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替罗非班治疗急性脑梗死(ACI)阿替普酶溶栓后再闭塞患者的预后情况,并分析其不良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前瞻性选取安徽省涡阳县中医院 2021 年 2 月至 2022 年 3 月收治的住院期间予阿替普酶溶栓治疗且出现再闭塞的ACI患者 154 例,均予替罗非班治疗.随访 1 年,统计随访期间患者颅内出血、症状性颅内出血、血小板减少、发热乏力、死亡等不良预后的发生情况.对影响替罗非班治疗ACI阿替普酶溶栓后再闭塞患者预后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itic回归分析筛选独立危险因素,构建风险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危险因素对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 154 例患者不良预后发生率为 31.17%.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饮酒史、梗死部位、再闭塞到治疗时间、再闭塞后梗死体积、脑梗死溶栓(TICI)分级、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合并高血压均与发生不良预后存在明显关联(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β=0.192,OR=1.212,P=0.005),饮酒史(β=1.938,OR=6.946,P=0.007),NIHSS评分(β=0.383,OR=1.467,P<0.001),再闭塞到治疗时间(β=0.026,OR=1.026,P=0.010),再闭塞后梗死体积(β=0.618,OR=1.855,P=0.003),TICI分级(β=1.852,OR=6.371,P=0.012),合并冠心病(β=2.226,OR=9.267,P=0.002),合并高血压(β=1.448,OR=4.255,P=0.041)均是替罗非班治疗ACI阿替普酶溶栓后再闭塞患者发生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模型的曲线下面积(AUC)为 0.923[95%CI(0.880,0.965),P<0.001],最佳截断值 0.351 对应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 0.938,0.849.结论 替罗非班治疗ACI阿替普酶溶栓后再闭塞患者预后不良受多种因素影响,所建立的风险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预后预测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