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药房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药房
中国药房

张幸国

周刊

1001-0408

info@china-pharmacy.com

023-68586827;68585211

400042

重庆市渝中区大坪正街129号四环大厦8层

中国药房/Journal China Pharmac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中国药房》杂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医院协会、中国药房杂志社主办的国家级、国内外公开发行的药学技术类刊物。本刊以构建药品研制、生产、经营、临床应用及监督管理间的桥梁为己任。读者对象主要为从事医院药房(药剂科)、社会药房(店)工作的各级各类人员以及药品研制、生产、经营、临床应用和监督管理人员。本刊每月上、中、下旬出版。上旬刊为“药房与药事版”,主要栏目包括:药业专论、医药热点、药物研究、市场经纬、药房管理、制剂技术、医院制剂、新药和辅料、药品检验、药品监督、综述讲座、药师之友、社会药房等;中旬刊为“药房与临床版”,主要栏目包括:药物经济学、用药分析、临床药学、药物配伍、药物与临床、临床荟萃、药物警戒、不良反应监测、综述讲座等;下旬刊为“药房与中药版”,主要栏目包括:中药论坛、中药研究、中药房管理、中药应用、民族医药、中药检定、中药制剂、中药视窗、中药企业、综述讲座等。稿约内容主要有:业界普遍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对医药行业有指导意义的理论研究;原始实验研究;医药市场动态分析与预测以及与市场有关的“大政小事”;医院药房(药剂科)管理经验交流;药物经济学方法学研究和应用实践;大样本的医院用药情况分析;新药、进口药品临床药理;合理用药资料总结;药品的监督、检验、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探讨;新药或药学新进展综述;海外药房事务;中药房业务;医药工、商企业及品种介绍;药店管理、经营经验介绍;继续医学教育,等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穿心莲内酯调节HMGB1/RAGE信号通路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大鼠坐骨神经功能损伤的影响

    孙跃先王九妹崔新刚于晶...
    572-5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穿心莲内酯调节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RAGE)信号通路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大鼠坐骨神经功能损伤的影响。方法 将84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生理盐水)、DPN组(生理盐水)、穿心莲内酯低剂量组(0。833 mg/kg)、穿心莲内酯高剂量组(3。332 mg/kg)、硫辛酸组(阳性对照,0。1 g/kg)、重组大鼠HMGB1蛋白(rHMGB1,8μg/kg)组、穿心莲内酯高剂量+rHMGB1组,每组12只。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均采用高糖高脂饲料喂养联合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的方式构建DPN模型。造模成功24 h后,进行给药处理,每天1次,持续8周。给药结束后,检测大鼠空腹血糖、机械痛阈值、热痛阈值、坐骨神经传导速度的变化;观察大鼠坐骨神经病理变化;检测大鼠坐骨神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检测大鼠坐骨神经中HMGB1、RAGE蛋白表达水平和核因子κB p65(NF-κB p65)蛋白磷酸化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DPN组大鼠坐骨神经病理损伤严重,空腹血糖、热痛阈值、MDA含量及HMGB1、RAGE蛋白表达水平和NF-κB p65蛋白磷酸化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机械痛阈值、感觉神经传导速度、运动神经传导速度、SOD活性显著降低/减慢(P<0。05);与DPN组比较,穿心莲内酯低、高剂量组和硫辛酸组大鼠上述指标均显著改善(P<0。05),rHMGB1组对应指标变化趋势与上述3个给药组相反(P<0。05);并且,rHMGB1可减弱高剂量穿心莲内酯对DPN大鼠血糖的降低作用及坐骨神经氧化应激损伤的改善作用(P<0。05)。结论 穿心莲内酯可能通过抑制HMGB1/RAGE信号通路来降低血糖、抑制氧化应激,进而改善DPN大鼠坐骨神经损伤。

    穿心莲内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高迁移率族蛋白B1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坐骨神经氧化应激

    双去甲氧基姜黄素对小鼠脑神经母瘤细胞的促神经分化作用及机制研究

    王嘉欣房红志吴敏阳泽界...
    578-5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姜黄素衍生物双去甲氧基姜黄素(BC)对小鼠脑神经母瘤细胞Neuro-2a(N2a)的促神经分化作用及机制。方法 采用MTT法检测BC(1、2、4、6、8、10μmol/L)对N2a细胞存活率的影响,确定药物处理浓度范围。设对照组、视黄酸(RA)组(10μmol/L)和BC组(1、2、4μmol/L),培养48、72 h后,对分化细胞的神经突起长度进行测量并计算细胞分化率;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4μmol/L BC作用5、15、30、60、120 min后细胞中蛋白激酶B(Akt)、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1/2(ERK1/2)、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蛋白的磷酸化水平。以抑制剂LY294002(LY)和PD98059(PD)干预后,进一步验证BC对Akt和ERK蛋白磷酸化水平及促神经分化的影响。结果 根据MTT实验确定后续诱导细胞分化的BC浓度为1、2、4μmol/L。分化48 h后,与对照组比较,RA组和BC 1、2、4μmol/L组细胞分化率及BC 4μmol/L组细胞神经突起长度均显著升高/增加(P<0。05或P<0。01);BC继续诱导分化至72 h后,与对照组比较,RA组细胞分化率和神经突起长度、BC 4μmol/L组细胞分化率和BC 2μmol/L组细胞神经突起长度均显著升高/增加(P<0。05或P<0。01)。与0 min组比较,BC 4μmol/L作用5、15、30、60、120 min组细胞中Akt、ERK1/2、p38蛋白的磷酸化水平均有不同程度升高,部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加入抑制剂LY/PD后,与BC组比较,PD+BC组细胞中ERK1/2蛋白的磷酸化水平显著降低(P<0。01),LY组、LY+BC组、PD组、PD+BC组细胞分化率均显著降低(P<0。01)。结论 BC可以促进N2a细胞分化,增加细胞分化率和神经突起长度,其机制可能与激活MEK/ERK和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

    双去甲氧基姜黄素脑神经母瘤细胞促神经分化阿尔茨海默病神经营养活性

    肾病综合征患者他克莫司血药浓度监测及MLP预测模型建立

    严晓鹭欧阳华朱隆昇郑灵招...
    584-5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考察肾病综合征(NS)患者使用他克莫司后的血药浓度监测情况,同时建立他克莫司血药浓度预测模型。方法 收集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2020年1月1日至2023年8月31日166例NS患者使用他克莫司的血药浓度监测数据(共计509次),并对其疗效、药物不良反应(ADR)与血药浓度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利用其中109例含有基因信息的NS患者的302次血药浓度监测数据建立多层感知机(MLP)预测模型,并对其进行验证。结果 在疗效方面,未缓解组患者的中位血药浓度为2。20 ng/mL,显著低于部分缓解组的4。00 ng/mL(P<0。001)和完全缓解组的3。60 ng/mL(P=0。002)。在ADR方面,发生ADR组患者的中位血药浓度为5。01 ng/mL,显著高于未发生ADR组的3。37 ng/mL(P=0。001),且经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亚组分析后可知,他克莫司血药浓度≥6。65 ng/mL时,患者更易发生血肌酐升高[曲线下面积(AUC)为0。764,P<0。001];他克莫司血药浓度≥6。55 ng/mL时,患者更易发生血糖升高(AUC=0。615,P=0。005)。所建立的MLP预测模型的损失函数值为0。9,预测值与实测值的平均误差绝对值为0。2795 ng/mL,验证散点图的决定系数为0。984,说明模型取得了良好的预测效果。结论 他克莫司血药浓度对NS患者的疗效和ADR均有影响。利用MLP模型进行血药浓度预测的准确率高,预测值与实测值之间误差小,该模型可作为临床个体化用药方案中的重要工具。

    他克莫司肾病综合征血药浓度监测多层感知机预测模型个体化用药

    对比罗沙司他与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冠状动脉钙化的影响

    文杨夏运风甘华李正荣...
    590-5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比罗沙司他与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冠状动脉钙化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选取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净化中心2019年4月至2021年6月处方中含罗沙司他的56例MHD患者作为ROX组,同期处方中含rHuEPO的60例MHD患者作为EPO组,随访观察1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实验室检查指标、冠状动脉钙化积分(CACS)、心脏超声参数的差异及随访期间心脑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前及治疗后两组患者的CAC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ROX组患者治疗前后的CACS差值明显低于EPO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脏超声参数及实验室检查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ROX组患者的脑卒中和心肌梗死发生率显著低于EPO组(P<0。05),但两组间因心衰住院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rHuEPO比较,罗沙司他可能对延缓MHD患者冠状动脉钙化有积极作用,且可能有利于减少MHD患者心肌梗死、脑卒中的发生。

    罗沙司他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维持性血液透析冠状动脉钙化

    基于美国FAERS数据库的阿可替尼ADE信号挖掘与分析

    熊瑞雷静张世鹏张宏...
    595-60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挖掘和分析阿可替尼的药物不良事件(ADE)信号,为其临床安全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OpenVigil 2。1平台提取美国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数据库中2017年11月1日至2023年3月31日与阿可替尼相关的ADE报告,采用报告比值比法与英国药品和健康产品管理局综合标准法对ADE信号进行检测。结果 提取到以阿可替尼为首要怀疑药物的报告7869份,从中检测到142个ADE阳性信号,涉及20个系统器官分类,基本与其药品说明书记载的ADE一致,主要涉及全身性疾病及给药部位各种反应、各类检查、血液及淋巴系统疾病、各类神经系统疾病和心脏器官疾病等。此外,还发现了一些未在其药品说明书中提及的新的潜在ADE信号,包括心源性猝死、肺毒性、肿瘤溶解综合征、胸腔积液、消化不良、胃食管反流病、骨痛、血压降低、血钠异常等。结论 在应用阿可替尼时,除了需要关注其说明书已记载的ADE外,还应评估其包括心源性猝死、肺毒性等可能导致死亡的严重ADE风险,尽可能避免或减少ADE的发生。

    阿可替尼药物不良事件数据挖掘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套细胞淋巴瘤

    ADRB1 Arg389Gly多态性对比索洛尔疗效影响的Meta分析

    张天齐李婷张田赵紫楠...
    601-60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索ADRB1 Arg389Gly多态性对比索洛尔疗效的影响,为比索洛尔个体化药物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从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中国知网、万方等数据库系统性搜索与比索洛尔和ADRB1 Arg389Gly多态性相关的文献,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3年5月。根据研究制定的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提取相关文献并进行文献质量评估。使用RevMan 5。4软件对相关结局指标进行Meta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7项研究,共计1339人次。其中4项研究涉及比索洛尔治疗前后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的变化量(ΔSBP和ΔDBP),有4项研究涉及治疗前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变化量(ΔLVEF)。研究结果显示,比索洛尔对ADRB1 Arg389Gly野生组(AA)和突变组(AG+GG)血压改善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ΔSBP[SMD=0。17,95%CI(-0。97,1。31),P=0。77]、ΔDBP[SMD=-0。01,95%CI(-0。65,0。62),P=0。97]};比索洛尔对两组ΔLVEF改善的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SMD=-0。61,95%CI(-2。74,1。53),P=0。58]。结论 ADRB1 Arg389Gly多态性对比索洛尔改善心血管患者SBP、DBP和LVEF的作用无显著影响。

    比索洛尔β1肾上腺素受体ADRB1Arg389Gly基因多态性Meta分析

    34家儿童医疗机构镇咳祛痰药品说明书信息标注情况分析

    丁臻梁海阮文懿蔡和平...
    607-6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儿童医疗机构常用镇咳祛痰药药品说明书中儿童用药信息标注情况,并提出相关建议。方法 收集我国具有区域代表性的20家三级儿童医院(中心)和14家妇幼保健院(中心)的100种常用镇咳祛痰药的说明书,对药品说明书中儿童用药信息标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专用儿童镇咳祛痰药只有7种,其他均为非儿童专用药;镇咳祛痰药中片剂占18。00%,注射剂占18。00%,胶囊剂占4。00%;100种镇咳祛痰药中72种(占72。00%)标注了儿童用法用量,63种(占63。00%)标注了儿童用药项,59种(占59。00%)注意事项中注明了儿童信息,均未标注儿童药动学参数;对比进口或合资的镇咳祛痰药,国产药品儿童用药信息标注缺失较多;63种标注有儿童用药项的药品说明书中,多种说明书标注信息指导意义不大。结论 镇咳祛痰药说明书中儿童用药信息存在标注缺乏的情况,儿童专用药品占比低,说明书中儿童用药项标注信息对儿童用药指导意义不大。相关部门应进一步推进镇咳祛痰药的药品说明书中儿童用药信息的完善,保障儿童用药的合理使用。

    镇咳祛痰药儿童药品说明书用药信息标注调查

    山西省医院骨科手术患者药品费用的特征与影响因素研究

    李维鹏尚楠张智琪李赟...
    612-6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山西省骨科手术患者药品费用的特征和影响因素,为合理管控骨科手术患者的药品费用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收集山西省2016-2021年584204例骨科手术患者的病例信息。按照不同年份、地区、医院级别、手术类型和手术切口类型进行分类,对药品费用进行分析。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广义线性回归模型对药品总费用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验证。结果 关节置换术(占42。61%)和骨折后外固定术(占12。60%)是最常见的手术类型。不同手术类型药品总费用在不同地区和不同等级医疗机构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晋中地区的骨折后外固定术药品总费用最高[(11719。97±4374。73)元],三级甲等医院的骨折后外固定术药品总费用最高[(13584。71±4531。82)元]。Ⅰ类切口手术中骨折后外固定术的抗菌药物费用最高[(1176。25±341。42)元]。广义线性回归模型显示,医院所属地、医院级别、性别、付款方式、住院天数和手术类型是药品总费用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构方程模型进一步揭示,医院级别、付款方式和手术类型对药品总费用有显著影响(P<0。05)。结论 需关注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费用高的情况,进一步研究其合理使用方案。

    山西省骨科手术药品费用影响因素

    临床药师参与胰十二指肠切除围手术期营养管理的效果评价

    王黎娜卞晓洁蒋绍艳邓少洁...
    618-6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临床药师参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围手术期营养规范管理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1月-2021年2月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胆胰外科行PD的1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围手术期营养管理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临床药师干预组(n=51,临床药师根据营养管理规范流程进行干预)和对照组(n=49,临床药师仅术前进行营养评估,临床医师根据患者病情进行营养支持),评价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指标、经济性评价指标、住院时长、术后并发症、术后肠内营养支持途径等结局指标的差异。结果 临床药师干预组患者术后恢复流质饮食时间、术后首次通气时间、术后首次通便时间、腹腔引流管拔出时间均显著早于对照组(P<0。05),住院费用、药物费用、营养支持费用、肠外营养费用、白蛋白制剂费用、术后住院天数均显著低于/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围手术期肠内营养支持途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药师参与PD围手术期营养管理可显著降低患者的住院费用、营养支持费用,改善患者围手术期的营养状况、缩短其住院时间。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围手术期临床药师营养管理

    中药单体及复方干预Wnt信号通路调控骨代谢的研究进展

    李婷张小琼刘梅王琴...
    623-628页
    查看更多>>摘要:骨代谢是指骨骼重塑过程中发生的分解合成代谢,其平衡由骨吸收和骨形成调控。这种平衡稍有偏差就会导致各种骨骼疾病,如骨质疏松症、肾性骨病等。中药单体和复方在治疗骨代谢疾病方面具有一定优势。Wnt信号通路包括依赖β-连环蛋白(β-catenin)的经典Wnt信号通路和不依赖β-catenin的非经典Wnt信号通路,且2种通路均可通过调控骨形成和骨吸收来维持骨代谢平衡,对骨骼发育、骨量维持和骨重塑至关重要。近年来,多种中药单体(如芍药内酯苷、梓醇、淫羊藿苷)以及中药复方(如左归丸、益肾固骨方、杜仲健骨方等)被证实可通过激活Wnt信号通路,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成骨细胞增殖和分化来修复骨损伤和治疗骨质疏松症。基于此,本文总结了中药单体及复方干预Wnt信号通路调控骨代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中药防治骨代谢疾病的临床应用及新药研发提供思路。

    中药单体中药复方骨代谢Wnt信号通路骨形成骨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