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医疗前沿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医疗前沿
中国医疗前沿

张静波

半月刊

1673-5552

zgylqy@163.com

010-67011577

100029

北京市朝阳区民族园路2号丰宝恒大厦4030室

中国医疗前沿/Journal National Medical Frontiers of China
查看更多>>本刊以坚持创新、坚守前沿为办刊宗旨,秉承专业精神和开放态度,为读者提供最权威的政策解读、最深度的新闻事件分析、最具操作性的经营管理案例以及最前沿的技术动态,立志迅速成长为中国医疗行业最领先的主流媒体。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肝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疗效分析

    黄东胜
    31-3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肝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疗效及不同手术切除范围对肝内胆管结石超出左外叶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将2009年3月-2012年10月间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354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观察组229例与对照组125例,观察组接受肝切除术治疗,对照组未接受肝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局限于左外叶(n=70)时接受左外叶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超出左外叶(n=159)时,根据手术方法将其分为A组(n=45)、B组(n=56)、C组(n=46)、D组(n=12),A组接受左外叶切除术,B组接受左半肝切除术,C组接受肝段切除术,D组接受右半肝切除术.结果①观察组结石残留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②70例肝内胆管结石局限于左外叶患者,经左外叶切除术后,所有患者均无结石残留,治疗有效率94.3%.③A-D组患者结石残留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D组最低,B组、C组次之,A组最高.A-D组患者治疗有效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B组、C组最高,D组次之,A组最低.A-D组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A组最低,B组、C组、D组次之.结论肝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是确切的.肝内胆管结石局限于左外叶时,左外叶切除术可以取得良好疗效;肝内胆管结石超出左外叶时,上述四种方法各有所长.

    肝切除术肝内胆管结石左外叶切除术半肝切除术肝段切除术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56例治疗体会

    曹兵
    32-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研究腹腔胆囊切除术(LC)的临床效果。方法对56例胆囊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方法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总结,研究LC的治疗效果。结果55例在腔镜下完成,1例中转开腹,住院时间3-12d,平均5d;56例康复效果良好,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LC治疗创伤小、恢复快、操作简便,治疗胆囊疾病安全、有效、经济。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体会

    十二指肠镜联合腹腔镜治疗老年人胆石症60例分析

    李四桥买二辉郑幼伟陈宏伟...
    34-34,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十二指肠镜联合腹腔镜治疗老年人胆石症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2012年12月间在我院接受联合十二指肠镜联合腹腔镜或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石症老年患者60例.其中双镜联合治疗26例(试验组),开腹胆囊切除术24例(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试验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结石残留、发热等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十二指肠镜联合腹腔镜具有安全、可靠、住院时间短、并发症低等优点,是治疗老年胆石症的理想方法.

    十二指肠镜腹腔镜胆石症

    ENBD治疗腹腔镜术后胆汁漏的临床分析

    石伟刘东亮季予江
    35-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评价经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ENBD)治疗腹腔镜术后出现胆汁漏的疗效。方法确认腹腔镜胆系手术后并发胆汁漏患者22例,分别应用ENBD和开腹探查手术,对两种治疗方法进行比较。结果与开腹手术相比,ENBD治疗组在术后排气时间和术后住院天数上均明显减少,83%病例于术后3d体温下降至正常,腹痛等临床症状消失。结论经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可通过微创方式引流胆汁,减少进一步腹腔感染,促使患者早日康复,是治疗腹腔镜术后胆汁漏的首选方法。

    经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内镜腹腔镜术后胆汁漏

    阿仑膦酸钠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疗效分析

    古东海张妍吴凤玲
    37-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阿仑膦酸钠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阿伦膦酸钠片,10mg/d,对照组给予安慰剂,两组患者均同时加服钙尔奇D600,以6个月为一个疗程,连续治疗12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骨密度和骨代谢指标、新骨折发生情况及临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经2个疗程治疗后,骨密度、血骨钙素、C端交联多肽水平变化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均未见新骨折发生和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阿伦磷酸钠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具有明显的抑制骨吸收作用,能够减少绝经后妇女腰椎骨量的流失,副作用较少,是绝经后妇女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的理想药物.

    阿仑膦酸钠骨质疏松症临床治疗

    颈椎前路减压钛板联合钛网植骨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

    王升陈长青李建成
    39-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颈椎前路减压钛板联合钛网植骨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009年6月-2011年6月在我科住院的21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采用颈椎前路减压钛板联合钛网植骨融合内固定的方法进行手术治疗.结果21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6-36个月(平均14个月),切口均一期愈合, JOA评分由术前5-10分(平均7.6分),提高至术后的10-16分(平均14.3分).X线复查术后颈椎正侧位片,植骨均获融合,内固定位置良好,无钛网下沉、移位或滑脱,无钛板、螺钉松动、脱出或断裂病例.结论该手术方法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减压彻底,稳定性好、融合率高、疗效好,值得临床应用.

    前路减压钛网植骨脊髓型颈椎病疗效

    多发肋骨骨折钢板内固定临床应用效果评价

    余国华何朝武殷俊
    40-40,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评价多发肋骨骨折钢板内固定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09年7月-2012年7月收治的50例胸外伤合并多发肋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予钢板内固定治疗,对照组予非内固定治疗.结果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具有较短的住院时间、较低的疼痛评分、较少的镇痛药量及较少的住院费用,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内固定术治疗多发肋骨骨折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多发肋骨骨折钢板内固定应用效果

    微创动力髋螺旋刀片系统(DHSA)在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中的应用

    郝秋彦刘毅曹相勋
    4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使用微创动力髋螺旋刀片系统(DHSA)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9月-2012年6月应用微创动力髋螺旋刀片系统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26例,骨折按AO分型,A1型18例,A2型7例,A3型1例。结果26例随访5-12个月,所有骨折均愈合,无内固定失效及髋内翻情况发生。根据Clawson功能标准评定:优21例,良4例,可1例,无差病例。结论微创动力髋螺旋刀片系统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可靠,创伤小,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好,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股骨转子间骨折微创动力髋螺旋刀片骨折内固定术

    复杂胫骨平台伴后髁骨折前后联合小切口入路治疗效果观察

    潘琦
    44-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前后联合小切口入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伴后踝骨折患者临床疗效.方法研究组复杂胫骨平台伴后踝骨折患者采用前后联合小切口入路治疗措施;对照组复杂胫骨平台伴后踝骨折患者采用传统前侧入路手术治疗措施.随访1年,内容包括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研究组经治疗后,1年随访结果可知膝关节功能评分为25.69±2.33分、并发症发生率为12.12%,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前后联合小切口入路手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伴后踝骨折患者,具有切口小、患者痛苦小、术后恢复快、术中失血量少、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

    复杂胫骨平台伴后踝骨折前后联合入路小切口疗效分析

    后交叉韧带损伤治疗及康复训练疗效观察

    王刚
    45-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后交叉韧带损伤治疗及康复训练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48例后交叉韧带损伤的患者的病历资料,均采取关节镜下后交叉韧带重建术,根据是否进行康复训练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术后6个月和10个月时,根据Lysholm评分标准评定膝关节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在第6个月和第12个月的膝关节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0.05,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康复训练对后交叉韧带治疗的恢复具有积极意义.

    后交叉韧带治疗康复训练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