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医疗前沿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医疗前沿
中国医疗前沿

张静波

半月刊

1673-5552

zgylqy@163.com

010-67011577

100029

北京市朝阳区民族园路2号丰宝恒大厦4030室

中国医疗前沿/Journal National Medical Frontiers of China
查看更多>>本刊以坚持创新、坚守前沿为办刊宗旨,秉承专业精神和开放态度,为读者提供最权威的政策解读、最深度的新闻事件分析、最具操作性的经营管理案例以及最前沿的技术动态,立志迅速成长为中国医疗行业最领先的主流媒体。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床边吞咽困难筛查在急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及干预治疗

    吴立宽
    90-90,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床边吞咽困难筛查在急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及综合干预治疗的疗效。方法将我院确诊为急性脑卒中合并吞咽困难患者95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5例予针灸联合吞咽训练治疗,对照组40例仅给予常规处理,观察两组临床疗效,采用洼田饮水试验评分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吞咽困难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96.3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洼田饮水试验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综合干预治疗后,治疗组洼田评分为2.74±0.2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24±0.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筛查急性脑卒中患者吞咽困难情况,并给予综合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吞咽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吞咽困难急性脑卒中针灸

    托吡酯治疗小儿癫痫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价

    潘海涛
    91-9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托吡酯治疗小儿癫痫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门诊2008年12月1日-2012年10月1日间收治的88例小儿癫痫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4例。观察组用托吡酯治疗,对照组用丙戊酸钠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托吡酯治疗小儿癫痫安全有效,且价格低廉,值得推广。

    托吡酯小儿癫痫临床治疗安全性

    黄褐斑应用三联疗法疗效观察

    黄白云
    92-92,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三联疗法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本院90例黄褐斑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各30例;联合用药A组以0.1%维A酸霜、2%氢醌霜外用联合VC、VE口服治疗,B组单用0.1%维A酸霜,C组单用2%氢醌霜;连续治疗12周,观察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A组患者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B组和C组(P<0.05),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B组和C组(P<0.05)。结论三联疗法通过内服抗氧化剂,外用脱色剂,从多个作用环节入手,协同作用、标本兼治,疗效显著、副作用小,是治疗黄褐斑最佳方法之一,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黄褐斑三联疗法维A酸霜氢醌霜VCVE

    不同剂量的伐昔洛韦抗病毒抑制疗法对复发性生殖器疱疹的临床疗效

    曾祥凤钟少琴张志忍
    93-93,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不同剂量的伐昔洛韦抗病毒抑制疗法对复发性生殖器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为复发性生殖器疱疹的112名患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其中治疗组分A、B、C三组,A组使用伐昔洛韦300mg,B组使用伐昔洛韦400mg, C组使用伐昔洛韦500mg,均为2次/d,给药3个月,观察对比临床疗效。结果 A、B、C三组与对照组比较复发率明显下降(P<0.01),C组复发率明显少于A组和B组(P<0.05),但A组和B组治疗后的复发率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采用伐昔洛韦药物抗病毒抑制疗法治疗复发性生殖器疱疹,患者复发率明显减少,并且使用伐昔洛韦500mg,2次/d,给药3个月临床疗效显著。

    伐昔洛韦不同剂量抗病毒抑制疗法复发性生殖器疱疹临床疗效

    鼻内镜下鼻中隔和鼻腔鼻窦联合手术的临床效果观察

    和利源
    94-94,9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中隔和鼻腔鼻窦联合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鼻中隔偏曲合并鼻窦炎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7例和观察组43例,对照组分两次分别进行鼻中隔偏曲整形术和鼻窦开放手术;观察组在鼻内镜辅助下一期进行鼻中隔和鼻腔鼻窦联合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临床治愈率、好转率、无效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鼻中隔偏曲合并鼻窦炎的患者实施鼻内镜下联合手术治疗安全、有效,在临床工作中越来越被患者所接受。

    鼻内镜鼻中隔鼻腔鼻窦炎联合手术

    研究氧化铝渗透陶瓷作为底瓷的修复效果

    汤应联赵继刚钟凡丁伟峰...
    95-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氧化铝渗透陶瓷作为全瓷修复体底瓷的修复效果。方法选择来本院进行修复治疗的80名患者为研究对象,一共172件修复体,上颌92件,下颌80件,前牙全冠132个,后牙全冠40个,采取氧化铝渗透陶瓷作为全瓷修复体底瓷,经过18个月的临床观察,对其修复效果进行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结果对172例修复体的治疗效果分析表明,总失败率1.16%(2/172),氧化铝渗透陶瓷作为底瓷的全瓷修复体均达到满意临床效果。结论氧化铝渗透陶瓷作为全瓷修复体底瓷的修复效果好,具有边缘密合性好,色泽稳定,高强度等优点,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氧化铝渗透陶瓷全瓷修复体底瓷修复效果

    自动化真空采血管开盖与合盖功能一体机的研制

    蒲荣刘建国梁浩凡郑妍...
    97-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为解决实验室真空采血管开盖与合盖的人工费力与费时问题,研制新型的自动化真空采血管开盖与合盖功能一体机。方法首先工艺设计,研发升降机构、开闭机构、开盖机构、定位机构等系统,最后仪器进行性能验证。结果成功研制开盖与合盖功能一体机;夹具具有一一对应的独立性,独立抓手,自动调节抓手,效率100%;升降系统的准确及平稳性,升降系统准确到位,误差±1mm;兼容75/100真空采血管,仪器自动识别;操作简单,智能控制,全自动开盖和合盖,能够实现无人值守自动运行功能;开盖或合盖速度达到3000个/h;容量:一次性开启50个标本。开合盖准确性达到100%。结论成功原创研制自动化真空采血管开盖与合盖功能一体机,临床验证良好,值得开发与推广应用。

    真空采血管开盖合盖自动化

    冠心病患者血浆脑钠肽、D-二聚体检测的临床意义

    伍尚剑孔祥伟谭宗宪陈绍轩...
    99-99,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检测血浆脑钠肽和D-二聚体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109例经冠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CHD)患者且无严重肝肾功能损害,恶性肿瘤等并发症为CHD组,再根据临床分类分为急性心肌梗死(AMI)、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稳定型心绞痛(SAP)三组,109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各组血浆中脑钠肽、D-二聚体浓度。结果 CHD组血浆脑钠肽、D-二聚体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不同类型CHD组中,AMI组血浆脑钠肽、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UAP组,UAP组血浆脑钠肽、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SAP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的血浆脑钠肽、D-二聚体水平存在差异,提示血浆脑钠肽、D-二聚体的水平有助于冠心病的早期诊断及反映其病变的严重程度。

    脑钠肽D-二聚体冠心病

    床边快速测定B型尿钠肽对心力衰竭的早期诊断及治疗的价值分析

    梁德贤
    100-100,8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床边快速测定B型尿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对心力衰竭早期诊断和疗效评估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08年-2012年于本院就诊,疑似心衰的384例患者进行X线胸片、心电图以及心脏超声测定,根据测定结果分为心衰组(HF组)89例和非心衰组(非HF组)295例,对HF组患者进行常规西药治疗,分别在用药前,用药24h、48h、72h采取静脉血测定血浆BNP水平,并与非HF组比较差异;将295例HF组患者按心功能(NYHA分级)分为Ⅱ级121例,Ⅲ级101例,和Ⅳ级73例,分别在治疗前后采取静脉血测定并比较各组患者血浆BNP水平。结果 HF组与非HF组比较:用药前,HF组患者血浆BNP水平显著高于非HF组(P<0.05);用药后,HF组患者血浆BNP水平持续下降,且用药前、用药24h、48h、72h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用药72h后基本降至正常水平,与非HF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HF组内部分级比较:治疗前,Ⅱ、Ⅲ、Ⅳ患者血浆BNP水平依次升高,且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各级患者血浆BNP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其下降后依然呈Ⅱ、Ⅲ、Ⅳ依次升高趋势,且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床边快速测定BNP对心力衰竭的早期诊断、病情评估及疗效的实时监测均有一定价值,在心力衰竭临床诊治工作中的应用具有更深层次的挖掘潜力。

    BNP快速测定心力衰竭诊断治疗应用价值

    相关自身免疫性抗体对类风湿关节炎早期诊断的意义

    杨达人董青
    101-101,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同时检测抗环瓜氨酸肽抗体(CCP-Ab)、抗角蛋白抗体(AKA-Ab)、类风湿因子(RF),进一步证实AKA、RF、CCP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联合检测的意义,探讨早期诊断价值,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ELISA检测CCP,免疫间接荧光法检测AKA,散射免疫比浊法检测RF。结果 CCP-Ab、AKA-Ab和RF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56.99%,96.34%;43.01%,95.1%;58.06%,56.09%。CCP-Ab与AKA-Ab在不同RF含量的阳性率无明显差异,CCP-Ab与AKA-Ab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显著相关。结论在对RA早期诊断时,将两种抗体结合起来更有助于对RA早期患者的诊断。

    AKARFCCP类风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