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医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医刊
中国医刊

陈贤义

月刊

1008-1070

cjournalofmed@sohu.com

010-59787215

100021

北京市朝阳区潘家园南里19号(世界医药图书大厦B座)

中国医刊/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Medicine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中国医刊》创刊于1951年,系卫生部主管、人民卫生出版社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综合医药卫生专业学术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国家新闻出版署“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中国医刊》以刊登专家撰写的、解决多学科共性问题和各学科交叉问题的综述性文章为主,主要介绍国内外最新的医学进展和诊疗规范,更新临床医生的知识和观念,同时仍密切结合临床,指导临床实践,使读者看得懂、用得上,达到继续教育的目的。主要栏目有:述评、著名专家论疾病、专家论坛、专题笔谈、综述、世界名刊之窗、疑难病案讨论、继续教育园地、学术争鸣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血清鸢尾素、正五聚蛋白3、趋化素样因子1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经血管介入术治疗后预后不良的相关性分析

    王宜兵张磊陈建军常成...
    1124-1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血清鸢尾素、正五聚蛋白3(PTX3)、趋化素样因子1(CKLF1)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经血管介入术治疗后预后不良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2年3月至2024年3月河北省邯郸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6例AIS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血管介入术治疗,出院前根据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不同将研究对象分为预后不良组(mRS评分为3~5分,26例)和预后良好组(mRS评分为0~2分,80例)。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血清鸢尾素、PTX3、CKLF1水平。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AIS患者经血管介入术治疗后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预后不良组患者的血清鸢尾素水平低于预后良好组,PTX3、CKLF1水平均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组患者的年龄、合并心房颤动比例、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均大于或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鸢尾素水平降低是AIS患者经血管介入术治疗后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AIS患者的血清鸢尾素水平降低,PTX3、CKLF1水平升高,且鸢尾素水平降低与AIS患者经血管介入术治疗后的预后不良密切相关。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血管介入术鸢尾素正五聚蛋白3趋化素样因子1

    原发灶手术治疗使部分老年原发Ⅳ期乳腺癌患者受益:一项基于人群的研究

    刘沫含周星彤刘佳高路...
    1127-1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总结老年原发Ⅳ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筛选出原发灶手术可能获益的特定群体,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订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监测、流行病学和结果(SEER)数据库中2010-2019年间确诊为原发Ⅳ期浸润性乳腺癌的患者,采用卡方检验进行不同年龄患者的特征差异分析,使用Kaplan-Meier和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分析。结果 共纳入18 582例女性原发Ⅳ期浸润性乳腺癌患者,其中70岁及以上的老年患者4963例。中位随访时间为20个月。与年轻患者相比,老年患者HR+/HER2-亚型占比更高,仅骨转移或内脏转移者占比也更高,而接受手术和放疗的患者较少。生存分析表明,仅骨转移或内脏转移的患者(不包括未分化亚型)可从原发灶手术中获得明显的生存获益,且接受保乳或全切手术的患者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年轻患者相比,老年原发Ⅳ期乳腺癌患者原发肿瘤更倾向于低风险亚型,全身转移负担更小,但生存期更短;对于仅存在骨转移或内脏转移的老年患者,推荐进行原发灶手术治疗,而选择乳房局部切除术或全切术对生存率无明显影响。

    老年原发Ⅳ期乳腺癌SEER数据库手术治疗预后

    冠心病合并严重颈动脉狭窄患者的颈动脉支架治疗策略研究

    温明修贡鸣
    1133-1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颈动脉支架置入术治疗冠心病合并严重颈动脉狭窄患者手术时机的选择策略。方法 回顾分析2011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行颈动脉支架置入术联合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S-CABG)治疗的130例患者,其中33例行同期CAS-CABG治疗(同期手术组),97例行分期CAS-CABG治疗(分期手术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30 d及随访时的主要结局(包括全因死亡、脑卒中及心肌梗死事件),并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风险回归分析探讨术后30 d内发生脑卒中的影响因素。结果 术后30 d内同期和分期手术组均无死亡和心肌梗死发生,分期手术组脑卒中发生率(6。19%)高于同期手术组(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期手术组术后30 d内发生脑卒中的患者两种手术的时间间隔均>5 d,logistic风险回归分析发现,椎动脉闭塞是术后30 d内发生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中位随访27个月,两组死亡、脑卒中、心肌梗死、综合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同期CAS-CABG治疗冠心病合并重度颈动脉狭窄安全有效,与分期手术的结果无明显差异;椎动脉闭塞是分期CAS-CABG术后30 d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

    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颈动脉狭窄脑卒中

    颅脑损伤继发阵发性交感神经兴奋综合征患者不同病因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刘素娟王泳李冉李海东...
    1138-1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颅脑损伤继发阵发性交感神经兴奋综合征(PSH)患者不同病因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 选取2017年7月至2023年7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收治的75例颅脑损伤继发PSH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病因不同将研究对象分为外伤组(颅脑外伤,18例)、出血组(脑出血,40例)和其他病因组(其他病因,17例)。比较分析三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发作特征、治疗前后的意识障碍严重程度[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和残疾程度[残疾等级量表(DRS)评分]以及出院3个月后的预后[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分]。结果 出血组患者的损伤部位为基底节比例、合并高血压比例均高于外伤组,损伤部位为脑叶比例、损伤部位为其他(硬膜外、硬膜下、蛛网膜下腔等)比例均低于外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病因组患者的损伤部位为基底节比例、损伤部位为脑干比例均高于外伤组,且损伤部位为脑干比例高于出血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病因组患者的损伤部位为脑叶比例、损伤部位为其他(硬膜外、硬膜下、蛛网膜下腔等)比例均低于外伤组,且损伤部位为其他(硬膜外、硬膜下、蛛网膜下腔等)比例低于出血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的心率加快、出汗、肌张力增高、血压升高、发热及呼吸急促等发作特征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及治疗3周后,三组患者的GCS评分、DR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外伤组和出血组患者治疗3周后的DRS评分均降低,出血组患者治疗3周后的GCS评分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3个月后,外伤组有2例患者失访,出血组有2例患者失访,其他病因组有1例患者失访,三组患者的GO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病因颅脑损伤继发PSH患者的损伤部位存在显著差异,但发作特征及预后无明显差别。

    颅脑损伤阵发性交感神经兴奋综合征颅脑外伤脑出血预后

    CD44表达量对胶质母细胞瘤患者预后的影响分析

    张宇马茜田少辉方川...
    1141-1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CD44表达量对胶质母细胞瘤(GBM)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7月1日至2023年8月31日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收治的102例GBM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术中切除肿瘤组织CD44积分光密度(IOD)的平均值为分界线,将研究对象分为CD44高表达组(IOD≥699 023,51例)和CD44低表达组(IOD<699 023,51例)。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生存结局。采用单因素分析及Cox多因素回归方法分析GBM患者总生存率的影响因素。结果 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随访时间2。6~27。5个月,中位随访时间15。0个月,10例患者存活,其中CD44高表达组有3例患者存活,CD44低表达组有7例患者存活,CD44低表达组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为18。3个月,CD44高表达组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为13。6个月,log-rank检验结果显示,CD44低表达组患者的总生存率高于CD44高表达组(χ2=22。233,P<0。001)。术后放化疗、手术切除程度、肿瘤性质、MGMT启动子甲基化状态、CD44表达量与GBM患者的总生存率显著相关(P<0。05)。Cox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原发GEM、术后放化疗、完全切除、MGMT启动子甲基化、CD44低表达均为GBM患者总生存率的独立保护因素(P<0。05)。结论 CD44表达量与GBM患者的预后显著相关,且CD44低表达为GBM患者总生存率的独立保护因素。

    胶质母细胞瘤CD44表达量总生存期

    成人型复发性呼吸道乳头状瘤病CO2激光手术后复发特点及与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的相关性研究

    苏路牛红思乔菁刘佳...
    1144-1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人乳头瘤病毒(HPV)亚型感染的成人型复发性呼吸道乳头状瘤病(AORRP)CO2激光手术后的复发特点及与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8年1月至2022年10月昆明市延安医院收治的102例AORRP患者,根据CO2激光手术治疗后是否复发分为复发组(62例)和未复发组(40例),比较两组的基线资料、HPV亚型分布情况,HPV低危组和高危组的复发特点,以及不同组别的NLR水平,并探讨NLR与复发特点的相关性。结果 复发组乳头瘤解剖亚区数、术前Derkay/Coltrera评分、术前Anotomy Derkay评分高于未复发组(P<0。05);HPV16和HPV18亚型复发率高于HPV6和HPV11亚型(P<0。05);HPV高危组术后复发间隔时间短于低危组,复发时Derkay/Coltrera评分、Anotomy Derkay评分、Dikkers评分2分和3分患者占比、复发后病理类型进展患者占比高于低危组(P<0。05)。复发组NLR高于未复发组,复发组中HPV高危患者的NLR高于低危患者,复发后病理类型进展患者的NLR高于未进展患者(P<0。05)。相关分析显示,NLR与复发、高危HPV感染、复发后病理类型进展均呈正相关,与术后复发间隔时间呈负相关,并与复发时Derkay/Coltrera评分、Anotomy Derkay评分、Dikkers评分呈正相关(P<0。001)。结论 HPV16和HPV18亚型AORRP患者CO2激光手术后复发率高于HPV6和HPV11亚型患者,且术后复发更早,复发时症状更严重,病灶范围更大,侵袭范围更广,病理类型进展风险更高。NLR对AORRP复发和病理类型进展危险度、复发间隔时间以及复发后病情严重程度具有一定提示意义,可作为生物标志物为临床早期预测与合理决策提供参考。

    人乳头瘤病毒分型成人型复发性呼吸道乳头状瘤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脉冲染料激光联合纤维蛋白胶、平阳霉素治疗颌面部血管瘤的临床疗效分析

    常照鲁旭飞许晓刘家兴...
    1149-11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脉冲染料激光联合纤维蛋白胶、平阳霉素治疗颌面部血管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6月至2022年12月康复大学青岛医院(青岛市市立医院)口腔医学中心收治的42例口腔颌面部血管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1例。对照组采用局部注射纤维蛋白胶联合平阳霉素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脉冲染料激光局部照射联合局部注射纤维蛋白胶、平阳霉素治疗颌面部血管瘤。两组患者每4周治疗1次,共治疗3次,密切随访6个月,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分析。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瘤体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两组患者的瘤体面积均较治疗前减小,且观察组瘤体面积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而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脉冲染料激光联合纤维蛋白胶、平阳霉素治疗颌面部血管瘤,可有效缩小瘤体面积,临床疗效可靠且安全性良好。

    平阳霉素血管瘤瘤体内注射脉冲染料激光纤维蛋白胶疗效

    双能CT与CT纹理分析对高尿酸血症患者肾脏尿酸结石的诊断价值比较

    王文霞张静宋晓薇聂琳...
    1152-1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双能CT(DECT)与CT纹理分析(CTTA)对高尿酸血症患者肾脏尿酸结石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于荆门市中心医院接受经皮肾镜取石术的高尿酸血症肾脏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进行了DECT扫描,在低能量(100 kVp)和高能量(140 kVp)下获取结石的平均衰减值(HU)和双能量(DE)比值。使用Stone Checker软件对CT图像进行CTTA,获取均值、熵值、正像素的平均值(MPP)、偏度和峰度等纹理参数。以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尿酸结石和非尿酸结石的CTTA纹理参数、不同成分结石在高/低能量下HU和DE比值,并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评估CTTA和DECT对尿酸结石的诊断价值。结果 48例患者共有62颗肾脏结石,其中16颗为尿酸结石,46颗为非尿酸结石,尿酸结石与非尿酸结石的直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TA分析显示,与非尿酸结石相比,尿酸结石的均值、MPP显著降低(P<0。001)。DECT分析显示,与草酸钙、羟基磷灰石结石相比,尿酸结石的HU和DE比值均显著降低(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CTTA诊断尿酸结石的曲线下面积为0。866,敏感度为81。3%,特异度为93。5%,DECT诊断尿酸结石的曲线下面积为0。910,敏感度为87。5%,特异度为95。7%,二者曲线下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elong P=0。226)。结论 CTTA可用于体内准确区分尿酸结石和非尿酸结石,其诊断价值与DECT接近。

    纹理分析双能CT高尿酸血症尿酸结石

    非分泌型骨髓瘤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童春叶芳李宁宁王欢...
    1156-1159页
    查看更多>>摘要:报道1例非分泌型骨髓瘤患者,55岁男性,主诉"反复胸闷半月余"入院,临床表现为胸闷、心慌、乏力,血常规提示全血细胞减少,β2-微球蛋白增加,红细胞沉降率增快,余生化未见异常,血、尿免疫固定电泳、24 h尿轻链均阴性,影像学检查无阳性表现,骨髓象、骨髓免疫分型均符合骨髓瘤,明确诊断为不分泌型多发性骨髓瘤、ISS分期Ⅲ期多发性骨髓瘤、DS分期ⅢA期多发性骨髓瘤,予VRd方案(硼替佐米+来那度胺+地塞米松)化疗1周期及红细胞输注对症支持治疗,复查血象较前恢复,脱离输血,同时β2-微球蛋白、红细胞沉降率均较前下降,患者胸闷等不适症状明显改善。

    非分泌型骨髓瘤发病机制治疗疗效评价

    征稿简则

    116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