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李坤成 姜玉新

月刊

1003-3289

cjmit@mail.ioa.ac.cn

010-82547901

100190

北京市海淀区北四环西路21号大猷楼502室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Medical Imaging Techn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中国科学院主管,经国家科委、新闻出版署审核批准的理、工、医相结合的国家级学术刊物,杂志创刊于1985年,现为月刊(内文160页,约35万字)。杂志主要刊出放射学(包括CT、MRI、普通X线)、超声医学、介入治疗学、影像技术学、超声工程学、电子内镜学、核医学等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本刊主要特点是:①综合影像;②信息量大;③理、工、医相结合;④传播及时。该刊是基础科研人员和临床医务人员学术交流的园地,是广大医生晋升中高级职称的重要依据,也是中国科学院唯一的医学工程技术与临床相结合的刊物。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超声心动图评价系统性红斑狼疮伴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心室-肺动脉耦联

    潘璐黄璇王婷婷纳丽莎...
    531-5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以超声心动图观察不同肺动脉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心脏功能改变,分析右心室-肺动脉(RV-PA)耦联参数与右心室功能及肺动脉平均压(mPAP)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69例SLE患者,根据三尖瓣反流速度(TRV)及有无肺动脉高压(PAH),将其分为无PAH的A组(TRV≤2.8 m/s)及B组(TRV>2.8 m/s),将存在PAH者纳入C组(mPAP≥25 mmHg).根据二维经胸超声心动图及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所见,对比各组右心径线和右心室容量、左心室和右心室收缩及舒张功能、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肺动脉收缩压(TAPSE/PASP),分析TAPSE/PASP与右心室功能及mPAP的相关性.结果 相比A组,C组右心增大,B、C组右心室容量增加(校正P均<0.05).A、B、C组之间,右心室收缩功能逐渐减低,B、C组右心室舒张功能低于A组(校正P均<0.05);3组左心室收缩及舒张功能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全部69例TAPSE/PASP与右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呈负相关(rs=-0.420,P<0.001)、与右心室射血分数呈正相关(rs=0.584,P<0.001);C组TAPSE/PASP与mPAP呈负相关(rs=-0.539,P=0.012).结论 SLE伴肺动脉压升高患者可存在右心室功能降低;TAPSE/PASP与右心室收缩、舒张功能及mPAP相关.

    红斑狼疮,系统性心室功能,右超声心动描记术导管插入术,Swan-Ganz

    急性Stand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合并肺动脉壁内血肿CT血管成像表现与预后

    周璐王姝文刘豆豆孙明华...
    536-5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急性Standford A型主动脉夹层(AD)合并肺动脉壁内血肿(PAIH)CT血管成像(CTA)表现,分析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55例急性Standford A型AD合并PAIH患者(PAIH组)及55例无PAIH的急性Standford A型AD患者(对照组)资料,对比2组主动脉及冠状动脉CTA表现,观察PAIH组术后15天血肿吸收情况,根据2组出院后1年内主动脉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分析急性Standford A型AD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 PAIH组升主动脉最宽径大于对照组[(5.22±0.57)cm vs.(4.54±0.45)cm,t=6.963,P<0.001],主动脉瓣、窦管结合部、右冠窦、无冠窦及右冠状动脉更易受累,且更易出现心包积液和胸腔积液(P均<0.05).PAIH组42例接受手术治疗,13例因病情危重未能接受手术治疗而死亡;术后15天其中36例血肿范围较前缩小.对103例完成随访,其中63例预后良好、40例预后不良.年龄及合并PAIH是急性Standford A型AD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OR=1.07、4.71).结论 急性Standford A型AD合并PAIH的CTA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有助于预测预后不良.

    主动脉夹层肺动脉血肿CT血管成像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被数据库收录及获奖情况

    540页

    CT淋巴管成像及胸部平扫CT诊断乳糜痰

    张晓杰孙小丽张明霞郝琪...
    541-5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直接淋巴管造影(DLG)后CT淋巴管成像(CTL)及平扫CT诊断乳糜痰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7例乳糜痰患者CTL及胸部平扫CT资料,观察淋巴管异常及胸部其他异常表现.结果 17例CTL均见碘化油异常沉积,分布于颈根部、纵隔区、胸腔和胸壁,以颈静脉角区最为常见,部分可见肺部碘化油反流及多处淋巴管扩张;胸部平扫CT显示肺、胸膜、纵隔及心包等多处异常,以支气管血管束增粗最为常见.结论 CTL对诊断乳糜痰有一定价值;胸部平扫CT可显示乳糜痰患者肺及胸部其他结构异常改变.

    胸部畸形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淋巴造影术

    联合应用二维、三维超微血管成像修正S-Detect分类良、恶性乳腺囊实性病变

    袁杰汪成笪应芬吴林生...
    545-5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联合应用二维超微血管成像(2D-SMI)及三维超微血管成像(3D-SMI)修正S-Detect分类良、恶性乳腺囊实性病变结果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43例女性患者146个经病理诊断(良性78个、恶性68个)乳腺囊实性病变资料,记录基于二维超声表现的S-Detect分类结果,并根据2D-SMI和3D-SMI所示血供特征、血管构筑及血流动力学等特征加以修正;计算修正前、后S-Detect分类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率;以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UC)评估其效能,以DeLong检验加以比较.结果 修正前S-Detect分类乳腺良、恶性囊实性病变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及 AUC 分别为 61.76%、58.97%、60.27%及 0.604,修正后分别为 92.65%、58.97%、74.66%及 0.758;修正后AUC高于修正前(P<0.05).结论 联合应用2D-SMI及3D-SMI评估乳腺囊实性病变有助于修正倾向良性的S-Detect分类结果.

    乳腺疾病超声检查人工智能

    超声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联合患者年龄鉴别良性与交界性/恶性乳腺叶状肿瘤

    唐敏郑小雪李雪宋建琼...
    549-5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超声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联合患者年龄鉴别良性与交界性/恶性乳腺叶状肿瘤(PTB)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74例经乳腺超声检查及术后病理证实的PTB女性患者共76个病灶,包括良性57个、交界性14个及恶性5个,比较3种病变患者年龄及其超声BI-RADS分类,观察以单一年龄、超声BI-RADS及其联合鉴别诊断价值.结果 良性、交界性及恶性PTB之间,患者年龄及超声BI-RADS分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26、0.015).以44.5岁、超声BI-RADS 4B类及其联合鉴别良性与交界性/恶性PTB的敏感度分别为94.74%、36.84%及73.68%,特异度分别为56.36%、87.27%及72.73%,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69、0.649及0.780.结论 超声BI-RADS分类联合患者年龄有助于鉴别良性与交界性/恶性PTB.

    乳腺肿瘤叶状瘤超声检查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年龄

    增强动脉期CT影像组学特征联合临床术前预测胃癌脉管浸润

    张正杰程云章王庆国张娴...
    553-5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增强动脉期CT影像组学特征联合临床术前预测胃癌脉管浸润(LVI)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纳入298例胃癌患者,根据是否伴LVI将其分为阳性组(n=155)及阴性组(n=143),并按7∶3比例分为训练集(n=208)及测试集(n=90).基于增强动脉期CT图提取病灶影像组学特征,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胃癌LVI的临床影响因素;分别采用支持向量机(SVM)、逻辑回归(LR)、随机森林(RF)及极端梯度提升树(XGBoost)建立影像组学模型、临床模型及临床-影像组学模型,评估各模型预测胃癌LVI的效能.结果 以SVM、LR、RF及XGBoost建立的影像组学模型预测训练集胃癌LVI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96、0.821、1.000及1.000,其在测试集的AUC分别为0.744、0.801、0.740及0.747.基于4种机器学习建立的临床模型在训练集的AUC均为0.810,在测试集均为0.840.基于SVM、LR、RF及XGBoost建立的临床-影像组学模型预测训练集胃癌LVI的AUC分别为0.920、0.900、1.000及1.000,其在测试集的AUC分别为0.900、0.890、0.840及0.790.测试集中,基于SVM、LR及RF的临床-影像组学模型的AUC均大于影像组学模型和临床模型(P均<0.05).结论 增强动脉期CT影像组学联合临床有助于术前预测胃癌LVI.

    胃肿瘤肿瘤转移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影像组学

    68Ga-FAPI PET与18F-FDG PET诊断胃肠道恶性肿瘤及转移:Meta分析

    李祥勇吴勇周陈希陈柯楠...
    559-5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采用meta分析评估68Ga-成纤维细胞活化蛋白抑制剂(FAPI)PET与18F-FDGPET显像诊断胃肠道恶性肿瘤及其转移灶的价值.方法 检索并筛选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和Cochrane Library自建库至2023年4月11日收录的关于对比68Ga-FAPI PET与18F-FDGPET显像诊断胃肠道恶性肿瘤及转移价值的文献并提取相关数据,以Stata 16.0及Review Manager 5.3.5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共纳入9篇文献、370例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其中62例伴淋巴转移、29例伴肝转移、17例伴骨转移、50例伴腹膜转移.68Ga-FAPI PET显像在患者及病灶层面诊断胃肠道恶性肿瘤原发灶、淋巴结转移及腹膜转移的敏感度均高于18F-FDG PET(P均<0.05),而二者在患者层面诊断骨转移及肝转移敏感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68Ga-FAPI PET显像诊断胃肠道恶性肿瘤及转移的价值优于18F-FDG PET.

    胃肠道肿瘤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荟萃分析

    妊娠合并附件扭转:临床及超声表现

    谢忱忱董虹美唐静罗田田...
    566-5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妊娠合并附件扭转(AT)的临床及超声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20例经超声诊断并经手术证实AT孕妇的临床资料及声像图特征,并记录其随访结局.结果 20例中,8例左侧AT、12例右侧AT,均表现为腹痛伴患侧下腹部压痛,5例伴恶心呕吐、2例伴恶心无呕吐.超声于18例见卵巢肿物、2例卵巢均匀性增大,15例患侧卵巢内见点条状血流信号;15例附件区探及扭转的蒂样结构,即"漩涡征";1例卵巢周围皮质内见放射状排列的窦卵泡,即"滤泡环征";3例见卵巢间质水肿;16例伴腹盆腔积液.11例接受经腹腔镜手术,9例接受开腹探查术(5例联合剖宫产术);术中见AT扭转90°~1 800°.对18例卵巢肿物中的9例行附件切除术、7例行囊肿剥离术,2例仅予复位卵巢及输卵管.15例接受随访,9例妊娠至足月后7例顺产、2例接受剖宫产,6例继续妊娠未见明显异常.结论 妊娠合并AT以腹痛为主要临床表现,可伴恶心呕吐;超声常见卵巢肿物较大或卵巢增大和特征性的卵巢旁扭转蒂样结构.

    妊娠附件扭转超声检查

    声触诊弹性成像评估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初产妇腹直肌分离效果

    方文静马桂凤朱雯王欣...
    570-5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声触诊弹性成像(STE)评估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初产妇腹直肌分离(DRA)效果的价值.方法 前瞻性纳入98例DRA初产妇,根据是否接受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将其分为治疗组(n=48)及未治疗组(n=50);以50名健康未孕育龄期女性为对照组.比较治疗组与未治疗组产后42天与产后10周(即治疗1个疗程后)腹直肌间距离(IRD1/IRD2)、6个位点杨氏模量(E1/E2)及其均值(Emen-1/Emean-2);以Pearson相关分析评估治疗组Emean-3(Emean-2与Emean-1差值)与IRD3(IRD2与IRD1差值)的相关性.结果 治疗组IRD2显著低于IRD1(P<0.01);未治疗组IRD2与IRD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IRD3、Emean-2、Emean-33及6个位点E2均高于未治疗组(P均<0.05);治疗组与未治疗组6个位点E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组Emean-3与IRD3呈高度正相关(r=0.823,P<0.01).结论 STE可有效评估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早期初产妇DRA效果.

    产次腹直肌超声检查电刺激前瞻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