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医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医刊
中国医刊

陈贤义

月刊

1008-1070

cjournalofmed@sohu.com

010-59787215

100021

北京市朝阳区潘家园南里19号(世界医药图书大厦B座)

中国医刊/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Medicine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中国医刊》创刊于1951年,系卫生部主管、人民卫生出版社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综合医药卫生专业学术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国家新闻出版署“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中国医刊》以刊登专家撰写的、解决多学科共性问题和各学科交叉问题的综述性文章为主,主要介绍国内外最新的医学进展和诊疗规范,更新临床医生的知识和观念,同时仍密切结合临床,指导临床实践,使读者看得懂、用得上,达到继续教育的目的。主要栏目有:述评、著名专家论疾病、专家论坛、专题笔谈、综述、世界名刊之窗、疑难病案讨论、继续教育园地、学术争鸣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危重症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列线图模型构建及评价

    张娜雷艳张晏宁吕倩...
    666-6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构建并评价基于多个影响因素的危重症患者发生肺部感染(PI)的列线图模型。方法 选取2021年12月至2023年12月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200例危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后是否发生PI将研究对象分为PI组(发生PI,82例)和非PI组(未发生PI,118例)。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检测指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危重症患者发生PI的独立影响因素。采用R软件构建危重症患者发生PI的列线图模型;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列线图模型对危重症患者发生PI的预测价值。结果 危重症患者的PI发生率为41。00%(82/200)。PI组患者年龄≥75岁比例、呼吸道疾病史比例、抗生素应用不合理比例、侵入性操作比例、住院时间≥20 d比例、卧床比例、C反应蛋白(CRP)均高于非PI组,白蛋白(ALB)、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均低于非PI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75岁、呼吸道疾病史、抗生素应用不合理、侵入性操作、CRP均为危重症患者发生PI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ALB、LVEF均为危重症患者发生PI的独立保护因素(P<0。05)。根据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通过R软件构建危重症患者发生PI的列线图模型,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列线图模型预测危重症患者发生PI的曲线下面积为0。839(95%CI 0。725~0。954),敏感度为73。91%,特异度为85。97%。结论 危重症患者的PI发生率较高,高龄、呼吸道疾病史、抗生素应用不合理、侵入性操作、CRP升高均为危重症患者发生PI的独立危险因素,ALB、LVEF均为危重症患者发生PI的独立保护因素,以此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对危重症患者PI的发生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从而有助于临床制订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来降低PI发生率。

    影响因素危重症肺部感染列线图模型

    全身麻醉手术患者术后复苏期并发症发生的列线图模型构建及效果评价

    吴文燕谭嘉裕欧阳秋怡康玉博...
    670-6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构建全身麻醉手术患者术后复苏期并发症发生的列线图模型,并进行验证。方法 选取2023年1-7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进行全身麻醉手术的2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复苏期是否发生并发症将研究对象分为发生组(术后复苏期发生并发症,43例)和未发生组(术后复苏期未发生并发症,157例)。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全身麻醉手术患者术后复苏期发生并发症的独立影响因素。构建全身麻醉手术患者术后复苏期发生并发症的列线图模型,采用Bootstrap自助抽样法、校准曲线、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并验证列线图模型对全身麻醉手术患者术后复苏期发生并发症的预测价值。结果 发生组患者的年龄、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为Ⅳ级的比例、高血压比例、手术时间≥150 min的比例、开放性手术比例、术中输血比例均大于或高于未发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ASA分级为Ⅳ级、高血压、手术时间≥150 min、开放性手术、术中输血为全身麻醉手术患者术后复苏期发生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基于年龄、ASA分级、高血压、手术时间、手术类型、术中输血6个独立危险因素,通过R软件构建全身麻醉手术患者术后复苏期发生并发症的列线图模型。采用Bootstrap自助抽样法对列线图模型的准确性进行检验,一致性指数(C-index)为0。775。校正曲线显示,列线图模型的预测概率与实际概率的拟合度较好。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列线图模型预测全身麻醉手术患者术后复苏期发生并发症的曲线下面积为0。828(95%CI 0。739~0。916),敏感度为73。81%,特异度为83。72%。结论 基于年龄、ASA分级、高血压、手术时间、手术类型、术中输血6个独立危险因素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对全身麻醉手术患者术后复苏期并发症发生的预测价值较高,有助于临床及时制订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从而显著改善患者预后。

    全身麻醉并发症列线图模型术后复苏期

    不同的术中低血压管理策略对老年非心脏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的影响

    王鹤宋晓波尹忠美叶芹芬...
    676-6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的术中低血压管理策略对老年非心脏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3年4-10月在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人民医院接受非心脏手术治疗的70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在组间基线特征可比的原则上,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术中进行标准化血压管理[当术中收缩压(SBP)≤80 mmHg或SBP低于基线水平的60%时静脉泵注去甲肾上腺素],观察组术中进行个体化血压管理(静脉泵注去甲肾上腺素将术中SBP波动幅度维持在基线水平的10%以内)。比较分析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T0)、手术开始时(T1)、手术开始后30 min(T2)、手术开始后60 min(T3)、手术开始后90 min(T4)、手术开始后120 min(T5)、手术结束时(T6)的血流动力学水平。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T0时刻,两组患者的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1、T2、T3、T4、T5、T6时刻,两组患者的SBP、DBP、MAP均降低,但观察组患者的SBP、MAP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1、T2、T3、T4、T5、T6时刻,两组患者的DBP、H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急性肾损伤、脑梗死等并发症,但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老年非心脏手术中实施个体化血压管理策略,将术中SBP波动幅度维持在基线水平的10%以内,有助于稳定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水平,从而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术中低血压管理策略老年患者非心脏手术术后并发症

    喹硫平联合团体认知行为疗法改善双相情感障碍伴代谢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魏云娟朱肖飞毛红岩陈攀...
    680-6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喹硫平联合团体认知行为疗法改善双相情感障碍伴代谢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就诊于安徽省宿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的86例双相情感障碍伴代谢综合征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3例。对照组接受喹硫平与常规干预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团体认知行为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8周后的双相情感障碍自评量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家庭功能评定量表(FAD)评分和认知功能[采用中国简版神经认知成套测验(C-BCT)评估]、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以及两组治疗8周后的临床疗效。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8周后两组双相情感障碍自评量表评分及PANSS各维度评分、SCSQ消极应对评分以及白介素-1β、白介素-2、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均更低,认知功能损害有所缓解,SCSQ积极应对评分和FAD各维度评分有所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显效率、SCSQ积极应对评分以及FAD角色、问题解决、行为控制、总的功能评分更高,双相情感障碍自评量表评分、SCSQ消极应对评分、阳性症状评分及白介素-1β、白介素-2、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更低,认知功能损害程度更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喹硫平联合团体认知行为疗法可提升双相情感障碍伴代谢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减轻其临床症状,对于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及应对方式,调节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双相情感障碍代谢综合征喹硫平团体认知行为

    超声联合MRI对植入型凶险性前置胎盘的临床诊断价值及妊娠结局分析

    纪栎张学芳翟兴荣
    686-6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超声联合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对植入型凶险性前置胎盘的临床诊断价值,并分析植入型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的妊娠结局。方法 选择2019年4月至2020年12月在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就诊并分娩的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150例,均接受超声和MRI检查。根据是否合并胎盘植入将患者分为植入组(96例)和未植入组(54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和妊娠结局。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析超声、MRI以及超声联合MRI检查的误诊率与漏诊率,并行Kappa一致性检验分析。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超声联合MRI对植入型凶险性前置胎盘的诊断价值。结果 两组患者的年龄、分娩孕周、流产次数、距离上次剖宫产时间≥3年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植入组孕产次数、剖宫产次数、剖宫产≥2次比例均高于未植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植入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产后出血比例、休克比例、子宫切除比例、新生儿窒息比例均高于未植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检查诊断植入型凶险性前置胎盘75例,非植入型患者37例;MRI检查诊断植入型凶险性前置胎盘71例,非植入型35例;超声联合MRI检查诊断植入型凶险性前置胎盘94例,非植入型39例。三种诊断方式的误诊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联合MRI诊断的漏诊率低于超声、MRI检查单独应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联合MRI诊断植入型凶险性前置胎盘与手术病理结果的一致性最高(Kappa=0。915)。ROC曲线结果显示,超声、MRI及超声联合MRI诊断植入型凶险性前置胎盘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34、0。703、0。854,二者联合诊断的曲线下面积明显大于超声、MRI单独诊断(P<0。05),联合诊断的敏感度为97。92%,特异度为72。92%。结论 与单独应用超声或MRI检查相比,超声联合MRI对植入型凶险性前置胎盘的诊断价值较高,漏诊率较低。植入型凶险性前置胎盘可显著增加患者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

    超声磁共振成像植入型凶险性前置胎盘妊娠结局

    循证医学教育、标准化患者及情景模拟教学联合模式在妇科肿瘤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李巍杨淑丽苏莉吴玉梅...
    690-69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循证医学教育(EME)、标准化患者(SP)、情景模拟教学(SST)联合教学法在妇科肿瘤科(以下简称"妇瘤科")临床医师培训中的教学价值。方法 选取2023年1月至2023年10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妇瘤科接受临床带教培训的学员作为研究对象,排除既往有妇科肿瘤相关临床工作背景者,最后共纳入52名学员。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26名学员。研究组给予EME、SP、SST联合教学法,对照组给予传统教学法。在妇瘤科学习3个月后,进行理论考核(即基本理论知识)及技能考核(包括病史采集、医患交流、临床查体、病历书写、病例分析等)的出科考试,以及自身学习情况评价及教师教学效果评价两部分的满意度问卷调查。结果 研究组学员理论考核、技能考核总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分析,研究组学员病史采集、临床查体、病历书写的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身学习情况评价满意度评价方面,研究组在学习兴趣、自学能力、临床思维、协作能力、实践能力、沟通能力、病历书写能力、临床知识掌握情况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学员对教师教学效果评价的总体满意度(92。31%,24/26)高于对照组(61。54%,16/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ME、SP、SST联合教学法能明显提升妇瘤科学员的理论学习效果和临床技能,学员对自身学习情况和教师教学效果的满意度都更高,有利于提高临床培训的质量。

    循证医学教育标准化患者情景模拟教学临床医师培训

    临床医学八年制医学生线上核医学教学模式探索

    石希敏霍力赵峻景红丽...
    693-69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线上核医学教学模式对临床医学八年制学生培养成效及学生的接受度情况。方法 纳入2021年北京协和医学院及清华大学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共计111名,采用线上教学模式,教学完成后进行问卷调查,获得91份合格问卷,分析线上教学模式的核医学教学效果和受众满意度。结果 91份合格问卷中,88名(96。70%)学生表示可接受线上开放课程教学。50名(54。94%)学生表示通过线上学习,能理解、掌握所学理论知识的80%以上,36名(39。56%)学生表示能理解掌握所学理论知识的60%~80%。69名(75。82%)学生对核医学线上教学的满意程度达80%以上。93。41%的学生使用个人电脑作为线上学习设备,94。51%的学生使用腾讯会议/课堂作为学习平台。45。05%的学生倾向视频录播(本校教师提前录制好教学视频)+直播互动答疑+课前作业、课后测试的模式。但学生认为线上教学缺少足够的互动。结论 临床医学八年制医学生对核医学采用线上教学模式的接受度和认同度较高,可作常规线下学习的有效补充学习方式。

    线上教学核医学教学模式

    征稿简则

    69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