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医师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医师杂志
中国医师杂志

朱建华

月刊

1008-1372

zgyszz@163.com

0731-84470811

410008

湖南省长沙市湘雅路30号

中国医师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Chinese PhysicianCSTPCD
查看更多>>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华医学会、湖南省医学会主办。本刊是医学学术类科技期刊,开设栏目有专家论坛、专题论著、诊疗经验、病例报告、物理诊断与临床、药物与临床、检验与临床、综述等。现已被美国《化学文摘(CA)期刊》、俄罗斯《文摘杂志》(AJ)、《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文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收录,已被《万方数据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等数据库全文收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MIS-TLIF结合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双节段腰椎管狭窄症的中远期疗效

    廖喜周德勇王冰许宇霞...
    900-9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显微镜辅助下经椎间孔入路腰椎间融合术(MIS-TLIF)结合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双节段腰椎管狭窄症的中远期疗效。方法 分析2017年10月至2020年10月在玉林桂南医院手术治疗的40例双节段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不同手术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MIS-TLIF组和腰椎后路椎间融合内固定术(PLIF)组,每组20例,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和术后末次随访(36~72个月)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中远期并发症等。结果 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两组患者均随访≥3年(36~72个月)。MIS-TLIF组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均明显小于PLI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末次随访两组间VAS评分和OD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现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结论 MIS-TLIF结合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双节段腰椎管狭窄症具有微创、出血少、并发症少等优点,中远期疗效满意。

    椎管狭窄腰椎椎间融合术椎弓根钉

    瑞马唑仑不同注药速度对膝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全麻诱导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研究

    王建新孔二亮王秀环张扬...
    903-9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瑞马唑仑不同注药速度用于膝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麻醉诱导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选取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八医院2022年6月至2023年3月60例择期行全身麻醉下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三组,每组20例。所有患者均以0。25 mg/kg瑞马唑仑进行麻醉诱导,药物浓度为2 mg/ml,泵注时间分别为20 s、30 s、40 s,2 min后静脉注射舒芬太尼、罗库溴铵完成麻醉诱导。观察瑞马唑仑注药结束至患者意识消失的时间,记录注药前(T0)、注药后 0。5min(T1)、1 min(T2)、1。5min(T3)、2 min(T4)以及插管后 30s(T5)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以及T0、T1、T2、T3、T4的呼吸频率(RR)、潮气量(TV)。对比诱导期间各组间呼吸抑制、低血压、恶心呕吐、注射痛等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B、C组呼吸抑制发生率低于A组,注药至意识消失时间长于A组(均P<0。05)。A组T3、T4时MAP、RR显著低于B、C两组(均P<0。05);A组患者T5时HR显著高于B、C两组(均P<0。05);A组T3时TV显著低于B、C两组;C组T4时TV显著高于A、B两组(均P<0。05)。结论 膝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麻醉诱导给予0。25 mg/kg瑞马唑仑(药物浓度为2 mg/ml),40 s注射完成可获得较好的镇静效果,血流动力学更稳定,不良事件发生率更低。

    瑞马唑仑注药速度关节成形术,置换,膝麻醉,全身

    信迪利单抗联合新辅助化疗对结直肠癌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影响

    赵金龙姚琳芳连源陈元操...
    906-9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信迪利单抗联合新辅助化疗对结直肠癌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邢台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112例结直肠癌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56例,对照组给予新辅助化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信迪利单抗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清肿瘤标志物、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83。93%(47/56)]高于对照组[53。57%(30/56)](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癌胚抗原(CE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CD3+、CD4+、CD4+/CD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CD8+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17。86%(10/56)]与对照组[23。21%(13/5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信迪利单抗联合新辅助化疗可有效提高结直肠癌治疗效率,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调节免疫失衡,且未增加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结直肠肿瘤信迪利单抗新辅助化疗生物标记,肿瘤

    肺部超声评分和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在肺部感染患儿中的变化

    李聪高阳石晓东解媛...
    909-9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肺部超声评分(LUS)和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在肺部感染患儿中的变化及与小儿危重病例评分(PCIS)、氧合状态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治疗的120例肺部感染患儿,根据PCIS将患儿分为危重组(PCIS≤80分,n=42)和非危重组(PCIS>80分,n=78),比较危重组和非危重组患儿血清PCT和CRP、氧合指数(OI)、LUS等差异,同时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评估LUS、PCT、CRP与PCIS、OI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LUS、PCT及CRP诊断小儿危重肺炎的价值。结果 危重组患儿血清CRP和PCT分别为(96。65±11。12)mg/L和(1。65±0。34)ng/ml,明显高于非危重组(均P<0。05);危重组OI为(225。20±32。23)mmHg,明显低于非危重组(P<0。05)。危重组患儿LUS为(17。29±2。11)分,明显低于非危重组(P<0。05)。危重组患儿肺部B线征、肺实变征和空气支气管充气征比例分别为69。05%(29/42)、40。48%(17/42)和54。76%(23/42),明显高于非危重组(均P<0。05)。LUS与PCIS、OI呈正相关(均P<0。05),PCT、CRP与PCIS、OI呈负相关(均P<0。05)。LUS、PCT和CRP诊断小儿危重肺炎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02、0。552和0。618。结论 肺部感染患儿LUS、PCT及CRP与疾病严重程度有关,LUS与PCIS、OI呈正相关,PCT、CRP与PCIS、OI呈负相关;其中LUS诊断危重患儿有一定应用价值。

    超声检查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质肺部感染

    慢性牙周炎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相关性

    潘志燕代福月王云肖王钰宁...
    912-9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慢性牙周炎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邢台市中心医院收治的213例慢性牙周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患DR分成对照组(单纯慢性牙周炎患者154例)和观察组(慢性牙周炎合并DR患者59例),所有受试者均进行牙周检查、实验室检查与基线资料问卷调查,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慢性牙周炎合并DR的影响因素。结果 两组年龄、探诊深度(PD)、糖尿病(DM)病程,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降钙素原(PCT)、可溶性CXC趋化因子配体16(sCXCL-16)、骨钙素(BGP)、1型前胶原氨基末端肽(PIN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年龄、DM病程、sCD40L、sCXCL-16、PCT、BGP、PINP、PD是慢性牙周炎合并DR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 慢性牙周炎与DR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慢性牙周炎病情越严重,慢性牙周炎合并DR的发生率越高。

    慢性牙周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NLR、HIF-1α、PTX3对前循环脑卒中患者机械取栓术后发生恶性脑水肿的预测价值

    马孝天邢博萍靳瑜李贯清...
    915-9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清正五聚蛋白3(PTX3)对前循环脑卒中患者机械取栓术后发生恶性脑水肿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9年5月至2022年5月于亳州市人民行机械取栓术治疗的前循环脑卒中患者120例,术后根据头颅CT或MRI检查结果分为恶性脑水肿组(n=38)和非恶性脑水肿组(n=82)。收集所有患者临床资料,测定血清NLR、HIF-1α、PTX3水平,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前循环脑卒中患者机械取栓术后恶性脑水肿发生的危险因素,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NLR、HIF-1α、PTX3对前循环脑卒中患者机械取栓术后发生恶性脑水肿的预测价值,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结果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重指数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高血压史占比、心房颤动占比、术前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恶性脑水肿组血清NLR、HIF-1α、PTX3水平均明显高于非恶性脑水肿组(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史、心房颤动、术前NIHSS评分、NLR、HIF-1α、PTX3均是前循环脑卒中患者机械取栓术后发生恶性脑水肿的危险因素(均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NLR、HIF-1α、PTX3预测前循环脑卒中患者机械取栓术后发生恶性脑水肿的AUC分别为0。767、0。761、0。799。结论 高血压史、心房颤动、术前NIHSS评分、NLR、HIF-1α、PTX3均是前循环脑卒中患者机械取栓术后出现恶性脑水肿的危险因素,NLR、HIF-1α、PTX3对预测患者取栓术后出现恶性脑水肿具有较好的价值。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低氧诱导因子-1α正五聚蛋白3脑卒中机械取栓脑水肿

    早期集束化康复治疗对呼吸衰竭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住院时间及病死率的影响

    张力何钢葛云芳
    918-919,9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早期集束化康复治疗对呼吸衰竭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住院时间及病死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医院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100例呼吸衰竭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病历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早期集束化康复治疗,两组均治疗1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血清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IL-1)水平及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序贯器官衰竭评估(SOFA)评分的变化,并统计两组患者呼吸困难和胸闷消失时间、退热时间、咳嗽改善时间、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28 d病死率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的呼吸困难和胸闷消失时间、退热时间、咳嗽改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两组CRP、TNF-α、IL-6、IL-1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均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CRP、TNF-α、IL-6、IL-1水平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两组CPIS、APACHE Ⅱ评分、SOFA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均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CPIS、APACHE Ⅱ评分、SOFA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28 d病死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早期集束化康复治疗能明显改善呼吸衰竭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CPIS、APACHE Ⅱ、SOFA评分,减少病死率,值得临床推广。

    呼吸衰竭肺疾病,感染性早期集束化康复住院时间病死率

    导引导管开窗导流技术在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患者颅内动脉支架成形术中的应用

    李志永张梦彩李春霖赵雪萌...
    922-9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导引导管开窗导流技术在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患者颅内动脉支架成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5月邢台市第三医院收治的200例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中是否采用导引导管开窗导流技术分为两组。两组均给予颅内动脉支架成形术,观察组101例在球囊扩张前采用导引导管开窗导流技术进行导流,对照组99例未给予导引导管开窗导流技术进行导流。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责任血管狭窄率、支架到位率、手术操作成功率、靶血管区卒中/暂时性脑缺血发作(TIA)事件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及12个月内支架内再狭窄率,比较两组手术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改良Rankin评分的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责任血管狭窄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责任血管狭窄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支架到位率、手术操作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术前NIHSS评分、ADL评分、改良Rankin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术后1、6、12个月时NIHSS评分、改良Rankin评分均较术前下降,ADL评分均较术前升高(均P<0。05),观察组术后1、6、12个月时NIHSS评分、ADL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12个月时改良Rankin评分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术后1、3、6、12个月时靶血管区卒中/TIA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血管破裂、侧支血管闭塞、颅内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12个月内支架内再狭窄率低于对照组(P<0。05),症状性支架内再狭窄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患者行颅内动脉支架成形术时,术中采用导引导管开窗导流技术可提高患者手术成功率和支架到位率,改善责任血管狭窄率,降低支架内再狭窄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颅内动脉狭窄血管成形术,支架导引导管开窗导流

    脉压变异度液体管理对颅内血肿清除术患儿术后转归的影响

    刘祥檀晓娜张琦崔建利...
    926-9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脉压变异度液体管理对颅内血肿清除术患儿术后转归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纳入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在河北省儿童医院行颅内血肿清除术的患儿58例,年龄2~162个月,ASA分级Ⅱ或Ⅲ级。根据患儿入院时住院号分为常规液体治疗组(C组)和脉压变异度(PPV)指导液体管理组(P组),每组各29例。P组当PPV>15%且超过1 min时,启动目标导向液体治疗(GDFT),给予6%羟乙基淀粉;C组采用常规液体治疗,按照四阶段治疗方案。记录入室时(T0)、切皮时(T1)、去除颅骨时(T2)、血肿清除后(T3)、手术结束时(T4)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中心静脉压(CVP)。记录术中液体出入量。记录T1-4时乳酸、pH值、HCO3-浓度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各时点MAP、HR、CVP、乳酸、pH值和HCO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P组患儿术中输注胶体液量多于C组(P<0。05);P组患儿术后恶心呕吐和肺炎发生率低于C组(均P<0。05);两组其他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脉压变异度液体管理可以维持颅内血肿清除术患儿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降低术后恶心呕吐、肺炎发生率,改善预后。

    颅内出血,创伤性血肿清除术目标导向液体管理脉压变异度

    血钙、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同型半胱氨酸对老年癫痫患者合并认知障碍的评估价值

    施巧新何奕峰王永庆
    929-9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血钙(Ca)、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同型半胱氨酸(Hcy)对老年癫痫患者合并认知障碍的评估价值,并探究其对认知功能障碍严重程度的评估价值。方法 以2021年4月至2023年4月兰溪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老年癫痫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合并认知功能障碍分为认知功能正常组(n=47)和认知功能障碍组(n=43);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将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分为轻中度组(n=25)和重度组(n=18)。入院后测定所有研究对象的Ca、NLR及Hcy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Ca、NLR、Hcy对老年癫痫患者合并认知功能障碍的评估价值,并探讨其对认知功能障碍严重程度的评估价值。结果 老年癫痫患者中,认知功能障碍组的Ca水平低于认知功能正常组,NLR、Hcy水平高于认知功能正常组(均P<0。05)。合并认知功能障碍的老年癫痫患者中,重度组的Ca水平低于轻中度组,NLR、Hcy水平高于轻中度组(均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Ca、NLR、Hcy联合评估老年癫痫患者合并认知功能障碍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56,灵敏度为90。70%,特异度为89。36%;Ca、NLR、Hcy联合评估认知功能障碍严重程度的AUC为0。920,灵敏度为94。44%,特异度为92。00%,且三者联合评估的效能均优于各指标单独评估。结论 Ca、NLR、Hcy与老年癫痫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三者对老年癫痫患者合并认知功能障碍及其严重程度均具有一定的评估价值,且各指标联合评估的价值更高。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同型半胱氨酸癫痫认知功能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