ⅰ),流速为0.8 mL/min,柱温为30℃,进样量为20μL.结果:党参炔苷、丁香苷、苍术内酯Ⅰ、苍术内酯Ⅱ和苍术内酯Ⅲ检测质量浓度的线性范围为44.30~886.00μg/mL(r=0.9997)、6.50~130.03μg/mL(r=0.9996)、4.47~89.46μg/mL(r=0.9995)、2.53~50.50μg/mL(r=0.9994)、5.64~112.80μg/mL(r=0.9995);定量限分别为2.4460、0.1680、0.2481、0.0657、0.0998μg/mL,检测限分别为1.3520、0.0672、0.0054、0.0063、0.0073μg/mL;精密度、稳定性(24 h)、重复性、耐用性试验的RSD均小于2%;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87%~100.62%(RSD=0.73%,n=6)、98.46%~101.54%(RSD=1.15%,n=6)、98.32%~101.12%(RSD=1.19%,n=6)、96.83%~104.16%(RSD=2.62%,n=6)、97.87%~100.99%(RSD=1.07%,n=6).含量分别为33.78~431.82、0~20.60、0.44~3.68、0~10.83、0.27~73.40μg/g.党参炔苷含量由高到低为党参>川党参>素花党参>洛党参;丁香苷为党参>素花党参>川党参,在洛党参中未检出;苍术内酯Ⅰ为素花党参>洛党参>党参>川党参;苍术内酯Ⅱ为党参>素花党参,在川党参和洛党参中未检出;苍术内酯Ⅲ为党参>素花党参>洛党参>川党参.6~10月采收的党参药材中均以党参炔苷含量最高;6~10月苍术内酯Ⅰ含量均较低;8月苍术内酯Ⅱ未检出;9月苍术内酯Ⅰ、苍术内酯Ⅱ含量较低,且丁香苷、苍术内酯Ⅱ在部分样品中未检出.结论:所建HPLC法操作简单、准确、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可用于同时测定党参药材中5种有效成分的含量;不同品种及采收期党参药材中5种有效成分含量存在较大差异.

    党参党参炔苷丁香苷苍术内酯Ⅰ苍术内酯Ⅱ苍术内酯Ⅲ高效液相色谱法品种采收期含量测定

    苗药红禾麻提取物在离体人肠道菌群中的代谢研究

    薛寸吴耽巩仔鹏陈思颖...
    1683-16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索苗药红禾麻提取物在离体人肠道菌群中的代谢特征.方法:取红禾麻药材,以70%乙醇回流提取,经浓缩、正丁醇萃取、干燥后,得红禾麻提取物.将0.05 g/mL红禾麻提取物溶液1 mL与离体人肠道菌液10 mL混合后,在厌氧环境下共同培养36 h(同时设置不含药物或人肠道菌液的空白对照),模拟该提取物在人体肠道内的代谢过程.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UPLC-Q-TOF/MS)对厌氧反应后的代谢产物进行检测.色谱柱为Agilent Eclipse Plus C18 RRHD,流动相为0.01%甲酸水溶液-0.01%甲酸乙腈溶液(梯度洗脱),柱温为40℃,流速为0.25 mL/min,进样量为1µL;采用电喷雾离子源(ESI),以负离子模式(ESI-)扫描,毛细管电压为4.5 kV,离子源温度为120℃,碰撞能为15~32 V,扫描范围为m/z 50~1000.采用MassLynx V4.1软件中的"Strip"模块分析获得红禾麻提取物反应液与空白对照的差异图谱.根据质谱数据和UNIFI软件进行代谢产物的相对分子量和分子式预测,结合对照品信息和相关文献报道,推测红禾麻提取物在离体人肠道菌群中的代谢产物结构及其可能的生物转化途径.结果与结论:红禾麻提取物经离体人肠道菌群代谢后,共检出3个原型产物(芦丁、槲皮苷、山柰酚-3-O-芸香糖苷)和22个代谢产物(主要为槲皮素、单咖啡酰基奎宁酸、异槲皮苷等的代谢产物),其主要生物转化途径是以还原、氧化、水解为主的Ⅰ相反应.

    红禾麻离体人肠道菌群代谢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鉴定

    灯盏花素胃黏附片的制备及质量评价

    刘巍刘文宋信莉王冠华...
    1690-16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制备灯盏花素胃黏附片,并进行处方优化和质量评价.方法:以羟丙甲纤维素K100M、卡波姆934P为生物黏附剂和骨架材料,以乳糖为填充剂,以硬脂酸镁为助流剂、润滑剂,采用粉末直接压片法制备灯盏花素胃黏附片.采用加权法对灯盏花素胃黏附片在pH 6.8磷酸盐缓冲液中第2、6、12 h的累积释放度(Q2 h、Q6 h、Q12 h,以灯盏乙素计,由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评分和体外胃组织黏附力进行综合评分;以此评分为指标,通过L9(34)正交试验设计优化灯盏花素胃黏附片中羟丙甲纤维素K100M、卡波姆934P及乳糖的用量并进行验证.对所制胃黏附片的性质、鉴别、重量差异、脆碎度、释放度、灯盏乙素含量进行考察.结果:灯盏花素胃黏附片的最优处方为42%灯盏花素提取物、10%羟丙甲纤维素K100M、3%卡波姆934P和45%乳糖;验证试验结果显示,所制3批灯盏花素胃黏附片的平均Q2 h、Q6 h、Q12 h分别为20.36%、48.55%、87.00%,平均体外胃组织黏附力为31.36 g/cm2,平均综合评分为70.23(RSD=1.84%,n=3).所制胃黏附片为淡黄色,味淡或微咸;其出峰时间与灯盏乙素对照品一致;重量差异为±6%,脆碎度为0.54%,Q12 h为83.51%(RSD=2.14%,n=6);灯盏乙素含量为288.47 mg/g(RSD=0.70%,n=3).结论:成功制得灯盏花素胃黏附片,其质量评价符合2015年版《中国药典》要求.

    灯盏花素胃黏附片处方优化质量评价

    GC-MS法分析透骨香根和茎叶中挥发性成分的差异

    蒲健晏婷蒯晴叶王爱民...
    1695-169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比较透骨香根和茎叶中挥发性成分的差异.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透骨香根和茎叶的挥发油,并用气质联用技术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使用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局2011标准质谱图库进行检索,选择匹配度高于80的色谱峰,结合相关文献进行鉴定,并通过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化学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从透骨香根挥发油中分析检测出95个色谱峰,鉴定出54种化学成分,占根挥发性成分总含量的82.35%,其中相对含量较高的成分有水杨酸甲酯(20.30%)、棕榈酸(19.86%)、亚油酸(9.26%)、菲(4.37%)等;从透骨香茎叶挥发油中分析检测出69个色谱峰,鉴定出46种化学成分,占茎叶挥发性成分总含量的97.10%,其中相对百分含量较高的成分有水杨酸甲酯(86.72%)、棕榈酸(2.60%)、亚麻酸(1.25%)等.两者均含有烯烃类、酯类、酸类等共有成分16个.结论:透骨香根和茎叶中挥发性成分主要为酯类和酸类,二者成分种类有一定的相似性,但根中酸类成分含量较高、茎叶中酯类成分含量较高.

    透骨香茎叶挥发性成分水蒸气蒸馏法气质联用技术

    枸杞子中甜菜碱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和提取方法的优化

    黄钰馨马玲李苗郑国保...
    1700-170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建立枸杞子中甜菜碱的含量测定方法,并优化其提取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枸杞子中甜菜碱的含量,色谱柱为Waters Spherisorb NH2,流动相为乙腈-0.01 mol/L磷酸二氢钾水溶液(75:25,V/V),流速为0.7 mL/min,检测波长为195 nm,柱温为30℃,进样量为10μL.以甜菜碱含量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对枸杞子中甜菜碱超声提取的甲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料液比进行筛选并进行验证.测定10批枸杞子中甜菜碱的含量,并与2015年版《中国药典》收录的薄层色谱法测定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甜菜碱检测质量浓度的线性范围为2.035~2035.04μg/mL(R 2=0.9993);检测限、定量限分别为0.410、2.051μg/mL,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41%~98.86%(RSD为0.8%~1.4%,n=3),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24 h)试验的RSD均不大于1.2%.最优提取方法为料液比1:30(g/mL)投料、甲醇超声提取45 min.3次验证试验所得提取液中甜菜碱的平均含量为2.30%(RSD=0.43%,n=3).10批枸杞子中甜菜碱的含量为1.91%~2.55%,与薄层色谱法的测定结果(1.88%~2.60%)无明显差异(相对误差为-1.92%~2.7%).结论:成功建立了枸杞子中甜菜碱的含量测定方法,并优化了其提取工艺.

    枸杞子甜菜碱高效液相色谱法含量测定提取方法

    香茅醇亚微乳的处方工艺优化研究

    杨佳佳李婉蓉彭剑青肖婷...
    1704-17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优化香茅醇亚微乳的制备工艺.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香茅醇亚微乳中的香茅醇含量;采用高速剪切分散-高压均质法制备香茅醇亚微乳,以离心稳定常数(ke)、粒径为指标,对其处方及工艺进行优化并进行验证;测定所得制剂的载药量的包封率.结果:香茅醇检测质量浓度的线性范围为4~64μg/mL(R 2=0.9999);精密度、稳定性(24 h)、重复性试验的RSD均小于3%;加样回收率为97.64%~101.97%(RSD=2.28%,n=3)、97.71%~99.50%(RSD=1.29%,n=3)、96.87%~101.48%(RSD=2.86%,n=3).最优处方为大豆油+中链甘油三酯(1:1,g/g)总质量3.75 g,1.2%大豆磷脂0.6 g,胆固醇0.06 g,香茅醇1.25 g,0.6%油酸钠0.3 g,15-羟基硬脂酸聚乙二醇酯0.75 g,泊洛沙姆1880.75 g,加水至50 mL.最优工艺为于4℃下以13000 r/min高速剪切5 min制得初乳后,经稀盐酸调pH至7,再以600 Bar高压均质5 min.按最优处方及工艺制备的3批香茅醇亚微乳的平均粒径为(91.05±0.26)nm,多分散系数为(0.20±0.01),Zeta电位为(-30.86±0.39)mV,ke值为9.23,香茅醇的平均含量为(100.21±0.01)%;载药量为(2.4817±0.0007)mg/mL,包封率为(99.27±0.03)%.结论:优化所得处方及工艺稳定、可行.

    香茅醇亚微乳高速剪切分散-高压均质法处方工艺优化高效液相色谱法含量

    昆明山海棠提取物对新西兰兔的胚胎-胎仔发育毒性研究

    施汀兰张莉黄鹤梅小利...
    1710-17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昆明山海棠提取物对妊娠动物、胚胎及胎仔发育的影响.方法:取交配成功的新西兰雌兔,按体质量随机区组法分为溶剂对照组、阳性对照组(环磷酰胺,20 mg/kg)和昆明山海棠提取物高、中、低剂量组(15.0、7.50、3.75 g/kg,以生药量计),每组均至少18只.溶剂对照组和昆明山海棠提取物各剂量组雌兔在妊娠第6~18天灌胃水或相应昆明山海棠提取物药液,5 mL/kg,每天1次;阳性对照组雌兔在妊娠第10~13天于颈部皮下注射环磷酰胺,1 mL/kg,每天1次.依据《药物生殖毒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相关要求,在实验期间观察并记录雌兔的一般情况、体质量和摄食量,并于妊娠第28天时对其实施安乐死,解剖后观察并记录其主要脏器、带胎子宫、胎盘子宫、胎盘、卵巢以及着床腺、吸收胎、死胎、活胎、黄体等相关指标,并对胎仔进行体质量、外观形态、内脏和骨骼发育等相关指标的检查.结果:与溶剂对照组比较,昆明山海棠提取物各剂量组孕兔的体质量、体质量增长、摄食量、主要脏器,孕兔妊娠、生殖功能以及胚胎形成和胎仔的生长发育、外观形态、内脏和骨骼发育等相关指标均未见明显异常改变(P>0.05);阳性对照组上述指标均有显著变化(P<0.05),表现出明显的孕兔母体毒性以及胚胎和胎仔发育毒性.结论:昆明山海棠提取物在剂量为3.75~15.00 g/kg(以生药量计)时对新西兰兔无明显母体毒性、胚胎或胎仔发育毒性.

    昆明山海棠提取物新西兰兔胚胎胎仔生殖毒性

    HPLC法同时测定舒肝和胃丸中5种成分的含量

    宫兴华郑磊李娟
    1715-17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建立同时测定舒肝和胃丸中7-羟基香豆素、6,7-二甲氧基香豆素、5,7-二甲氧基香豆素、欧前胡素、佛手柑内酯等5种成分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索氏提取法对舒肝和胃丸进行提取,经D101型大孔吸附树脂分离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上述5种成分的含量.色谱柱为Venusil MP C18,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70 nm,柱温为30℃,进样量为10μL.结果:7-羟基香豆素、6,7-二甲氧基香豆素、5,7-二甲氧基香豆素、欧前胡素、佛手柑内酯检测质量浓度的线性范围分别为1.875~187.5μg/mL(r=0.9999)、1.075~107.5μg/mL(r=0.9999)、1.261~126.1μg/mL(r=0.9999)、0.875~87.5μg/mL(r=0.9999)、2.033~203.3μg/mL(r=0.9998),精密度、稳定性(24 h)、重复性、耐用性试验的RSD均小于2.0%,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5.18%~98.44%(RSD=1.27%,n=6)、95.35%~98.14%(RSD=1.16%,n=6)、95.21%~97.32%(RSD=0.83%,n=6)、95.43%~97.14%(RSD=0.76%,n=6)、95.12%~98.75%(RSD=1.35%,n=6).3批舒肝和胃丸中上述5种成分的平均含量分别为0.424、0.239、0.305、0.180、0.459 mg/g(n=2).结论:成功建立了可同时测定舒肝和胃丸中5种成分含量的方法.

    舒肝和胃丸高效液相色谱法含量测定7-羟基香豆素6,7-二甲氧基香豆素5,7-二甲氧基香豆素欧前胡素佛手柑内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