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医师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医师杂志
中国医师杂志

朱建华

月刊

1008-1372

zgyszz@163.com

0731-84470811

410008

湖南省长沙市湘雅路30号

中国医师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Chinese PhysicianCSTPCD
查看更多>>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华医学会、湖南省医学会主办。本刊是医学学术类科技期刊,开设栏目有专家论坛、专题论著、诊疗经验、病例报告、物理诊断与临床、药物与临床、检验与临床、综述等。现已被美国《化学文摘(CA)期刊》、俄罗斯《文摘杂志》(AJ)、《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文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收录,已被《万方数据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等数据库全文收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慢性疼痛的综合管理

    程智刚任飞黄东郭曲练...
    1281-1284页
    查看更多>>摘要:慢性疼痛是一种严重影响人们健康和生活质量的疾病。解决慢性疼痛管理面临的挑战,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提高慢性疼痛患者的生活质量,是亟需解决的重要临床课题。本文对慢性疼痛的病因诊断、多维度评估、个体化治疗、预防及疼痛研究成果的转化等进行总结,对慢性疼痛未来治疗策略进行展望。

    慢性疼痛疼痛管理

    2024年本刊可直接用缩写的常用词汇

    1284页

    湖南省两所医院门诊慢性疼痛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邓伊玲苏梦周飞黄东...
    1285-12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疼痛门诊基于国际疾病分类第11版(ICD-11)慢性疼痛分类的慢性疼痛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回顾性研究2021年7月至2024年7月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和临澧县安福街道卫生院疼痛科门诊就诊的慢性疼痛患者,通过门诊病历了解调查对象的一般情况和慢性疼痛流行病学特征,比较两所医院在慢性疼痛构成比、性别、年龄、季节方面的差异。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15 783例慢性疼痛患者。慢性疼痛患者构成比如下:慢性癌症相关性疼痛841例(5。33%),慢性继发性肌肉骨骼疼痛12 781例(80。98%),慢性继发性内脏痛496例(3。14%),慢性继发性头痛或口面部疼痛205例(1。30%),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801例(5。08%),慢性术后或创伤后疼痛305例(1。93%),慢性原发性疼痛354例(2。24%)。两所医院在慢性疼痛类型、性别、年龄、季节上的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结论 总体来看,本研究中慢性继发性肌肉骨骼疼痛构成比最高,其次为慢性癌症相关性疼痛和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性别、年龄、季节是慢性疼痛的重要影响因素,两所医院之间存在一定差异。

    慢性疼痛国际疾病分类法门诊病人

    背根神经节联合皮损部位臭氧水注射在带状疱疹急性皮损期中的应用

    方懿邱俊徐玉刘洋...
    1290-12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背根神经节联合皮损部位臭氧水注射在带状疱疹急性皮损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前瞻性选择2021年2月至2024年4月长沙市中心医院门诊收治的胸腹部带状疱疹急性皮损期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口服伐昔洛韦、普瑞巴林+弱激光皮损光照+莫匹罗星局部涂抹,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于超声引导下进行背根神经节注射25 μg/ml臭氧水10 ml,同时于皮损局部皮下注射25 μg/ml臭氧水20 ml。比较两组局部病灶水泡停止生长、局部结痂及疼痛显著缓解时间,两组治疗过程中疼痛数字模拟量表(NRS)评分变化以及治疗过程中水泡内病毒包涵体比例变化,分析两组治疗10 d后睡眠质量、生活质量评分,治疗过程中的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局部病灶水泡停止生长、局部结痂及疼痛显著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治疗48 h、10 d后,疼痛NRS评分低于治疗前(均P<0。05),且观察组治疗48 h、10 d后,疼痛NRS评分低于同期对照组(均P<0。05)。两组治疗48h、10d后,水泡内病毒包涵体比例均低于治疗前(均P<0。05),且观察组治疗48 h、10d后,水泡内病毒包涵体比例低于同期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治疗10 d后睡眠质量、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治疗过程中局部感染、失眠、心悸和局部麻木等并发症的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胸腹部带状疱疹急性期皮损患者,背根神经节与皮损部位皮下注射臭氧水,可抑制局部水泡生长,促进皮损结痂,降低水泡内病毒包涵体水平,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改善其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带状疱疹背根神经节皮肤损伤臭氧水

    逐瘀消肿汤联合温针灸对气滞血瘀型肩袖损伤患者的影响

    黄雷胡明李纳平孙雪晴...
    1295-1298,130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逐瘀消肿汤联合温针灸对气滞血瘀型肩袖损伤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择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1年10月至2023年10月期间接诊的120例气滞血瘀型肩袖损伤患者,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n=60)、观察组(n=60)。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辅以逐瘀消肿汤联合温针灸方案。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包括总有效率、炎症指标、疼痛情况、肩关节功能及活动度、生活质量,分别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肩关节功能评定量表(CMS)、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评价患者疼痛情况、肩关节功能、生活质量。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CRP、IL-6及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CRP、IL-6及TNF-α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后血清CRP、IL-6及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前,两组VAS评分、GQOLI-74总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VAS评分低于治疗前,GQOLI-74总评分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后VAS评分低于对照组,GQOLI-74总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前,两组CMS评分,外展及前屈、后伸角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CMS评分高于治疗前,且外展及前屈、后伸角度大于治疗前,观察组治疗后CMS评分高于对照组,且外展及前屈、后伸角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逐瘀消肿汤联合温针灸治疗气滞血瘀型肩袖损伤患者可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能控制机体炎症反应,减轻疼痛症状,改善肩关节功能及活动度,优化生活质量。

    肩袖损伤气滞血瘀逐瘀消肿汤温针灸

    超声引导下椎旁神经阻滞联合富血小板血浆注射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

    朱蕊蕊林学武
    1299-130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椎旁神经阻滞联合富血小板血浆(PRP)注射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23年8月至2024年6月蚌埠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的60例PHN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应用超声引导下椎旁神经阻滞,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PRP注射,分别比较两组治疗前(T0)、治疗后1周(T1)、治疗后2周(T2)、治疗后3周(T3)、治疗后4周(T4)、治疗后8周(T5)各时间点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评分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T1、T2、T3、T4、T5时间点的疼痛VAS、PSQI及DLQI评分与T0相比均降低,且观察组T1~T5时点疼痛VAS、PSQI、DLQ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6%(8/30),观察组不良发生率为6。6%(2/3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320,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70。0%(21/30)]低于观察组[93。3%(28/3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454,P<0。05)。结论 联合应用超声引导下椎旁神经阻滞及PRP注射治疗PHN,可使患者的疼痛症状得到大幅度缓解,同时改善患者睡眠和生活质量,不良反应相对较少,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神经痛,带状疱疹后神经传导阻滞椎旁神经富血小板血浆

    不该被低估的女性疼痛

    孙娇丽张咸伟
    1304-1307,1312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类和非人类哺乳动物的性别差异在疼痛感知、反应及治疗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然而许多疼痛研究仍未将性别作为重要变量给予足够重视。疼痛动物研究通常只使用雄性动物,而在人类研究中,涉及性别差异的疼痛研究则更少。世界范围内,长期以来关于女性身体和疾病的根深蒂固的性别偏见和文化,导致了女性疼痛被低估。疼痛领域中有害的性别偏见,如忽视女性的疼痛并期望女性隐忍,与其他边缘化相关的身份和社会地位等交织在一起,共同加剧了疼痛研究和疗护方面的不平等。女性疼痛,需要全社会和临床医生善待。

    疼痛女性

    超声引导下脊神经阻滞和椎旁神经阻滞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效果

    张凯罗剑刚朱筱烨李梦琪...
    1308-13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超声引导下脊神经阻滞(SNB)和椎旁神经阻滞(PVB)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2月至2022年12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疼痛门诊就诊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5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超声引导的SNB组和PVB组,每组各26例。SNB组患者接受超声引导的脊神经阻滞治疗;PVB组接受超声引导的椎旁神经阻滞治疗。观察治疗前、治疗后2周、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3个月和治疗后6个月两组患者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36项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得分和总有效率,同时观察治疗期间并发症。结果 SNB组患者治疗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的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PVB组(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各时间点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均P<0。05);SNB组患者VAS评分在治疗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各时点均低于PVB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SNB组与PVB组患者神经阻滞治疗前躯体健康总得分(PCS)和心理健康总得分(MC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2周、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3个月和治疗后6个月的MCS、PCS得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均P<0。05),SNB组患者治疗后2周、治疗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后MCS得分显著高于PVB组(均P<0。05),但两组间PCS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在随访期间均未出现与本研究治疗相关的严重并发症。结论 超声引导下脊神经阻滞和椎旁神经阻滞均能安全有效地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超声引导下脊神经阻滞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效果优于椎旁神经阻滞。

    神经痛,带状疱疹后神经传导阻滞椎旁神经脊神经

    超声引导下隐神经脉冲射频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伴心血管疾病的效果及安全性评价

    张丹丹王锁良聂会勇任延平...
    1313-13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综合评价隐神经脉冲射频治疗膝骨性关节炎(KOA)伴心血管疾病(CVD)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22年3月至2024年2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32例KOA伴CVD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A组(65例)行超声引导下隐神经脉冲射频治疗,B组(67例)口服依托考昔片+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记录两组患者年龄、性别、身高、体重、BMI、膝关节功能分级(K-L分级)、心血管疾病种类分布等基础资料,比较两组治疗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膝关节疼痛程度[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膝关节功能评分(OKS)和雅典失眠量表(AIS)评分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A组VAS评分从治疗后1周到治疗后6个月,呈缓缓下降的趋势。B组治疗后1周VAS评分降至最低,在治疗后6个月内逐渐升高。两组VAS评分在治疗1周,治疗1、3、6个月均较治疗前有改善(F=703。955,P<0。001),且A组各时点疼痛改善程度优于B组(F=106。575,P<0。001)。两组患者治疗1周,治疗1、3、6个月OKS均较术前下降明显,时间效应有统计学意义(F=2 233。447,P<0。001)。A组治疗1周,治疗1、3、6个月的OKS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41。214,P<0。001)。两组治疗l周,治疗1、3、6个月AIS评分均较术前改善(F=1 044。424,P<0。001),且 A组治疗1、3、6个月AIS评分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4。864,P<0。001)。两组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隐神经脉冲射频治疗KOA伴CVD可显著缓解术后疼痛、改善关节活动能力及睡眠质量,效果优于口服依托考昔片加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的传统保守治疗。

    骨关节炎,膝心血管疾病脉冲射频术隐神经

    超声引导下蝶腭神经节阻滞对过敏性鼻炎的治疗效果

    周先科唐媛高建新
    1318-13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估超声引导下蝶腭神经节阻滞对过敏性鼻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长沙市中医医院(长沙市第八医院)收治的719例过敏性鼻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耳鼻喉科门诊接受舌下脱敏治疗的483例患者为对照组,另外236例患者在疼痛门诊接受超声引导下蝶腭神经节阻滞治疗作为观察组。所有患者均在治疗前、后进行鼻激发试验(NPT)评分和生活质量量表(QLS)评分,评估两组治疗效果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1、3、6个月NPT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均P<0。05);治疗后1、3个月,观察组的NPT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6个月,两组患者的NPT评分及治疗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1、3、6个月QLS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均P<0。05);治疗后1、3个月,观察组的QL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6个月,两组患者的QL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部分患者出现短暂的面部麻木、疼痛等不适,均在短时间内自行缓解。结论 超声引导下蝶腭神经节阻滞对过敏性鼻炎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能较快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鼻炎,过敏性蝶腭神经节阻滞超声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