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医学创新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医学创新
中国保健协会
中国医学创新

中国保健协会

李永志

旬刊

1674-4985

zgyxcx01@163.com

010-63357546

100054

北京市丰台区菜户营58号财富西环15A05室

中国医学创新/Journal 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
查看更多>>《中国医学创新》杂志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医学创新》杂志社编辑出版的国家一类医学科技综合性学术期刊。本刊所发表文章已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并全文录入“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电子版。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4-4985,国内统一刊号CN11-5784/R。国内外公开发行,邮发代号82-189。《中国医学创新》杂志秉承“创新、跨越、引领、发展”的办刊方针,以“支持创新研究、促进成果转化、倡导百家争鸣、推动交流合作”作为办刊宗旨,充分展示和交流我国医学领域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和技术应用的最新科研成果,及时发布国际医学研究和临床技能发展动态,不断推进医疗卫生科技进步,增强我国各级医疗卫生部门和广大医务工作者的卫生科技创新能力,为促进我国各级医疗卫生和医疗科技事业的繁荣与发展做出积极努力。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瑞马唑仑对肝切除术患者术后苏醒质量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卓明刘金龙钟茂林王辉...
    46-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瑞马唑仑对肝切除术患者术后苏醒质量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选择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2022 年 1 月—2023 年 8 月收治的需行肝切除手术患者 60 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丙泊酚、芬太尼、顺阿曲库铵麻醉诱导,泵注丙泊酚、瑞芬太尼麻醉维持;观察组静脉注射苯磺酸瑞马唑仑、芬太尼、顺阿曲库铵麻醉诱导,泵注苯磺酸瑞马唑仑、瑞芬太尼麻醉维持.比较两组不同时刻生命体征、苏醒质量指标、术后认知功能,并测定血浆中枢神经特异性蛋白(S100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及统计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入室后(T0)、麻醉诱导后(T1)、切皮时(T2)、手术 1 h时(T3)、手术结束时(T4)、拔除气管导管时(T5)、出恢复室(T6)平均动脉压(MAP)及心率(HR),以及术前 1 d、术后 1 d、术后 3 d简易智能量表(MMSE)评分、血浆S100β、NSE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5 时刻的HR水平高于T0 时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及恢复室停留时间均早于或者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0.0%)低于对照组(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马唑仑应用于肝切除术患者苏醒时间短,且不影响认知功能,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

    瑞马唑仑肝切除术苏醒质量认知功能

    超脉冲CO2点阵激光配合果酸应用于痤疮瘢痕患者中的疗效及对其ECCA评分的改善

    陈淼王晓敏覃李玲
    5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超脉冲CO2 点阵激光配合果酸应用于痤疮瘢痕患者中的疗效及对痤疮瘢痕权重评分(Echelle d'evaluation clinique des cicatrices d'acne,ECCA)的改善情况.方法:选取 2021 年 6 月—2022 年 6 月国药葛洲坝中心医院接收的痤疮瘢痕患者 86 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 43 例予以超脉冲CO2 点阵激光治疗,观察组 43 例予以超脉冲CO2 点阵激光配合果酸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五级整体改善量表(global aesthetic improvement scale,GAIS)评分、ECCA评分、患者满意度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 95.35%,高于对照组的 8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GAIS与ECCA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 95.35%,高于对照组的 78.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9.30%,与对照组的 6.9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脉冲CO2 点阵激光配合果酸应用于痤疮瘢痕患者治疗中可进一步提升效果,并有效改善ECCA评分,提高患者满意度,且安全性理想.

    超脉冲CO2点阵激光果酸痤疮瘢痕痤疮瘢痕权重评分

    血管内超声在复杂高危患者冠脉介入诊疗中的临床价值研究

    许卫朱洪海刘欣
    55-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血管内超声(IVUS)在复杂高危患者冠脉介入诊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 2016 年 1 月—2022 年 1 月收治的 285 例行冠脉介入治疗的复杂高危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患者检查方法分为冠状动脉造影(CAG)组(n=142)和IVUS组(n=143).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病变血管成功开通率、完全血运重建率、手术时间)、支架置入情况(支架置入数量、支架直径、支架长度、扩张球囊直径)、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期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并统计两组患者随访 1 年的Killip心功能分级、射血分数(EF)、再住院率、依从性、复查CAG情况、1 年内因心血管疾病死亡率.结果:两组病变血管成功开通率、完全血运重建率、手术时间、支架置入数量、围手术期并发症、住院期间MACE发生情况、随访 1 年的复查CAG情况及 1 年内因心血管疾病死亡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IVUS组支架直径、支架长度均长于CAG组,扩张球囊直径、随访1 年的再住院率均低于CAG组,且IVUS组随访 1 年的Killip心功能分级、EF、依从性均高于CAG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VUS在复杂高危患者冠脉介入诊疗中对病变血管成功开通率、完全血运重建率可获得与CAG相似的诊疗效果,且对手术时间及围手术期并发症、MACE发生情况无明显影响,同时能够优化支架置入情况,改善患者远期心功能及再住院率.

    血管内超声复杂高危冠脉介入

    奥硝唑辅助牙周基础治疗在2型糖尿病伴慢性牙周炎中的效果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

    谢红霞尹佐林
    60-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奥硝唑辅助牙周基础治疗在 2 型糖尿病伴慢性牙周炎患者中的效果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 2020 年 2 月—2022 年 2 月在广东省人民医院赣州医院进行治疗的 78 例 2 型糖尿病伴慢性牙周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基础组(n=39)与观察组(n=39).基础组采取牙周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基础组上加以奥硝唑进行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炎症因子、骨保护素(OPG)、牙周指标及氧化应激指标.结果:治疗前,两组白细胞介素-21(IL-21)、白细胞介素-17(IL-17)、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OPG、菌斑指数(PLI)、龈沟出血指数(SBI)、探诊深度(PD)、临床附着水平(CAL)、活性氧(ROS)、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OPG、SOD均高于基础组,IL-21、IL-17、TNF-α、PLI、PD、ROS、MDA均低于基础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 2 型糖尿病伴慢性牙周炎患者予以奥硝唑联合牙周基础治疗具有较好临床效果,能减轻炎症反应及氧化应激反应,改善牙周组织状态.

    奥硝唑牙周基础治疗2型糖尿病慢性牙周炎炎症因子

    腹式呼吸、有氧训练联合抗阻运动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与运动能力的影响

    李恒妍贾琦闫玉琴
    64-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腹式呼吸、有氧训练联合抗阻运动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与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 2021 年 2 月—2022 年 2 月于北京市隆福医院呼吸科就诊接受治疗的 127 例老年COPD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有氧运动组(63 例)和联合运动组(64 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有氧运动组接受有氧运动治疗,联合运动组接受腹式呼吸、有氧训练联合抗阻运动,均连续治疗 12 周.于治疗前、治疗 12 周后,评估并对比两组肺功能、运动能力、呼吸困难程度、生活质量和气道炎症指标[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浓度].结果:治疗 12 周后,两组第 1 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 占FVC的百分比(FEV1/FVC%)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联合运动组均高于有氧运动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 12 周后,两组最大摄氧量(VO2max)、无氧阈(AT)、6 分钟步行试验(6MWT)结果均较治疗前升高,改良英国医学研究学会呼吸困难量表(mMRC)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联合运动组各指标改善均优于有氧运动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 12 周后,两组COPD评估测试(CAT)评分、FeNO浓度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联合运动组均低于有氧运动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式呼吸、有氧训练联合抗阻运动更有助于改善老年COPD患者的肺功能,加强运动能力,降低呼吸困难程度,提高生活质量,减轻气道炎症.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有氧运动抗阻运动腹式呼吸训练肺功能运动能力

    养心生脉颗粒联合尼可地尔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效果及对心肌酶谱的影响

    李配陈阵浦湧
    70-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养心生脉颗粒联合尼可地尔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效果,以及对心肌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 2020 年 10 月—2022 年 10 月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汉南区)人民医院收治的 80 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0)接受尼可地尔治疗,观察组(n=40)接受尼可地尔联合养心生脉颗粒治疗.对比两组症状发作情况[心率、每日发作频率、发作持续时间]、心肌酶谱[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酸激酶(CK)、心肌肌钙蛋白I(cTnI)]、血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脂[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心肌能量代谢、血清游离脂肪酸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心率、每日发作次数均降低,发作持续时间均缩短,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LDH、CK-MB、CK、cTnI均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IL-6、TNF-α、Hcy、hs-CRP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HDL-C水平均升高,TG、TC、LDL-C均降低,观察组HDL-C高于对照组、TG、TC、LDL-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心肌能量代谢、血清游离脂肪酸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采用养心生脉颗粒联合尼可地尔治疗,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心肌缺血状态,减轻炎性反应,降低血脂水平及心肌能量代谢、血清游离脂肪酸水平.

    养心生脉颗粒尼可地尔不稳定型心绞痛心肌能量代谢心肌酶谱炎症因子

    中医针灸联合腰背肌康复训练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康复效果及对腰椎活动度的影响

    熊联鹏杨婷李亚东周应君...
    75-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中医针灸联合腰背肌康复训练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康复效果及对腰椎活动度的影响.方法:选取 2022 年 1-12 月绵阳市肿瘤医院中医康复科收治的 102 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 51 例.对照组选择腰背肌康复训练,研究组选择中医针灸联合腰背肌康复训练.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疼痛程度、腰椎功能、血流动力学指标与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的临床疗效比对照组更高(P<0.05).治疗 1 个月后,研究组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均比对照组更低(P<0.05);研究组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均比对照组更优(P<0.05);研究组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比对照组更高(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施以中医针灸联合腰背肌康复训练的效果明显,可以有效改善整体的临床症状,恢复机体血流动力学的相关指标,减轻疼痛程度,并有效改善机体的腰椎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中医针灸腰背肌康复训练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康复效果腰椎活动度

    刺骨术联合中药治疗骶髂关节疾病的临床研究

    朱光彩郑闽王颖
    80-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骶髂关节疾病患者应用刺骨术联合中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鹰潭一八四医院 2021 年 1 月—2023 年 4 月骶髂关节疾病患者 84 例,随机分为三组,治疗期间脱落 4 例,最终入组 80 例,其中治疗组 27 例,对照组 1 有 25 例,对照组 2 有 28 例.比较三组临床疗效,应用简式麦吉尔疼痛问卷(SF-MPQ)于治疗前、治疗 28 d后及治疗后 3 个月评估患者疼痛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3%)高于对照组 1(68.0%)(P<0.05);治疗前三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疼痛分级指数(PRI)、现时疼痛强度(PPI)评分及总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 28 d后及治疗后 3 个月,三组VAS、PRI、PPI评分及总分较治疗前均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8 d后,治疗组VAS、PRI、PPI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 1 和对照组 2,治疗后 3 个月,治疗组以上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1 和对照组 2(P<0.05).结论:刺骨术联合中药内服可有效地缓解骶髂关节疾病患者的临床症状,是临床上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骶髂关节疾病刺骨术中药疼痛程度

    小针刀联合拉伸疗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患者的临床观察

    蔡伟彭涛
    84-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小针刀联合拉伸疗法对肩关节周围炎患者肩关节功能、活动度及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 2019 年 6 月—2022 年 6 月荆州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 102 例肩关节周围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51 例.对照组实施拉伸疗法,观察组给予小针刀联合拉伸疗法治疗,两组均维持治疗 2 周.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疼痛程度、关节活动度、肩关节功能、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 94.12%(48/51),高于对照组的 78.43%(40/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肩关节疼痛和功能障碍指数(shoulder pain and disability index,SPADI)中的功能问题评分、疼痛问题评分及SPADI总分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关节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中后伸范围、前屈范围、外展范围、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eneric quality of life inventory-74,GQOLI-74)中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物质生活状态及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针刀联合拉伸疗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患者能够明显提高临床效果,缓解患者肩关节疼痛症状,提高关节活动度,从而改善患者肩关节功能,进一步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肩关节周围炎小针刀拉伸疗法肩关节功能活动度疼痛生活质量

    温针灸联合小针刀对膝关节骨关节炎寒湿证的临床疗效

    覃家春
    88-9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温针灸联合小针刀对膝关节骨关节炎(KOA)寒湿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 2021 年 2 月—2023 年 2 月独山县人民医院中医科收治的共计 138 例KOA寒湿证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温针灸组(n=46,温针灸治疗)、小针刀组(n=46,小针刀)与联合组(n=46,温针灸联合小针刀),均治疗 1 个月,比较三组临床疗效、症状评分、膝关节功能[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量表(WOMAC)]、膝关节活动度(ROM)、疼痛程度.结果: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97.83%)较温针灸组(78.26%)、小针刀组(82.61%)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症状评分均降低(P<0.05),联合组评分较温针灸组、小针刀组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WOMAC评分均下降(P<0.05),联合组评分较温针灸组、小针刀组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ROM均提高(P<0.05),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降低(P<0.05),联合组ROM较温针灸组、小针刀组更高(P<0.05),VAS评分更低(P<0.05).结论:温针灸联合小针刀用于治疗KOA寒湿证,能够提高临床效果,缓解临床症状,改善膝关节功能及活动度,减轻疼痛感.

    膝关节骨关节炎寒湿证温针灸小针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