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

王汉中

双月刊

1007-9084

ylxb@public.wh.hb.cn

027-86813823

430062

湖北武昌徐东二路2号油料所内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Oil Crop Scienc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报道的主要内容是油菜、花生、大豆、芝麻、向日葵及特用油料作物遗传育种、栽培生理、作物营养、品种资源、植物保护、生化测试、加工利用等有关论文、研究报告、研究简报和综述评论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油菜功能基因组学研究进展及其育种应用

    关志林顾建伟焦禹顺夏瑞...
    1187-1202页
    查看更多>>摘要:油菜是我国食用植物油的主要来源之一,兼有饲用、菜用、蜜用、观光、盐碱地改良和工业等多种用途.随着基因组测序、基因分型和表型鉴定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油菜重要育种目标性状相关基因的挖掘与功能研究进展迅速.本文总结了油菜重要性状的功能基因组学研究进展,综述了目前定位及克隆的油菜产量、品质、开花期、株型和抗性等重要农艺性状的关键基因及功能,讨论了其在油菜分子设计育种中的应用价值和利用策略,将为更高效地培育油菜优良品种提供有益参考.

    油菜功能基因基因组育种农艺性状

    世界植物油籽贸易网络的结构特征及其演化研究

    祝谭文布娲鹣·阿布拉
    1203-1212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世界植物油籽贸易数据,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研究了2003-2021年间世界植物油籽贸易网络的拓扑结构、整体结构特征、个体中心性以及社团布局演化.结果表明:1)随着时间推移,世界植物油籽贸易额持续增长,所形成的贸易网络的联系更加紧密,呈现集中化趋势,"小世界"特性和无标度性质愈加凸显;2)世界植物油籽贸易网络的社团分布格局进行了深刻调整,社团结构更加紧密且地理距离临近的国家更容易形成社团;3)亚洲中国和印度,欧洲法国、德国和荷兰,南美洲巴西和阿根廷,北美洲美国和加拿大以及大洋洲澳大利亚等国家在植物油籽贸易中具有较高核心地位,土耳其、墨西哥和巴拉圭等国家在植物油籽国际贸易中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4)中国的植物油籽进口依赖性明显降低,但仍主要集中于巴西和美国.对此,建议我国应推进植物油籽进口产品和市场多元化发展、扩大出口创收、充分利用国际贸易平台机制等推动我国植物油籽贸易高质量发展.

    植物油籽贸易网络社会网络分析中心性社团分布

    中国特色油料产业贸易特征及发展趋势分析

    李孝忠马春蕊肖雪张雯丽...
    1213-1221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2002—2021年特色油料的贸易数据,利用GL指数、BI指数和Thom&McDowell指数对葵花籽、芝麻和胡麻产业贸易特征进行分析,总结我国特色油料产业贸易的主要形式.利用面板Tobit模型分析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并据此提出保障我国特色油料产业安全的对策建议.结果表明:近二十年内,我国特色油料产业贸易以产业间贸易为主,并且,产业间贸易是产生贸易增量的主要源泉.产业内贸易构成中,垂直型产业内贸易水平大于水平型产业内贸易水平.通过对影响产业内贸易因素的实证分析得知,消费偏好差异、产品差异和贸易距离,对特色油料产业内贸易有显著的影响.为提高我国特色油料产业贸易水平,稳定产业间贸易,提升产业内贸易,建议从提高特色油料的国内有效供给水平、实行差异化发展战略、提高我国特色油料产业的抗风险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等方面综合施策,协调产业政策与贸易政策有效衔接,保障我国特色油料产业安全,促进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特色油料特色油料产业产业内贸易

    胡麻氮素营养及高效利用研究进展

    文明高玉红吴兵王一帆...
    1222-1231页
    查看更多>>摘要:氮肥的施用虽然能够提高作物产量和经济效益,但是不合理的施氮会造成作物减产、资源浪费和一系列环境问题.在此背景下,如何实现胡麻产量与氮素利用率的协同提高是生产中面临的一项重要挑战.本文介绍了胡麻的生物学特性及氮素需求,阐明了施氮对胡麻生长发育、生理及产量的影响,综述了影响胡麻氮素吸收利用效率的因素,总结了胡麻生产和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的生产及研究工作进行了展望.

    胡麻氮素生长氮素利用生理过程

    甘蓝型油菜子叶黄化致死突变体BnaC02.YTL的遗传解析

    王寒段思源秦培邬瑜锦...
    1232-1239页
    查看更多>>摘要:叶绿体相关突变体是研究光合作用、叶绿素生物合成、叶绿体结构发育等生理途径的优良遗传资源,同时作为标记性状在育种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本课题组发现一个来自恢复系轮回选择群体的子叶黄化致死突变体ytl(yellowing to lethal),突变体发芽出土后子叶一直处于黄化状态,播种9~15天后死亡,前期的研究将一个控制子叶黄化致死性状的位点定位到C09染色体上.表型观测显示,出苗7天后突变体与野生型相比株高与根长存在显著差异,明显偏短.遗传分析表明,该突变体由两对隐性核基因控制.利用单位点分离群体将BnaC02.YTL定位到对应ZS11参考基因组418 kb的物理区间内,结合定量分析与基因序列比对,BnaC02G0055700ZS作为候选基因的可能性较大.本研究为进一步精细定位基因BnaC02.YTL 及后续突变体的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甘蓝型油菜子叶黄化致死图位克隆

    甘蓝型油菜苗期赤霉素含量及其代谢关键基因转录特性

    高少凡韦丁一何庆彪徐劲松...
    1240-125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GA在甘蓝型油菜苗期杂种优势中的作用及温度对GA合成的影响,本研究选用杂种F1产量优势较强的杂交组合YG2009×YC4及其亲本为试验材料,分别在5、15、25℃生长,分析杂种F1及亲本苗龄20 d时农艺性状与GA总量的关系及GA总量随温度变化的趋势,并利用qPCR技术分析GA合成途径关键酶基因的相对转录水平.结果表明温度显著影响甘蓝型油菜幼苗中GA含量,进而影响幼苗的生长,随着温度的升高,不同材料株高、叶片数、叶宽、叶长、鲜重、干重等表型性状呈显著上升趋势;典型相关分析发现,表型性状与GA总量呈正相关,即GA总量升高,有利于甘蓝型油菜幼苗的生长.YG2009×YC4植株中GA总量随温度的升高呈上升趋势,25℃时达到最高,YG2009×YC4植株中GA总量比母本YG2009提高83.01%,比父本YC4提高100.72%,达到差异显著水平.25℃时,转录水平分析发现甘蓝型油菜不同部位GA代谢关键酶基因存在差异转录,导致各部位GA总量存在较大差异.灰色关联分析发现,GA2ox6相对转录水平与根中GA总量灰色关联度最高,GID1相对转录水平与茎中GA总量灰色关联度最高,GA20ox4相对转录水平与叶中GA总量灰色关联度最高,推测GA2ox6、GID1、GA20ox4相对转录水平对植株中GA总量影响较大.

    温度甘蓝型油菜赤霉素基因转录水平表型特征

    大豆重要性状功能基因KASP标记的开发与验证

    张君权武婷婷姚翔宇熊果...
    1251-126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实现大豆高通量基因分型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MAS),根据大豆中已报道的重要性状基因功能位点,开发了22个KASP标记,分别对应大豆结荚习性(Dt1基因)、多粒荚(Ln基因)、炸荚(Pdh1基因)、籽粒大小(GmS-SS1、GmST05基因)、开花期(J,GmPRR3a,GmPRR3b,GmFUL2a,GmLHY1a,GmLHY1b,GmSOC1a,E4基因)、蛋白和油分含量(GmSWEET39基因)、胡萝卜素含量(GmCCD4基因)、磷利用效率(GmPHF1基因)、氮利用效率(GmGLP20.4基因)、根瘤共生兼容性(Rj2基因)和细胞分裂素合成(GmCXK7-1基因)等性状和基因.对标记的分型鉴定表明,除e4-sore大片段标记不能区分杂合样本外,其余21个标记均能对杂合和两种纯合基因型进行准确分型.结合表型信息对多粒荚、叶形和结荚习性标记的表型选择效率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多粒荚Ln基因分子标记对表型的选择效率为84.0%,对叶形的选择效率为94.8%,结荚习性Dt1基因分子标记对表型的选择效率为87.4%,显示出较高的预测准确性.本实验开发的22个功能标记可对基因型进行准确分型,在大豆分子标记辅助选择中具有重要利用价值.

    大豆功能标记KASP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大豆抗烟粉虱性状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张彦威刘薇王玉斌李伟...
    1268-1275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烟粉虱在我国大豆主产区大面积发生,严重影响大豆产量.为筛选大豆抗烟粉虱候选基因,利用Illumina Soy6K SNP芯片对192份大豆自然群体进行基因分型,基于混合线性模型对大豆抗烟粉虱性状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共检测到3个与大豆烟粉虱抗性显著关联的SNP位点:Gm07_36488859、Gm11_37409028和Gm18_2054425.根据等位基因效应分析、基因注释和表达情况,最终获得大豆抗烟粉虱候选基因Glyma07g31470和Gly-ma11g35670.

    大豆自然群体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烟粉虱抗性候选基因

    山西芝麻地方种质资源的收集与遗传多样性评价

    韩俊梅文飞刘霞霞吕伟...
    1276-128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评价2020年"第三次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和收集行动"中,从山西38个县收集到的58份芝麻地方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本文对其中的57份资源41个表型性状开展了田间调查.利用变异系数、遗传多样性指数、相关系数、聚类分析法进行了研究,并筛选优异种质.结果表明,数量性状遗传变异丰富,27个性状遗传多样性指数平均值为1.826,千粒重最高为2.09,花萼长最低为1.23;变异系数最大的为始分枝高度(72.05%),最小的为生育期(4.01%);花冠长度、始分枝高度、主茎果轴长度、蒴果长、蒴果厚、基部和中部叶长、叶宽与单株产量显著正相关;聚类分析将该资源分为五个类群,第一类群属于分枝多、高产材料;第二类群属于矮秆类型;第三类群生育期长、分枝多、低产类型;第四类群属于高秆、高产、大粒类型;第五类群综合性状中等,经过改良具有增产潜力.综合表型性状筛选出P141028023、P141032019、P140502022、P140830014优异种质资源.本研究为芝麻地方种质的挖掘与利用提供理论参考,为新品种选育提供优良的亲本材料.

    种质资源芝麻遗传多样性聚类分析

    向日葵柄锈菌金属蛋白酶PhMEP1信号肽的结构分析及其功能验证

    黄家英景岚路妍
    1285-1295页
    查看更多>>摘要:向日葵锈病是向日葵生产中的重要病害之一,严重影响向日葵的产量和品质.然而,向日葵锈菌的作用机理与发病机制不清晰,尚没有明确的致病关键因子,难以获得准确的防治靶标.因此,鉴定锈菌致病因子,明确其作用机理,对病害的精准控制具有重要意义.经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向日葵锈菌胞外金属蛋白酶PhMEP1在锈菌致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为揭示其致病机理,研究PhMEP1与寄主互作的位点,本文首先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PhMEP1的信号肽序列进行分析,预测信息显示基因ORF序列区域前22个氨基酸为信号肽;然后借助酵母分泌系统信号肽筛选法通过不同的选择性介质和颜色反应来评估信号肽是否具有分泌功能.结果显示,信号肽融合蛋白的酵母转化子可以在YPRAA培养基(YPR agar medium,YPRAA)上正常生长,说明重组菌株能成功分泌蔗糖酶促使棉籽糖分解成单糖;同时将生成的单糖进行2,3,5-三苯基氯化四氮唑(triphenyltetrazolium chloride,TTC)显色试验,结果显示,TTC被还原为红色的三苯甲臢(triphenylformazan,TPF).为了验证该信号肽能否在病菌与植物互作中发挥分泌功能,实验进一步利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信号肽融合蛋白在在烟草细胞中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在烟草质外体液(apoplastic fluid,AF)中检测到信号肽融合蛋白,说明融合蛋白在具有PhMEP1的信号肽后可向细胞间转移.以上结果均证明,金属蛋白酶PhMEP1的信号肽具有分泌活性,推测PhMEP1是由信号肽引导从胞内分泌到胞外发挥作用.

    向日葵柄锈菌金属蛋白酶信号肽分泌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