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医疗美容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医疗美容
中国整形美容协会
中国医疗美容

中国整形美容协会

季刊

2095-0721

中国医疗美容/Journal China Medical Cosmetology
查看更多>>本刊创刊于2001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整形美容协会主办的国家级专业性综合学术期刊,中国整形美容协会会刊。杂志涵盖医学、生物美容领域科研、教学、生产、临床、应用、市场、管理和营运等方面的工作、进展、成果,内容丰富新颖、信息广泛、学术水平高、指导性强,理例兼容、图文并茂,集前瞻性、理论性、指导性、实用性于一体。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外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联合减张后分层缝合在面部外伤中的应用

    郑重周宏宇严华敏
    38-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外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联合减张后分层缝合在面部外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为2022年6月至2024年6月在建瓯市立医院接受治疗的80例面部创伤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行减张后分层缝合术,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伤口进行涂抹,比较两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术后3个月随访面部瘢痕情况和美学效果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患者创伤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VSS评分小于对照组,美学效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外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联合减张后分层缝合创面愈合时间更短,术后面部瘢痕形成较轻,患者美学效果满意度较高.

    外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减张后分层缝合面部创伤

    儿童先天性小耳畸形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郭旭伦杨卓凡周雅
    4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先天性小耳畸形儿童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对其进行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 选取2023年4月至2024年4月河南整形美容医院收治的108例接受手术治疗的先天性小耳畸形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记录患儿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使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患儿在改良Nagata法外耳再造手术后发生并发症的风险因素.结果 108例先天性小耳畸形患儿在改良Nagata法外耳再造手术后发生并发症20例,其中感染4例,血肿8例,切口裂开2例,软骨支架外露2例,慢性耳漏2例,外耳道再次狭窄2例,总发生率为18.52%;单因素分析显示:患儿年龄、慢性疾病史、外耳道闭锁分级、Marx分型、术中出血量、耳支架情况、再造耳形态与先天性小耳畸形患儿在改良Nagata法外耳再造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有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患儿年龄>10岁、有慢性疾病、外耳道闭锁分级D级、Marx分型Ⅲ型、术中出血量>50 mL、耳支架变形、再造耳粗糙均是先天性小耳畸形患儿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先天性小耳畸形患儿在改良Nagata法外耳再造手术后易出现相关并发症与患儿年龄、慢性病、外耳道闭锁分级、Marx分型、术中出血量、再造耳形态、耳支架情况等有关.

    先天性小耳畸形并发症影响因素

    颏下岛状皮瓣与股前外侧皮瓣在口腔癌术后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李茁刘新璐
    45-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颏下岛状皮瓣与股前外侧皮瓣对口腔癌术后致软组织缺损修复效果及其安全性,旨在为临床提供借鉴.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3年10月南阳市中心医院行口腔癌根治术即可行皮瓣修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皮瓣来源不同,将其分为颏下皮瓣组和股前皮瓣组,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肿瘤位置、肿瘤分期、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皮瓣范围、皮瓣制备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皮瓣存活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美学效果及患者满意度等.结果 颏下皮瓣组纳入43例,股前皮瓣组纳入37例,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肿瘤位置、肿瘤分期、肿瘤直径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股前皮瓣组软组织缺损面积为(39.34±4.18)cm2,大于颏下皮瓣组口腔软组织缺损面积(37.25±3.86)cm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24,P=0.023).颏下皮瓣组皮瓣制备时间、手术时间均较股前皮瓣组短,术中出血量较股前皮瓣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时间组间比较差异具无统计学意义(P>0.05).颏下皮瓣组皮瓣存活率为100%,高于股前皮瓣组86.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106,P=0.043).两组手术部位皮肤厚度、顺应度、充血程度、柔软度以及色泽度等美学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颏下皮瓣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33%,低于股前皮瓣组18.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381,P=0.036);主观满意度为90.69%,低于股前皮瓣组91.8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45,P=0.835).结论 颏下岛状皮瓣与股前外侧皮瓣均能够满足口腔癌致软组织缺损修复对皮瓣的要求,美学效果显著,均是安全可行的修复方法.颏下岛状皮瓣与缺损部位临近,可做带蒂皮瓣旋转,能够有效提升皮瓣存活率,但皮瓣有限,对于较大面积软组织缺损者,股前外侧皮瓣适应性可能更高.

    颏下岛状皮瓣股前外侧皮瓣口腔癌软组织缺损整形修复美学效果

    切削痂植皮术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手部深度烧伤的回顾性分析

    侯鹏举范鑫孙浩曹建红...
    49-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创面切削痂植皮术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术(VSD)治疗手部深度烧伤的效果.方法 收集2017年8月至2023年12月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八医院收治的94例手部深度烧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按照治疗方案分组,接受创面切削痂植皮术的46例患者为对照组,接受面切削痂植皮术联合VSD的48例患者为研究组.比较两组患者植皮存活状况、创面恢复状况、手指功能状况、并发症状况.结果 术后2周,研究组植皮存活率为(92.85±2.63)%,高于对照组(79.68±2.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肉芽长出时间与血流运行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研究组患者翻转时间、放置时间短于对照组,患手、双手、组装数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4.17%,低于对照组21.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创面切削痂植皮术联合VSD治疗手部深度烧伤效果显著,可提高植皮存活率,改善创面恢复效果.

    手部深度烧伤创面切削痂植皮术负压封闭引流术

    整形保乳术联合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对乳腺癌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的影响

    翟新菊李红涛管钰琳司海燕...
    54-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回顾性对比分析整形保乳术与改良根治术分别联合腋窝淋巴结清扫术(ALNB)对乳腺癌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取本院2020年11月至2022年11月于焦作市人民医院就诊的80例乳腺癌患者,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将采用改良根治术联合ALNB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整形保乳术联合ALNB治疗.比较患者手术指标、手术前后癌胚抗原相关细胞黏附分子1(CEACAM1)、肿瘤相关物质(BXTM)、癌胚抗原(CEA)水平;肩部活动度、美容效果、生活质量、并发症及复发率.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出血量更少、腋窝拔管时间及手术时间更短、腋窝引流量较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相比,术后1周两组CEACAM1、BXTM、CEA均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肩部活动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术后美容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乳腺癌患者行整形保乳术联合ALNB治疗能改善肩部活动度,提高生活质量,促进患者快速恢复.

    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并发症复发率整形保乳术

    可视化精准电生理诊疗技术在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中的应用

    杨燕平罗咏梅叶燕雪黎衬眉...
    58-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可视化精准电生理诊疗技术在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中的临床治疗应用.方法 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东莞市人民医院乳腺外科就诊的8例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患者,均接受可视化电生理诊疗技术治疗.比较8例患者治疗前后的上臂周径之间的差异、焦虑、抑郁评分差异.结果 治疗后,上臂周径(29.44±1.40)cm,较治疗前缩短,焦虑评分量表(4,13±1.25)分、抑郁评分量表(3.25±1.28)分均较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可视化精准电生理诊疗技术可以有效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并能够减轻患者焦虑和抑郁等心理问题,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电生理乳腺癌上肢淋巴水肿可视化

    菱形皮瓣成形术在烧伤后瘢痕挛缩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张方李丹崔庆伟
    61-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菱形皮瓣成形术在烧伤后瘢痕挛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0月至2023年10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淮海医院收治的98例烧伤后瘢痕挛缩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采取皮瓣修复治疗,游离皮瓣组49例患者采取常规游离皮瓣移植术,菱形皮瓣组49例患者采取菱形皮瓣成形术.术后分别于6个月、1年对患者进行门诊复查随访,对比其皮瓣成活率与瘢痕复发率,受区瘢痕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及满意度,生活质量水平.结果 菱形皮瓣组皮瓣成活率高于游离皮瓣组,瘢痕复发率低于游离皮瓣组(P<0.05);术后6个月、1年两组患者VSS评分均降低,菱形皮瓣组低于游离皮瓣组(P<0.05);菱形皮瓣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游离皮瓣组,满意度高于游离皮瓣组(P<0.05);术后6个月、1年两组患者36项健康调查简表(summary table of 36 health surveys,SF-36)评分均升高,菱形皮瓣组高于游离皮瓣组(P<0.05).结论 与常规游离皮瓣移植术相比,对烧伤后瘢痕挛缩患者采取菱形皮瓣成形术可提升皮瓣存活率,降低瘢痕复发率,改善受区瘢痕情况,同时可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患者满意度,改善其生活质量.

    游离皮瓣移植术菱形皮瓣成形术瘢痕挛缩皮瓣成活率满意度生活质量

    游离股前外侧皮瓣在复杂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及术后功能评估

    陈东亮石新成王超朋刘俊鹏...
    65-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在复杂软组织缺损修复中运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的修复效果及对术后功能的影响,为临床修复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4年1月许昌仁和骨伤医院收治的足部创伤性复杂软组织缺损患者,其中26例患者采取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治疗作为观察组,26例患者采取植皮联合负压引流修复治疗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各组修复情况、足部功能、瘢痕情况、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Ⅰ期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皮瓣成活率100.00%、患者满意度96.15%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个月、2个月、3个月和4个月足部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瘢痕弹性、宽度、颜色、平整度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85%低于对照组23.0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该类足部创伤修复中,采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的成活率更高,瘢痕增生程度相对较轻,并可保证外观美观,同时还可降低并发症风险,缩短愈合时间,促进足部功能恢复,修复效果更为满意.

    游离股前外侧皮瓣复杂软组织缺损修复术后功能

    氧化锆个性化穿龈结构对薄龈生物型患者前牙区种植体周软硬组织的影响

    张世娟李娜路璐王明杰...
    69-71,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与分析氧化锆个性化穿龈结构对薄龈生物型患者前牙区种植体周软硬组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5月到2023年8月在临沂市中医医院进行前牙区单牙种植修复的85例薄龈生物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氧化锆组43例与金属组42例.所有患者都给予种植体修复治疗,金属组采用钴铬合金烤瓷冠辅助修复,氧化锆组采用氧化锆个性化穿龈结构辅助修复,记录患者种植体周软硬组织变化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的种植体均成功存留,氧化锆组与金属组修复后1年的菌斑指数(PLI)显著低于修复前ld,牙周探诊深度(PD)显著高于修复前1d(P<0.05),氧化锆组修复后1年的PLI、PD与金属组相比也有差异(P<0.05).氧化锆组修复后3个月、修复后6个月、修复后1年的种植体边缘骨吸收量对比显著少于金属组(P<0.05).氧化锆组修复后1年的粉色美学评分(PES)、白色美学评分(WES)均显著高于金属组(P<0.05).氧化锆组修复后1年的牙龈炎、种植体松动、牙龈穿孔、瘘管形成等并发症发生率为2.33%,金属组为19.05%,氧化锆组与金属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结论 氧化锆个性化穿龈结构在薄龈生物型患者的应用能改善前牙区种植体周软硬组织状况,提高种植体边缘骨吸收量,也能提高前牙区种植体的美学状况,还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氧化锆个性化穿龈结构薄龈生物型前牙区种植体

    氧化锆和纤维桩核冠修复牙体大面积缺损的临床疗效比较

    冯鼎一王亚军
    72-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氧化锆和纤维桩核冠修复牙体大面积缺损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炎症损伤和咀嚼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7月至2023年5月周口市中医院收治的牙体大面积缺损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研究.按治疗方式分组,接受氧化锆核冠修复作为研究组(40例),接受纤维桩核冠修复作为对照组(40例).对比两组修复后1年的临床疗效、咀嚼功能、粉白美学效果、并发症.结果 修复1年后,研究组相邻表面接触、表面质量、舒适度、边缘密合度合格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咬合力、咀嚼效能均高于修复前,研究组高于对照组,两组混合程度数据(SDHue)值低于修复前,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粉色美学指数(PES)、白色美学指数(WE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桩核松动脱落5.00%(2/40)、继发龋2.5%(1/40)、嵌塞5.00%(2/40)与对照组桩核松动脱落1.00%(1/40)、继发龋2.5%(1/40)、嵌塞5.00%(2/40)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 氧化锆和纤维桩核冠修复用于牙体大面积缺损,氧化锆核冠修复的临床疗效更佳,不仅能减轻龈沟液炎症损伤程度,还能提高患者咀嚼功能和粉白美学效果,修复效果好.

    牙体大面积缺损氧化锆纤维桩核冠修复临床疗效咀嚼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