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药房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药房
中国药房

张幸国

周刊

1001-0408

info@china-pharmacy.com

023-68586827;68585211

400042

重庆市渝中区大坪正街129号四环大厦8层

中国药房/Journal China Pharmac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中国药房》杂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医院协会、中国药房杂志社主办的国家级、国内外公开发行的药学技术类刊物。本刊以构建药品研制、生产、经营、临床应用及监督管理间的桥梁为己任。读者对象主要为从事医院药房(药剂科)、社会药房(店)工作的各级各类人员以及药品研制、生产、经营、临床应用和监督管理人员。本刊每月上、中、下旬出版。上旬刊为“药房与药事版”,主要栏目包括:药业专论、医药热点、药物研究、市场经纬、药房管理、制剂技术、医院制剂、新药和辅料、药品检验、药品监督、综述讲座、药师之友、社会药房等;中旬刊为“药房与临床版”,主要栏目包括:药物经济学、用药分析、临床药学、药物配伍、药物与临床、临床荟萃、药物警戒、不良反应监测、综述讲座等;下旬刊为“药房与中药版”,主要栏目包括:中药论坛、中药研究、中药房管理、中药应用、民族医药、中药检定、中药制剂、中药视窗、中药企业、综述讲座等。稿约内容主要有:业界普遍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对医药行业有指导意义的理论研究;原始实验研究;医药市场动态分析与预测以及与市场有关的“大政小事”;医院药房(药剂科)管理经验交流;药物经济学方法学研究和应用实践;大样本的医院用药情况分析;新药、进口药品临床药理;合理用药资料总结;药品的监督、检验、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探讨;新药或药学新进展综述;海外药房事务;中药房业务;医药工、商企业及品种介绍;药店管理、经营经验介绍;继续医学教育,等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患者偏好信息在美国医疗产品上市前决策中的应用及启示

    任晓悦颜建周丁瑞琳邵蓉...
    2321-23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研究患者偏好信息在美国医疗产品上市前决策中的应用,为我国患者偏好信息的应用提供借鉴。方法 采用文献研究法探究美国患者偏好信息收集与应用的概况、法律依据和参与主体,详细分析患者偏好信息在医疗产品上市前决策中的应用情况,分析我国患者偏好信息的应用现状与挑战,并提出建议。结果与结论 美国通过开展多项患者参与项目以及立法推动多主体进行患者偏好信息的收集和应用,将患者偏好信息用于为医疗产品上市前决策提供参考:在研发环节为医疗产品研发和设计提供信息、辅助临床试验设计;在上市审批环节作为FDA上市审批决策的证据之一,用于识别获益大于风险的患者群体,并纳入医疗产品说明书。我国患者偏好信息的应用缺乏更高层级法律文件的指导,尚无针对性的指南文件。建议我国借鉴美国经验,在更高层级的法律文件中明确鼓励患者偏好的研究与应用;针对患者偏好信息的收集与应用制定专门的指导文件;根据我国国情确定监管决策中患者偏好信息纳入的权重和形式。

    患者偏好药品医疗器械上市前决策

    基于统计过程控制的药品用量动态监测研究

    陈杨淡重辉徐美玲陈肖...
    2328-23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索基于统计过程控制(SPC)的药品用量动态监测方法,以提升药品使用过程的宏观监管水平。方法 根据药品费用和国家相关文件建立我院重点监控药品品种目录。以全院、门诊药房和住院药房的重点监控药品品种月度用量数据为监测对象,利用SPC的X控制图、移动极差控制图和指数加权移动平均值控制图建立药品用量动态监测(DMDC)模型,分别从单月用量、极差变化以及用量趋势3个维度进行监测。以瑞舒伐他汀、美托洛尔和美罗培南为例,展示DMDC模型的监测效果。结果 针对全院、门诊药房和住院药房分别建立了包含203、167和200个品种的重点监控药品目录。在排除无法建模及建模失败的品种后,成功为这3个药品消耗区域分别建立了179、116和172个DMDC模型。这3组模型在2024年前4个月的实践中,警示的药品品种数分别为54、32、62个。所建DMDC模型成功监测了全院瑞舒伐他汀、门诊药房美托洛尔以及住院药房美罗培南等药品的月度用量。相较于我院原用的浮动率排序法,DMDC模型的应用显著提升了药品监测的范围和深度,监测品种由原先的约50种大幅扩展至179种,监测维度也从1个维度增加到了3个维度。结论 基于SPC的DMDC模型有效、可行,适用于对月度用量较稳定的药品品种进行监测。

    药品用量药品动态监测统计过程控制

    基于PMC指数模型的国谈药品"双通道"管理政策量化评价

    高文萍王淑玲
    2335-23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省级层面国家医保谈判药品"双通道"管理政策进行量化评价,分析不足之处和优秀经验,为该类政策的优化提供参考。方法 以31个省份国家医保谈判药品"双通道"管理政策为研究对象,运用文本挖掘法,归纳政策重点内容;构建政策一致性(PMC)指数模型,通过评价模型从整体角度对31个省份"双通道"管理政策进行量化分析;并以北京市和重庆市为例,对比优秀政策与可接受政策的差异性。结果 31个省份中,18个省份的政策PMC指数介于6。00~<8。00,属于优秀政策;13个省份的政策PMC指数介于4。00~<6。00,属于可接受政策。北京市和重庆市的政策在政策性质、政策时效等5个层面保持一致,而在政策内容、政策受众等4个层面存在差异。结论 多数省份"双通道"管理政策处于较为完善的水平。部分省份后续还需根据本省医药卫生发展实际情况,持续优化政策设计,完善政策细则;搭建定点药店管理模式,明确遴选规则与退出机制;重视药学服务建设,推动处方外流。

    国家医保谈判药品双通道PMC指数模型文本挖掘法政策研究量化评价

    我国医疗机构PIVAS医嘱审核情况调研分析

    赵婧孙路路吕红梅张建中...
    2340-23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全国医疗机构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医嘱审核现状,进一步提升PIVAS医嘱管理水平,减少与杜绝静脉给药错误的发生。方法 通过问卷调研法,针对全国医疗机构PIVAS医嘱审核的问题和现状,由调研组中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专家负责组织本省份内相关医疗机构的PIVAS负责人填写医嘱审核和不适宜医嘱干预情况的问卷,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收到关于PIVAS医嘱审核的有效问卷751份。我国PIVAS医嘱审核主要以人工与计算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PIVAS每日医嘱审核条数的中位数为700。00~771。00条;每日新增医嘱审核条数的中位数为209。68~215。00条;平均医嘱审核率为85。50%~92。44%;不适宜医嘱平均占比为 1。82%~1。89%;不适宜医嘱平均干预率为 74。90%~79。41%,平均干预成功率为79。62%~87。28%;退药率为2。92%~3。08%。结论 我国大部分医疗机构PIVAS的医嘱审核采用审方软件辅助,个别PIVAS存在医嘱不审核、不适宜医嘱不干预等情况,医嘱审核的标准及流程有待完善。建议强调药师审方责任制,规范化使用审方软件,逐步扩大医嘱审核范围,并采用多部门协作方式,从而提高不适宜医嘱的干预成功率、降低PIVAS退药率。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医嘱审核审方软件

    防风石油醚提取物调节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大鼠的改善作用及机制

    张向阳魏薇徐鹏李宁...
    2345-23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防风石油醚提取物通过调节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s)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大鼠的改善作用及机制。方法 采用牛Ⅱ型胶原与弗氏完全佐剂建立大鼠RA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防风石油醚提取物低、中、高剂量组(55、110、220 mg/kg),另设不造模的正常组,每组10只。各组大鼠灌胃相应药液或等体积2%吐温-80溶液,每天1次,连续28 d。观察大鼠足趾肿胀度并进行关节炎指数(AI)评分,检测大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10、IL-17、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25-羟基维生素D3[25(OH)D3]、髓过氧化物酶(MPO)、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和NETs的水平,观察大鼠踝关节病理学形态变化,检测大鼠踝关节中瓜氨酸化组蛋白H3(CitH3)以及滑膜组织中细胞色素P450 24A1(CYP24A1)、细胞色素P450 27B1(CYP27B1)、维生素D受体(VDR)、肽基精氨酸脱亚胺酶4(PAD4)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防风石油醚提取物中、高剂量组大鼠给药后第14天至第28天的足趾肿胀度和AI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血清中IL-1β、IL-17、TNF-α、MPO、NE和NETs水平均显著降低,IL-10、25(OH)D3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或P<0。01);踝关节间隙变宽,结构明显改善;踝关节中CitH3以及滑膜组织中CYP24A1、PAD4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滑膜组织中CYP27B1、VDR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或P<0。01)。结论 防风石油醚提取物可能通过调控维生素D系统,抑制NETs生成,进而改善RA症状。

    类风湿性关节炎防风石油醚提取物维生素D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炎症因子

    柴胡多糖对急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陈雨婵彭东辉孙延平王秋红...
    2352-23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柴胡多糖对急性肝损伤(ALI)小鼠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将40只小鼠按体重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护肝片,550 mg/kg)和柴胡多糖高、低剂量组(400、100 mg/kg),每组8只,每天灌胃给药1次,连续7 d。末次给药1 h后,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小鼠均尾静脉注射20 mg/kg刀豆蛋白A溶液建立ALI模型。注射刀豆蛋白A溶液12 h后,测定小鼠肝脾指数,观察其肝脾组织病理学变化;检测小鼠血清中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乳酸脱氢酶(LDH),肝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检测小鼠血清和肝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IL-1β水平以及肝组织中核因子κB(NF-κB)、Toll样受体4(TLR4)、核转录因子红系2相关因子2(Nrf2)和血红素加氧酶1(HO-1)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肝组织大量坏死、炎症细胞浸润,脾脏增大、出血增多、淋巴细胞减少,肝脾指数均显著升高(P<0。01);血清中AST、ALT、LDH水平,血清和肝组织中TNF-α、IL-6、IL-1β水平,肝组织中MDA水平和TLR4、NF-κB、HO-1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或P<0。01);肝组织中SOD水平和Nrf2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柴胡多糖高、低剂量组小鼠肝脾组织病理损伤减轻,肝脾指数、血清和肝组织中上述指标水平大部分被显著逆转(P<0。05或P<0。01)。结论 柴胡多糖对ALI小鼠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TLR4/NF-κB信号通路和激活Nrf2/HO-1信号通路有关。

    柴胡多糖急性肝损伤TLR4/NF-κB信号通路Nrf2/HO-1信号通路

    基于大鼠体内代谢的壮药三七姜抗炎药效物质基础研究

    刘星晨梁洁黄春燕陈嘉怡...
    2358-23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为壮药三七姜的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将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纯化水)、给药组(三七姜醇提物,以生药量计为15。75 g/kg),每组12只。每天灌胃药液/纯化水2次,每次灌胃间隔6~8 h,连续3 d。给药结束后,收集2组大鼠血液、尿液及粪便样品。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联用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技术对三七姜醇提物中的化学成分及大鼠灌胃三七姜醇提物后的血清、尿液、粪便代谢物进行鉴定。采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筛选血清中差异代谢物,并使用Metabo-Analyst 5。0平台对代谢通路进行分析。结果 从三七姜醇提物中鉴定出了38个化合物,从尿液样品中鉴定出了14个原型成分和3个代谢产物,从粪便样品中鉴定出了9个原型成分,从血清样品中鉴定出了10个原型成分和1个代谢产物。在2组大鼠血清样本中共筛选得到71个差异代谢物,其中给药组中阿魏酸、甘草素等44个差异代谢物的水平相较于空白组上调,花生四烯酸、苯乙酰谷氨酰胺等27个差异代谢物的水平相较于空白组下调。71个差异代谢物主要富集在苯丙氨酸代谢、亚油酸代谢、花生四烯酸代谢、色氨酸代谢等11条代谢通路上。结论 阿魏酸、甘草素、异嗪皮啶和刺芒柄花素等成分可能是三七姜直接发挥抗炎药效作用的物质基础,三七姜可能通过影响花生四烯酸代谢和色氨酸代谢等通路发挥抗炎作用。

    三七姜化学成分药效物质体内代谢炎症UPLC-Q-Exactive-MS技术

    不同干燥方式对祁菊花品质的影响

    史佳一潘罗星陶宜红赵清...
    2365-23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考察不同干燥方式对祁菊花品质的影响,为祁菊花的采收加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7类共25种干燥方式对祁菊花鲜品进行干燥得到25种样品,以其外观性状及含水量为淘汰指标,去除不合格样品;以6种有效成分(绿原酸、木犀草苷、3,5-O-咖啡酰基奎宁酸、槲皮素、木犀草素、黄芩苷)的含量为指标,结合主成分分析(PCA)及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以及PCA综合得分排名及每类干燥方式所得的最佳样品,综合选择6种实验样品;以氧化相关酶(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活性、稳定性及花瓣表面微观形态为指标,对上述6种样品进行质量评价。结果 PCA与PLS-DA结果表明,不同干燥方式所得样品的质量存在明显差异,绿原酸、3,5-O-咖啡酰基奎宁酸、黄芩苷这3种成分可能是导致样品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100℃蒸汽杀青1 min后再以50℃烘干4 h所得样品中有效成分的综合得分最高。经微波功率800 W杀青1 min后再以50℃鼓风干燥4 h与100℃蒸汽杀青1 min后再以50℃烘干4 h这2种联合干燥方式处理的祁菊花中氧化相关酶完全失活,稳定性优于其他干燥方式所得样品;花瓣表面微观形态观察结果显示,以微波功率400 W烘干6 min所得样品与上述2种样品的完整度、平整度最高。结论 从成品质量及干燥效率来看,以100℃蒸汽杀青1 min后再以50℃烘干4 h是祁菊花的最佳干燥方式。

    祁菊花产地加工干燥方式绿原酸3,5-O-咖啡酰基奎宁酸黄芩苷

    润燥止痒胶囊对湿疹大鼠肠道菌群及短链脂肪酸的影响

    胡银霞陈梓钊刘昌顺郝勇...
    2372-23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润燥止痒胶囊(RZZY)对湿疹大鼠肠道菌群及其代谢物短链脂肪酸(SCFA)的影响,以揭示RZZY对湿疹的改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将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地氯雷他定组(1。5 mg/kg)和RZZY低、高剂量组(0。6、1。2 g/kg)。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大鼠采用2,4-二硝基氯苯溶液涂抹脱毛区域致敏以构建湿疹模型,并灌胃相应药物,每天1次,连续2周。给药完成后,检测大鼠皮肤厚度,并进行湿疹面积及严重度指数(EASI)评分和病理评分;基于16S rDNA测序分析大鼠肠道菌群结构;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检测大鼠粪便中SCFA(乙酸、丙酸和丁酸)含量;检测大鼠结肠和皮肤组织中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3(STAT3)的表达水平。结果 RZZY可明显减轻湿疹大鼠皮肤红肿、溃烂症状,显著减小/降低大鼠EASI、皮肤厚度、病理评分(P<0。05);显著升高湿疹大鼠肠道菌群ACE、Sobs和Shannon指数(P<0。05),促进大鼠肠道菌群向正常结构回调;提高湿疹大鼠肠道厚壁菌门和毛螺菌属、乳杆菌属、另枝菌属丰度,降低拟杆菌门/属丰度;显著升高湿疹大鼠粪便中丙酸、丁酸含量(P<0。05);显著下调结肠和皮肤组织中STAT3蛋白表达(P<0。05)。结论 RZZY可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提高SCFA水平来抑制STAT3表达,从而发挥抗炎作用,进而改善湿疹大鼠的皮肤炎症。

    润燥止痒胶囊湿疹肠道菌群短链脂肪酸

    土茯苓中8个成分的含量测定及化学计量学分析

    邹惠亮王新财陈柯崔虹...
    2378-23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为土茯苓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不同产地20批(编号S1~S20)土茯苓中5-O-咖啡酰基莽草酸、新落新妇苷、落新妇苷、新异落新妇苷、异落新妇苷、黄杞苷、白藜芦醇、异黄杞苷的含量。采用化学计量学方法对20批土茯苓样品进行评价,并筛选影响土茯苓质量的差异标志物。结果 所测8个成分在各自检测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6);精密度、重复性和稳定性(24 h)试验的RSD均小于2。00%(n=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60%~106。40%,RSD均小于2。00%(n=6)。聚类分析结果显示,浙江产(S1~S5)和江西产(S6~S10)样品聚为一类,湖南产(S11~S15)样品聚为一类,云南产(S16~S20)样品聚为一类;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前2个主成分可反映土茯苓中8个成分85。60%的信息量;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结果显示,5-O-咖啡酰基莽草酸、落新妇苷、异落新妇苷和新落新妇苷的变量重要性投影值均大于1。结论 不同产地土茯苓中上述8个成分含量存在差异,5-O-咖啡酰基莽草酸、落新妇苷、异落新妇苷和新落新妇苷可能是影响土茯苓质量的差异标志物。

    土茯苓化学计量学含量测定超高效液相色谱法5-O-咖啡酰基莽草酸落新妇苷异落新妇苷新落新妇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