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药房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药房
中国药房

张幸国

周刊

1001-0408

info@china-pharmacy.com

023-68586827;68585211

400042

重庆市渝中区大坪正街129号四环大厦8层

中国药房/Journal China Pharmac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中国药房》杂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医院协会、中国药房杂志社主办的国家级、国内外公开发行的药学技术类刊物。本刊以构建药品研制、生产、经营、临床应用及监督管理间的桥梁为己任。读者对象主要为从事医院药房(药剂科)、社会药房(店)工作的各级各类人员以及药品研制、生产、经营、临床应用和监督管理人员。本刊每月上、中、下旬出版。上旬刊为“药房与药事版”,主要栏目包括:药业专论、医药热点、药物研究、市场经纬、药房管理、制剂技术、医院制剂、新药和辅料、药品检验、药品监督、综述讲座、药师之友、社会药房等;中旬刊为“药房与临床版”,主要栏目包括:药物经济学、用药分析、临床药学、药物配伍、药物与临床、临床荟萃、药物警戒、不良反应监测、综述讲座等;下旬刊为“药房与中药版”,主要栏目包括:中药论坛、中药研究、中药房管理、中药应用、民族医药、中药检定、中药制剂、中药视窗、中药企业、综述讲座等。稿约内容主要有:业界普遍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对医药行业有指导意义的理论研究;原始实验研究;医药市场动态分析与预测以及与市场有关的“大政小事”;医院药房(药剂科)管理经验交流;药物经济学方法学研究和应用实践;大样本的医院用药情况分析;新药、进口药品临床药理;合理用药资料总结;药品的监督、检验、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探讨;新药或药学新进展综述;海外药房事务;中药房业务;医药工、商企业及品种介绍;药店管理、经营经验介绍;继续医学教育,等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专利申请视角的我国医药企业创新投入产出分析

    杨舒杰武志昂
    129-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为我国医药企业优化资源配置和精准投入提供依据.方法:检索中国知识产权网中我国医药行业发明专利申请数量,分析我国医药行业专利申请主体的现状及结构.运用SPSS 23.0软件对我国医药企业发明专利申请数量与其研发经费投入情况及主营业务收入进行投入产出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我国医药行业发明专利申请量逐年递增,2000-2015年在我国申请医药领域发明专利的国内申请主体共申请发明专利225861件,国外申请主体共申请发明专利43149件;国内申请主体的职务发明比例仅为49.94%,国外申请主体的职务发明比例为96.79%.我国医药企业研发经费投入与其发明专利申请数量之间呈正相关,表明我国医药行业的研发投入有利于促进发明专利的申请;医药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与医药企业发明专利申请数量亦呈正相关,表明医药企业发明专利申请数量的增加有效扩大了医药行业的经济规模.结论:我国医药行业发明专利主体的结构与国外相比亟待调整,医药企业尚未成为发明专利的主要申请主体;医药企业持续的研发经费投入有效促进了发明专利的申请,扩大了医药行业的经济规模.

    发明专利专利申请医药企业投入产出研发

    双氢青蒿素对肝癌细胞氨基酸代谢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王惠国李丹孙颖超李雨桐...
    132-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考察双氢青蒿素(DHA)对人肝癌细胞Huh7、BEL-7402中氨基酸类代谢产物的影响,为阐明DHA参与肝癌细胞代谢的调控机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CCK-8法,测定不同浓度DHA(12.5、25、50、100μmol/L)作用24、48、72 h后对两种细胞活性的影响.将两种细胞分别分为对照组和给药组(DHA,25μmol/L),加入不含药或含药培养基后培养24 h,均平行操作3份.对各组细胞样品进行衍生化处理后,采用气相色谱联用质谱(GC-MS)法检测细胞中氨基酸代谢物含量变化,结合SIMCA-P软件分析和化合物谱库的比对,筛选出两种细胞中的差异代谢物;采用Metaboanalyst 4.0软件对差异代谢物进行通路富集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给药组Huh7细胞或BEL-7402细胞中谷氨酰胺、谷胱甘肽、苯丙氨酸、富马酸、牛磺酸等含量均呈下降趋势.上述两种细胞中分别筛选获得28、29个差异代谢物,两者的共同差异代谢物有10个,包括谷氨酰胺、谷胱甘肽、牛磺酸、富马酸、苯丙氨酸等;两者的差异代谢物分别富集到8、6条通路上,其共同富集通路为氨基酸-tRNA生物合成、天冬氨酸-丙氨酸-谷氨酸代谢、氮代谢、苯丙氨酸代谢、戊糖磷酸途径.结论:DHA能明显降低Huh7细胞和BEL-7402细胞的活性,并能显著降低细胞中谷氨酰胺、谷氨酸、谷胱甘肽、苯丙氨酸等的含量;其可能通过影响天冬氨酸-丙氨酸-谷氨酸代谢通路等机制来调控两种细胞的生长.

    双氢青蒿素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肝癌机制代谢通路氨基酸

    啤酒花的HPLC指纹图谱建立及其抗氧化作用谱效关系研究

    刘晓燕蒋益萍张嘉宝王娜妮...
    138-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建立啤酒花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并考察与其抗氧化作用的相关性.方法:色谱柱为Diamonsil C18,流动相为0.1%磷酸水溶液-乙腈(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358 nm,进样量为2μL.以黄腐酚峰为参照,绘制11批啤酒花药材样品的HPLC指纹图谱;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版)进行相似度评价,确定共有峰;以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率、2,2′-连氨-(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氨盐(ABTS)自由基清除率为抗氧化作用的药效指标,采用SIMCA 14.1软件进行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以建立谱效关系,并进行体外抗氧化试验验证.结果:11批啤酒花药材样品共有19个共有峰,相似度均大于0.830.共指认出7个成分,分别为黄腐酚、类葎草酮、葎草酮、加葎草酮、类蛇麻酮、蛇麻酮和加蛇麻酮.11批啤酒花均具有清除DPPH和ABTS自由基的作用.谱效关系分析结果显示,啤酒花中黄腐酚、葎草酮、类蛇麻酮峰与其抗氧化能力呈正相关,且变量投影值均大于1.体外抗氧化验证结果显示,0.1 mg/mL黄腐酚与0.01 mg/mL维生素C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作用相当,但10.0 mg/mL黄腐酚对ABTS自由基清除作用小于0.1 mg/mL维生素C.结论:所建HPLC指纹图谱可用于评价啤酒花的质量;黄腐酚、葎草酮和类蛇麻酮可能是啤酒花具有抗氧化作用的物质基础.

    啤酒花高效液相色谱法指纹图谱抗氧化谱效关系偏最小二乘法回归分析

    蒙药苏格木勒-3汤不同部位中4种成分的含量测定

    王树梅韩金美乌日罕萨础拉...
    144-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建立测定蒙药苏格木勒-3汤水提物中芹菜素、胡椒碱及其挥发油中桉油精、枯茗醛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芹菜素、胡椒碱的含量;采用气相色谱法(GC)测定桉油精、枯茗醛的含量.HPLC法采用色谱柱为Agilent Eclipse XDB-C18,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水溶液,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25(芹菜素)、342 nm(胡椒碱),柱温为30℃,进样量为10μL.GC法采用色谱柱为Dimensions SH-Rtx-1毛细管柱,载气为高纯氢气,进样口温度为270℃,载气流量为1 mL/min,程序升温,进样量为10μL,进样分流比为1:10.结果:芹菜素、胡椒碱、桉油精、枯茗醛检测质量浓度的线性范围分别为12.5~200μg/mL(r=0.9996)、87.3~139.7μg/mL(r=0.9999)、136~2187μg/mL(r=0.9999)、39~635μg/mL(r=0.9999);定量限分别为0.02、0.06、0.06、0.12μg/mL;检测限分别为0.01、0.02、0.03、0.04μg/mL;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均小于4%;加样回收率分别为89.26%~97.26%(RSD=2.69%,n=6)、94.20%~104.01%(RSD=3.64%,n=6)、98.51%~110.11%(RSD=3.87%,n=6)、95.76%~107.82%(RSD=4.12%,n=6);含量分别为0.769~0.828、7.741~7.981、5.2847~5.8466、1.0386~1.1012 mg/g(n=3).结论:所建方法简单、可行,可用于蒙药苏格木勒-3汤不同部位的质量控制.

    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苏格木勒-3汤水提物挥发油芹菜素胡椒碱桉油精枯茗醛含量测定

    参附益心方对缺氧原代心肌细胞脂肪酸利用的影响

    乔利杰李彬王新陆谢世阳...
    149-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参附益心方对缺氧原代心肌细胞脂肪酸利用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取新生1~3 d的SD大鼠心尖部组织,进行原代心肌细胞的分离、培养与鉴定,并将细胞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辅酶Q10组(阳性对照,1×10-4 mol/L)和参附益心方低、高剂量组(0.25、0.5 mg/mL).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细胞均于5%O2、5%CO2、90%N2条件下培养6 h以复制缺氧损伤模型.缺氧6 h后,采用荧光素酶发光法检测各组细胞中三磷酸腺苷(ATP)的含量,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其脂肪酸转位酶(FAT/CD36)、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α、PPARβ/δ)的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细胞中ATP含量以及FAT/CD36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辅酶Q10组和参附益心方高剂量组细胞中ATP含量均显著升高,而辅酶Q10组细胞中FAT/CD36、PPARα蛋白,参附益心方高剂量组细胞中FAT/CD36蛋白以及参附益心方各剂量组细胞中PPARα、PPARβ/δ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参附益心方可通过抑制FAT/CD36、PPARα、PPARβ/δ蛋白的表达来抑制缺氧原代心肌细胞的脂肪酸利用,改善其能量代谢.

    缺氧原代心肌细胞脂肪酸代谢参附益心方

    香砂和中丸的质量标准改进研究

    王晓伟王艳伟王海波宋汉敏...
    153-1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提高香砂和中丸的药品质量标准.方法:在香砂和中丸原质量标准的基础上,修订性状观察和显微鉴定项目;建立组方药材姜厚朴、广藿香、苍术(土炒)的薄层色谱法(TLC)鉴定方法;建立橙皮苷、厚朴酚、和厚朴酚的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含量测定方法.结果:香砂和中丸的外观性状描述修改为"黄棕色或棕褐色的水丸".对显微鉴别项目的表述进行了少量调整.姜厚朴、广藿香、苍术(土炒)的TLC图谱均与相应的对照品或对照药材在相同位置上显现相同颜色的斑点,且阴性样品无干扰.HPLC法采用色谱柱为Phenomenex Luna C18柱,柱温为30℃,流动相分别为甲醇-水(40:60,V/V,橙皮苷)、乙腈-1%冰醋酸(52:48,V/V,厚朴酚、和厚朴酚),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分别为284 nm(橙皮苷)、294 nm(厚朴酚、和厚朴酚).橙皮苷、厚朴酚、和厚朴酚进样量分别在0.2018~2.018、0.0357~0.3574、0.0282~0.2824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均为0.9999);检测限分别为2.0、0.72、0.45 ng,定量限分别为7.0、2.45、1.61 ng;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耐用性试验的RSD均小于3%;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92%、100.49%、102.08%,RSD均小于3%.结论:本研究在香砂和中丸原质量标准基础上修订了性状观察、显微鉴别项目的表述,增加了姜厚朴、苍术(土炒)、广藿香的TLC鉴别方法,并采用HPLC法测定了橙皮苷、厚朴酚、和厚朴酚的含量,能够有效地提高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标准.

    香砂和中丸鉴别含量测定薄层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质量标准

    川芎嗪涂膜剂的制备及其体外经皮渗透特性研究

    王颖何亚楠车逸豪袁仕梦...
    160-1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初步优选川芎嗪涂膜剂的制备工艺,并研究其体外经皮渗透特性.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以聚乙烯醇(PVA-124)、无水乙醇、甘油、吐温80、氮酮的用量为因素,采用改良的评分标准对涂膜剂基质的成膜时间、成膜性、延展性、均匀度和有无气泡等指标进行评价,优选川芎嗪涂膜剂基质处方.在优选基质处方的基础上制备含不同载药量川芎嗪(300、250、200、150、100、50 mg/mL)的涂膜剂,并考察其最大载药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川芎嗪含量,并进行方法学考察.取离体大鼠背部皮肤,对高、中、低载药量(100、75、50 mg/mL)川芎嗪涂膜剂进行体外经皮渗透试验,分别于第15、30、45、60、75、90、120、150、180 min时取样测定,并计算川芎嗪的渗透速率.结果:PVA-124、无水乙醇、甘油、吐温80、氮酮的用量分别为2.5 g、7.0 mL、1.97 mL、0.07 mL、0.28 mL(以50 mL处方量计)时的川芎嗪涂膜剂基质处方为最优;川芎嗪的最大载药量为100 mg/mL.川芎嗪含量测定方法的线性范围为3.125~100μg/mL,其专属性、精密度、重复性、回收率、稳定性考察均符合要求(RSD均小于2%);高、中、低载药量川芎嗪涂膜剂的渗透速率分别为608.42、384.19、158.20μg/(cm2·h).结论:按优选处方制备的川芎嗪涂膜剂成膜时间短、质量稳定可靠,载药量可达100 mg/mL;75 mg/mL载药量的涂膜剂即可达到川芎嗪有效治疗血药浓度的渗透速率范围.

    川芎嗪涂膜剂处方优化大鼠经皮渗透试验渗透速率

    基于"味性化味-网络靶点-分子对接"的藏药五味麝香丸治疗"真布"病的作用机制研究

    文成当智张云森仁真旺甲才让南加...
    164-1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藏药五味麝香丸治疗"真布"病(即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可能机制.方法:以《四部医典》《卫生部药品标准(藏药)》《晶珠本草》为依据,搜集五味麝香丸的组方、剂量及显味,构建矢量结构模型,从六味、三化味、十七效等层面分析该方的药性,并利用Gephi 0.9.2复杂网络软件构建其治疗"真布"病的"组方-药性-疾病"网络.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有机小分子生物活性数据库检索五味麝香丸的有效成分,并利用BATMAN-TCM网络药理学研究平台预测有效成分对应的靶标蛋白,借助ETCM数据库检索"真布"病的相关靶标蛋白;在筛选两者共同靶标的基础上,利用DAVID 6.8生物信息学资源数据库进行基因本体(GO)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使用Cytoscape 3.7.0软件构建五味麝香丸-"真布"病-靶标-通路网络并进行网络拓扑学分析,以筛选核心靶标.以Glide score为评价指标,利用Maestro Version 11.1.011软件将上述核心靶标与五味麝香丸有效成分进行分子对接.结果与结论:五味麝香丸含诃子、铁棒锤、木香、藏菖蒲和人工麝香,以诃子剂量最高.该方六味以苦、甘为主,三化味以苦化味为主,十七效以钝、凉、重等为主,主要对治锐、热、轻等二十种特性."组方-药性-疾病"网络中,十七效与二十种特性之间边权重值较大的为凉效-热性、钝效-锐性、重效-轻性、稀效-臭性(边权重值≥430)等.共得到五味麝香丸有效成分潜在靶标2306个,"真布"病相关靶标211个;两者共同靶标32个,其对应的有效成分共29种.GO分析共预测到52条相关结果,共同靶标主要位于胞外区、细胞核等部位,以免疫反应、炎症反应、细胞因子活性等生物学过程和分子功能为主.KEGG富集结果显著的有31条(P<0.05),涉及肿瘤坏死因子(TNF)信号通路、癌症途径等信号通路.五味麝香丸-"真布"病-靶标-通路网络中,含有效成分、靶标、通路节点94个、边460条;TNF、自杀相关因子(FAS)、白细胞介素6(IL6)、IL10、自杀相关因子配体超家族成员6(FASLG)、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酶2(PTGS2)、IL1B等是该网络中的核心靶标,分别与奎宁酸、百里酚、去氢表雄酮、诺卡酮等有效成分以范德华力、氢键、疏水作用力、Pi-cation键等连接,发挥治疗"真布"病的作用.

    藏药五味麝香丸真布类风湿性关节炎味性化味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

    百药煎HPLC指纹图谱的建立及其中5种成分的含量测定

    陈晶晶张振凌曹淼淼张颖...
    173-1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建立百药煎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同时测定其中5种成分的含量及优选百药煎的原料酒糟.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Waters Symmetry ShieldTM RP18,流动相为乙腈-0.1%三氟乙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0.8 mL/min,检测波长为280 nm,柱温为30℃,进样量为5μL.以没食子酸为参照,绘制14批百药煎样品的HPLC指纹图谱;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版)进行相似度评价,确定共有峰;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14批百药煎样品共有11个共有峰,相似度为0.424~0.998,其中A1~A5相似度<0.850;B1~B9样品中为共指认出5个成分,分别为没食子酸、(-)-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甲酯、2,4,6-三-O-没食子酰-β-D-葡萄糖、2,4,6-三-O-没食子酰-α-D-葡萄糖.聚类分析结果显示,14批样品可聚为3类,A1~A5聚为一类,B1、B6聚为一类,B2~B5、B7~B9聚为一类.上述5种成分的质量浓度线性范围分别为29.96~599.2μg/mL(r=0.9996)、0.832~416μg/mL(r=0.9996)、0.102~51μg/mL(r=0.9998)、0.2864~143.2μg/mL(r=0.9998)、0.2864~143.2μg/mL(r=0.9998);定量限分别为0.060、0.104、0.017、0.029、0.057μg/mL,检测限分别为0.018、0.031、0.005、0.009、0.017μg/mL;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耐用性试验的RSD均小于3%;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7.16%~101.88%(RSD=1.60%,n=6)、96.98%~99.24%(RSD=0.85%,n=6)、97.70%~101.64%(RSD=1.54%,n=6)、97.77%~103.08%(RSD=1.82%,n=6)、98.16%~101.88%(RSD=1.24%,n=6).结论:本研究所建HPLC指纹图谱和聚类分析可用于评价百药煎的质量;所建含量测定方法操作简便,可用于同时测定百药煎中5种成分的含量;稻壳类酒糟不适用于发酵百药煎.

    百药煎指纹图谱高效液相色谱法含量测定酒糟聚类分析

    伪士的宁对人结肠癌HT-29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冯振宇孟霜常剑敏周晓荣...
    179-1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伪士的宁对人结肠癌HT-29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取人结肠癌HT-29细胞,随机分为空白组和低、中、高剂量伪士的宁组(125、250、500μmol/L),加入不含药培养基或含相应浓度伪士的宁的培养基培养48 h.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和线粒体跨膜电位;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细胞中P53、Caspase-3、Caspase-9、兔源DNA修复酶(c-PARP)、Bcl-2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组比较,低、中、高剂量伪士的宁组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线粒体跨膜电位均显著降低(P<0.01),且均呈现浓度依赖趋势.中、高剂量伪士的宁组细胞中P53、Caspase-3、Caspase-9、c-PARP蛋白表达水平较空白组均显著升高,低、中、高剂量伪士的宁组细胞中Bcl-2蛋白表达水平则显著降低(P<0.05或P<0.01).结论:伪士的宁可能通过上调P53蛋白、下调Bcl-2蛋白的表达,改变线粒体膜电位,然后激活Caspase-3、c-PARP、Caspase-9的表达,进而激活内源性线粒体通路,发挥促进HT-29细胞凋亡的作用.

    伪士的宁结肠癌HT-29细胞凋亡线粒体跨膜电位机制P53Caspase-3Caspase-9兔源DNA修复酶Bcl-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