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月刊

1006-6586

winter_wy@126.com;wenbin7548@163.com

010-51905307

100035

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南大街2号成铭大厦C座602室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Journal China Medical Device Information
查看更多>>本刊本着满足临床工程管理、技术人员和医疗设备科研开发工作需要的宗旨,传播国内外最新医疗器械科技、市场及政策法规信息,以促进我国医疗器械和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低能直线加速器机房屏蔽防护改造实践探讨及效果分析

    唐天梅杨成才
    38-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对低能直线加速器机房的屏蔽防护改造实践探讨及防护效果测量分析,为直线加速器机房屏蔽防护改造提供技术参考.方法:在瓦里安Turebeam直线加速器照射野40cm×40cm条件下,分别使用最高X射线能量10MV均整模式最高600cGy/min剂量率和6MV非均整(FFF)模式下最高1400 cGy/min剂量率进行照射,根据《放射治疗放射防护要求》GBZ121-2020标准要求及规定方法,对改造机房外表面30cm处剂量水平进行检测,满足标准限值要求.结果与结论:结合机房的实际情况和设备的防护要求,改造过程中除了考虑经济成本的同时还应充分考虑建筑承重,施工难度、空间限制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实现以最小的经济成本达到最好的防护效果和最合理的使用需求.

    低能加速器机房屏蔽防护改造施工方案效果分析

    一个基层医院制造医用气体的生产系统设计方案

    唐仁瑞
    42-45,87页
    查看更多>>摘要:指称基层医院是指规模不大,床位500~800张病床规模的医院.文章提供一个设计方案,实现医院工厂化制造医用氧气及其他气体,以实现质量可控制,降低用气成本.

    医用气体系统医用制氧系统负压气体系统正压气体系统

    伸缩清洗架的设计与应用研究

    李秀欣田兵兵范天丽董小茹...
    46-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一种提高清洗质量的装载方法,从而保证灭菌质量.方法:研制一种适用于剪刀类及血管钳类等普通手术器械的清洗架,并设计制作,同时对其在消毒供应中心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分析.设置对照组及观察组,以未使用伸缩清洗架装载方式的急诊缝合包手术器械2000件为对照组,运用研制的伸缩清洗架进行装载的急诊缝合包手术器械2000件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手术器械的清洗合格率、组装时间、操作人员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用放大镜及目测;残余蛋白抽样检测比较,观察组清洗合格率提高,返洗率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研究研制的伸缩清洗架可以提高清洗合格率,解决器械堆放、叠放问题,提高清洗质量,保证灭菌质量,提升医疗器械使用寿命、提高工作效率及满意度.

    伸缩清洗架清洗质量满意度应用

    自制增高笼具结合双后肢大鼠建立椎间盘退变动物模型的影像学及形态学研究

    李德芳蒋理想
    50-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索自制笼具建立双后肢大鼠椎间盘退变动物模型的影像学和形态学特点.方法:将新生幼鼠自肱骨上段用丝线结扎,然后截去双前肢.用特制的可不断加高笼饲养,改变其饲养条件,迫使大鼠只有依靠双后肢站立才能进食和饮水的活习惯,以此训练大鼠类似于人类直立活动.2周、4周、8周、24周摄腰椎侧位片及磁共振成像检查,测定椎间隙高度指数,按Pfirrmann分级.制作组织切片,HE染色后进行组织学评估.结果:造模2周X射线片显示,腰椎生理弯曲正常,椎间隙未见明显狭窄.随着时间延长,24周时椎体边缘变锐,终板软骨下骨密度增加,部分出现骨赘.磁共振成像时椎间盘信号改变,严重者出现"黑椎间盘".Pfirrmann分级明显增加.组织学评分不断升高.结论:特制增高笼具结合双后肢大鼠可以建立椎间盘退变动物模型,使其更接近于人体自然退变,可用于椎间盘退变的研究.

    椎间盘退变动物模型自制增高笼具双后肢大鼠

    小动物磁共振成像影像学实验课程教学设计思路浅谈

    王战京赵媛媛武文琦雷建锋...
    54-56,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小动物磁共振成像(MRI)技术是利用磁共振仪器进行生物组织成像的一种技术.能够实现活体成像,具有无创、无辐射、快速等优点.由于MRI设备昂贵目前还不是临床医院应用的主流,但小动物MRI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手段应用于基础医学和药物开发研究.文章通过分析小动物MRI影像学实验课程教学现状,结合当前计算机信息技术发展以及实验教学改革要求进行讨论与分析,探索小动物MRI影像学实验课程改革思路,并对小动物MRI影像学实验课程内容体系优化和考核方式改革提出一些建议.

    磁共振磁共振成像小动物磁共振成像教学改革

    机器人手术在关节外科的应用进展

    张乾何云利贺强张杭...
    57-59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手术机器人在21世纪得到飞速发展,其个体化、精细化、微创化的特点,很快在关节外科得到广泛应用.在现代关节外科手术中,关节外科医师可以通过手术机器人制定详细的手术计划及方案,并通过机器人精密的操作来完成手术.文章结合关节外科机器人在髋膝关节置换术及单髁置换手术中的应用,对机器人手术在关节外科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关节外科手术机器人关节置换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用于诊断急性脑梗死的临床价值研究

    刘辉张文娟
    60-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在急性脑梗死诊断中,采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MR-DWI)对疾病检出率提升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2年9月于本院行常规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的疑似急性脑梗死患者42例纳入对照组;选取同时段在本院行MR-DWI检查的疑似为急性脑梗死的患者42例纳入观察组.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两组诊断结果、诊断效能及患侧与健侧脑组织表观弥散系数值水平.结果:最终金标准结果显示,对照组患者共确诊阳性31例,阴性11例;观察组患者共确诊阳性31例,阴性11例.观察组诊断效能中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率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MR-DWI检查方式下,不同b值时,急性脑梗死患者患侧脑组织表观弥散系数值均较健侧脑组织低(P<0.05).结论:采用联影uMR588 1.5T MRI中的DWI模式检查,对急性脑梗死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均处于较高水平,临床诊断价值较高.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诊断结果诊断效能量化诊断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与常规磁共振成像在老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诊断中的应用评估

    王瑞丰江健
    63-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MR-DWI)与常规磁共振成像(MRI)在老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2月本院收治的82例老年TIA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MRI常规序列和MR-DWI序列检查.比较两种方法对TIA阳性检出率、MR-DWI序列检出阳性和阴性患者临床症状及入院7d内脑卒中发生情况的检出率.结果:82例患者经MR-DWI序列检出阳性检出率为62.20%,高于常规MRI阳性检出率的46.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DWI序列检出阳性患者的运动障碍、发作次数、症状持续时间及发病至MR-DWI检查时间同MR-DWI序列检出阴性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7d内,82例患者共发生25例脑卒中,其中MR-DWI序列脑卒中检出率为23.17%,高于常规MRI脑卒中检出率7.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DWI较常规MRI准确性高,对老年TIA患者的诊断具有较高临床指导价值.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磁共振成像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计算机体层成像与磁共振成像在原发性卵巢癌分期中的应用研究

    贾东广
    66-68,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计算机体层成像(CT)和磁共振成像(MRI)在原发性卵巢癌分期中的应用.方法:从2022年2月~2023年2月本院收治的原发性卵巢癌患者中抽取80例,患者均接受CT、MRI及CT与MRI联合检查,统计并比较检查结果.结果:CT、MRI对各部位的检出率差异性不大(P>0.05);CT联合MRI检查在肠系膜病变、包膜受侵破裂上的检出率高于CT、MRI,组间有差异(P<0.05);在小肠受侵、输卵管受侵的检出率上,三者无差异(P>0.05).术后病理学检查显示:Ⅰ期12例,Ⅱ期11例,Ⅲ期38例,Ⅳ期19例.经CT、MRI、CT联合MRI检查后,临床分期准确率分别为80.00%、78.75%、82.50%.经比较,CT联合MRI检查准确率高于CT、MRI检查,组间无差异(P>0.05).结论:CT与MRI作为原发性卵巢癌有效的诊断方法,可准确判断分期情况、病变部位,为疾病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计算机体层成像磁共振成像原发性卵巢癌分期诊断

    多模态磁共振成像对直肠癌患者术前TN分期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张文馨李学栋陈喜慧
    69-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多模态磁共振成像(MRI)对直肠癌患者术前TN分期中的应用价值分析.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3年6月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医院收治的60例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均于术前行多模态MRI检查,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多模态MRI对直肠癌患者术前T分期、N分期的诊断价值.结果: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纳入的60例直肠癌患者术前T分期为T1期10例,T2期16例,T3期23例,T4期11例;多模态MRI对直肠癌患者术前T1、T2、T3、T4期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0.00%、87.50%、86.96%、90.91%;多模态MRI诊断直肠癌术前T分期与病理结果一致性较高(Kappa值=0.741,P<0.05).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纳入的60例直肠癌患者术前N分期为N0期11例,N1期35例,N2期14例;多模态MRI对直肠癌患者术前N0、N1、N2期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0.91%、88.57%、85.71%;多模态MRI诊断直肠癌术前N分期与病理结果一致性较高(Kappa值=0.776,P<0.05).结论:多模态MRI对直肠癌患者术前TN分期的诊断一致性均良好,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直肠癌多模态磁共振成像术前TN分期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