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

郭代红

双月刊

1672-8157

zhgywyyyjc@263.net

010-66937047

100853

北京市复兴路28号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Drug Application and Monitoring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立足于药物应用与监测,关注药品研究热点、反馈临床用药信息,为广大医、药、护工作者创建学术交流的平台,提高合理用药水平,使药品的应用真正实现安全、有效、经济、合理。杂志主要栏目有:专家述评、药物临床、用药监测、基础研究、医药时讯、新药快递、经验交流、简报等。主要内容包括:药物的临床研究、临床应用、相互作用、不良反应的报道及分析、药理毒理学研究、药物代谢动力学及生物利用度研究、药品质量评价、药学信息技术方法等。《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杂志的前身是《药物与临床》杂志,一直以来,它为广大医务工作者提供了及时详尽的药学专业信息,成为医务人员经验交流的园地。在各级领导和医药同仁的关心和支持下,《药物与临床》杂志凝聚了几代药学人员的心血,逐步发展成为国内具有广泛影响和声誉的药学专业学术期刊。2003年12月经新闻出版署批准,《药物与临床》更名为《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杂志,成为国家正式出版刊物,填补了国内目前出版的各类药学期刊中尚无药物应用与监测类杂志的空白。《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杂志将继续面向广大临床医、药、护工作人员,及时沟通药与医之间的联系,全面追踪当前医、药学界的研究热点,报道药物应用新进展,为临床医师及时提供药学信息,在医生与药师之间架起一座相互学习的虹桥,以期提高医院药品使用的合理化水平,降低医院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提示临床医务工作者重视药物监测的重要性,并为医疗决策提供良好的技术方案。为学贵在精深。我们坚信,通过作者、读者和编辑部的共同努力,《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杂志前进的道路将越走越宽,将从襁褓迈向成熟,真正成为广大医务工作者学习、生活和工作中的良师益友。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帕博利珠单抗联合乐伐替尼转化治疗后序贯根治性手术在初始不可切除肝癌中的应用效果

    杨帆段昌虎吴林赵李飞...
    385-3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初始不可切除肝癌患者接受帕博利珠单抗联合乐伐替尼序贯根治性手术方案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在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附属三二〇一医院接受治疗的112例初始不可切除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治疗方案分组,将行帕博利珠单抗转化治疗序贯根治性手术的患者纳入单药组(53例),将行帕博利珠单抗联合乐伐替尼转化治疗序贯根治性手术的患者纳入联合组(59例),分析单药组和联合组的转化治疗效果,并对两组患者行根治性手术后的病理结果进行分析,对患者进行随访调查(随访时间至2024年2月29日),并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单药组和联合组患者预后情况.结果 单药组转化治疗总有效率(32.08%)和联合组(42.3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63,P>0.05).单药组根治手术后病理学完全缓解和病理残留肿瘤比例≤10%(分别为24.53%、60.38%)与联合组(27.12%、62.7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98,0.064,均P>0.05).单药组未进展生存率(77.36%)和联合组(86.4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570,P>0.05).单药组总体生存率、中位生存时间、与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分别为60.37%、13.06个月、4.78个月)与联合组(分别为77.97%、未达到、9.83个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855,4.516,3.773,均P<0.05).根治术前单药组和联合组患者均无未经控制的3级以上的药品不良反应事件(ADR),且术后均未见Clavien-Dindo 3级以上并发症,无围手术期死亡患者.单药组ADR总发生率(75.47%)和联合组(72.8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98,P>0.05).结论 帕博利珠单抗联合乐伐替尼转化治疗后序贯根治性手术方案,较单独使用帕博利珠单抗转化治疗后序贯根治性手术方案的患者远期生存效益较高,且ADR可控,可作为初始不可根治肝癌患者的治疗方式.

    肝癌帕博利珠单抗乐伐替尼根治性手术化疗效果

    CalliSpheres载药微球动脉化疗栓塞与传统动脉化疗栓塞对不可切除肝内胆管细胞癌的疗效比较

    刘伟吕娇健唐辉梅康...
    390-3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CalliSpheres载药微球动脉化疗栓塞(DEB-TACE)与传统动脉化疗栓塞(C-TACE)治疗不可切除肝内胆管细胞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丽水市人民医院2020年5月至2023年5月收治的肝内胆管细胞癌患者41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DEB-TACE组(接受DEB-TACE治疗,21例)和C-TACE组(接受C-TACE治疗,20例).治疗后4~6周,依据实体瘤疗效评估标准对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估,对比术后两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并对患者的生存情况进行随访.结果 DEB-TACE组患者的整体肿瘤客观反应率与C-TACE组相比(66.67%vs 5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72,P=0.279),但是DEB-TACE组疾病控制率与C-TACE组相比(85.71%vs 5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68,P=0.031).DEB-TACE组患者的总生存期为(9.13±3.14)个月,长于C-TACE组的(6.06±2.37)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20,P=0.001).术后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事件,两组的腹痛、发热、呕吐、肾功能障碍、腹股沟血肿等不良反应无差异(χ2=2.783,P=0.095).结论 CalliSpheres载药微球动脉化疗栓塞对于不可切除的肝内胆管细胞癌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其疗效优于传统动脉化疗栓塞.

    CalliSpheres载药微球经动脉化疗栓塞术肝内胆管细胞癌有效性安全性

    贝伐珠单抗联合卡铂紫杉醇化疗对ⅢB~Ⅳ期卵巢癌患者免疫功能及无进展生存期的影响

    邱玲琳冯炜炜陆晓兰崔晓娟...
    394-3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贝伐珠单抗联合卡铂紫杉醇化疗对ⅢB~Ⅳ期卵巢癌患者免疫功能及无进展生存期(PFS)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为一项回顾性研究,以2020年1月至2022年10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确诊为ⅢB~Ⅳ期的卵巢癌6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n=33)和对照组(n=32).两组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对照组术后采用"卡铂+紫杉醇"化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用贝伐珠单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总有效率、6个月生存率、12个月生存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其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血清癌胚抗原(CEA)、CD4+和CD4+/CD8+水平均下降(均P<0.05),且研究组CA125、CEA、CD4+和CD4+/CD8+水平均低于对照组[(56.44±6.94)U·L-1 vs(87.19±7.36)U·L-1,(6.94±1.36)ng·mL-1 vs(10.91±1.84)ng·mL-1,(30.13±3.57)%vs(32.26±4.71)%,(0.85±0.19)vs(0.96±0.17)](t=17.335,9.914,2.059,2.457,均P<0.05);研究组CD8+高于对照组[(35.45±3.39)%vs(33.60±3.51)%,t=16.832,P<0.05].研究组PFS明显长于对照组[(5.41±1.63)个月 vs(3.86±1.39)个月,t=4.119,P<0.05].结论 贝伐珠单抗联合一线化疗能提高ⅢB~Ⅳ期卵巢癌患者疗效,改善免疫功能,延长PFS.

    贝伐珠单抗卵巢癌免疫功能肿瘤标志物无进展生存期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溶栓联合丁苯酞对心源性脑卒中的治疗效果、出血事件及内皮功能的影响

    尉建辉高李李蒙邢麟...
    399-402,4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超早期应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溶栓联合丁苯酞对心源性脑卒中患者的治疗效果、出血事件及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8月于宝鸡市中心医院进行诊治的168例超早期心源性脑卒中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联合组(84例,接受rt-PA溶栓联合丁苯酞治疗)和对照组(84例,仅接受rt-PA溶栓治疗).治疗14 d后,比较两组的疗效,14 d内出血性转化(HT)发生率,并对两组治疗前后的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细胞纤连蛋白(c-FN)、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进行检测并加以对比.结果 联合组和对照组治疗前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23,P>0.05);治疗14 d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均下降,且联合组NIHSS评分(15.69±3.32)分低于对照组(8.61±1.87)分(t=8.286,P<0.05).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91.67%)高于对照组(79.76%)(χ2=4.861,P<0.05).联合组HT发生率(9.52%)低于对照组(24.43%)(χ2=4.550,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83,P>0.05).治疗前,联合组和对照组的NSE、MMP-9、c-FN、VEG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85,1.243,0.142,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治疗后NSE、MMP-9、c-FN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联合组VEGF水平[(288.04±79.84)ng·L-1]高于对照组[(246.82±61.05)ng·L-1](t=3.760,P<0.05),NSE水平、MMP-9水平、c-FN水平[分别为(12.26±2.26)μg·L-1、(100.16±27.42)μg·L-1、(1.50±0.48)mg·L-1]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3.27±2.5)μg·L-1、(126.34±34.11)μg·L-1、(1.71±0.73)mg·L-1](t=5.483,2.203,3.760,均P<0.05).结论 超早期rt-PA溶栓联合丁苯酞治疗方案可提高心源性脑卒中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HT发生率,并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心源性脑卒中出血性转化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丁苯酞血管内皮功能

    阿加曲班联合双抗血小板治疗对急性后循环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

    李伟王瑾李麒李雪静...
    403-40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阿加曲班联合双抗血小板治疗对急性后循环缺血性脑卒中(aPCI)患者病情控制及出血事件影响.方法 选取廊坊市第四人民医院2020年12月至2023年9月接受相应治疗的aPCI患者98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双抗血小板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阿加曲班,对比治疗2周后改良Rankin量表(mRS)、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巴氏指数量表(BI)评分、凝血功能及出血事件发生的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为(2.26±0.78)分低于对照组(3.65±1.03)分(t=7.531,P<0.05),治疗后观察组mRS评分≤2分的患者比例为53.06%(26/49)高于对照组32.65%(16/49)(χ2=4.167,P<0.05),BI评分为(81.33±12.36)分高于对照组(68.45±12.02)分(t=5.229,P<0.05).治疗后观察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分别为(34.52±4.68)s、(13.05±2.88)s],对照组为[(33.38±4.23)s、(12.13±2.40)s],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65、1.718,P=0.209、0.089);治疗后观察组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水平[分别为(3.02±1.08)g·L-1、(0.36±0.11)mg·L-1]低于对照组[(3.58±1.63)g·L-1、(0.70±0.21)mg·L-1](t=2.005、10.039,均P<0.05).在出血事件发生率方面,观察组为28.57%(14/49),对照组为16.33%(8/4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110,P=0.146).结论 阿加曲班联合双抗血小板治疗能够有效控制aPCI患者病情,未增加出血风险,安全性可控.

    阿加曲班双抗血小板治疗急性后循环缺血性脑卒中病情控制出血事件

    替罗非班联合双抗治疗对致残性缺血性小卒中患者的影响

    朱网明田荣华崔春霞
    407-4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替罗非班联合双抗治疗对致残性缺血性小卒中患者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及复发情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6月海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缺血性小卒中患者154例,根据是否使用替罗非班分为观察与对照组,各7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抗血小板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替罗非班.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改良Rankin量表(mRS)、血小板参数变化、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及复发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2.20%(71/77)]与对照组[83.16%(64/77)]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942,P>0.05).在NIHSS、mRS评分方面,治疗后两组患者全部出现下降情况,观察组[分别为(1.13±0.19)分,(1.30±0.33)分]相较于对照组[分别为(1.36±0.21)分,(1.62±0.35)分]更低(t=7.126、5.837,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MPV、PDW[分别为(9.15±1.26)fl、(12.14±1.63)%]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1.03±1.35)fl、(13.28±1.67)%],PCT[(0.35±0.06)%]高于对照组[(0.28±0.04)%](t=8.933、4.286、8.518,均P<0.05).观察组的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复发率[分别为6.49%(5/77)、3.89%(3/77)]与对照组[分别为12.98%(10/77)、7.79%(6/7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847、0.472,均P>0.05).结论 替罗非班联合双抗治疗可有效改善致残性缺血性小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血小板功能,改善患者的预后,且不会增加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风险.

    致残性缺血性小卒中替罗非班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复发神经功能血小板功能

    富马酸喹硫平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男性酒精依赖的效果

    孙晶晶敖登格日勒
    412-4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富马酸喹硫平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男性酒精依赖的效果.方法 纳入2021年3月至2022年9月内蒙古自治区精神卫生中心精神科收治的118例男性酒精依赖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59例)和对照组(59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富马酸喹硫平治疗,给予观察组富马酸喹硫平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宾夕法尼亚酒精渴求量表(PACS)、酒精依赖调查测试问卷(MAST)评分变化,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变化,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后6、12个月疾病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PACS评分,MAST评分,SAS评分,SDS评分[分别为(9.16±1.02)分,(8.78±1.00)分,(33.27±4.99)分,(31.26±5.82)分]均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2.24±2.00)分,(13.00±1.37)分,(44.34±5.17)分,(40.76±7.72)分],t=10.538,19.111,11.834,7.548,均P<0.05;观察组(3.39%)与对照组(1.69%)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观察组(0)与对照组(3.39%)治疗后6个月复发率相当,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342,2.035,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12个月复发率为3.39%,低于对照组的13.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33,P<0.05).结论 富马酸喹硫平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男性酒精依赖效果显著,可减轻患者的酒精依赖情况,改善负性情绪,安全可靠.

    酒精依赖重复经颅磁刺激富马酸喹硫平不良反应复发

    本刊稿件有关实验动物福利伦理内容的说明

    415页

    脓毒症休克新生儿万古霉素血药浓度水平与急性肾损伤疗效的关系

    员丽张冰任献青张卫星...
    416-4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脓毒症休克新生儿万古霉素血药浓度变化与疗效、急性肾损伤(AKI)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纳入2020年12月至2023年12月于新乡市中心医院儿科就诊的102例患有脓毒症休克的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基本信息及相关指标.当万古霉素血药浓度达稳态时记录其平均血清稳态谷浓度(Cmin),根据平均Cmin值将患者分为<10 mg·L-1组、10~15 mg·L-1组、>15 mg·L-1组.探究万古霉素不同Cmin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及AKI发生率情况.结果 102例患儿中共34例患儿发生AKI,发生率为33.33%,3组患儿的AKI发生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280,P=0.010).102例患儿中治疗有效者75例,无效者27例,临床有效率为73.53%(75/102),3组患儿的临床有效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24,P=0.630).结论 脓毒症休克新生儿万古霉素Cmin与治疗效果没有明显关系;而Cmin与AKI发生率存在一定的关系,当平均Cmin>15 mg·L-1时AKI发生率最高.

    新生儿脓毒症脓毒症休克万古霉素血药脓毒急性肾损伤

    门冬胰岛素联合地特胰岛素治疗儿童糖尿病的临床效果

    陈枞符榕张明英吴楠景...
    419-4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门冬胰岛素联合地特胰岛素治疗儿童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2022年11月至2023年8月天津市儿童医院(天津大学儿童医院)收治的1型儿童糖尿病患者共138例为此次试验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69例应用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注射液治疗,研究组69例应用门冬胰岛素联合地特胰岛素治疗.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血糖水平、血脂水平及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 在总有效率方面,研究组(91.30%)较对照组(72.47%)高(χ2=8.256,P<0.05).治疗后,两组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均下降,且研究组[分别为(6.03±1.20)%,(6.14±1.32)mmol·L-1,(7.55±2.01)mmol·L-1]低于对照组[分别为(7.67±1.49)%,(7.34±2.06)mmol·L-1,(9.36±3.15)mmol·L-1](t=7.121、4.074、4.024,均P<0.05).治疗后,两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均较治疗前上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且研究组[分别为(1.72±0.63)mmol·L-1,(4.31±0.65)mmol·L-1,(1.59±0.85)mmol·L-1,(1.44±0.47)mmol·L-1]优于对照组[分别为(1.38±0.47)mmol·L-1,(5.26±0.74)mmol·L-1,(2.25±0.94)mmol·L-1,(2.06±0.54)mmol·L-1](t=3.593、8.012、4.326、7.194,均P<0.05).治疗后,研究组低血糖发生次数及发生率[分别为(0.75±0.17)次/周,8.70%]均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19±0.21)次/周,28.99%],血糖水平[(3.58±0.16)mmol·L-1]高于对照组[(3.13±0.18)mmol·L-1](t=13.527,χ2=9.289,t=15.521,均P<0.05).结论 门冬胰岛素联合地特胰岛素治疗儿童糖尿病能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改善糖脂代谢水平,且安全性较高.

    儿童糖尿病门冬胰岛素地特胰岛素糖脂代谢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