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医疗前沿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医疗前沿
中国医疗前沿

张静波

半月刊

1673-5552

zgylqy@163.com

010-67011577

100029

北京市朝阳区民族园路2号丰宝恒大厦4030室

中国医疗前沿/Journal National Medical Frontiers of China
查看更多>>本刊以坚持创新、坚守前沿为办刊宗旨,秉承专业精神和开放态度,为读者提供最权威的政策解读、最深度的新闻事件分析、最具操作性的经营管理案例以及最前沿的技术动态,立志迅速成长为中国医疗行业最领先的主流媒体。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内镜下硬化止血治疗非静脉曲张消化道出血51例的临床分析

    王晓梅
    32-32,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非静脉曲张消化道出血患者采用内镜下硬化止血治疗,并与内镜下尼龙圈套扎止血治疗进行对照,以探讨其疗效。方法101例观察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内镜下硬化止血治疗,对照组采用内镜下尼龙圈套扎止血治疗,随访观察6个月,比较两组止血成功率、再出血发生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显效率、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止血成功率无统计学差异,但随访3个月及6个月后,对照组患者再出血发生率显著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尼龙圈套扎止血比较,内镜下硬化止血治疗非静脉曲张消化道出血,止血率高,再出血发生率低,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消化道出血非静脉曲张内镜硬化止血

    组合型血液净化联合早期肠内营养治疗急性高脂血症性胰腺炎疗效分析

    陈利霞
    33-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组合型血液净化联合早期肠内营养治疗急性高脂血症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58例急性高脂血症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采取组合型血液净化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TG、CRP和APACHEⅡ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组合型血液净化联合早期肠内营养治疗急性高脂血症性胰腺炎疗效显著,可有效降低血脂水平,改善患者预后,值得推广应用。

    组合型血液净化早期肠内营养急性高脂血症性胰腺炎

    支气管肺泡灌洗联合局部抗生素灌注对重症肺炎的疗效评价

    沈震宇
    35-35,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经纤维支气管镜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术(BAL)合并局部抗生素灌注治疗重症肺炎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呼吸内科ICU 2011年1月-2013年2月重症肺炎患者118例,均采用有创呼吸机辅助通气、静脉抗感染、化痰、营养支持等综合治疗。随机分为对照组(普通吸痰管吸痰+综合治疗)、试验组(支气管肺泡灌洗+局部抗生素灌注+综合治疗)各59例。比较两组生命体征、肺部音、血常规、胸片、血气分析、痰检阳性率等。结果试验组操作顺利,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疗效、血气分析结果及痰检阳性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BAL对于重症肺炎患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支气管肺泡灌洗纤维支气管镜重症肺炎

    糖尿病患者消化间期胃肠运动规律的研究

    饶时春
    36-36,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消化间期胃肠运动的特征。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0月-2013年1月收治的57例2型糖尿病患者设为实验组,选取同期25名健康志愿者设为对照组。用胃十二指肠测压技术对两组人员进行消化间期胃肠移行性复合运动(MMC)检测,测定时间240-360min。结果实验组患者MMC正常者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MMCⅢ期缺失者高于对照组(P<0.01),MMCⅡ期持续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MMCⅢ期胃窦部收缩频率和波幅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消化间期胃肠运动障碍可主要表现为MMC Ⅲ期缺失、Ⅱ期持续时间延长以及胃窦部收缩力减弱,胃十二指肠测压可作为糖尿病患者胃肠运动功能障碍诊断及治疗的有效措施。

    2型糖尿病胃十二指肠测压消化间期移行性复合运动

    盐酸戊乙奎醚治疗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疗效观察

    杨涛张娟张作栋
    37-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盐酸戊乙奎醚治疗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106例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56例采用盐酸戊乙奎醚进行治疗,对照组50例采用阿托品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经治疗,观察组中枢症状消失时间、治愈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戊乙奎醚治疗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疗效较佳,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盐酸戊乙奎醚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临床效果

    不同通气模式在单肺通气中对呼吸力学与动脉血气的影响

    张杰
    39-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研究胸科手术单肺通气(OLV)时,使用容量控制(VCV)和压力控制(PCV)两种呼吸模式对气道压力与动脉血气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开胸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双肺通气期间均采用容量控制通气(VCV)模式。单肺通气开始后V组采用VCV模式,P组采用PCV模式。术中连续监测气道峰压值(Ppeak)、气道平均压(Pmean)和分钟通气量(MV)。在双肺通气和单肺通气30min后做血气分析,记录二氧化碳分压(PaCO2)和血氧分压(PaO2)。结果 PCV模式时,Ppeak、Pmean都明显低于VCV模式,MV明显高于VCV模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双肺通气(TLV)期间,两组PaCO2和PaO2无统计学差异;OLV期间,两组PaCO2无统计学差异,但PCV组的PaO2明显高于VCV组(P<0.05)。结论在胸科手术行单肺通气时,采用PCV模式能够降低气道压力,预防气压伤的发生;同时PCV模式使肺内分流减少,能够预防和减轻单肺通气造成的低氧血症,比VCV模式更适合用于胸科手术单肺通气中。

    容量控制通气压力控制通气单肺通气气道压动脉血气

    不同的麻醉方式与老年患者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的相关性研究

    魏巍田松
    4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不同的麻醉方式与老年患者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的相关性方法将我院2008年12月-2013年4月老年手术患者240例按麻醉方式分为两组各120例。实验组采取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对照组采取硬膜外阻滞麻醉。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下呼吸道感染发生率。结果实验组共发生术后下呼吸道感染11例,感染率为9.2%;对照组共发生术后下呼吸道感染5例,感染率为4.2%,组间差异显著。结论麻醉方式的不同和老年患者术后下呼吸道感染发生率有相关性,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的感染率要显著高于硬膜外阻滞麻醉。

    麻醉方式老年患者术后下呼吸道感染

    血必净注射液治疗脓毒性休克的临床研究

    吴道静
    42-42,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血必净注射液治疗脓毒性休克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3月-2012年3月我院52例脓毒性休克患者,观察使用血必净注射液(观察组33例)与未使用血必净注射液(对照组19例)患者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HR、体温及WBC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后AST、ALT、BUN及Cr水平均有明显下降,观察组治疗72h后AST、ALT、BUN及Cr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后PaO2、PaCO2及PaO2/FiO2水平均有明显上升,观察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死亡率9.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7.7%。结论血必净注射液治疗脓毒性休克具有菌、毒、炎症介质并治的作用,对降低死亡率、改善预后有积极意义。

    脓毒性休克血必净注射液临床体征肝肾功能血气分析死亡率

    大剂量甲基泼尼松龙对急性外伤性脑水肿的治疗作用

    杨浩
    43-43,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大剂量甲基泼尼松龙在急性外伤性脑水肿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本院2011年4月-2012年12月间98例急性外伤性脑水肿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地塞米松及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大剂量的甲基泼尼松龙进行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后试验组脑水肿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结论对急性外伤性脑水肿治疗患者应用大剂量甲基泼尼松龙治疗疗效较好,具备推广应用价值。

    急性外伤性脑水肿大剂量甲基泼尼松龙

    血清C反应蛋白在肝硬化并发腹膜炎中的意义

    吴菊意
    44-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肝硬化腹水合并自发性腹膜炎与血清C反应蛋白(CRP)的关系。方法选择60例肝硬化腹水合并自发性腹膜炎患者为观察组,并以60例肝硬化腹水未合并感染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检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CRP。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血清CRP浓度显著增高;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治疗后血清CRP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CRP检测可作为诊断肝硬化腹水并发腹膜炎较敏感的指标之一。

    C反应蛋白肝硬化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