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医学创新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医学创新
中国保健协会
中国医学创新

中国保健协会

李永志

旬刊

1674-4985

zgyxcx01@163.com

010-63357546

100054

北京市丰台区菜户营58号财富西环15A05室

中国医学创新/Journal 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
查看更多>>《中国医学创新》杂志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医学创新》杂志社编辑出版的国家一类医学科技综合性学术期刊。本刊所发表文章已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并全文录入“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电子版。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4-4985,国内统一刊号CN11-5784/R。国内外公开发行,邮发代号82-189。《中国医学创新》杂志秉承“创新、跨越、引领、发展”的办刊方针,以“支持创新研究、促进成果转化、倡导百家争鸣、推动交流合作”作为办刊宗旨,充分展示和交流我国医学领域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和技术应用的最新科研成果,及时发布国际医学研究和临床技能发展动态,不断推进医疗卫生科技进步,增强我国各级医疗卫生部门和广大医务工作者的卫生科技创新能力,为促进我国各级医疗卫生和医疗科技事业的繁荣与发展做出积极努力。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地牡宁神口服液联合可乐定透皮贴治疗儿童抽动-秽语综合征效果与安全性研究

    文伟肖珊罗丽
    87-9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地牡宁神口服液联合可乐定透皮贴治疗儿童抽动-秽语综合征(TS)患儿的效果.方法:选取 2021 年 1 月—2022 年 7 月赣州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 60 例TS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 30 例.对照组给予可乐定透皮贴治疗,观察组加用地牡宁神口服液治疗,均持续 6 个月.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症状改善时间、血清学指标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 96.67%,高于对照组的 73.33%(P<0.05).观察组运动性抽动改善时间(1.89±0.34)个月,发声性抽动改善时间(1.95±0.28)个月,综合性损伤症状改善时间(2.04±0.55)个月,均早于对照组的(2.46±0.57)、(2.48±0.61)、(2.78±0.81)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免疫功能、血清学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免疫球蛋白G(IgG)水平为(6.05±0.47)g/L,免疫球蛋白A(IgA)水平为(0.49±0.10)g/L,免疫球蛋白M(IgM)水平为(0.51±0.15)g/L,白细胞介素-12(IL-12)水平为(101.15±8.64)pg/mL,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为(177.44±13.60)pg/mL,均低于对照组的(6.52±0.55)g/L、(0.68±0.13)g/L、(0.67±0.14)g/L、(112.74±9.55)pg/L、(202.49±14.68)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牡宁神口服液联合可乐定透皮贴治疗TS效果显著,可加快症状缓解,促进血清学指标复常,安全有效.

    抽动-秽语综合征地牡宁神口服液可乐定透皮贴血清学指标安全性

    针刺腰夹脊联合雷火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观察

    罗金松李雪莲王华英蒲子英...
    91-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针刺腰夹脊联合雷火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提供一种可行的治疗方案.方法:选取 2021 年 6 月—2022 年 12 月阆中市中医医院疼痛康复科门诊明确诊断为LDH的 160 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80 例)和试验组(80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牵引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针刺腰夹脊穴联合雷火灸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 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试验组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试验组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白细胞介素(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试验组上述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腰夹脊联合雷火灸治疗LDH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够缓解疼痛并改善炎症.

    针刺腰夹脊穴雷火灸腰椎间盘突出症

    中药敷贴联合脐灸治疗老年性便秘的效果及对肠道菌群的影响

    甘辉虎胡海燕黎丽
    95-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中药敷贴联合脐灸治疗老年性便秘的效果及对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选取新余市中医院 2021 年 7 月—2022 年 10 月收治的 84 例老年性便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 42 例.对照组用乳果糖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中药敷贴联合脐灸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排便情况、肠道菌群.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0.05).治疗 14 d后,两组的每周排便次数、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粪便性状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均较对照组更高(P<0.05);两组大肠埃希菌较治疗前均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中药敷贴联合脐灸可改善老年性便秘患者的粪便性状及肠道菌群,提高治疗效果.

    老年性便秘中药敷贴脐灸肠道菌群

    基于免疫调控及内分泌机制探讨寿胎丸辅助治疗先兆流产的作用

    吴丽胡艳红刘暻
    98-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基于免疫调控及内分泌机制探讨寿胎丸辅助治疗先兆流产的作用.方法:回顾性选取 2020 年 5 月—2022 年 5 月江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先兆流产患者 90 例,根据治疗方案分为寿胎丸组(n=43)和常规组(n=47).常规组予以口服地屈孕酮联合肌注绒促性素治疗,寿胎丸组在常规组的治疗基础上口服寿胎丸.比较两组免疫调控指标和内分泌指标水平,并对综合疗效和中医证候疗效进行评定.结果:寿胎丸组综合疗效、中医证候疗效(90.70%、88.37%)均显著高于常规组(65.96%、61.7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寿胎丸组CD4+明显高于常规组,CD8+显著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寿胎丸组雌二醇(E2)和人绒毛膜促性腺素(β-hCG)水平均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寿胎丸辅助治疗先兆流产的效果显著,可能通过影响免疫调控和内分泌功能起作用.

    先兆流产免疫调控内分泌寿胎丸

    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应用正清风痛宁注射液行颈部椎旁注射治疗的效果

    甘贤斌郭景华罗毅卿江崛...
    102-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用正清风痛宁注射液行颈部椎旁注射治疗的效果.方法:以随机数字表法将 2019 年 12 月—2021 年 1 月赣南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 96 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分为对照组(48 例)和治疗组(48 例).对照组以颈椎牵引进行治疗,治疗组以正清风痛宁注射液行颈部椎旁注射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 4 周.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治疗前及治疗 1~4 周症状量表评分,治疗前后疼痛程度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87.50%高于对照组的70.83%(P<0.05).治疗 1~4 周两组每周的症状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且治疗组评分均较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 4 周后,两组McGil疼痛问卷中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疼痛分级指数(PRI)、现有疼痛强度(PPI)评分均比治疗前低,且治疗组上述评分均比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应用正清风痛宁注射液行颈部椎旁注射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疗效更佳,降低疼痛程度,且安全性良好.

    神经根型颈椎病颈部椎旁注射正清风痛宁注射液临床症状疼痛程度

    术前强化呼吸训练对肺癌患者术后肺功能、肺相关并发症的影响

    汪爱平
    106-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术前强化呼吸训练对肺癌患者术后肺功能、肺相关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鹰潭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肺癌患者 80 例为研究对象,病例来源时间为 2020 年 1 月—2022 年 10 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40 例.所有患者均实施肺癌根治术治疗,对照组实施围手术期常规护理,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开展术前强化呼吸训练.比较两组第 1 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pred)、FEV1 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Borg评分、6 分钟步行试验(6MWT)距离,以及术后肺不张、胸腔积液、肺部感染及低氧血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FEV1%pred、FEV1/FVC%、Borg评分、6MWT距离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FEV1%pred、FEV1/FVC%、6MWT距离均低于干预前,Borg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但观察组FEV1%pred、FEV1/FVC%、6MWT距离均高于对照组,Borg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肺相关并发症发生率(7.50%)低于对照组(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强化呼吸训练可减少肺癌患者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预防肺功能恶化,利于肺功能恢复,干预效果满意.

    肺癌强化呼吸训练肺康复并发症

    冠心病患者PCI术后自我感受负担及其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张丹
    110-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冠心病(CHD)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自我感受负担(SPB)情况,并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 2020 年 6 月—2022 年 9 月井冈山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 81 例CHD患者,均在本院接受PCI治疗.采用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PBS)评估患者PCI术后SPB水平.线性回归分析CHD患者PCI术后SPB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81 例CHD患者SPBS评分平均为(32.82±3.76)分,处于中度负担水平.不同文化水平、病程、经济状况、自我效能资料的患者SPB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不同资料的患者SPBS评分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水平为初中及以下、病程>5 年、经济状况较差、自我效能低水平均为CHD患者PCI术后SPB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CHD患者PCI后SPB处于中度水平,可能受病程、自我效能、文化水平、经济状况等因素影响.

    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自我感受负担病程自我效能文化水平

    早期床上分级运动联合肠内营养对ICU机械通气患者胃肠功能及肌力恢复的影响

    王春燕李常鑫
    113-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早期床上分级运动联合肠内营养对重症监护室(ICU)机械通气患者胃肠功能及肌力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 2022 年 5 月—2023 年 5 月南平市第一医院收治的ICU机械通气患者 90 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 90 例患者分为观察组(45 例)及对照组(45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锻炼联合肠内营养治疗,观察组给予早期床上分级运动联合肠内营养.比较两组胃肠功能情况、肌力恢复情况[医学研究委员会肌力评定量表(medical research council scale,MRC)]、自理能力评分、睡眠质量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住院相关指标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急性胃肠功能损伤分级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MRC评分、自理能力评分与干预前相比均提升,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的PSQI评分与干预前相比均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机械通气、ICU住院、总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4.44%)低于对照组(26.67%)(P<0.05).结论:早期床上分级运动联合肠内营养能够有效改善ICU机械通气患者胃肠功能和肌力,有助于提升其自理能力和睡眠质量,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机械通气重症监护病房早期床上分级运动肠内营养胃肠功能肌力

    CT测量支气管壁厚度对老年急性期COPD的诊断价值

    吴铭李春莉胡俊松
    119-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评估用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测量支气管壁厚度对老年急性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 2021 年 5 月—2022 年 5 月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40 例老年急性期COPD患者资料作为观察组,对照组纳入 40 例同期老年心肺功能正常者的资料.对两组予以CT定量测量及肺功能检查,对比两组右肺上叶尖段及其亚尖段支气管气道壁厚度(WT)、WT与气道外径比(TDR)及气道壁面积(WA),分析观察组不同严重程度患者上述指标与第 1 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右肺上叶尖段、亚尖段支气管的WT、TDR及亚尖段支气管的WA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同严重程度COPD支气管的WT、TDR、WA比较,重度组右肺上叶尖段、亚尖段支气管的WT、右肺上叶尖段支气管的TDR和右肺上叶亚尖段支气管的WA均高于轻度组和中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右肺上叶尖段支气管的WT与FEV1 呈负相关,右肺上叶亚尖段支气管的WT、TDR、WA与FEV1 呈负相关(P<0.05).结论:老年急性期COPD行CT定量测量,能够反映出支气管壁厚度,帮助判断支气管情况,评估病情严重程度,与肺功能密切相关,能够为COPD的诊断、评估提供可靠的依据.

    CT定量测量急性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壁厚度肺功能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关节脱位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构建

    林永飞刘立林叶桂秀
    123-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后关节脱位的危险因素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以 2021 年 1 月—2022 年 7 月于赣州市中医院行THA的 184 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术后随访 3 个月,根据患者是否发生髋关节脱位分为脱位组(n=26)和未脱位组(n=158).比较患者的一般资料,其中有统计学意义的计量资料的最佳截断值通过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获取;logistic多元回归模型分析THA后关节脱位的独立危险因素并构建预测THA后关节脱位的预测模型,预测模型的内部验证采用校正曲线验证,列线图模型的预测效能采用决策曲线进行评估.结果:与未脱位组相比,脱位组患者年龄更大,体重指数(BMI)更高,假体直径<30 mm、后外侧入路、有髋关节手术史、术后体位控制不严格、假体放置在安全区外的比例均更高(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年龄、BMI的AUC值分别为0.819、0.729,最佳截断值分别为68岁、25.1 kg/m2.年龄>68岁、有髋关节手术史、假体直径≤30 mm、后外侧入路、术后体位控制不严格、假体放置在安全区外是THA后关节脱位的危险因素(P<0.05).对于THA后关节脱位的预测,列线图模型的C-index为 0.732[95%CI(0.663,0.846)],观测值与预测值间有着较好的一致性;列线图模型的阈值>0.19,且该模型所供给的临床净收益均高于各项危险因素.结论:本研究基于年龄、髋关节手术史、假体直径、手术入路、术后体位控制、假体放置位置构建了预测THA后关节脱位的列线图模型,该模型对于THA后关节脱位的预测价值较好,可识辨THA后关节脱位的高危患者.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关节脱位预测模型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