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医药导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医药导刊
中国医药导刊

胡大一 黄北鸥(常务副主编)

月刊

1009-0959

zhgyydk@sina.com;zhgyydk@126.com

010-62212621;62214110

100053

北京市西城区宣武门西大街26号院2号楼

中国医药导刊/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Medical Guide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国家食品药品管理局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管理局信息中心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医药科技核心期刊。读者对象为国内临床医药工作者。由国内著名心血管专家胡大一担任总编,国内100多名著名临床医药专家、药品审评和评价专家参与编审。本刊紧密结合临床实际,突出先导性、实用性和时效性,是临床医药工作者的重要参考文献,也是医药生产及营销企业了解我国临床信息的重要窗口。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药调剂职业教育规范》解读(一)

    陈秋铃廖小红丘振文杨忠奇...
    370-37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药调剂职业教育规范》(SCM 72-2022,以下简称《规范》)是全球范围首个关于中药调剂职业教育的国际组织标准,是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的重要依据和参考,旨在促进中药调剂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中药饮片调剂是《规范》中的一个规范性职业教育模块,包括调剂基础知识和调剂实践技能,其中中药饮片调整实践技能涵盖了中药饮片性状辨识、临方炮制、处方应付、调剂供应、处方审核、汤剂煎煮、发药交代、采购验收以及贮存养护等9项中药调剂关键技术,是中药调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中医临床诊疗效果的重要环节.本研究通过分析中药饮片调剂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对中药饮片处方审核技术、中药饮片临方炮制技术、中药饮片处方应付技术与中药饮片发药交代技术进行解读,以方便中药调剂从业人员及时准确掌握和应用《规范》的相关内容,提高中药调剂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技能水平,推进全球范围内中药调剂规范化建设,保障中药饮片调剂质量,进而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中药调剂处方审核临方炮制处方应付发药交代

    免疫细胞治疗产品药学研究与评价技术指导原则(试行)

    373,400,406,416,420页

    钩藤碱与异钩藤碱代谢的立体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闫壁松
    374-377页
    查看更多>>摘要:钩藤为茜草科钩藤属常绿藤本植物,对心、肝相关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作用,但其具体作用机制尚不明确.钩藤作为中医药传统治疗中非常重要的一味中药,具有平肝熄风、清热定惊的功效,在失眠、心脑血管系统、消化系统的多种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钩藤碱Rhynchophylline(RIN)和异钩藤碱Isorhynchophylline(IRN)是钩藤有效成分中重要的两种生物碱.本研究在梳理RIN、IRN药理学特征的基础上,通过对钩藤有效成分的相关实验研究结果及文献查阅后,发现钩藤临证发挥药效的作用机制与RIN、IRN细胞自噬有关.同时,本研究在比较钩藤、天麻药理学特征的基础上,概述了钩藤联合天麻的临床应用及作用机制,证实中药钩藤的两种主要成分RIN、IRN,通过相互联系和共同作用,产生促进肝细胞增殖、保护脑神经等正向激活作用;RIN、IRN与天麻三者联合可提高生物利用率.本研究对于研究中药临证作用、探讨中药有效成分、发现新的中医药治疗方法提供了参考和思路.

    钩藤碱异钩藤碱研究进展细胞自噬

    叶下珠有效成分提纯工艺和质量控制研究进展

    张培李飞
    378-383页
    查看更多>>摘要:叶下珠主要成分包括黄酮类、酚酸类、木脂素类、生物碱类及多糖等,具有清热解毒、利水消肿、明目消积的功效,以及抗菌、抗氧化、抗病毒、抗血栓、提高脾细胞活性、长期使用毒副作用小的特点.临床上,叶下珠联合其他药物治疗乙型肝炎、脂肪肝效果理想.由于药效明确,开发利用前景良好,关于叶下珠各类成分提取利用和质量控制方面的研究及技术不断革新.为提供叶下珠药材开发利用的参考依据,本研究结合相关文献,综述了叶下珠部分有效成分的提纯工艺和近10年来质量控制方面的研究,发现①对于叶下珠中总酚类的提取,超声法适用于工业化生产,而柯里拉京的提取方面,膜过滤技术和柱色谱分离技术最有望用于工业生产;其他成分的提取工艺目前主要以传统方法为主,新方法处于实验探索阶段.②尽管有关叶下珠药理作用的研究较多,但是单个活性成分的构效关系研究较少,不利于进一步开发新药.③质量控制多集中在含量测定和指纹图谱方面,对重金属和33种农残的研究未见报道;市场上仍存在部分易混品常见的有苦味叶下珠、珠子草等,目前仍缺乏简单有效的鉴别手段.

    叶下珠有效成分提纯工艺质量控制研究进展

    互联网医院电子处方流转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许海波王欣张浩王广平...
    384-391页
    查看更多>>摘要:互联网医院电子处方流转风险管理是药品网络销售业态合规与发展的核心问题.目前,医疗机构电子处方信息共享技术标准、准入条件、退出机制、执行流程等方面尚无统一规范,国内互联网医院电子处方流转的影响因素分析和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有关电子处方流转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研究成果尚未见报道.为进一步探索互联网医院模式下电子处方流转影响因素,本研究在梳理药品网络销售业态发展形势、电子处方流转概况以及执业药师职责等的基础上,采用结构方程模型(SEM)对互联网医院电子处方流转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互联网医院电子处方流转需要强化互联网医院、电子处方流转、数据流管理、实体药店、执业药师职责等因素的合规管理.互联网医院是处方药网络销售风险管理的关键性要素;数据流管理对网络销售供应链总体效应显著;电子处方流转与互联网医院的直接效应较高,需要发挥执业药师在互联网医院和实体药店的职责作用.互联网医院电子处方流转合规管理构建路径包括健全互联网医院药物警戒体系、编制电子处方审核规程标准、强化药品网络销售数据流合规管理、构建药品网络销售的部门协调机制等.

    互联网医院电子处方流转药物警戒执业药师

    云平台灾备体系建设规划研究

    常媛
    392-400页
    查看更多>>摘要:《药品监管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建设"十四五"规划》(国药监综[2022]23号)提出,"十四五"期间要"筑牢药品智慧监管数字底座",将药监云定义为"药品智慧监管数字底座",要求从药品监管工作实际需要出发,在现有信息化建设成果的基础上,通过"新基建"赋能监管业务创新发展,优化完善药品监管信息化标准体系,推动云技术深度应用,提升药监云平台支撑能力和服务能力,实现业务系统的全面云化部署,筑牢"物联、数联、智联"药品智慧监管数字底座,促进药品监管数字化转型升级.本研究针对药监云灾备系统建设,从药监云实际建设情况出发,从数据级和应用级两个层面对药监云灾备建设情况进行梳理,并根据灾备系统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升业务系统数据安全性的实际需要,对药监局今后的灾备系统进行建设规划,提出有序分阶段推进,为业务系统提供数据级恢复能力,保证业务系统的数据安全和业务连续性,提高药监云系统的灾备能力.

    云平台容灾备份备份策略建设规划

    NT-pro BNP、Hcy及Apo-A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力衰竭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

    王璐金烨陈奕纬
    401-40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同型半胱氨酸(Hcy)及载脂蛋白A(Apo-A)与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力衰竭(HF)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我院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100例A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有无合并HF设为HF组(n=44)与非HF组(n=56).检测全部患者血清NT-pro BNP、Hcy及Apo-A水平,以Killip 分级评估HF组患者HF程度,将HF组患者按预后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n=24)与预后不良组(n=20).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影响AMI患者预后不良的因素,并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血清NT-pro BNP、Hcy及Apo-A水平预测AMI合并HF患者预后的价值.结果:HF组患者血清NT-pro BNP、Hcy及Apo-A水平高于非HF组(P<0.05).HF Ⅳ级组患者血清NT-pro BNP、Hcy及Apo-A水平高于Ⅲ级组、Ⅱ级组,且Ⅲ级组高于Ⅱ级组(P<0.05).经S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NT-pro BNP、Hcy及Apo-A水平与HF程度均呈正相关(r=0.612、0.505、0.649,P<0.05).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患者年龄、高脂血症史、心界扩大、NT-pro BNP、Hcy及Apo-A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NT-pro BNP、Hcy及Apo-A为AMI合并HF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血清NT-pro BNP水平预测水平AMI合并HF患者预后的AUC为0.769(0.617~0.882),灵敏度75.00%,特异度79.17%(P<0.05);血清Hcy水平预测AMI合并HF患者预后的AUC为0.833(0.690~0.928),灵敏度95.00%,特异度58.33%(P<0.05);血清Apo-A水平预测AMI合并HF患者预后的AUC为0.877(0.743~0.957),灵敏度85.00%,特异度91.67%(P<0.05).结论:血清NT-pro BNP、Hcy及Apo-A水平随AMI患者HF级别递增而上升,且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具有较高预测价值.

    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N-末端脑钠肽前体同型半胱氨酸载脂蛋白A

    16s rRNA测序分析针灸治疗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肝郁脾虚证)患者肠道菌群的影响

    黄发樟姚志芳
    407-4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从肠道菌群角度入手,探究针灸调节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理.方法:选取我院针灸科收治的肠易激综合征患者40例,按照3∶1比例随机分为针灸治疗组(30例),对照组(10例).根据《中医消化病诊疗指南》评价临床疗效,应用16s rRNA测序检测治疗前后肠道菌群α多样性以及肠道菌群组成.结果:针灸治疗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3.33%vs 60%,P<0.05),对针灸治疗组中有效的28例患者的肠道菌群α多样性和组成差异进行分析:治疗后,反应物种丰富度的Chao指数、反应多样小的Shannon指数均优于治疗前(P<0.05).在属水平上,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双歧杆菌属、乳杆菌属、直肠真杆菌属、肠球菌属、粪杆菌属、拟杆菌属、毛螺菌属、罗氏菌属成为优势菌属(P<0.05).结论:针灸治疗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肝郁脾虚证)患者疗效显著.患者治疗前后肠道菌群的变化,提示针灸治疗可能可以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对腹泻型IBS发挥临床疗效.

    16srRNA针灸肠易激综合征肠道菌群

    右美托咪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在老年腹部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及对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

    李旭辉
    412-4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定(Dex)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在老年腹部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及对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9月至2022年9月收治的老年腹部手术患者12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n=60)与B组(n=60).B组患者选用瑞芬太尼麻醉,A组患者则选用Dex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对比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认知功能情况、应激反应、苏醒质量指标.结果:A组患者插管时各项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均高于B组患者(P<0.05).A组患者术后1、3、7 d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均高于B组(P<0.05),且术后1 d的POCD发生率低于B组(P<0.05).A组患者术后1 d丙二醛(MDA)水平低于B组,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总抗氧化能力(T-AOC)水平均高于B组患者(P<0.05).A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均早于B组患者(P<0.05).结论:Dex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应用于老年腹部手术的麻醉效果较佳,可降低患者POCD发生风险,减轻应激反应,提升苏醒质量.

    腹部手术右美托咪定瑞芬太尼麻醉效果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改良型左甲状腺素钠相关药疹2例

    高妍陶蕾张群群钱芳...
    417-420页
    查看更多>>摘要:优甲乐是一种人工合成外源性左甲状腺素,成分类似于甲状腺自然分泌的四碘甲状腺原氨酸,且可在外周器官中转化为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并进一步结合受体,调节甲状腺功能.我院2例患者均为年轻女性,既往无药物及食物过敏史,也无家族遗传史.入院后行甲状腺切除术,术后常规给予优甲乐预防甲状腺肿复发,且服用同一批次、同一厂家优甲乐.2例患者前后出现不同程度的药物性皮疹,经抗过敏治疗后好转.2例患者的不良反应均与优甲乐的服用具有时间相关性,考虑为优甲乐的新辅料甘露醇引起.甘露醇静滴时,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过敏性皮疹和荨麻疹.本研究基于我院2例优甲乐疑似引起药物性皮疹病例,综合分析患者相关指标变化,并结合国内外相近案例回顾分析,探讨药物性皮疹特点及可能机制,以期提高临床医师对这一现象的关注,并为该疾病的深入研究、促进优甲乐安全合理用药提供一定参考.

    改良型新药左甲状腺素钠片药疹药品不良反应病理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