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园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园林
中国园林

王绍增

月刊

1000-6664

jcla@china.com

010-88382517、68318322

100037

北京海淀区甘家口21号楼708室、711室

中国园林/Journal Chinese Landscape Architecture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宗旨是:立足当今世界风景园林学科理论和实践的前沿,以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为核心,涵盖学科各主要拓展领域和方向,开展学术理论和科技研究成果的交流、教育实践和规划设计作品建设成果的介绍与实例评析,传播科技知识,繁荣风景园林学科和促进行业发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风景名胜区影响下的城镇建设与发展路径探析

    宋霖王晓洁严国泰王瑞...
    65-70页
    查看更多>>摘要:风景名胜区是最具中国特色的一类保护地,多年来在保护资源并发展旅游的同时,带动了城镇建设发展.按照城市型、近郊型和独立型3种类型梳理244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与城镇的关系,揭示风景名胜区带动城镇建设与发展的路径,即通过管控区内建设用地、划定外围保护地带、调整边界及布局旅游服务基地等规划措施,在防止自身被城市化的同时,促进相关城镇的空间建设、经济发展及职能转变.指明景城之间已形成相辅相成的关系,以期为新时期新需求下的保护地与城镇协调发展提供参考.

    风景园林风景名胜区区域一体化总体规划景城关系

    基于大数据的城市绿化树种气候适宜性匹配研究

    徐捷苟民欣陈新平周建华...
    71-76页
    查看更多>>摘要:园林绿化树种在城市景观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减轻气候变化负面影响的有力工具.以中国重要林业树种木兰属植物为例,基于物种分布和气候的大数据集构建了物种分布模型.结果表明:1)我国木兰属植物在气候适宜性方面存在显著的种间差异,且在水分-热量条件的权衡限制下占据着特定的气候生态位;2)在54种木兰中筛选出潜在的耐旱型木兰14种、耐热型木兰10种、耐寒型木兰6种;3)以华北地区3个代表性城市沈阳、北京、西安为例进行了树种与城市之间的气候适宜性匹配,证明水分条件是制约木兰属植物在我国暖温带及中温带地区分布的关键因素,并筛选确定了一系列具有推广种植潜力的木兰种.采用的数据分析方法为不同气候条件下的城市绿化树种选择提供了理论指导,可用于我国木本植物区系的快速筛选,在植物引种和迁地保护等方面具有长远的应用前景.

    风景园林城市绿化树种选择气候适宜性大数据分析木兰属

    陕西遗址遗存与乡村聚落的文化景观互文性及应用研究

    张颖刘晖
    77-82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聚落文化景观与其周边的历史遗址遗存文化景观构成了互文关系.互文性理论的研究,目前已呈现多元化、跨学科的发展趋势.基于此,对互文性的基本理论进行剖析,并开展对陕西遗址遗存与乡村聚落文化景观的嵌合发展研究,通过实证考察与资料收集,对成果进行分类对比,形成多个两两对应案例的互文性关系.选择淳化县甘泉宫与凉武帝村、礼泉县昭陵与袁家村、留坝县张良庙及紫柏山与庙台子村3个互文案例进行深入研究,剖析遗址遗存与乡村聚落的文化景观历史层级脉络,反映出社会变迁的客观规律,并在各自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互文关系.而这种互文关系,可以促进历史遗址遗存的保护、利用与开发,以及乡村聚落的振兴与发展,进而形成乡村聚落文化景观与其周边历史遗址遗存文化景观互文嵌合发展的新范式.

    风景园林遗址遗存乡村聚落嵌合发展模式互文性理论文化景观

    从"非正规绿地"到"社区食物微森林"——社区非正规种植空间公共资源化利用研究

    谢雨丝邢忠顾媛媛汤西子...
    83-89页
    查看更多>>摘要:非正规绿地中居民自发的果蔬种植行为长期困扰社区空间治理,个体种植行为影响社区公众利益构成焦点问题.如何趋利避害,将非正规绿地中的自发种植空间转化为社区公共服务产品产出场所,适应非正规绿地自发种植空间内在机理与现实问题的空间设计策略值得研究.通过自发种植行为实地调研,发现非正规绿地的"阈限性"特征和弱势群体的空间诉求是引发非正规种植行为、产生负外部性影响的根本原因.进而推倒得出"明确空间功能",促进"多元化主体参与"和"复合功能共享"的负外部性治理思路.借鉴食物森林理论,通过理论调适应用于非正规绿地自发种植空间,从而形成适应中国社区非正规绿地本底环境的"社区食物微森林"复合功能公共产品输出路径,从"食物+生态、景观、休闲"复合功能的微森林营造技术和长效治理机制两方面,有效回应了我国非正规绿地的现状问题与社区本底环境诉求,对社区非正规绿地自发种植空间治理具有参考价值.

    风景园林非正规绿地自发果蔬种植行为公共资源化利用社区食物微森林复合功能公共产品

    澳门城市公共空间历史文化景观保护传承研究

    刘彤陈志宏
    90-96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市历史文化景观是彰显城市地方特色的重要载体,其保护传承对保育城市文化具有重要作用.在调查分析澳门公共空间历史文化景观多元密集、新旧共存等现状特点的基础上,构建城市公共空间历史文化景观传承框架,探讨高密度城市新旧城区多元文化景观协同发展方式.结合已建成区中不同城市片区及填海新区案例探讨"保护""利用""适应""植入"历史景观等传承手法,总结澳门保护历史景观遗产、活化利用历史园林、锚固街区纪念要素及植入城市历史文脉等文化景观传承策略,为当前中国城市历史文化景观建设提供参考.

    风景园林澳门城市公共空间历史文化景观案例研究保护传承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社区生活圈规划理念运用策略——以岳阳市为例

    朱镱妮李翅
    97-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社区生活圈休闲空间配置效率关乎休闲空间能否满足居民美好生活的需要.从《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提出"生活圈居住区"到《社区生活圈规划技术指南》提出"社区生活圈",社区生活圈以公共绿地为主的休闲空间规划相关规定日趋完善;《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明确了公共绿地配套规模和复合利用,《社区生活圈规划技术指南》拓展了休闲空间范畴、复合利用范围,《城市绿地规划标准》等标准规范从指标整合、设施设置两方面进行有效补充;但系列标准规定对休闲空间系统挖潜整合不深入、利用范围规定不完善、功能实现措施不到位,导致根据标准规范编制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休闲空间服务要素配置效率不高.选取3个城市近期编制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案例进行分析,印证生活圈有关绿地标准规范解读结果.基于此,提出研究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社区生活圈规划理念高质量运用策略的思路,将休闲空间纳入公园体系,对规模、布局和功能进行系统性整合,并以岳阳为例进行实践,总结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整理资源构建完整系统、复合利用提升效率品质、精准供给保障规模覆盖、规划指引控规精准继承"四大社区生活圈规划理念运用策略,保障休闲空间服务要素高效配置,以期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社区生活圈理念应用提供借鉴经验.

    风景园林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公园体系社区生活圈理念运用策略岳阳

    考量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关系的流域城市生态空间优化研究——以青弋江流域泾县段为例

    马淇蔚夏兆煊徐丽华程明骏...
    104-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快速城市化阶段,流域城市对生态系统服务的需求与日俱增,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失衡加剧,厘清及优化流域城市生态系统服务的供需关系对于流域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协同具有重要意义.以长江下游最大支流——青弋江所贯穿的安徽省泾县为例,运用生态系统服务空间定量评估方法,测算固碳释氧、水文调蓄、土壤保持、生境支持、粮食生产、休闲游憩6种关键生态系统服务的供需水平;通过四象限法,判定供需关系并辨明平衡、赤字、盈余3类区域;以供需平衡为目标,基于"保护平衡区与赤字区,开发盈余区"的策略设定用地情景,利用CA-Markov模型获取供需约束的生态空间布局.结果表明:1)生态系统服务供给的分布以高质量生态要素为基底,呈南高北低态势,需求分布与人类活动集中区较吻合,在县域中部和南部突出;2)研究区供需关系整体匹配,平衡区占比最大,盈余区其次,赤字区最小;3)供需约束情景在非生态空间向生态空间转入上表现较好,能增加林地、水域、草地3类重要生态资源的存量,且在形态上可维护大型生态斑块的完整性并引导城镇空间走向紧凑;4)依据供需关系设定的生态保护空间与生态保护红线在平衡区较一致,但在盈余区与赤字区,后者出现"开天窗"式的管控缺口,使青弋江破碎,而前者未有该现象.

    风景园林生态系统服务供需流域城市生态空间情景模拟青弋江

    重庆城市绿地鸟类多样性与影响因素——以悦来国际会展城为例

    廖中棠彭子岳刘家琳
    111-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市绿地能够为城市提供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鸟类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指示物种,了解影响鸟类群落多样性的城市绿地特征对于指导城市绿地规划和提升城市生物多样性有重要意义.然而,多种城市绿地特征如何共同影响鸟类多样性尚不完全明确.选取重庆市悦来国际会展城为研究区域,采用样点法调查了49个绿地样地4个季节的鸟类资源数据,并获取了样地的植被特征、环境特征及人为干扰特征等19个城市绿地特征.使用广义线性模型、信息论模型选择及差异性分析方法探析了城市绿地特征对鸟类α多样性的影响,阐述了研究区鸟类α多样性的基本特征.结果显示:乔木层盖度、乔木丰富度、灌木层盖度、灌木多度、草本层盖度、草本层多样性、植被生境类型、环境噪声、距建设用地距离等因素对鸟类α多样性有显著影响.鸟类α多样性特征在不同植被生境类型及季节之间存在显著差异.麻竹生境的鸟类多度显著低于其余多种生境,冬季鸟类α多样性指标偏低.在城市绿地的建设中,根据显著影响鸟类的各种城市绿地特征,提出增强鸟类α多样性的针对性建议,如控制乔木盖度,补充灌木层,以乡土食源树种作为植被生境中的优势种,对冬季休眠植被进行分区保留管理等.研究结果可以为地区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及城市生态系统优化提供重要参考.

    风景园林城市绿地生物多样性鸟类α多样性鸟类群落影响因素

    基于戏曲中叙事创作与身体运动的江南园林空间路径范式

    李旭王蕾龙毅湘
    118-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园林与戏曲在叙事创作中以人的身体运动为共同关注点,表现出转换时空的类似叙事效果.对园林实例和戏曲表演的空间路径进行图解对比,得出连续转折、相间错动、闭环聚合和多环相扣4种基础空间路径范式,并在此基础上分析"环径"范式应对不同情境需求时的5种异变方式,进而总结出空间范式的功能特征即折叠扩大空间表达面、模糊空间的方向界限、控制视线焦点的聚散,指出"环径"范式可创新应用于当下园林与戏曲的沉浸式空间设计,为研究园林与戏曲互通的空间路径范式及设计创作提供借鉴.

    风景园林戏曲叙事创作身体运动江南园林空间路径范式

    畅春园西花园布局新探

    鲍润生
    125-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西花园是畅春园的附属园林,在清代承担畅春园的部分园居理政功能,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意义.但是由于历史变迁,西花园到今天已经全园不存,由于考古发掘有限、史料缺失,难以复原出清代西花园的格局.结合样式雷图档、文字史料、测绘资料,尝试对西花园的地理位置进行考证,并对其平面布局进行初步探讨,还原重点建筑组群的格局,对比畅春园和西花园的异同,有助于深入认识西花园的全貌,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

    风景园林三山五园畅春园西花园平面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