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渔业经济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渔业经济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中国农业发展集有限公司、中国海洋大学、上海海洋大学、中国水产学会
中国渔业经济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中国农业发展集有限公司、中国海洋大学、上海海洋大学、中国水产学会

杨宁生

双月刊

1009-590X

cafsy@163.com;cafsy@sohu.com

010-68673942

100141

北京市永定路南口青塔村150号

中国渔业经济/Journal Chinese Fisheries Economics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是为渔业发展、企民增收、渔业管理、提高渔业经济理论水平服务。主要刊载栏目有:经济理论、发展方略、热点新闻、经济前沿、体验致富、投资指南、科技兴渔、企业风范、环球渔业、多彩短稿、科经时讯、企民呼声。欢迎投稿和订阅,欢迎代理广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禁渔决定主体的法律规定冲突分析及其解决

    董传举王风
    1-9,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禁渔对维护水生生物多样性、养护渔业资源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也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然而,我国现行《渔业法》《野生动物保护法》《长江保护法》和《乡村振兴促进法》关于禁渔决定主体的规定却不尽一致,这不仅阻碍了禁渔制度的有效实施,也导致非法捕捞水产品罪的定罪问题存在极大争议.本文从立法目的、法律属性、规范性质和冲突处理规则等方面对上述规范间的适用关系进行梳理、分析和阐释.可知,在珍贵、濒危水生野生动物的重要栖息地保护场域,要优先适用作为主体性特别规范的《野生动物保护法》;在长江流域范围内,要优先适用作为流域性特别规范的《长江保护法》;《乡村振兴促进法》虽然涉及禁渔规范决定主体的规定,但该规定与《渔业法》属于衔接性配套适用关系,且与《野生动物保护法》《长江保护法》也存在衔接适用的可能,应优先适用《渔业法》等中的具体法律规定.

    禁渔期决定主体规范冲突渔业法渔业资源养护

    不同时间尺度下渔业企业的风险溢出效应研究

    李惠妤石韵川
    10-1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从时域和频域视角出发,采用小波变换和基于QVAR模型的溢出指数方法,研究了不同时间尺度下经济政策不确定性(EPU)与渔业企业在不同市场状态的风险溢出效应及其动态演变规律.研究结果发现:(1)渔业企业在极端状态下更易受到EPU的冲击,且正常状态下的风险关联程度相对较低,随着冲击规模的增加,风险关联程度在不断增加.(2)风险溢出效应在样本期内具有明显的时变特征,在极端状态下的总溢出水平更高、波动范围更小,且溢出关系的动态变化会受到外部冲击的影响.(3)不同时间尺度下的风险溢出效应存在显著异质性,且长期波动下的溢出强度最大.本文研究结果将为风险监管者和投资者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助力渔业经济发展.

    EPU渔业企业QVAR模型时间尺度

    环境规制对涉海企业经营风险影响的实证分析

    杨震
    19-2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加快建设海洋强国的背景下,科学评估异质性环境规制对涉海企业经营风险的影响,对于推动海洋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 2007-2022 年涉海上市企业为样本,探究环境规制对涉海上市企业经营风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正式环境规制通过增进绿色创新显著降低了涉海企业的经营风险,而非正式环境规制通过抑制绿色创新显著提高了涉海企业的经营风险.在加快建设海洋强国,推动海洋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本研究为涉海企业发展提供了理论启示.

    环境规制经营风险涉海企业高质量发展

    我国海洋水下文化遗产保护性开发研究

    李伟单菁竹
    28-3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管辖海域遗存的水下文化遗产数量大、分布广,开发价值高.实施海洋水下文化遗产保护性开发有利于更好发挥其文化传承功能,促进海洋文化与海洋经济发展,实现保护资金来源多元化.文章基于美国佛罗里达的水下考古保护区、英国开曼群岛的海洋遗产小径、约旦亚喀巴海洋公园及周边文化遗迹、北马里亚纳群岛联邦的塞班岛战役水下遗迹、黎巴嫩提尔海岸自然保护区等国际海洋水下文化遗产保护性旅游开发案例,提出中国海洋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协同的对策建议,包括规划建立海洋考古遗址公园体系,加强海洋水下文化遗产调查工作,探索海洋水下文化遗产宜游化处置方式,启动保护性旅游项目试点示范,完善政策保障等.

    海洋水下文化遗产旅游保护性开发经验借鉴

    我国深远海养殖高质量发展动力机制研究

    于谨凯孔鹏飞
    37-46页
    查看更多>>摘要:论文基于动力来源的不同,分析深远海养殖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机制和外生动力机制.其中,养殖企业的经济利益、创新发展和效率提升驱动力形成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机制,政策推动力、市场拉动力、技术资金支持力和协同合作力构成产业发展的外生动力机制.依据内外生动力发挥作用的大小不同,将其划分为外生动力主导和内生动力主导两种混合动力机制.通过分析我国深远海养殖案例发现,目前我国深远海养殖高质量发展主要由外生主导的混合动力机制驱动,并形成了"政策+技术+资金"的产业发展启动模式.为确保深远海养殖的高质量发展,未来应进一步激发内生驱动力.

    深远海养殖高质量发展动力机制深水网箱养殖可移动式工船养殖大型围栏养殖

    科技创新与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关系研究

    张赛男周剑
    47-55页
    查看更多>>摘要:论文基于 2010-2021 年中国 11 个涉海省市的面板数据,采用熵权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对科技创新与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进行了综合评价和时空特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耦合协调度呈现波动增长趋势,地区耦合协调度等级上升了一至三个等级,但整体水平偏低,仍有较大进步空间.(2)中国 11 个沿海省份科技创新与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度表现出显著的区域差异,广东省的耦合度一直处于首部位置,而海南省的耦合度相对最为滞后.(3)将我国沿海省市以区域划分为北方沿海地区和南方沿海地区,南方沿海地区耦合度增长高于北方沿海地区.因此,需加大科技投入,加强环境治理,优化海洋产业结构,发展高附加值产业,还要根据地方实际情况制定符合当地发展需求的措施,以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科技创新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熵权耦合协调关系海洋强国建设

    数字普惠金融对海洋渔业生态效率的影响研究

    高飞
    56-64页
    查看更多>>摘要:海洋渔业是我国海洋强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海洋渔业的生态效率是实现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途径.本文采用 2011-2021 年中国沿海省份海洋渔业数据,运用超效率SBM模型测算中国沿各省份海洋渔业生态效率,研究数字普惠金融对海洋渔业生态效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实证结果显示,数字普惠金融能够促进海洋渔业生态效率的提升.机制分析表明,数字普惠金融主要通过拉动渔业固定资产投资、扩大渔民就业途径促进海洋渔业生态效率的提升.基于此,文章从促进渔业固定资产投资和带动渔民就业两个角度,为助力海洋渔业生态效率提升提供政策建议.

    数字普惠金融海洋渔业生态效率超效率SBM模型

    山东省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水平的评价研究

    郑茗月
    65-7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科学评估当前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现状,论文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建立了海洋渔业经济、社会、生态可持续发展 3 个子系统共 16 个指标的评价体系,在此基础上对 2013-2022 年山东省海洋渔业的可持续发展水平做出总体评价.结果表明:近十年来,山东省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水平总体向好,其中,人均海洋渔业经济产值、人均海水产品产量、海洋渔业从业人员比重、渔民人均纯收入、海洋养殖面积和污染导致的水产品损失量等指标起到了关键作用.故论文针对以上影响因素提出要促进海洋渔业高质量发展、改善海洋渔业渔民民生、科学发展海洋水产养殖以及保护海洋渔业水域生态等建议,以期进一步实现山东省海洋渔业的可持续发展.

    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主成分分析法山东省

    广东省海洋产业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及关联性研究

    马君成刘彦军
    76-8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讨广东省海洋产业与区域经济耦合发展的优化路径,研究在构建了海洋产业与区域经济等29 个二级指标评级体系的基础上,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了 2011-2020 年广东省海洋产业与区域经济的相互作用和协调发展情况,并进一步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来探讨影响海洋产业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研究发现,在该考察期内,广东省的海洋产业与区域经济综合水平总体上均呈现出波动上升的趋势,且两系统之间形成了高度耦合,两系统的耦合协调度类型从 2011 年的轻度失调发展到了 2020 年的初步协调水平.另外,在影响耦合协调度发展的因素方面,区域经济发展指标中的第三产业投资额对海洋产业综合水平影响最大,海洋产业发展指标中的海洋生产总值对于区域经济综合水平影响最大.

    海洋产业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度灰色关联分析法

    上海河蟹主产区良种采纳意愿分析

    张振宇王成辉刘华楠
    83-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种源是河蟹产业发展的关键,论文以上海河蟹主产区-崇明为例,对河蟹养殖户进行十年追踪调查,收集成蟹养殖生产和经营信息,共获得 151 份有效数据,分析河蟹养殖户采纳良种的意愿,并比较采纳良种与未采纳良种的上海主产区崇明河蟹养殖户在生产与经营水平上的差异,利用二元logit回归分析良种采纳率不高的主要原因.实证结果显示,成为体系示范点、获得生产补贴,更好的销售价格是影响良种采纳意愿的主要驱动力.对此,得出三方面的启示:一是吸引农户加入产业技术体系;二是提供生产补贴;三是提高河蟹品质,带动提高成蟹的售价.

    中华绒螯蟹养殖规模体系示范生产补贴良种采纳